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薛鹏 周志崧 +5 位作者 陈建行 柳羲 张旺 沈红 林志国 刘利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前,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 ETV)损伤小,并发症少。随着对于脑积水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加深和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EVT逐渐应用于一些... 目前,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 ETV)损伤小,并发症少。随着对于脑积水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加深和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EVT逐渐应用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脑积水治疗,并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神经内镜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微型管状牵开器在内镜脑室外科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晓明 张帆 +6 位作者 周志崧 王晓嵩 马召儒 薛祎腾 张峰 沈红 刘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型管状牵开器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应用微型管状牵开器进行内镜脑室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人一次性成功建立工作通道,共有8例病人行镜外操作。病人术前KPS评分中位数为30分,术后1个月KPS评分中... 目的探讨微型管状牵开器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应用微型管状牵开器进行内镜脑室外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病人一次性成功建立工作通道,共有8例病人行镜外操作。病人术前KPS评分中位数为30分,术后1个月KPS评分中位数为80分,较术前明显增加(P=0.035)。术后1个月,预后优良(KPS≥70分)病人13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一过性脑脊液漏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死亡1例。病人均未出现癫疒间发作。结论微型管状牵开器建立手术通道快捷、便利;在遇到出血时或复杂操作时可以排空脑室内的液体,在气体媒介下进行镜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开器 管状 微型 神经内镜 镜外操作
下载PDF
柴胡皂苷a对癫痫神经保护及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郝焱 牟龙 苏志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37-42,共6页
目的 研究柴胡皂苷a(SSa)对癫痫大鼠的神经保护及对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丙戊酸钠(VPA)组、SSa高剂量组和SSa低剂量组,另设15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组,每... 目的 研究柴胡皂苷a(SSa)对癫痫大鼠的神经保护及对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建立大鼠癫痫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丙戊酸钠(VPA)组、SSa高剂量组和SSa低剂量组,另设15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5只。连续给药4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海马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变化,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病变,试剂盒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及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Caspase-3和蛋白激酶G(PKG)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Racine评分显著升高,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60 s内穿越过平台的次数和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减少,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显著提高,海马区神经元有明显损伤,海马组织NOS活力、NO和cGMP含量及Bcl2、PKG蛋白表达降低,Bax、Caspase-3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SSa各剂量组大鼠Racine评分降低,逃避潜伏期缩短,60 s内穿越过平台的次数和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增加,海马神经元兴奋性降低,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减轻,海马组织NOS活力、NO和cGMP含量及Bcl2、PKG蛋白表达增加,Bax、Caspase-3降低(P<0.05)。结论 SSa对癫痫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可降低海马神经元的兴奋性,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O生成并激活cGMP/PKG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A 癫痫 海马神经元 cGMP/PKG轴
下载PDF
利用“双腔”工作通道内镜下清除自发性幕上脑出血 被引量:11
4
作者 薛鹏 柳羲 +8 位作者 张帆 沈红 王佳斌 朱敏伟 王孝义 夏松松 邓贺民 林志国 刘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双腔"神经内镜工作通道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开"骨孔"后置入内镜工作通道,应用"双手"内镜技术清除血肿,术后留置引流管。结果随访7例,时间1~5个月,术后无手术相关... 目的探讨"双腔"神经内镜工作通道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开"骨孔"后置入内镜工作通道,应用"双手"内镜技术清除血肿,术后留置引流管。结果随访7例,时间1~5个月,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GOS评分:2分1例,3分3例,4分3例。结论 "双腔"工作通道使"双手"操作技术便于实现,特别适用于中央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导致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内镜 双腔 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外伤性癫痫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余胜坤 戴文杰 沈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2期94-98,共5页
外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预防及彻底根除PTE一直是研究热点。目前对PTE的系统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本文分别从PTE流行病学、发作类型、高危因素、... 外伤性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预防及彻底根除PTE一直是研究热点。目前对PTE的系统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中,本文分别从PTE流行病学、发作类型、高危因素、发病机制、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癫痫 预防 发病机制 治疗 高危因素
下载PDF
PDCA循环模式对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规范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瑞琦 杨硕 +1 位作者 山丹 黄爽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1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规范化的影响,探寻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1—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273例急诊抢救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接受治疗的243例急诊抢救患者作...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规范化的影响,探寻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将2015年1—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273例急诊抢救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7—12月接受治疗的243例急诊抢救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接受常规急诊抢救护理的患者,试验组为在基础急诊抢救护理的基础上接受PDCA护理的患者,将2组在护理计划与执行计划记录内容不相符、医护记录时间或内容不一致、小结事件报告错误、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记录出量不吻合、入量记录不吻合的例数进行比较,同时对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护理计划与执行计划记录内容不相符、医护记录时间或内容不一致、小结事件报告错误、体温单与护理记录单记录出量不吻合、入量记录不吻合、手术患者信息、手术部位标识、手术患者、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标识错误率分别为8.1%、10.6%、6.6%、5.5%、13.9%、7.3%、2.9%、3.7%,对照组分别为11.9%、14.0%、9.9%、8.2%、18.9%、17.3%、10.7%、9.9%,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例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分别为72.0%(175例)和95.9%(233例),对照组分别为55.7%(152例)和82.1%(224例),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模式可以使神经外科急诊抢救记录更加规范化,护理质量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急诊抢救 记录 规范化
下载PDF
神经内镜技术清除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利 张帆 +9 位作者 沈红 浦松 谢春成 王海洋 王佳斌 朱敏伟 唐重阳 李蒙 柳奚 林志国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神经内镜技术自上世纪80年代被广泛应用到神经外科领域,经过30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目前神经内镜已经能够像“显微镜”一样,单独做为照明和观察工具,术者在神经内镜下进行神经外科操作,神经内镜如同“手持显微镜”。
关键词 神经内镜技术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外科领域 外科操作 显微镜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8
作者 柳羲 薛鹏 刘利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仍存在争议,尤其对脑深部出血及脑室出血的外科治疗。神经内镜清除术有希望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手术方法。近10年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发展迅速,本文围绕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原文传递
17β-雌二醇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哲华 林志国 +2 位作者 李会男 赵玲君 山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H-SY5Y细胞传代培养,分为四组:(1)阴性对照组;(2)氧化损伤组:0.1 mmol·L^(-1)谷氨酸作用24 h;(3)17β-雌二醇低、高浓度组:加入(1.0×10^(...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谷氨酸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SH-SY5Y细胞传代培养,分为四组:(1)阴性对照组;(2)氧化损伤组:0.1 mmol·L^(-1)谷氨酸作用24 h;(3)17β-雌二醇低、高浓度组:加入(1.0×10^(-4) mmol·L^(-1)和1.0×10^(-3)mmol·L^(-1))17β-雌二醇作用24 h之后,加入谷氨酸作用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Hoechst-PI染色观查细胞凋亡,分光光度计检测上清液中Caspase-3及Caspase-9含量。结果:7β-雌二醇能明显抑制谷氨酸诱导的细胞活性的下降,减少谷氨酸所致SH-SY5Y细胞内ROS的生成,降低细胞凋亡率,减少凋亡因子的活性。结论:17β-雌二醇对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谷氨酸 SH-SY5Y细胞 氧化损伤
原文传递
华蟾素诱导人胶质瘤U87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拱欣欣 山丹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Cinobufacini)对人胶质瘤U87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华蟾素组(依华蟾素水平不同分为3个亚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观... 目的探讨华蟾素(Cinobufacini)对人胶质瘤U87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华蟾素组(依华蟾素水平不同分为3个亚组),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胶质瘤U87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华蟾素对胶质瘤U87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的检测显示,随着华蟾素作用浓度的递增,胶质瘤U87细胞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递增;华蟾素作用后可使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华蟾素通过改变Cleaved 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9蛋白的表达水平来抑制胶质瘤U87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 胶质瘤U87细胞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