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付松波 万桂敏 +4 位作者 徐春蓓 宋丽 吴玉 赵新华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 保证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点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为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方法 通过对全国 2 0个省 (市 )监测点高、低 2种浓度外质控水样测定结果的分析 ,评价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 除个别省氟检... 目的 保证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点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为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方法 通过对全国 2 0个省 (市 )监测点高、低 2种浓度外质控水样测定结果的分析 ,评价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 除个别省氟检测结果存在小的系统误差 ,其余各省检测质量基本合格。结论 全国各省监测点外环境水氟数据资料是准确、可靠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OO1年 地方性氟中毒 实验室 质量控制 地氟病
下载PDF
我国地方性砷中毒基础研究工作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付松波 陈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5-587,共3页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类确认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现已知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有此病的流行,孟加拉.印度和中国是流行较重的国家。我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新疆发现地砷病以来,先后在内蒙古...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20世纪30年代才被人类确认的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现已知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有此病的流行,孟加拉.印度和中国是流行较重的国家。我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新疆发现地砷病以来,先后在内蒙古,山西、吉林、宁夏、青海、贵州等省(自治区)发现了地砷病病区。特别近些年通过全国调查及水源含砷量筛查,又在安徽,河南、北京、四川等省(市)查出砷超标水井,其中有些地区还发现了可疑病人。目前,按病区乡人口计算,全国受威胁人口约300余万,确诊病人超过万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基础研究 进展
下载PDF
哈尔滨市2004—2018年乙肝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范晨璐 陈毅锋 李玺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9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2004—2018年乙肝报告发病现状,评价乙肝防控效果,为哈尔滨市有效控制乙肝发病提供建议。方法利用2004—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乙肝报告发病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比... 目的分析哈尔滨市2004—2018年乙肝报告发病现状,评价乙肝防控效果,为哈尔滨市有效控制乙肝发病提供建议。方法利用2004—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乙肝报告发病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比较不同地区、年龄、职业等发病情况。结果2004—2018年,哈尔滨市乙肝发病率由2004年的47.42/10万下降到2016年的24.87/10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25-岁(40.57/10万),其次为30-岁(38.05/10万);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病例占比分别为53.77%、18.03%、5.80%,居前三位;高发地区为延寿县、巴彦县、木兰县,平均发病率分别为98.95/10万、64.19/10万、63.73/10万;乙肝病例构成方面,未分类乙肝病例占比逐年降低,慢性乙肝占比逐年增加。结论2004—2018年哈尔滨市乙肝发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岁以下人群防控措施效果明显;需要加强成年人乙肝防控工作,特别是薄弱地区和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病学 防控措施 发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砷化物质量控制考核结果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纪晓红 王伟 +2 位作者 高琳 赵丽军 高彦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了解2006-2020年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砷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考核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砷检测质控,保证全国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06-2020年全国参加砷质控考核实验室... 目的了解2006-2020年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砷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简称质控)考核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全国地方病防治机构实验室砷检测质控,保证全国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提供保障。方法收集2006-2020年全国参加砷质控考核实验室的考核结果,采用Z比评分法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Z│≤2为合格,2<│Z│<3为基本合格,│Z│≥3为不合格),计算不同年份以及不同省份实验室水砷和尿砷考核合格率。结果2006-2020年,14个省份参加水砷质控的实验室由25个增加到167个,参加尿砷质控的实验室由22个增加到90个;实验室考核样品浓度的标准差相对稳定,均<0.05 mg/L。2006-2020年质控考核结果按│Z│<3计算,水砷合格率范围为64.0%~100.0%,尿砷为54.5%~100.0%;2009-2020年质控考核结果按│Z│≤2计算,水砷合格率范围为84.6%~100.0%,尿砷为83.6%~100.0%。2009-2020年13次水砷质控考核结果中,按│Z│≤2计算,省级实验室反馈全部合格的年份共8次,地市县级实验室反馈全部合格的年份共2次;省级实验室全部合格的省份共8个,地市县级实验室全部合格的省份共3个。2009-2020年13次尿砷的考核结果中,按│Z│≤2计算,省级实验室反馈全部合格的年份共6次,地市县级实验室反馈全部合格的年份共1次;省级实验室全部合格的省份共6个,地市县级实验室全部合格的省份共6个。结论实验室的质控工作日益完善,但在个别环节仍然存在问题,各级实验室要继续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相关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检验人员的理论及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检测质量,使分析数据更具可靠性和可比性,以保证砷中毒防治监测工作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新型饮水除氟剂蛇纹石降氟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付松波 孙殿军 +4 位作者 宋丽 徐春蓓 于光前 吴玉 万桂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 研究确定蛇纹石降氟效果和最佳降氟条件 ,为广大地氟病病区提供新的防病措施。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观察 ,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水温、p H、粒度、接触时间、再生剂浓度对蛇纹石降氟容量的影响。结果 对蛇纹... 目的 研究确定蛇纹石降氟效果和最佳降氟条件 ,为广大地氟病病区提供新的防病措施。方法 通过实验室检测和现场观察 ,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水温、p H、粒度、接触时间、再生剂浓度对蛇纹石降氟容量的影响。结果 对蛇纹石降氟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 :接触时间、粒度、再生剂浓度。降氟最佳操作条件为 :粒度 6 0~ 80目 ,明矾液浓度 0 .0 739mol/L ,接触时间 30 min。水温对降氟效果无显著影响 ;p H在 7.16~ 8.18之间 ,蛇纹石降氟容量没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利用蛇纹石降氟 ,效果明显 ,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剂 蛇纹石 饮水 降氟容量
下载PDF
人群砷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付松波(综述) 孙殿军(审校)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证实,长期砷暴露导致部分人群出现慢性砷中毒.个体之间对砷中毒的易感性存在差异。Chung等采用氢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智利一个慢性砷中毒病区的11个家庭的尿中砷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胞孩子...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证实,长期砷暴露导致部分人群出现慢性砷中毒.个体之间对砷中毒的易感性存在差异。Chung等采用氢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智利一个慢性砷中毒病区的11个家庭的尿中砷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同胞孩子的尿砷甲基化模式的相关性比父母的高,表明遗传因素在个体间砷代谢差异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对墨西哥、中国和智利慢性砷暴露人群尿砷代谢产物的研究中发现.砷代谢有种族和性别的差异。这种差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剂量水平、暴露途径、饮食以及个体所暴露砷的特定类型。参与砷生物转化过程的某些酶,如砷甲基转移酶等的基因多态性也与这种差异有重要关系。对砷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最终从基因水平阐明砷中毒的作用机制。作者就目前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现象(遗传学)
下载PDF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评价指标及标准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孙玉富(综述 赵丽军(综述) 孙殿军(审校)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27,共3页
1997年颁布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17017—1997),对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认识的加深、病区类型的增加及农村小型分散式供水卫生标准的放宽,原标准已不适应我国地方性氟... 1997年颁布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GB17017—1997),对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认识的加深、病区类型的增加及农村小型分散式供水卫生标准的放宽,原标准已不适应我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范围也很大,分布在新疆、云南、青海、甘肃、四川、宁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参考标准 评价研究 氟中毒 氟骨症
原文传递
中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探讨 被引量:46
8
作者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在世界上,中国是一个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情十分严重的国家,疾病类型复杂,病区分布广泛,受威胁人口众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地方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机构和专业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 在世界上,中国是一个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病情十分严重的国家,疾病类型复杂,病区分布广泛,受威胁人口众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地方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地方病防治领导机构和专业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地氟病的研究与防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地氟病危害程度显著降低。时至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地方病 防治策略
原文传递
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研究——古老又崭新的领域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彦辉 孙殿军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08,121,共3页
我国在地方病防治研究领域优势明显,尤其在医学地质学及地方病发病机制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环境相关地方病一直处于持续控制甚至消除水平。但对于一些特殊地质环境地区,相关疾病仍有反复的可能,且非典型靶器官的损伤程度及干... 我国在地方病防治研究领域优势明显,尤其在医学地质学及地方病发病机制方面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环境相关地方病一直处于持续控制甚至消除水平。但对于一些特殊地质环境地区,相关疾病仍有反复的可能,且非典型靶器官的损伤程度及干预措施急需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我国生物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研究现状及防控形势,对下一阶段重点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地质医学
原文传递
中国2013年度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 被引量:37
10
作者 赵丽军 裴俊瑞 +4 位作者 张微 王伟 于光前 孙殿军 高彦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掌握目前中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按照《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136个监测县,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 目的掌握目前中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现状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方法按照《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抽取136个监测县,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3个病区村作为固定监测点。根据《氟斑牙诊断》(WS/T208—2011)对监测点所有8~12周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调查改水村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水氟含量,以及未改水村饮水氟含量。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2006)。结果所有监测点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平均为28.58%(7950/27817),氟斑牙指数为0.58。其中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的监测村患病率为22.28%(3917/17583),氟斑牙指数为0.44;改水工程未正常运转或改水后水氟含量仍然超标的监测村患病率为38.74%(1926/4971),氟斑牙指数为0.84;未改水监测村患病率为40.03%(2107/5263),氟斑牙指数为0.81。三类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降氟改水工程的正常运转率为93.77%(286/305),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率为76.77%(228/297)。结论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氟斑牙的病情整体上为边缘流行,有效改水可以显著降低病区儿童氟斑牙病情;病区降氟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接近95%,但水氟含量合格率低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饮用水 氟斑牙 监测 改水工程
原文传递
做好地方病消除工作,为我国实现全部脱贫目标助力 被引量:43
11
作者 孙殿军 高彦辉 +3 位作者 刘辉 赵丽军 裴俊瑞 张微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1,共5页
地方病是呈地域性发病特征的一类疾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2020年贫困人171如期脱贫伟大目标的实现。本文将我国地方病防治“十... 地方病是呈地域性发病特征的一类疾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2020年贫困人171如期脱贫伟大目标的实现。本文将我国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终期考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真剖析国家级贫困县地方病防控的形势,并同全国地方病总体防控形势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建议,希望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病 精准扶贫 健康中国
原文传递
蛋白质和维生素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各器官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丽华 孙殿军 +2 位作者 石玉霞 沈雁峰 赵新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 研究蛋白质和维生素 C(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 ,从而为防治饮茶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饲料饲养 Wistar大鼠 ,并给予氟含量为 10 0 m g/L的砖茶水 ,为期 3个月 ,建立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 ;同时 ,给实验组... 目的 研究蛋白质和维生素 C(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 ,从而为防治饮茶型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常规饲料饲养 Wistar大鼠 ,并给予氟含量为 10 0 m g/L的砖茶水 ,为期 3个月 ,建立饮茶型氟中毒大鼠动物模型 ;同时 ,给实验组大鼠分别补充酪蛋白 4 0 g/kg和 VC 1g/kg,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蛋白质和 VC对饮茶型氟中毒大鼠的影响。结果 不论是组织学改变还是超微结构 ,加蛋白质和加 VC组大鼠细胞损伤均较轻 ,尤其是加 VC组更为明显。结论 蛋白质和 VC对氟中毒大鼠细胞 ,尤其是亚细胞膜性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证明膳食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拮抗氟的毒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型氟中毒 蛋白质 维生素C 病理变化
下载PDF
饮茶型氟中毒动物模型建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丽华 孙殿军 +5 位作者 石玉霞 于光前 万桂敏 付松波 宋丽 吴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复制饮茶型氟中毒动物病理模型。方法 通过生化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1实验组大鼠血、尿、骨氟含量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 P <0 .0 0 1) ,且 10 0 %出现氟斑牙。2光镜下可见 ,饮砖茶... 目的 复制饮茶型氟中毒动物病理模型。方法 通过生化学指标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观察。结果  1实验组大鼠血、尿、骨氟含量均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 P <0 .0 0 1) ,且 10 0 %出现氟斑牙。2光镜下可见 ,饮砖茶水组大鼠胫骨干骺端骨小梁增多、变密 ,相互连接成网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核萎缩、形态不规则 ;肝细胞浊肿变性 ;心肌纤维间隙增大。结论 长期大量饮用砖茶水确实可以引起氟中毒 ;砖茶氟不仅损害骨组织 ,造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同时也影响体内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 ,尤以肾脏受损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型氟中毒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学 形态学
下载PDF
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剂量效应关系及其上限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运起 孙殿军 +6 位作者 杨晓静 孙玉富 刘立志 李德云 周定友 张莉莉 吴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寺附属小学,红原县阿木小学、江绒小学、龙让小学和希望小学,对其8~12岁儿童整群抽样,并采用Dean氏法诊断氟斑牙,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砖茶水氟和尿氟。再以定群调查的方法,确定每人每日从砖茶水中摄取的含氟量。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2.15%,但主要为极轻病例,各年龄段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饮砖茶水量、和摄氟量随年龄增长呈梯度升高,但仍处在较低剂量范畴,对照组每日砖茶水摄氟量平均为(0.873±0.249)mg,病例组为(1.386±0.699)mg;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呈正偏态分布;各年龄段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的对数均值与氟斑牙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919,P<0.05;计算出儿童每日总摄氟量正常上限值为2.243mg。结论①儿童饮茶型氟斑牙检出率虽然较高,但病情程度不重;②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完全符合饮茶型氟中毒儿童氟斑牙流行特点;③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正常上限值低于饮水型病区总摄氟量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儿童 摄人量 氟中毒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高海拔饮茶型氟中毒大鼠血清钙磷水平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立志 孙殿军 +5 位作者 高彦辉 刘运起 杨晓静 邓佳云 王建光 头戈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饮茶型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方法动态观察高海拔地区饮茶型氟中毒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Ca)、磷(P)水平。结果砖茶水组ALP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砖茶水组血清Ca在30d时低于对照组,以后逐渐回...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饮茶型氟中毒的发病机制。方法动态观察高海拔地区饮茶型氟中毒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Ca)、磷(P)水平。结果砖茶水组ALP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对照组;砖茶水组血清Ca在30d时低于对照组,以后逐渐回升接近对照组水平;砖茶水组血清P在30d时高于对照组,以后逐渐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高海拔饮茶型氟中毒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碱性磷酸酶 砖茶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砖茶氟在高海拔大鼠体内24小时代谢实验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立志 王丽华 +10 位作者 徐春蓓 于光前 付松波 刘运起 石玉霞 宋丽 吴玉 于钧 高彦辉 万桂敏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高海拔大鼠体内24 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分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氟化钠(NaF)和砖茶水,含氟为300 mg/L,染氟后0.25、0.5、1、2、4、8、16、24 h处死动物,取血清、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高海拔大鼠体内24 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大鼠分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氟化钠(NaF)和砖茶水,含氟为300 mg/L,染氟后0.25、0.5、1、2、4、8、16、24 h处死动物,取血清、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脾、脑及肾,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水平。结果两组大鼠骨氟最高,24 h 内呈现明显的蓄积作用,至24 h时,NaF组骨氟增加了约77 mg/kg,砖茶组骨氟增加了约94 mg/kg;血中砖茶氟高峰出现较NaF早,随时间延长,血氟水平逐渐降低,至24 h时,血中NaF和砖茶氟水平仍然很高,可见在 24 h内机体不能将摄入的氟全部排出。两组大鼠各器官不同时间氟水平比较可见,砖茶氟和NaF的代谢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在大多数器官(脾脏除外)中含氟量峰值均出现在灌胃后0.25 h,然后逐渐下降,至24 h,除骨组织外,两组氟在肌肉、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等软组织中也有轻度蓄积作用。结论在高海拔大鼠体内,砖茶氟和NaF的代谢趋势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砖茶氟在骨组织中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高海拔 大鼠 代谢
下载PDF
饮水砷快速测定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万桂敏 于光前 +1 位作者 付松波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研究饮水砷快速检测方法,为生产饮水砷检测试剂盒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利用砷斑法原理进行反应酸、还原剂体系的配比、使用量及使用条件、检测试纸条及标准比色板的制备和条件实验。结果测定10ml样品饮水砷时,加入0.35ml硫酸(1+1)、0.... 目的研究饮水砷快速检测方法,为生产饮水砷检测试剂盒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利用砷斑法原理进行反应酸、还原剂体系的配比、使用量及使用条件、检测试纸条及标准比色板的制备和条件实验。结果测定10ml样品饮水砷时,加入0.35ml硫酸(1+1)、0.4~0.5g10~20目锌粒、0.03~0.04g碘化钾、0.03~0.04g氯化亚锡,反应30min。与国家标准方法同时测定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及现场采集的水样,几种方法结果一致。结论半定量饮水砷快速测定方法可用于饮水砷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砷 饮水 标准比色板 筛查 试纸条 反应 快速测定方法 使用量 砷斑法 检测试剂盒
下载PDF
蛇纹石降氟前后的砖茶水对小鼠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红旗 庞永珣 +1 位作者 石玉霞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 探讨蛇纹石降氟前后砖茶水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 用活化的蛇纹石除去砖茶水 (氟浓度为 3 .0 mg/L)中的氟至 1.0 mg/L。将降氟前后的砖茶水各分高、中、低 3个剂量组进行灌胃 ,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用... 目的 探讨蛇纹石降氟前后砖茶水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方法 用活化的蛇纹石除去砖茶水 (氟浓度为 3 .0 mg/L)中的氟至 1.0 mg/L。将降氟前后的砖茶水各分高、中、低 3个剂量组进行灌胃 ,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灌胃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比较各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微核率。结果 蛇纹石降氟前及降氟后各砖茶水组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无论降氟前降氟后 ,砖茶水都未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降氟作用 砖茶水 小鼠 微核率 染色体
下载PDF
砖茶含氟量综述 被引量:31
19
作者 孙殿军 孙玉富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综述国内外文献 ,砖茶含氟量显著高于一般茶叶 ,有 92 .4 %的砖茶样品含氟量在 5 0 0~ 80 0 m g/ kg范围内。砖茶氟摄入量愈高 ,氟斑牙和氟骨症愈重 ,但受营养因素影响。饮砖茶水的少数民族 ,每人每日茶氟摄入6~ 16 m g,平均为 12 mg... 综述国内外文献 ,砖茶含氟量显著高于一般茶叶 ,有 92 .4 %的砖茶样品含氟量在 5 0 0~ 80 0 m g/ kg范围内。砖茶氟摄入量愈高 ,氟斑牙和氟骨症愈重 ,但受营养因素影响。饮砖茶水的少数民族 ,每人每日茶氟摄入6~ 16 m g,平均为 12 mg左右。蒙族每人每日摄砖茶氟 4 .19mg,可不发生氟骨症 ,6 .6 2 m g可发生 度氟骨症 ,大多数少数民族每人每年饮用砖茶 5 kg,如果砖茶含氟量限制在 30 0 m g/ kg以下 ,平均每人每日摄氟量不超过4 .1m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骨症 砖茶 含氟量 饮砖茶型氟中毒
下载PDF
砖茶氟在大鼠体内24小时代谢实验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丽华 徐春蓓 +7 位作者 石玉霞 付松波 高彦辉 刘立志 吴玉 宋丽 万桂敏 孙殿军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大鼠体内24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砖茶水和氟化钠(NaF),含氟均为300mg/L。在染氟后0.25、0.5、1、2、4、8、16、24h处死动物,取血、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 目的观察砖茶氟在大鼠体内24h吸收、分布及排泄的动态变化。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两组,用灌胃方法分别给予砖茶水和氟化钠(NaF),含氟均为300mg/L。在染氟后0.25、0.5、1、2、4、8、16、24h处死动物,取血、小肠、股骨、肌肉、心、肝、肺、脾、脑及肾,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水平。结果两组大鼠骨氟最高,24h内呈现明显的蓄积作用,至24h时,砖茶组骨氟增加了约77mg/kg,NaF组骨氟增加了约70mg/kg,两组比较,NaF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速度较砖茶氟快,表现为在各组织中达到峰值的时间早,排泄的速度快,24h内在软组织中无蓄积作用。砖茶氟吸收、分布及排泄的速度均较NaF慢,在各组织器官中的浓度较NaF组稍高,除骨外,在小肠、心脏中也有轻微的蓄积作用。结论砖茶氟在大鼠体内24h代谢速度较NaF慢,且砖茶氟在多种组织中均似有蓄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大鼠 代谢 砖茶 实验观察 氟中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