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后N-乙酰半胱氨酸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滨 李红莉 +1 位作者 周令望 于维汉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早期免疫分子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基因表达,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早期免疫分子E-选择素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基因表达,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对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将3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ISO组和ISO+NAC组,每组10只。测定大鼠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含量,测定心肌组织抗氧化体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的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中E-选择素、MCP-1mRNA的表达。结果:ISO组大鼠心肌组织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SO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选择素、MCP-1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SO+NAC组心肌组织的SOD和GSH-Px活性犤(3.06±0.44)mkat/g,(65.85±9.84)μkat/g犦显著高于ISO组犤(1.74±0.36)mkat/g,(35.51±5.67)μkat/g犦(P<0.01);而心肌组织中E-选择素、MCP-1mRNA表达显著低于ISO组(P<0.01)。结论:NAC对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心肌组织中E-选择素、MCP-1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病理学 心肌/病理学 异丙肾上腺素/药理学 E选择素 趋化因子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损伤细胞因子变化和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滨 李红莉 +2 位作者 刘阳 周令望 于维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127-2130,共4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坏死模型,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ISO组、ISO+NAC组、对照组。测定大鼠血清心肌酶CK、LDH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心肌缺血坏死模型,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ISO组、ISO+NAC组、对照组。测定大鼠血清心肌酶CK、LDH含量,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RT-PCR测定心肌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NF-γmRNA的表达。结果与ISO相比较,ISO+NAC组大鼠血清CK、LDH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NF-γ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NAC对ISO致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过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损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