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琼 姜慧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2,共6页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率虽然远不及胃肠癌等,但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和检出设备的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术前对其进行精准的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影像技术可为GIST的鉴别诊断、危险度及基因突变的评估...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率虽然远不及胃肠癌等,但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和检出设备的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术前对其进行精准的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影像技术可为GIST的鉴别诊断、危险度及基因突变的评估、监测随访等提供多种有意义的征象。影像功能成像(DWI、IVIM、PET及双能CT等)能对肿瘤内部成分定量评估,在GIST恶性潜能和疗效预测方面有更高价值。近年来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给GIST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它们的预测能力优于传统指标和影像医生主观判断,向实现GIST精准医疗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就影像学在GIST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疗效评估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微信辅助PBL+CBL模型在本科生介入科实习中的探索 被引量:7
2
作者 史中兴 姜慧杰 +1 位作者 白彬 崔立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4期25-27,共3页
本科医学生的实习带教是本科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双衔接”,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医学观念、提高基础操作技能和基本科研能力以及帮助其明确职业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良好转呈作用。但“重理论,... 本科医学生的实习带教是本科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是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的“双衔接”,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医学观念、提高基础操作技能和基本科研能力以及帮助其明确职业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该起到承上启下的良好转呈作用。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医学本科实习课上经常出现。因为在放射介入科实习课时短、任务重,涉及多学科内容,难度高、不易懂,甚至介入科经常被同学们误解是临床辅助科室,不需要重点实习。所以,在放射介入科的临床实习课更容易被同学们忽视。针对以往临床本科生在放射介入科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新的教学模式,把微信辅助应用到PBL+CBL联合教学法之中,希望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微信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 放射介入科 本科实习 教学
下载PDF
医学影像研究生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创新 被引量:7
3
作者 姜慧杰 王子奡 +2 位作者 孙冉 姜昊 代艳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我国对于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高,医学影像学研究生的培养规模逐渐扩大。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医学影像学教育工作中,怎样培养出具有职业道德、医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当下研究重点之一。对于医学影像学研究生的... 我国对于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高,医学影像学研究生的培养规模逐渐扩大。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医学影像学教育工作中,怎样培养出具有职业道德、医术精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医学院校当下研究重点之一。对于医学影像学研究生的思政教育要实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课题思政的协同效应,构建完整教育教学体系,帮助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文章针对目前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教学特点及现状深刻论述了医学影像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思政视域下的教学改革策略,旨在为医学影像研究生思政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新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医学影像学 研究生教育 教学改革 医疗改革 创新
下载PDF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多模态影像及分子影像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琳焓 姜慧杰 +1 位作者 付鹏 张荣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癌症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并且大多数免疫治疗药物都很昂贵,所以迫切需要制定合理的无创的早期治疗策略。传统影像学在表征免疫相关肿瘤反应、肿瘤进展以及监测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方面发... 癌症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并且大多数免疫治疗药物都很昂贵,所以迫切需要制定合理的无创的早期治疗策略。传统影像学在表征免疫相关肿瘤反应、肿瘤进展以及监测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放射组学及人工智能通过医工合作来研究图像纹理特征与疾病诊断及预后的相关性问题,也促进了个体化诊疗的发展。重要的是,分子成像可以使免疫检查点通路中特定靶分子可视化,用于早期监测免疫治疗的反应。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医学影像学在当前结直肠诊疗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免疫治疗 多模态影像学 人工智能
下载PDF
小儿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思维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海波 刘新顶 +2 位作者 周海婷 姜慧杰 梁宗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9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2个月,产前2个月即发现肝脏肿物。平素健康情况良好,无传染病史、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一般检查体温37.8℃,脉搏132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78/45 mmHg,体重4.1 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超声检查... 病例资料患者,男,2个月,产前2个月即发现肝脏肿物。平素健康情况良好,无传染病史、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一般检查体温37.8℃,脉搏132次/分,呼吸35次/分,血压78/45 mmHg,体重4.1 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超声检查提示肝实性肿物。实验室检查:肿瘤系列:鳞状细胞癌抗原3.7 ng/ml(正常0.0~1.5 ng/ml),甲胎蛋白>2000.00 ng/ml(正常0.89~8.78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 肝脏 血管内皮细胞瘤 肿瘤
下载PDF
PACS联合网络多媒体在医学影像住培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姜慧杰 王子奡 +3 位作者 孙冉 易如 姜昊 郑若水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基于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特点及培训学员构成的复杂性,针对目前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病例库系统及网络多媒体建设应用在住培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了PAC... 基于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特点及培训学员构成的复杂性,针对目前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病例库系统及网络多媒体建设应用在住培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了PACS病例库及网络多媒体开发建设在医学影像住培与教学中的应用。文章重点介绍了PACS病例库、网络多媒体开发建设和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影像规范化培训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同时,文章也对如何完善PACS病例库联合网络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详细讨论。此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解决目前PACS病例库系统及网络多媒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的方法,对医学影像学住培教学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医学影像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案例教学法 教学模式 病例库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物的影像诊断思维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琼 姜慧杰 +2 位作者 张瑾 粱田 梁宗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8岁,入院前1周因腹胀行超声检查提示右侧肾上腺与肝右后叶之间实性肿物。平素健康情况良好,无传染病、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查体:腹平坦,未见异常隆起,脐偏右侧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全腹无反跳... 病例资料患者,女,8岁,入院前1周因腹胀行超声检查提示右侧肾上腺与肝右后叶之间实性肿物。平素健康情况良好,无传染病、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查体:腹平坦,未见异常隆起,脐偏右侧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全腹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AFP均无升高;碱性磷酸酶略低(136 U/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 腹膜后间隙 节细胞神经瘤
下载PDF
PACS病例库在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姜慧杰 孙冉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8期29-30,共2页
目的旨在探讨PACS病例库通过网络多媒体开发应用于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影像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8名规培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名,研究组采用CBL教学法结合PACS网络多媒体授课,对... 目的旨在探讨PACS病例库通过网络多媒体开发应用于医学影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影像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48名规培学生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4名,研究组采用CBL教学法结合PACS网络多媒体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培训结束后将两组学生测试成绩和调查问卷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发现研究组学生的专业知识、报告书写以及综合分析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ACS病例库联合网络多媒体的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PACS 医学影像学 网络多媒体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分子影像学检测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
9
作者 张琳焓 姜慧杰 李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0-1374,共5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免疫疗法对微卫星不稳定和常规化疗难以治疗的结直肠癌有效。了解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有助于提高免疫治疗反应。分子成像可在解剖学和分子水平上实现细胞和亚细胞过程可视化,并加以表征和量化。对TIME细胞组成...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免疫疗法对微卫星不稳定和常规化疗难以治疗的结直肠癌有效。了解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有助于提高免疫治疗反应。分子成像可在解剖学和分子水平上实现细胞和亚细胞过程可视化,并加以表征和量化。对TIME细胞组成进行显像有助于理解肿瘤动态发展过程,发现并阐明肿瘤致病过程的分子机制,协助开发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以及通过识别生物标志物准确预测不同治疗反应。本文针对分子影像学检测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分子成像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肝脏外生型实质肿瘤的影像诊断思维 被引量:1
10
作者 易如 姜慧杰 +2 位作者 张金英 王子奡 梁宗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1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29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上腹肿物1个月入院,自述肿物约鸡蛋大小,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无腹痛不适。平素健康情况良好,无传染病史、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查体: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 病例资料患者,男,29岁,因无意中发现右上腹肿物1个月入院,自述肿物约鸡蛋大小,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无腹痛不适。平素健康情况良好,无传染病史、外伤及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查体: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脏下缘未触及,腹部无压痛,肝区叩击痛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AFP、CEA、CA125及CA199均无升高;乙肝五项均无升高;肝功能检查ALT、AST、GGT及总胆红素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 肝脏 外生型 肝细胞腺瘤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的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WHO/ISUP分级
11
作者 李聚贤 赵凯 +2 位作者 乔雪 孙中琪 姜慧杰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2,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和瘤周CT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价值,并通过Shapley(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18例经病理证实的WHO/ISUP分级ccRCC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和瘤周CT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WHO/ISUP分级的价值,并通过Shapley(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算法对模型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18例经病理证实的WHO/ISUP分级ccRCC患者,分为低等级组(n=155)和高等级组(n=63)。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增强CT扫描,按7∶3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152)与测试集(n=66),采用3D Slicer软件手动勾画肿瘤感兴趣区(ROI-intra),并环形扩张2 mm、5 mm,获得瘤周感兴趣区(Peri-2 mm、Peri-5 mm),手动调整瘤周勾画区域并整合为瘤内和瘤周的感兴趣体积,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后,分别建立瘤内、瘤周及瘤内+瘤周的随机森林模型。评估各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以挑选出测试集效能最佳的模型,并观察最佳模型的校准度和净收益,最后,采用Shapley算法对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和可视化。结果相比于瘤内单一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AUC=0.821;测试集AUC=0.794),瘤内及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均展现出更高的预测性能,其中瘤内及瘤周2 mm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佳,训练集和测试集中AUC分别为0.906和0.868,决策曲线显示联合模型获得较高的临床净获益。在模型的可解释性分析上,灰度共生矩阵和一阶统计量是WHO/ISUP分级预测模型中贡献度最高的两个特征。结论基于瘤内和瘤周的CT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在术前可无创预测ccRCC的WHO/ISUP分级。Shapley算法可以为模型提供可解释性,保障了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摄影 影像组学 Shapley算法 WHO/ISUP分级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诊断脑胶质瘤 被引量:9
12
作者 金艳霞 王景林 徐敬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3-755,共3页
目的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在脑胶质瘤的良、恶性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及13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进行常规MR及弥散、灌注加权成像,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比值,并分析ADC值与rCB... 目的评价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在脑胶质瘤的良、恶性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9例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及13例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进行常规MR及弥散、灌注加权成像,分析肿瘤的ADC值、rCBV比值,并分析ADC值与rCBV比值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度恶性胶质瘤与高度恶性级胶质瘤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3±1.40)]×10-4mm2/svs[(9.09±1.85)]×10-4mm2/s];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最大rCBV比值分别为3.60±1.09和7.9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值与rCBV比值间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结合常规MRI,ADC值与rCBV比值在脑胶质瘤良、恶性诊断及术前分级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弥散加权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思维: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德利 张金玲 +2 位作者 王国坤 姜慧杰 梁宗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无发热,无恶心及呕吐。1周前上腹疼痛加重,行超声和CT检查,提示胰腺体尾部囊性肿块,血清肿瘤标记物CEA为2.54 ng/ml和CA19-9 1200 U/ml。
关键词 影像诊断 囊性 黏液性 肿瘤 胰腺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思路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慧杰 姜昊 +2 位作者 李鑫 潘文彬 王奕乔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45-47,共3页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建立以教学为基础、科研为主导、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为...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建立以教学为基础、科研为主导、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为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办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阔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拔尖人才 培养
下载PDF
小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思维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德利 张金玲 +2 位作者 王国坤 姜慧杰 梁宗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8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伴黑便,无发热,无恶心及呕吐,以腹部不适加重1周,伴隐痛的主诉就诊。超声检查提示十二指肠肿块,血红蛋白80 g/L,粪隐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为1.54 ng/ml和CA19-9为5.12 U/m...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伴黑便,无发热,无恶心及呕吐,以腹部不适加重1周,伴隐痛的主诉就诊。超声检查提示十二指肠肿块,血红蛋白80 g/L,粪隐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为1.54 ng/ml和CA19-9为5.12 U/ml。影像表现:CT示十二指肠降段不规则实质性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 胃肠间质瘤 肿瘤 小肠 GIST
下载PDF
胸腺瘤MSCT征象与PCNA及MMP-2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丰 李晓陵 +3 位作者 温颖 姚家琪 赵德利 曹丹娜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腺瘤MSCT征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胸腺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胸腺瘤患者行MSCT平扫,其中21例行增强扫描,所有胸腺瘤标本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MSCT征象与PCNA、MMP-2表达水平的... 目的:探讨胸腺瘤MSCT征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胸腺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胸腺瘤患者行MSCT平扫,其中21例行增强扫描,所有胸腺瘤标本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MSCT征象与PCNA、MMP-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胸腺瘤CT征象中的病灶直径大于10cm,分叶征,病灶边缘不光滑,纵膈脂肪线消失,胸膜、心包及大血管侵犯,纵隔淋巴结、远处转移及病灶高强化程度与胸腺瘤组织PCNA及MMP-2的高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SCT征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胸腺瘤的病理学特点,有利于术前无创地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胰腺弥漫性病变的诊断思维: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海婷 王国坤 +2 位作者 王海波 姜慧杰 梁宗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7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呈间断性胀痛,伴肩背部放射痛,进食油腻食物后腹痛加重。皮肤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外院CT检查示“低位胆道梗阻”,自服消炎利胆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病例资料:患者,女,51岁,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呈间断性胀痛,伴肩背部放射痛,进食油腻食物后腹痛加重。皮肤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外院CT检查示“低位胆道梗阻”,自服消炎利胆药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以“黄疸原因待查”收治入院,行胰腺CT增强及MRCP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诊断 胰腺弥漫性病变 胰腺炎 黄疸
下载PDF
多序列MRI影像组学联合KRAS突变列线图模型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敏感性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鸿博 张莹 +3 位作者 赵升 姜昊 蔺雪 姜慧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9-1074,共6页
目的构建多序列MRI影像组学联合KRAS突变列线图模型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效能。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新辅助放化疗治疗的126例直肠癌患者... 目的构建多序列MRI影像组学联合KRAS突变列线图模型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效能。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新辅助放化疗治疗的126例直肠癌患者,对术后标本的病理反应进行分级,pCR 64例、非pCR 62例。对新辅助放化疗前病理组织进行KRAS基因检测,患者中KRAS突变型34例,KRAS野生型92例。采用随机数法将126例患者按8∶2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例数分别为101、25例。采用χ^(2)检验比较pCR组与非pCR组间KRAS突变状态的差异。对患者基线T 2WI、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出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构建影像组学-KRAS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应用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pCR组与非pCR组间KRAS突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P=0.032)。在MRI图像中筛选出10个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KRAS突变、影像组学模型和影像组学-KRAS列线图模型评估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665(95%CI 0.592~0.757)、0.746(95%CI 0.651~0.895)和0.818(95%CI 0.742~0.934),验证集的AUC分别是0.613(95%CI 0.582~0.755)、0.738(95%CI 0.627~0.839)和0.833(95%CI 0.768~0.96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影像组学-KRAS列线图模型的AUC高于KRAS突变、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训练集:Z=0.58、0.63,P=0.024、0.022;验证集:Z=0.54、0.61,P=0.018、0.035)。校准曲线显示影像组学-KRAS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一致性良好。结论多序列MRI影像组学联合KRAS突变的列线图模型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效能最佳,且实际应用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KRAS基因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用于高体质量指数患者冠状动脉成像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楚珍 姜慧杰 +3 位作者 赵成磊 刘新顶 代艳美 孙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3-598,共6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高体质量指数(BMI)患者(26~30 kg/m 2)行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价值。方法将60例高BMI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行CCTA。研究组管电压100 kVp,根据BMI及体质量确定...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对高体质量指数(BMI)患者(26~30 kg/m 2)行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价值。方法将60例高BMI患者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行CCTA。研究组管电压100 kVp,根据BMI及体质量确定对比剂用量及流率;对照组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剂量70 ml,流率5 ml/s。分别采用权重20%、40%、60%及80%ASIR-V重建2组图像,比较组间及组内图像客观和主观质量评价差异及2组辐射有效剂量(ED)。结果研究组ED[(2.65±0.64)mSv]及对比剂剂量[(61.84±9.17)ml]分别较对照组[(4.53±0.84)mSv、(70.0±0.00)ml]降低41.50%和11.66%(P均<0.05)。相同权重ASIR-V重建图像中研究组各血管节段CT值均高于对照组(t=5.11~6.86,P均<0.05),而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评价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ASIR-V权重增加,2组各血管节段CT值均无明显增加(P均>0.05),SNR及CNR逐渐增加(P均<0.05);组内不同权重ASIR-V图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MSCT联合ASIR-V以100 kVp管电压对高BMI患者行CCTA可在显著降低患者ED及对比剂剂量的同时获得满意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质量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引领新技术新理念促进小肠影像学发展
20
作者 姜慧杰 胡道予 赵心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83-985,共3页
小肠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新技术如磁共振小肠造影、CT小肠造影、超声造影以及基于影像组学的人工智能显著改善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助力于炎症性肠病、肿瘤等... 小肠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小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新技术如磁共振小肠造影、CT小肠造影、超声造影以及基于影像组学的人工智能显著改善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无创、高分辨率的影像,助力于炎症性肠病、肿瘤等疾病的精准诊断和评估。该文总结了这些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和优势,强调了其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优化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对推动小肠影像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磁共振小肠造影 人工智能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