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科常见疾病的循证医学系统评价
1
作者 赵婧 周毅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863-865,共3页
目前很多皮肤疾病的治疗方法属于经验性治疗,难免会存在不合理性,甚至有一些是错误的.随着循证医学近十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医师的行医模式将逐渐由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经验医学向循征医学过渡.1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Sackee... 目前很多皮肤疾病的治疗方法属于经验性治疗,难免会存在不合理性,甚至有一些是错误的.随着循证医学近十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医师的行医模式将逐渐由以经验和推论为基础的经验医学向循征医学过渡.1加拿大临床流行病学家Sackeet教授将循证医学定义为"医生慎重、准确而且明智地应用目前所能获得的最佳证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其核心思想是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对患者的医疗决策都应尽量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即根据科学客观的研究结果来选择疾病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获得最佳的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常见疾病 医学系统 皮肤科 临床流行病学 经验性治疗 临床医疗实践 最佳证据
下载PDF
He-Ne激光联合扶他林乳膏治疗4种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刘慧瑜 张丽萍 于智明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4期1317-1318,共2页
目的:使用扶他林乳膏联合He-Ne激光外照射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和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关节病型银屑病,探讨此方法对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以上四种病人共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即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他林乳膏外涂和He-Ne... 目的:使用扶他林乳膏联合He-Ne激光外照射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和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关节病型银屑病,探讨此方法对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以上四种病人共7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即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他林乳膏外涂和He-Ne激光外照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扶他林乳膏联合He-Ne激光外照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两组比较炎症消退及疼痛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明显并且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扶他林乳膏外涂联合He-Ne激光治疗变应性血管炎,结节性红斑和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关节病型银屑病4中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疗效显著,并值得进一步推广借鉴应用于此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NE激光 扶他林乳膏 炎症性疼痛性皮肤病 血管炎 结节性红斑 带状疱疹 关节病型银屑病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孙丽梅 王晓慧 +1 位作者 张峰 李鹤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表达与银屑病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 2 8例银屑病患者的血浆ET含量 ,对照组为 15例健康体检者。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及非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表达与银屑病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 2 8例银屑病患者的血浆ET含量 ,对照组为 15例健康体检者。结果 寻常性银屑病及非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而寻常性与非寻常性银屑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经直线相关分析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浆ET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内皮素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血浆内皮素水平不能作为反映寻常性银屑病疾病活动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浆 内皮素 测定 放射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导致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安立新 张莉华 +1 位作者 安立志 周毅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食物变应原的反应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9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变应原IgG浓度,按疾病分组观察并比较血清检测结果。结果190例患者14种食物变应原血清不耐...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食物变应原的反应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9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变应原IgG浓度,按疾病分组观察并比较血清检测结果。结果190例患者14种食物变应原血清不耐受抗体IgG检测结果阳性率依次为:牛肉4.76%,鸡肉2.86%,鳕鱼8.57%,玉米4.76%,螃蟹19.05%,鸡蛋32.62%,蘑菇10%,牛奶12.38%,猪肉1.9%,大米1.43%,虾27.62%,大豆3.81%,西红柿10.48%,小麦15.71%。结果表明,病例中以鸡蛋、虾、螃蟹的致敏性较高(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小麦、牛奶、西红柿和蘑菇的致敏性次之(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牛肉、鸡肉、鳕鱼、玉米、猪肉、大米、大豆致敏性较低(阳性率比较差别显著,P<0.0001)。结论检测血清食物变应原不耐受抗体IgG可以尽早发现患者的致敏食物,确定疾病病因,及时将致敏食物从患者食谱中排除,降低患者食物过敏的患病率,缓解临床症状,从而降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食物过敏原 食物过敏
下载PDF
14例茄病镰刀菌所致角膜溃疡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冯广忠 李鹤玉 +2 位作者 盛宇 刘会彬 郑淑云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抗真菌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送检的疑似感染的角膜标本进行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对其中14例病历资料完整的茄病镰刀菌所致角膜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3...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病原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抗真菌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送检的疑似感染的角膜标本进行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对其中14例病历资料完整的茄病镰刀菌所致角膜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33例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茄病镰刀菌24株(72.7%)。上述14例患者中,有3例角膜穿孔合并眼内炎行眼球内容物除去术,3例行结膜瓣或羊膜移植,1例角膜移植,7例经非手术治疗保留较好视力。结论茄病镰刀菌是我国北方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可导致视力严重受损且治愈困难。早期诊断配合以抗真菌为主的综合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明显改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镰刀菌属 综合治疗
下载PDF
仙林钠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张峰 郑建婷 杨维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仙林钠 治疗 扁平疣 临床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早期梅毒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晓娟 汪振达 刘梦飞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发病的特点,提高对梅毒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对38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92,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传播途径以卖淫嫖娼及其他非婚性接触为主。一期梅毒9例(2...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发病的特点,提高对梅毒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对38例早期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梅毒患者男女比例为1∶1.92,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传播途径以卖淫嫖娼及其他非婚性接触为主。一期梅毒9例(23.68%),主要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二期梅毒29例(76.31%),以掌跖梅毒疹、扁平湿疣、斑疹样皮损为主。其中5例被误诊,误诊率为13.16%。结论:早期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为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对早期梅毒临床皮肤损害的认识,并对高危人群的梅毒血清学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梅毒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电针眼外肌穴对动眼神经全麻痹的康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凌云 赵婧 +5 位作者 张晓梅 蒋磊 董丽 李志坚 滕岩 王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3-264,269,共3页
目的探讨眼针对动眼神经全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将46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动眼神经全麻痹患者,采用眼针治疗。观测记录治疗前后眼裂、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角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3.48%,治愈率60.87%,治疗前... 目的探讨眼针对动眼神经全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将46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动眼神经全麻痹患者,采用眼针治疗。观测记录治疗前后眼裂、眼球运动范围和复视角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3.48%,治愈率60.87%,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眼针对动眼神经全麻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显著改善患者容貌,对眼肌麻痹患者的康复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眼外肌 动眼神经麻痹 康复
下载PDF
早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2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孔卫兰 李鹤玉 金会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早期 白介素-1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早期先天梅毒12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孔卫兰 李鹤玉 +2 位作者 金会文 米延 徐春岚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8-188,200,共2页
关键词 早期 先天梅毒 血清诊断 预防 皮肤梅毒
下载PDF
173例浅部真菌病致病性真菌菌种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智明 蔡丽敏 +3 位作者 刘会彬 杨明霞 于龙 李鹤玉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的构成。方法对173例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株9种,其中红色毛癣菌71株(41.04%);须癣毛癣菌32株(18.50%);白色念珠菌25株(14.45%);其... 目的探讨皮肤浅部真菌病致病真菌菌种的构成。方法对173例真菌涂片阳性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共分离培养出致病菌株9种,其中红色毛癣菌71株(41.04%);须癣毛癣菌32株(18.50%);白色念珠菌25株(14.45%);其他酵母样菌9株(5.20%);犬小孢子菌22株(12.72%);石膏样小孢子菌4株(2.31%);曲霉4株(2.31%);链格孢菌2株(1.16%);絮状表皮癣菌1株(0.58%);混合感染3例(1.73%)。结论浅部真菌病的致病菌仍以皮肤癣菌为主,但其它种类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真菌菌种 培养 鉴定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淑云 张岩 赵育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白介素6(IL-6)是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是调节网络中的关键因子,与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密切相关。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IL-6含量,旨在探讨IL-6在银屑病免疫发病机理中的意义。资... 白介素6(IL-6)是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是调节网络中的关键因子,与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密切相关。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IL-6含量,旨在探讨IL-6在银屑病免疫发病机理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寻常性银屑病43例,脓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清 IL-6 ELISA 病理
下载PDF
几种疾病外周血单核细胞对OK-432增殖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明霞 杨维玲 +3 位作者 李鹤玉 熊吉奎 孙彤 田静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研究掌跖脓疱病(pustulosis palmaris et plantaris,PPP)、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连续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continua,AC)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 目的研究掌跖脓疱病(pustulosis palmaris et plantaris,PPP)、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连续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continua,AC)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对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或链球菌粉干制剂OK-432的增殖反应,探讨几种疾病的关系。方法分离提取PPP、GPP、PV、AC及健康患者PBMC,分别加入IL-2或OK-432,第6天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并测定DNA含量。结果PPP、GPP、PV、AC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PBMC对IL-2的增殖反应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GPP、PV、AC患者的PBMC对OK-432呈低增殖反应,与健康对照组或PP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PPP患者的PBMC对OK-432呈高增殖反应,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PP和健康对照组对OK-432的反应相似,而与其它几种疾病反应不同,提示PPP与其它几种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跖脓疱病 寻常型银屑病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连续性肢端皮炎 OK-432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和11型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敏 谷鸿喜 +4 位作者 李迪 孔卫兰 林道红 凌虹 魏兰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 16型与 11型 L 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 PCR法从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扩增人乳头瘤病毒 11型晚期基因 L 1,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乳头瘤病毒 16型和 11型 L ...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 16型与 11型 L 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 PCR法从尖锐湿疣组织标本中扩增人乳头瘤病毒 11型晚期基因 L 1,并对其进行克隆测序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乳头瘤病毒 16型和 11型 L 1晚期基因共同装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中 ,分别位于强启动子 Ppolh和弱启动子 P10之下 ;利用酶切和 PCR技术对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PCR扩增法获得尖税湿疣组织中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 11型的 L1基因 ,得到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L1和 11型 L1基因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 ,经酶切电泳鉴定验证重组成功。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双价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质粒 ,为进一步构建双价 L 1蛋白表达系统进而建立双价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杆状病毒转移载体 人乳头瘤病毒11型 转移质粒
下载PDF
基底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毅成 王永晨 金会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64-764,共1页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大红斑 患者 出现 乳房
下载PDF
126例早期梅毒患者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鹤玉 张岩 +2 位作者 周毅成 史语实 杨维玲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91-391,398,共2页
关键词 早期梅毒 实验室检查 临床表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以结节性红斑为表现的恶性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峰 郑淑云 盛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9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结节性红斑 恶性T细胞淋巴瘤 体温下降 抗炎治疗 淋巴结肿大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甲泼尼龙
下载PDF
局限性淋巴管瘤1例
18
作者 周毅成 刘丽丽 +1 位作者 张秀英 刘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管瘤 左腋下 左上肢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遗传病史 组织病理 水疱
下载PDF
大面积表皮缺损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秀英 孙秀敏 郭伟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1Z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大面积表皮缺损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0年6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8例此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暴露干燥疗法,抓住预防感染这一重要环节在严格消毒隔离下,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皮损一期愈合率在90%以上,减... 目的探讨大面积表皮缺损性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00年6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8例此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暴露干燥疗法,抓住预防感染这一重要环节在严格消毒隔离下,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皮损一期愈合率在90%以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结论采用暴露干燥疗法,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 表皮缺损 护理
下载PDF
环状扁平苔藓2例
20
作者 周毅成 余会文 孙丽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9-379,共1页
关键词 环状扁平苔藓 醋酸地塞米松 临床资料 皮炎平 出现 手背 瘙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