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胎睾丸生殖细胞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慧雯 金连弘 +3 位作者 李学均 陶树青 宋雁楠 吴振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31-534,共4页
用光镜与电镜技术,对15例7至28周人胚胎睾丸生殖细胞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1)据时间、位置及形态结构特点,将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初步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生殖细胞阶段,生殖母细胞阶段和前精原细胞阶段.其中前精原细胞阶段又经历了早... 用光镜与电镜技术,对15例7至28周人胚胎睾丸生殖细胞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1)据时间、位置及形态结构特点,将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初步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生殖细胞阶段,生殖母细胞阶段和前精原细胞阶段.其中前精原细胞阶段又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各期出现的时间有交错.(2)14周是胚胎生殖细胞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生殖细胞的增殖高峰、退化高峰以及前精原细胞初次出现均在此期.此期生殖细胞间还见到细胞连接,说明生殖细胞在胚胎时期即出现同步分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 睾丸 生殖细胞 细胞发育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浅谈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志文 杨志欣 池美花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6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教学 阶段性总结 教学实践 教学风格 教学工作
下载PDF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氯丙嗪的保护作用—黄嘌呤脱氢酶活性的组化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爱莲 孙琦 +2 位作者 尚允清 宋铁军 迟凤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85-288,共4页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肝脏缺血不同时间后再灌注时对黄嘌呤脱氢酶(Xanthlne Dehydrogenase简称XDase)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氯丙嗪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短时间(0.5小时)肝缺血后再灌注,XDase活性和HE染色都无异常改变。长时间(2小...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肝脏缺血不同时间后再灌注时对黄嘌呤脱氢酶(Xanthlne Dehydrogenase简称XDase)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氯丙嗪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短时间(0.5小时)肝缺血后再灌注,XDase活性和HE染色都无异常改变。长时间(2小时)肝缺血,达到不可逆性损伤后再灌注3小时,可使XDase活性明显减低,再灌注24小时后,HE染色有大面积肝细胞凝固性坏死,氯丙嗪对这种改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黄嘌呤脱氢酶
下载PDF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氯丙嗪的保护作用——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组化和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爱莲 孙琦 +3 位作者 迟凤琴 尚允清 宋铁军 齐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8,共4页
用组化和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肝脏缺血不同时间后再灌注对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氯丙嗪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只有在长时间肝缺血,达到不可逆性损伤后再灌注的条件下,才可引起此酶活性降低,氯丙嗪对这种异常改变有明显... 用组化和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肝脏缺血不同时间后再灌注对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氯丙嗪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只有在长时间肝缺血,达到不可逆性损伤后再灌注的条件下,才可引起此酶活性降低,氯丙嗪对这种异常改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缺血 琥珀酸脱氢酶 氯丙嗪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雅隽 钟淑琦 +1 位作者 冯秀清 雷蕾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750,共4页
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家族在调节卵的活化、完成减数分裂和开始有丝分裂、胚胎的致密,以及囊胚形成过程中都有作用,但其多个亚型的功能还知之甚少。研究表明,已知的十种PKC亚型以及PKC锚定蛋白——活化的磷脂酶C受体(RACK... 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家族在调节卵的活化、完成减数分裂和开始有丝分裂、胚胎的致密,以及囊胚形成过程中都有作用,但其多个亚型的功能还知之甚少。研究表明,已知的十种PKC亚型以及PKC锚定蛋白——活化的磷脂酶C受体(RACK)在小鼠胚胎2-细胞期至囊胚期都有表达。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对PKC亚型各自不同的动态分布模式和表达水平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它们在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都至关重要,尤其在胚胎4-细胞期的早期,个别亚型在核内的浓度是瞬间升高的,提示我们这些PKC亚型也许控制着早期小鼠胚胎核的组建以及机能调节。本文对核移植胚胎中PKC的可能作用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卵母细胞成熟 受精 胚胎发育 小鼠
下载PDF
人缺血脑组织中IP-10和IFN-γ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曹京燕 李呼伦 +3 位作者 孙博 彭海生 马珊珊 金连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是否参与人缺血脑损伤过程。方法:将21例脑梗死死亡病例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7天、7~14天和15~21天3组,以非缺血侧半球做对照,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是否参与人缺血脑损伤过程。方法:将21例脑梗死死亡病例按发病持续时间分为〈7天、7~14天和15~21天3组,以非缺血侧半球做对照,用HE染色法观察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缺血半球脑组织与非缺血半球脑组织中趋化因子IP-10和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结果:在〈7天组和7~14天组中,缺血脑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7天组、7~14天组和15~2l天组中,趋化因子IP-10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74倍增高,P〈0.01;1.41倍增高,P〈0.05和1.52倍增高,P〈0.01)。在对细胞因子IFN-γ的检测中发现〈7天和7~14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脑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缺血半球(分别是1.65倍增高,P〈0.05和1.32倍增高,P〈0.05);在15~21天组中,IFN-γ在缺血半球与非缺血半球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人缺血脑组织中观察到IP-10和IFN-γ的表达,提示IP-10和IFN-γ参与了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损伤过程。同时也提示IP-10可能参与后期对损伤脑组织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10 IFN-Γ 脑缺血
下载PDF
大鼠缺血脑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来源与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呼伦 钟照华 +3 位作者 李国忠 关丽荣 王辉 金连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13-819,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后DC在脑损伤过程的意义。方法 :线栓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免疫组化检测缺血脑组织中DC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转化成DC的情况 ,并检测了DC样细胞的功能。结果 :比较缺血组两侧半球 ,缺血侧DC数量显著...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后DC在脑损伤过程的意义。方法 :线栓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免疫组化检测缺血脑组织中DC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转化成DC的情况 ,并检测了DC样细胞的功能。结果 :比较缺血组两侧半球 ,缺血侧DC数量显著增多 (P <0 0 0 1)。比较缺血组与对照组 ,缺血组DC表达MHC II分子显著增高 (P <0 0 0 1) ,表达IL 10在 2 4h、48h也增高 (P <0 0 1,P <0 0 0 1)。比较缺血组两侧半球 ,6h和 12h缺血侧DC表达IL 1β明显增加 (P <0 0 5和P<0 0 1) ,12h、2 4h和 48hIL 6的表达显著升高 (P <0 0 5 ) ,TNF α的表达高峰分别为 6h~ 12h(P<0 0 5、P<0 0 1)和 48h~6d(P <0 0 1、P <0 0 5 )。结论 :脑缺血后DC参与了脑缺血病理过程 ,表达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组化 动物模型 免疫学
下载PDF
细胞骨架在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及核移植胚胎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冯秀清 陈雅隽 +1 位作者 钟淑琦 雷蕾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细胞骨架系统,不仅是活细胞的支撑结构,决定细胞的形状,赋予其强度,而且是对各细胞器乃至某些大分子进行空间的组织安排,并且参与细胞外信号向核的转导及核对整个细胞活动的调节。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细胞骨架具有其独特的分布... 细胞骨架系统,不仅是活细胞的支撑结构,决定细胞的形状,赋予其强度,而且是对各细胞器乃至某些大分子进行空间的组织安排,并且参与细胞外信号向核的转导及核对整个细胞活动的调节。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细胞骨架具有其独特的分布和功能,使卵母细胞和胚胎呈现出精确的时空性变化特点。确保受精及胚胎发育按时有序地进行。本文综述了细胞骨架在卵母细胞成熟、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和核移植发育过程中的分布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成熟 早期胚胎发育 细胞骨架 核移植 受精 细胞外信号 骨架系统 组织安排
下载PDF
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钙组化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琦 刘爱莲 +3 位作者 张国义 尚允清 娄延平 王永奎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45-48,75,共5页
本文对缺血组织进行了水溶性莤素红(Alizarin Red S以下简称ARS)钙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此外还作了HE染色和心电图(ECG)检查。ARS染色阳性说明细胞内钙浓度异常增高。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缺血损伤组非缺血区对照ARS染色均为阴性;缺血区中,1... 本文对缺血组织进行了水溶性莤素红(Alizarin Red S以下简称ARS)钙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此外还作了HE染色和心电图(ECG)检查。ARS染色阳性说明细胞内钙浓度异常增高。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缺血损伤组非缺血区对照ARS染色均为阴性;缺血区中,15分钟组9例动物中的1例和45分钟组12例动物中的7例为ARS阳性。上述各组的系列切片HE染色均未见坏死迹象。ECG检查发现8只动物有坏死性心电改变,出现异常Q波或QS波,恰与ARS(+)动物呈严格的对应关系。这些结果证明,ARS染色是一项敏感可靠的判定不可逆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指标,它能够及时在细胞原位反映出钙增多这一致死性代谢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缺血
下载PDF
人胚胎胃APUD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及分类
10
作者 张莉 李学均 +3 位作者 吴振铎 宋雁楠 金连弘 刘爱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9-9,共1页
APUD是一些组织特性相同,分泌肽类激素的细胞。随着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的发展,确认体内APUD细胞达49余种,产生35种不同的肽类和几种胺类。已知消化道内APUD细胞约14种,其分类和命名各家不一。有关人胚胃肠道内APUD细胞的分类和命名,各... APUD是一些组织特性相同,分泌肽类激素的细胞。随着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的发展,确认体内APUD细胞达49余种,产生35种不同的肽类和几种胺类。已知消化道内APUD细胞约14种,其分类和命名各家不一。有关人胚胃肠道内APUD细胞的分类和命名,各类细胞出现的时间及超微结构研究甚少。本文用电镜技术,对20例不同胚龄人胃底粘膜APUD细胞进行了研究。发现胚胎第8周,在胃内即可见到APUD细胞,具有基底颗粒形态,细胞尚未附于基膜上,早于文献记载。胚胎期胃内APUD细胞可分以下几类。①细胞小,数量多,核周区有丰富的微丝,颗粒直径120~170nm,晕轮薄,胚胎第8周出现,相当于成长期的D1细胞[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APUD细胞 超微结构 分类
下载PDF
人胚胎小肠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观察
11
作者 宋雁南 吴振铎 +3 位作者 朱平 李学均 钟淑琦 周仲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5,共1页
有关人胚胎小肠肌间神经丛组织发生超微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28例(8—28周)人胚胎空肠肌间神经丛的组织发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眙儿第10周的空肠内即可见明显的肌问神经丛。神经节稀少,断面多呈椭圆形,神... 有关人胚胎小肠肌间神经丛组织发生超微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28例(8—28周)人胚胎空肠肌间神经丛的组织发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眙儿第10周的空肠内即可见明显的肌问神经丛。神经节稀少,断面多呈椭圆形,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位于神经节的周边。神经节的中部或一端为大量并列走行的无髓神经纤维。神经节的周围,内由一薄层膜样神经胶质细胞突起包绕,外由数层幼稚的扁平状成纤维细胞包被,节内神经元咆体较大,形态不规则,细胞质较丰富,细胞器少,只有多量的核糖体与少量线粒体。胞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异染色质少,着色淡,核仁明显,神经胶质细咆相对较多,胞质少,其内有一定量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线粒体等。胞核较小,着色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小肠 肌间神经丛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人胚周皮的超微结构研究
12
作者 张莉 贺芳 +2 位作者 张亚坤 李村 李学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34例(6~20周)人胚手、足和背部周皮进行了观察.根据周皮发育的形态特点,归类为四期:(1)周皮泡前期;周皮表面平坦,细胞扁园,微绒毛稀少,为周皮形成期;(2)周皮泡期;此期周皮相继呈现单泡与复泡,部分区域泡上质膜凹陷...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34例(6~20周)人胚手、足和背部周皮进行了观察.根据周皮发育的形态特点,归类为四期:(1)周皮泡前期;周皮表面平坦,细胞扁园,微绒毛稀少,为周皮形成期;(2)周皮泡期;此期周皮相继呈现单泡与复泡,部分区域泡上质膜凹陷呈花瓣状;(3)微绒毛期;周皮出现岛状分布的微绒毛区.细胞表面微绒毛密而长,胞质内散布大量的糖原颗粒.微绒毛区以外的周皮细胞体积增大,似气球状突起,以短蒂和不典型桥粒与中间层细胞相连;(4)周皮脱落退化期;周皮细胞变小细胞器减少,短蒂断裂,细胞脱落.文内还从形态学角度探讨了周皮存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 周皮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与进展(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冬梅 刘慧文 《伤残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61-64,共4页
随着科学的发展,病损组织的替换己不再是梦想.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是利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及方法,研究与开发生物替代物,来恢复、维持和改进组织功能的一门新兴科学.
关键词 软骨组织工程 研究 软骨组织
原文传递
缺氧条件下15-脂氧化酶在体内肺组织的表达
14
作者 金明顺 孙丽慧 +4 位作者 刘慧雯 陈志伟 廉洁 费洪新 张翠香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4期3017-3018,共2页
目的探讨缺氧过程中,在大鼠体内肺组织15-LO(15-脂氧化酶)在不同时间的表达程度和分布。方法通过制作缺氧模型,正常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1d、3d、5d和7d组,大鼠每天缺氧2h,其他时间置于空气中,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5-LO在体... 目的探讨缺氧过程中,在大鼠体内肺组织15-LO(15-脂氧化酶)在不同时间的表达程度和分布。方法通过制作缺氧模型,正常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1d、3d、5d和7d组,大鼠每天缺氧2h,其他时间置于空气中,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5-LO在体内的表达程度。结果在缺氧1d、3d、5d、7d时,通过原位杂交方法,可见在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15-LO的表达逐渐增强,而且在各级肺动脉均有表达,正常对照组和缺氧7d组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在体内15-LO随缺氧时间的增加,表达逐渐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15-脂氧化酶 肺动脉内皮细胞
下载PDF
CAI课件在组织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15
作者 杨志文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4年第B08期65-65,共1页
利用CAI的形式授课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在我们教研室应用已经有几个年头了,我在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也主要采用这种形式,体会颇多。①组织学属于形态科学范畴,这类学科的特点之一是需要借助大... 利用CAI的形式授课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法在我们教研室应用已经有几个年头了,我在给不同类型的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也主要采用这种形式,体会颇多。①组织学属于形态科学范畴,这类学科的特点之一是需要借助大量图片说明问题,而CAI恰好提供了这一平台。②CAI的教学内容涵盖的知识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I课件 授课 教研室 理论教学 学科 图片说明 学生 组织学 应用体会 不同类型
下载PDF
心脏组织中的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莉莉 王乐民 金连弘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22-324,共3页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细胞增殖的多肽类物质.近年来,国外高度重视生长因子的研究,陆续发现心脏组织中存在酸性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aFGF,bFGF).aFGF和bFGF的生物活性不同,在房室组织中的分布及含量不同,能增强胚胎心肌细胞的生长和分... 生长因子是一类调节细胞增殖的多肽类物质.近年来,国外高度重视生长因子的研究,陆续发现心脏组织中存在酸性和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aFGF,bFGF).aFGF和bFGF的生物活性不同,在房室组织中的分布及含量不同,能增强胚胎心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参与心脏损伤后的修复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纤维母细胞 生长因子
下载PDF
提高学生观察组织切片能力的一些体会
17
作者 黄铎香 刘德福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82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组织胚胎学基本技能训练一般包括:(1)熟练使用显微镜;(2)观察好组织切片;(3)描绘组织形态结构。过去,许多教师已经注意了这些方面的训练。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观察组织切片的能力,现将我们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教训,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 组织胚胎学基本技能训练一般包括:(1)熟练使用显微镜;(2)观察好组织切片;(3)描绘组织形态结构。过去,许多教师已经注意了这些方面的训练。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观察组织切片的能力,现将我们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教训,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明确要求。从第一次实习课起,我们就向学生们提出观察好组织切片的具体要求,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加以具体的贯彻。我们要求做到三句话,即:观察要有次序,深入要有重点,鉴别要有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切片 低倍镜 血涂片
下载PDF
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冬梅 金连弘 +3 位作者 张宇 李呼伦 张宝东 刘慧雯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8-2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观察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5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完成。①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成年大鼠骨髓间...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观察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5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完成。①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抗原和细胞基质蛋白属性。③体外加成骨、成软骨诱导剂,14d分别做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及成软骨分化结果。结果:①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具有一般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②广泛表达Vimentin,CD29,CD44,不表达CD14,CD34。③加入成骨诱导剂14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多层重叠生长,现碱性磷酸酶强阳性,阳性率为90.5%。④经成软骨诱导后,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诱导14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现广泛的棕褐色染色,在细胞密集处细胞周围可见黄褐色染色。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具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干细胞 生物学 大鼠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杰武 徐晋 +3 位作者 刘盛江 赵雪松 孙冰 贾深汕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分析胸大肌肌皮瓣在各种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 1988年至 1998年间应用该肌皮瓣对 32例头颈部癌术后缺损进行即刻修复效果。结果  32块胸大肌肌皮瓣中 2 9块 (90 6 % ,2 9/ 32 )完全成活 ,取得了良好的外形和... 目的 分析胸大肌肌皮瓣在各种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 1988年至 1998年间应用该肌皮瓣对 32例头颈部癌术后缺损进行即刻修复效果。结果  32块胸大肌肌皮瓣中 2 9块 (90 6 % ,2 9/ 32 )完全成活 ,取得了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效果。 1块 (3 1% ,1/ 32 )完全坏死 ,2块 (6 .3% ,2 / 32 )部分坏死。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是一种非常实用而优良的修复材料。它具有丰富的组织量 ,优良的血液供应 ,且与头颈部邻近 ,在多种情况下可以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肌皮瓣 头颈部癌 头颈部缺损 即刻修复重建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后树突状细胞参与脑损伤过程的作用及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莉莉 李呼伦 +2 位作者 闫彬彬 李国忠 金连弘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841-1843,T001,共4页
目的:证明大鼠脑缺血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否参与脑损伤过程和所具有的免疫活性。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缺血1h到第6天时,缺血脑组织中DC(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 目的:证明大鼠脑缺血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否参与脑损伤过程和所具有的免疫活性。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缺血1h到第6天时,缺血脑组织中DC(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巨噬细胞(OX42+)转化成DC(OX62+)的情况。同时检测活化后的DC样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水平。结合免疫组化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检测DC样细胞的功能。结果:缺血脑半球和假手术的脑半球相比较,在1hDC的数量明显增加(t=7.143,P<0.001)。在脑缺血组中,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的数量也增多(t=10.295,P<0.001)。脑缺血第6天,缺血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DC表达MHC-Ⅱ类分子(OX62+OX6+)显著升高(t=2.975,P<0.05)。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在12,24和48h,DC表达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P值均<0.05,而DC表达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在12h时,t=11.258,P<0.01,24h时,t=12.124,P<0.001。脑缺血1h到第6天,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ticfactor-α,TNF-α)mRNA有两个-α,TNF-α)mRNA有两个2.696,P<0.05)和12h(t=4.793,P<0.01),第二个高峰期是在48h(t=3.072,P<0.05)和第6天(t=2.71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树突状细胞 脑损伤 免疫活性 动物模型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