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精神错乱预测模型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丽芳 薛青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精神错乱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245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精神错乱者99例,未发生者14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对12项精神错乱危险因素进行... 目的构建并验证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精神错乱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245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精神错乱者99例,未发生者14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对12项精神错乱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建模,利用ROC曲线下面积进行预测效果检验,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护理患者105例进行模型应用效果检验。结果本研究最终预测模型认为性别、年龄、身体束缚情况、镇静药使用、利尿药使用、GCS评分是神经外科重症护理患者精神错乱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神经外科重症护理患者精神错乱预测模型为:Y=1/[1-exp(X)],X=-5.388+0.873×性别+0.051×年龄+1.274×身体束缚+2.281×镇静药使用+1.871×利尿药使用-0.512×GCS评分。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灵敏度80.00%、特异度89.41%、准确率87.62%。结论本研究模型对神经外科重症护理患者精神错乱的发生预测效果良好,对高危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护理 精神错乱 风险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微创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裕山 韩立虎 +1 位作者 佘希龙 黄锦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3期368-36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显微外科微创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以探寻更好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8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钻孔...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显微外科微创治疗的方法及效果,以探寻更好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8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钻孔穿刺引流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中清除百分比、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效果较好,可以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脑出血 显微外科 穿刺引流
下载PDF
水胶体敷料在外科皮肤擦伤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3
作者 刘美兰 汪姣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4期00022-00022,共1页
本研究在探讨外伤病人的擦伤处理方法。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患者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患者擦伤愈后的满意度,以促进伤口更好更快的结痂愈合,并且降低疤痕明显度,保证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12 月-2015年12 月神经外科住... 本研究在探讨外伤病人的擦伤处理方法。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多患者对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患者擦伤愈后的满意度,以促进伤口更好更快的结痂愈合,并且降低疤痕明显度,保证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 年12 月-2015年12 月神经外科住院部有擦伤的患者选取100 例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100 例治疗组(水胶体敷料组),进行使用水胶体敷料后愈合满意度对比。结果:治疗组疼痛评分,伤口愈合天数,疤痕形成及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善了以往单纯的消毒处理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愈合遗留疤痕率大大降低,结痂后能接近自身肤色,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体敷料 擦伤 疤痕
下载PDF
新藤黄酸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调控机制
4
作者 张晓玉 冯康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新藤黄酸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Nalm-6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新藤黄酸处理Nalm-6细胞,通过MTT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与transwell侵袭实验来检测新藤黄酸对Nalm-6... 目的探究新藤黄酸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Nalm-6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新藤黄酸处理Nalm-6细胞,通过MTT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与transwell侵袭实验来检测新藤黄酸对Nalm-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凋亡坏死检测试剂盒检测Nalm-6细胞的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alm-6细胞中c-Myc、P2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新藤黄酸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Nalm-6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与侵袭,导致Nalm-6细胞凋亡,下调c-Myc表达,上调P21表达。结论新藤黄酸可通过调控c-Myc和P21抑制Nalm-6,有望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提供新的潜在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藤黄酸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MYC P21 Nalm-6
下载PDF
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佘希龙 刘晓晖 +1 位作者 吴裕山 冯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6期121-122,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 目的比较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研究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小骨窗开颅术相比,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更优,手术相关指标恢复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中等量基底核区 微创钻孔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康 韩立虎 +1 位作者 佘希龙 刘晓晖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775-776,共2页
目的探讨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 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29例,其中12例采用三叶皮瓣转移修复缺损,17例采用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结果所有转移皮瓣及... 目的探讨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 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29例,其中12例采用三叶皮瓣转移修复缺损,17例采用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结果所有转移皮瓣及移植皮片均完全成活,所有头皮缺损Ⅰ期修复成功,伤口愈合好。术后随访1年以上,头皮未见坏死。结论三叶皮瓣转移或轴型头皮皮瓣转移结合游离皮片移植是修复头皮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头皮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肿瘤 头皮缺损 修复术 效果
下载PDF
单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3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吴裕山 韩立虎 +1 位作者 刘小辉 黄锦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5期3551-3552,共2页
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给予单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0例患者手术治愈300例,无死亡病例,有效率为100%。术后发生血肿复发3例,硬膜下积液2例,癫痫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 选取我院2005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给予单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00例患者手术治愈300例,无死亡病例,有效率为100%。术后发生血肿复发3例,硬膜下积液2例,癫痫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上述患者给予及时对症处理后改善,无相关后遗症。应用单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佳,并发症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钻孔外引流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疗效
下载PDF
软通道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7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康 韩立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软通道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针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通道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1年,按照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定患者预后:Ⅰ级18例,Ⅱ级27例,Ⅲ... 目的探讨软通道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体会。方法针对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通道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1年,按照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评定患者预后:Ⅰ级18例,Ⅱ级27例,Ⅲ级14例,Ⅳ级12例,Ⅴ级4例,死亡3例。结论采用软通道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能有效清除血肿,迅速降低颅内压,安全可靠,是基层医院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通道 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显微手术联合纳洛酮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9
作者 吴裕山 韩立虎 +2 位作者 陈志明 佘希龙 冯康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6期232-232,共1页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显微手术+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接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与GOS评分。...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显微手术+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接受显微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与GOS评分。结果实验组康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95.65%、4.35%,对照组为78.26%、17.39%。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GOS评分为(4.53±1.02)分,对照组为(2.84±0.73)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显微手术+纳洛酮”疗法积极用于高血压脑出血中,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并发症少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 并发症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刘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及其实施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卒中手术患者视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性及其实施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卒中手术患者视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别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护理干预过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于脑卒中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脑卒中手术 可行性 实施效果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吴裕山 韩立虎 +2 位作者 陈志明 佘希龙 冯康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7期28-29,共2页
目的:剖析重症颅脑损伤运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计72例。随机将72例患者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前者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后者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 目的:剖析重症颅脑损伤运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共计72例。随机将72例患者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前者接受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后者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试验组良好率为61.11%,对照组为36.11%。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者共8例,对照组共18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死亡率为8.33%,对照组为30.56%。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将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积极用于重症颅脑损伤中,可预防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死亡率 重症颅脑损伤 疗效
下载PDF
锁孔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临床研究
12
作者 冯康 韩立虎 +1 位作者 佘希龙 刘晓晖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7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锁孔手术治疗的70例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患者,并将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组,即研究组(n=35,锁孔手术)与对照组(n=35,常规开...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的临床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锁孔手术治疗的70例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患者,并将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组,即研究组(n=35,锁孔手术)与对照组(n=35,常规开颅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血肿量两组患者基本相似(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额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患者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可缩短手术时长、伤口面积范围小,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少,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手术 额叶脑挫裂伤 脑内血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