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taTME病例登记协作研究数据库中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标本质量分析:一项全国性登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魏鹏宇 任明扬 +10 位作者 王权 张宏 陈建志 徐庆 肖毅 马丹 傅志聪 熊德海 李杨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825,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病例登记协作研究(CTRC)数据库中直肠癌经腹经肛混合入路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标本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7年11月15日至2023年12月31日CTRC数据库中首都... 目的探讨中国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病例登记协作研究(CTRC)数据库中直肠癌经腹经肛混合入路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标本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7年11月15日至2023年12月31日CTRC数据库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等19家医学中心收治的281例直肠癌行经腹经肛混合入路ISR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96例,女85例;年龄为61(27~87)岁。观察指标:(1)术前检查情况;(2)新辅助治疗情况;(3)术后检查情况;(4)直肠癌ISR标本环周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术前检查情况。281例患者中,234例行术前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中临床T0期2例、T1期3例、T2期58例、T3期137例、T4期24例、Tx期3例,数据缺失7例;临床N0期87例、N1期68例、N2期60例、Nx期9例,数据缺失10例;30例直肠系膜筋膜阳性;53例壁外血管侵犯阳性;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为41.9(1.0~80.0)mm。(2)新辅助治疗情况。281例患者中,125例行新辅助治疗,其中单纯化疗39例、短程同步放化疗6例、短程同步放化疗+延迟手术5例、长程同步放化疗48例、其他方案2例,数据缺失25例。(3)术后检查情况。281例患者中,R_(0)切除、R_(1)切除分别为249、9例,数据缺失23例;肿瘤最大径为30.0(0.5~200.0)mm,获取淋巴结数目为13(0~70)枚,脉管内瘤栓阳性率为27.55%(73/265);252例记录环周切缘情况,环周切缘阳性15例,切缘阳性率为5.95%(15/252),肿瘤深部距环周切缘最小距离为7.0(0~150.0)mm;85例记录远端切缘情况,远端切缘阳性1例,肿瘤下缘距远端切缘距离为10.0(0~202.0)mm;273例记录标本完整性情况,标本质量完好、一般、不佳、未评估分别为208、58、4、3例;7例发生肠管穿孔。281例患者中,病理学T0期、Tis期、T1期、T2期、T3期、T4期分别为14、5、22、107、113、12例,数据缺失8例;病理学N0期、N1a期、N1b期、N1c期、N2a期、N2b期分别为176、27、27、11、20、12例,数据缺失8例;有远处转移4例,无远处转移262例,无法评估5例,数据缺失10例。125例行新辅助治疗患者中,85例记录标本肿瘤退缩分级情况,其中肿瘤退缩分级1级、2级、3级、4级、5级分别为16、27、19、15、8例。(4)直肠癌ISR标本环周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盆腔MRI检查T分期、直肠系膜筋膜、壁外血管侵犯、病理学T分期、病理学N分期是影响直肠癌ISR标本环周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经腹经肛混合入路ISR的直肠癌手术标本质量好、切缘阳性率低。术前盆腔MRI检查T分期与直肠癌ISR标本环周切缘阳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低位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手术标本 环周切缘
原文传递
中国taTME病例登记协作研究数据库中直肠癌手术标本质量分析:一项全国性登记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魏鹏宇 任明扬 +11 位作者 张宏宇 王权 徐庆 于刚 陈建志 张宏 肖毅 吴淼 李杨 刘怡杉 姚宏伟 张忠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6-741,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病例登记协作研究(CTRC)数据库中直肠癌手术标本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7年11月15日至2022年12月31日CTRC数据库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等4... 目的分析中国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病例登记协作研究(CTRC)数据库中直肠癌手术标本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7年11月15日至2022年12月31日CTRC数据库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等40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761例直肠癌行taTME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12例,女549例;年龄为62(53~68)岁。观察指标:(1)术前检查情况。(2)新辅助治疗情况。(3)术后检查情况。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术前检查情况。1761例患者中,1324例行术前盆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中临床T0期4例、T1期30例、T2期250例、T3期828例、T4期141例、Tx期11例,数据缺失60例;临床N0期490例、N1期373例、N2期311例、Nx期86例,数据缺失64例;156例直肠系膜筋膜受侵犯,223例肠壁外血管受侵犯;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为50(40~60)mm。(2)新辅助治疗情况。1761例患者中,873例行新辅助治疗,其中单纯放疗17例、单纯化疗155例、短程同步放化疗43例、短程同步放化疗+延迟手术26例、接触放疗1例、长程同步放化疗277例、其他9例,数据缺失345例。(3)术后检查情况。1761例患者中,行R_(0)切除、R_(1)切除、R_(2)切除分别为1584、23、1例,数据缺失153例;肿瘤最大径为30(20~45)mm,获取淋巴结数目为13(10~17)枚,脉管内癌栓阳性率为20.794%(330/1587);1647例记录环周切缘情况,环周切缘阳性51例,肿瘤深部距环周切缘最小距离为5(3~13)mm;547例记录远端切缘情况,远端切缘阳性4例,肿瘤下缘距远端切缘距离为20(10~25)mm。1698例记录标本完整性情况,标本完好、一般、不佳、未评估分别为1436、233、8、21例。20例发生肠管穿孔。1761例患者中,病理学T0期、Tis期、T1期、T2期、T3期、T4期分别为103、23、145、515、712、179例,病理学无法评估4例,数据缺失80例;病理学N0期、N1a期、N1b期、N1c期、N2a期、N2b期分别为1117、189、133、66、109、68例,数据缺失79例;发生远处转移79例,无远处转移1591例,数据缺失91例。行新辅助治疗873例患者中,405例记录标本肿瘤退缩分级情况,其中肿瘤退缩分级1级、2级、3级、4级、5级分别为105、142、91、43、24例。结论中国直肠癌taTME手术标本质量好、切缘阳性率低,推荐采用格式化的手术后病理报告,做好手术标本病理报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 中国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病例登记协作研究数据库 登记研究 手术标本 组织病理学
原文传递
直肠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技术优势与肿瘤学疗效
3
作者 黄璟榆 陈建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0-713,共4页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对于使用何种手术平台实现TME的最佳手术效果存在争论。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的出现与技术进展,能够解决下段直肠切除困难的难题,并可获得更优的手...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对于使用何种手术平台实现TME的最佳手术效果存在争论。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的出现与技术进展,能够解决下段直肠切除困难的难题,并可获得更优的手术切除效果。笔者回顾相关文献,结合团队临床实践,探讨直肠癌taTME的技术优势与肿瘤学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技术创新 疗效
原文传递
经会阴微创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黎瀚棻 陈建志 +2 位作者 黄一平 朱俊合 赖依伶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2-275,共4页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仍然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经肛提肌外APE可降低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和肿瘤穿孔率,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研究者提出经会阴微创腹会阴联合切除术(Tpm-APE)。与传统AP...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仍然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经肛提肌外APE可降低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和肿瘤穿孔率,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研究者提出经会阴微创腹会阴联合切除术(Tpm-APE)。与传统APE比较,Tpm-APE具有潜在技术优势,然而目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证据支持。笔者分享参与一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设计与结果,探讨目前Tpm-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微创手术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