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杜金荣 娄阁 姜影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抑癌基因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15例乳腺增生病标本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抑癌基因RUNX3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15例乳腺增生病标本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ER、PR、C-erbB-2的表达水平。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频率为47.5%,乳腺增生病组织中均未发生甲基化;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PR、C-erbB-2阳性表达无相关性,与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的阳性表达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UNX3基因甲基化在散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恶性进展中有一定作用,有可能成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分子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RUNX3基因 甲基化 免疫组化
下载PDF
64排CT增强在肝癌边缘强化特征与病理表现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彦民 姜慧杰 +4 位作者 韩桂萍 李金平 张金玲 赵德利 王金娥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2-377,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边缘强化的组织病理学基础及其对PH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4例经手术证实的肝细胞癌经螺旋CT全肝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3μm厚组织切片进行常规H...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C)边缘强化的组织病理学基础及其对PHC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4例经手术证实的肝细胞癌经螺旋CT全肝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期增强扫描;3μm厚组织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和HapPar1、CD34、CD10免疫组化染色,重点观察CT表现及其病理改变。结果①不同分型的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边缘CT征象通过双期动态增强螺旋CT很好显示;②动脉期CT增强化CT平扫对边缘模糊的病灶能更好地反映肿瘤的大小和形状;③原发性肝细胞癌双期边缘的强化特点可以反映其病理组织学的特点;④肿瘤边缘出现血管者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血管者;结论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可较好反映PHCC边缘的CT强化方式及其血供情况,间接反映了病理学改变,对肿瘤的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组化 肿瘤边缘 病理特征
下载PDF
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海燕 吴丽华 +1 位作者 石岩 张艳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水平升高,90例乳腺癌中62例可检测到VEGF-CmR... 目的分析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RT-PCR法检测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水平升高,90例乳腺癌中62例可检测到VEGF-CmRNA,阳性率为68.9%;乳腺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VEGF-C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过度表达是乳腺癌的普遍现象。VEGF-C在乳腺癌中表达增高,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对VEGF-C/VEGFR-3信号调控通道干预有望成为治疗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新靶点,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VEGF—C 淋巴转移 RT—PCR
下载PDF
病理技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杜金荣 《黑龙江医学》 2005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病理学 免疫组化 生物芯片 PCR
下载PDF
胃癌E钙粘素和β-连环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辉 杜金荣 +1 位作者 韩丽姝 付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35-438,F004,共5页
目的 探讨胃癌E钙粘素 (E cadherin ,E cad)和 β 连环素 (β catenin ,β ca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5 8例胃癌、2 0例胃腺瘤和 18例胃正常组织中E钙粘素和 β 连环素基因蛋白... 目的 探讨胃癌E钙粘素 (E cadherin ,E cad)和 β 连环素 (β catenin ,β cat)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5 8例胃癌、2 0例胃腺瘤和 18例胃正常组织中E钙粘素和 β 连环素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E cad异常表达率 (82 .8% )显著高于胃腺瘤 (5 0 .0 % ) ,E cad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胃癌 β cat的异常表达率 (79.3% )高于胃腺瘤(6 0 .0 % ) ,β cat的表达异常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与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E cad和 β cat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分化和转移密切相关 ,检测E cad和 β cat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的良好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E钙粘素 Β-连环素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血管组织工程中单根主动脉培养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形态学和生长增殖 被引量:9
6
作者 郭铁芳 杨大平 +3 位作者 韩雪峰 杜金荣 张颖 孟娟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8-229,T003,共3页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及扩增同一来源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有效方法,为研究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相互关系和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在体外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别建立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并应用胰...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及扩增同一来源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有效方法,为研究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相互关系和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在体外用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法分别建立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并应用胰蛋白酶和乙二胺四乙酸钠传代培养。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细胞计数对内皮细胞和平附肌细胞的形态和增殖进行研究。结果:酶消化法和植块培养法可以有效的建立起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原代。讨论: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作为血管构成的基本细胞,对于它们的形态学、体外培养和扩增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组织工程 主动脉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形态学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克山病患者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及结构蛋白Desmin异常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钱素娟 于维汉 +2 位作者 于祖熙 钟学宽 陈光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81-83,F00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结构蛋白Desmin异常表达与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在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心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上进行细胞凋亡及Desmin双重荧光染色,并应用...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及结构蛋白Desmin异常表达与亚急型、慢型克山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在亚急型和慢型克山病患者心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上进行细胞凋亡及Desmin双重荧光染色,并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结果克山病患者心肌组织中可见结构蛋白Desmin的异常荧光染色及细胞凋亡,有Desmin荧光染色变浅甚至消失,慢型克山病多表现为染色增强,或呈团状聚集于心肌细胞中间,或呈块状附于细胞膜下。凋亡细胞多见于有Desmin异常改变的心肌细胞、浸润的炎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一些间质细胞。结论细胞凋亡与结构蛋白Desmin异常参与克山病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细胞凋亡 Desmin蛋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VEGF-C、p53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高海燕 杜金荣 +1 位作者 陈英准 付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1,54,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VEGF-C、p53和G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90例原发性乳腺癌中VEGF-C、p53和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p53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53.3%、43.3%... 目的分析研究VEGF-C、p53和G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90例原发性乳腺癌中VEGF-C、p53和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p53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53.3%、43.3%,与乳腺良性病变相比较,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VEGF-C、p53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Ⅲ、Ⅳ期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C、p53和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有2个或3个指标表达异常者淋巴结转移率为58.8%,只有一个指标表达异常或3个指标均不表达异常者的淋巴结转移率30.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VEGF-C、p53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p53和CerbB-2在促进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乳腺癌中VEGF-C、p53和C-erbB-2三种蛋白的表达,有利于更好地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对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P53 C-ERBB-2 淋巴转移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塑形、异体微粒软骨脱细胞基质支架的人工软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韩雪峰 杨大平 +4 位作者 郭铁芳 郝晨光 谷守滨 王立春 张颖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利用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这种新型支架材料及纤维蛋白胶,体外构建可塑形及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化软骨。方法:制备绵羊关节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并与体外扩增的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及纤维蛋白胶混合,塑成圆柱形,体外培养。结果:... 目的:利用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这种新型支架材料及纤维蛋白胶,体外构建可塑形及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化软骨。方法:制备绵羊关节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并与体外扩增的异体关节软骨细胞及纤维蛋白胶混合,塑成圆柱形,体外培养。结果: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及纤维蛋白胶与异体软骨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软骨细胞生长和分泌功能良好,塑成的复合物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结论:塑成的圆柱形软骨细胞-异体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纤维蛋白胶复合物可于体外形成软骨样组织,可进一步应用于体内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 软骨 关节 细胞外基质 纤维蛋白组织粘着剂
下载PDF
卡维地洛减轻顺铂的肾损害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春媚 阮颖新 +2 位作者 刘素雁 赵钰 张艳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9-181,共3页
目的:研究顺铂肾损害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以卡维地洛干预,探讨Bax、Bcl-2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卡维地洛对照组、顺铂组、卡维地洛治疗组。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肾组... 目的:研究顺铂肾损害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以卡维地洛干预,探讨Bax、Bcl-2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卡维地洛对照组、顺铂组、卡维地洛治疗组。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抑制羟自由基能力(IHR);过碘酸-希夫氏碱(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Bax、Bcl-2的表达。结果:顺铂组大鼠血中BUN、SCr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加重。DNA电泳及TUNEL染色可见大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MDA含量增加,IHR降低;肾组织Bax表达增加,Bcl-2无明显变化。卡维地洛治疗组大鼠肾功能障碍、肾脏的病理变化减轻;MDA含量下降,IHR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少,Bax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加。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是顺铂肾毒性的重要原因。卡维地洛可通过减少活性氧族(ROS),减少Bax、增加Bcl-2的表达,使Bcl-2/Bax上调,阻止线粒体膜孔(MPT)的开放,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顺铂的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细胞凋亡 卡维地洛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萍 王淑红 +2 位作者 石岩 赵燕鸣 张在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8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7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体尾部4例,异位胰腺1例。7例瘤体均为囊、实...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7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体尾部4例,异位胰腺1例。7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1例肿瘤内有出血灶,3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质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相对特征性CT表现,CT对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肩胛骨尤文氏肉瘤一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爱红 朴常福 +1 位作者 张在人 陈英准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肩胛骨尤文氏肉瘤 病例报告 CT检查 X线表现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P27kip1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英准 吴丽华 +2 位作者 王璟璐 杜金荣 付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目的研究P27ki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P27kip1表达缺失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肺癌细胞增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SP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的P27kip1及Ki-67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曲线和Cox比... 目的研究P27ki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P27kip1表达缺失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肺癌细胞增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SP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的P27kip1及Ki-67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等方法分析P27kip1表达缺失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t检验分析p27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结果68例NSCLC中p27表达的缺失率为51.5%,p27表达的缺失与性别、年龄、肿物大小、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而与Ki-67标记指数、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7kip1阴性的患者ki67标记指数高于P27kip1阳性的患者。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27表达的缺失与肺癌的生存率密切相关,p27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p27阴性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p27表达的缺失可以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p27的表达的缺失与NSCLC的细胞增殖、去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估计生存率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27KIP1蛋白 KI-67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食管癌中VEGF的表达及与MVD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影 杜金荣 +1 位作者 付红 张艳梅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79-287,共9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微血管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5 9例食管癌及 2 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 ,并对血管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目的 探讨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微血管生成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5 9例食管癌及 2 0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 ,并对血管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5 9例食管癌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 81.36 % ,MVD为 41.81± 8.44 ,显著高于正常食管粘膜组织VEGF的表达率及MVD(2 0 % ;12 .13± 2 .81;P <0 .0 1)。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食管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 ,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 ,并且VEGF表达阳性食管癌组织的MVD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 (P <0 .0 5 )。随着VEGF表达强度的增强 ,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明显增高。结论 VEGF与食管癌组织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食管癌组织VEGF检测可作为食管癌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食管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肝脏移植急性排异与慢性排异的临床和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嘉薇 陈大志 +2 位作者 薛玉华 付红 陈昭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研究肝脏移植急性排异和慢性排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观察和分析了我院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和/或慢性排异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所见。结果急性排异时.AST和ALT升高十分显著,而TBIL相对低,病... 目的研究肝脏移植急性排异和慢性排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方法观察和分析了我院2例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急性和/或慢性排异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所见。结果急性排异时.AST和ALT升高十分显著,而TBIL相对低,病理学有三个主要特征;而慢性排异时,TBIL。升高非常明显,AST和ALT相对低,病理学有两个主要特征。结论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特征对于鉴别急、慢性排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病理学 排异反应
原文传递
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微载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雪峰 杨大平 +3 位作者 郭铁芳 方冬云 张颖 孟娟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3期4710-4711,i001,共3页
目的制备以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为原料的微载体,为体外大量培养软骨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胰蛋白酶等试剂制备直径为0.100~0.154mm的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并寻找胰蛋白酶的最佳含量及时间。取绵羊的新鲜膝、肘关节软骨600g,随机分为5... 目的制备以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为原料的微载体,为体外大量培养软骨细胞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胰蛋白酶等试剂制备直径为0.100~0.154mm的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并寻找胰蛋白酶的最佳含量及时间。取绵羊的新鲜膝、肘关节软骨6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8例,用不同含量的胰蛋白酶作用2~36h。标本进行大体观察,苏木精-伊红、胶原染色,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密度、含水量测定。结果微粒软骨脱细胞基质微载体无抗原性成分存在,主要含有胶原,氨基葡聚糖等混合细胞外基质成分。微粒呈不规则形,表面粗糙。软骨微粒脱细胞基质干重密度为0.6547g/mL,湿重密度为1.0627g/mL,含水量为72%。胰蛋白酶的最佳含量为0.25g/L,最适作用时间为(18.3±1.6)h。结论以软骨微粒为原料的微载体具有天然细胞外基质成分,是一种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微粒体 细胞培养
下载PDF
CD105与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璐 李福琴 +1 位作者 苑媛 付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CD105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105抗体、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抗体和HIF-1α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 目的探讨CD105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105抗体、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g)抗体和HIF-1α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染色和血管标记。结果①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D105标染的MVD显著高于F-8RAg标染的MVD,二者显著相关,且均与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但CD105标染的MVD还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显著相关。②内膜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显著相关。③内膜癌组织中CD105标染的MVD与HIF-1α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内膜组织,二者密切相关。结论在标染子宫内膜癌组织的微血管方面,CD105比Ⅷ因子更具优越性,可认为CD105标染的MVD与HIF-1α的表达是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CD105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Ⅷ因子相关抗原
下载PDF
髓母细胞瘤Ki67、c-erbB-2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莹杰 夏育竹 +1 位作者 张艳梅 陈英准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03-504,共2页
目的 研究Ki6 7、c erbB 2表达与髓母细胞瘤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7例正常小脑、2 2例髓母细胞瘤Ki6 7、c erbB 2的表达。结果 Ki6 7、c erbB 2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小脑(P <0 .0 5 )。未... 目的 研究Ki6 7、c erbB 2表达与髓母细胞瘤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7例正常小脑、2 2例髓母细胞瘤Ki6 7、c erbB 2的表达。结果 Ki6 7、c erbB 2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小脑(P <0 .0 5 )。未分化组、经典型、肿瘤直径 >5cm组髓母细胞瘤中Ki6 7高表达 (P <0 .0 5 ) ,c erbB 2则与肿瘤坏死和肿瘤大小有关 (P <0 .0 5 )。结论 Ki6 7、c erbB 2均参与了髓母细胞瘤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KI67 C-ERBB-2 表达 预后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P504S、34βE12、P63、PSA四种抗原检测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联合应用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丽姝 陈英准 +1 位作者 杜金荣 付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中联合应用а-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P63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58例,其中... 目的探讨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中联合应用а-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P63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58例,其中前列腺癌21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9例(高级别3例,低级别6例),前列腺不典型性腺瘤性增生3例,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3例,结节性增生22例,对以上58例标本进行P504S、PSA、34βE/12、P63的免疫组化染色(S-P法)。结果P504S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上皮中阳性表达,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前列腺不典型性腺瘤性增生中弱阳性或阴性表达,在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及结节性增生中阴性表达;34βE/12、P63都标记前列腺基底细胞,34βE/12表达在基底细胞质中,P63表达在基底细胞的核上。染色显示前列腺癌中基底细胞缺如,上皮内瘤变、前列腺不典型性腺瘤性增生、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及结节性增生均有连续或间断的基底细胞存在。PSA表达于所有前列腺病变的腺上皮中。结论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组织中联合应用P504S、34βE12、P63、PSA等4种抗体对前列腺的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P504S 34ΒE12 P63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穿刺活检
下载PDF
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瑶 于玲范 +4 位作者 聂宏刚 邹亚男 吴乃石 付红 关振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胚胎心肌细胞移植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宿主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存活情况。方法150只成年大鼠平均分成3组,实验组开胸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后在梗死区内注射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阳性对照组在正常大鼠的心肌内注射培养的胚胎心... 目的观察胚胎心肌细胞移植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宿主心脏功能的影响及其存活情况。方法150只成年大鼠平均分成3组,实验组开胸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后在梗死区内注射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阳性对照组在正常大鼠的心肌内注射培养的胚胎心肌细胞;;阴性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后在与移植组相同的部位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各组分别在移植后的第48小时、72小时、1周、2周采集心脏标本,进行普通HE染色及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显微镜观察。通过Langendorff心脏离体灌流装置测定术后第2周各组的心脏功能。结果实验组心脏的LVSP、±dp/dtmax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都有极显著的提高(P<0.01),而LVEDP有极显著的降低(P<0.01)。在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都可以看到移植的胚胎心肌细胞的存活,而阴性对照组未发现有移植的胚胎心肌细胞。结论胚胎心肌细胞移植能够改善宿主的心脏功能,并且可以在大鼠的心肌梗死区内存活及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胚胎心肌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