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地城市冠心病患者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柴依依 叶青芳 +1 位作者 林平 李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30-1736,1743,共8页
背景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是识别痴呆临床前阶段的新方法,属于认知障碍的最早期阶段。寒冷是冠心病和认知障碍共同的致病因素,因此,研究寒地冠心病住院患者合并MCR的关键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以为寒地冠心病合并MCR的防控及制订针对性... 背景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是识别痴呆临床前阶段的新方法,属于认知障碍的最早期阶段。寒冷是冠心病和认知障碍共同的致病因素,因此,研究寒地冠心病住院患者合并MCR的关键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以为寒地冠心病合并MCR的防控及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目的明确寒地冠心病患者MCR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关键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是一项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9—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和生活方式,并进行握力测量,查阅标准化电子病历获得临床资料,采用心理学量表测量患者相关心理指标;采用主观主诉、步速缓慢、无行动不便、无痴呆诊断MCR。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寒地冠心病患者发生MCR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MCR发生率为13.80%(57/41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重用药(OR=2.142,95%CI=1.151~3.987)、心脏代谢多发病(OR=3.730,95%CI=1.059~13.143)、淡漠(OR=2.305,95%CI=1.239~4.287)、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OR=2.861,95%CI=1.461~5.602)、中性粒细胞计数(OR=2.803,95%CI=1.302~6.034)和握力[Q2(17.7~26.2 kg):OR=0.362,95%CI=0.160~0.814;Q3(26.4~34.4 kg):OR=0.349,95%CI=0.156~0.831;Q4(34.5~70.6 kg):OR=0.259,95%CI=0.105~0.639]是冠心病患者发生MC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寒地冠心病患者MCR发生率高于社区人群,为13.80%。与MCR相关的危险因素提示医护人员应对行PCI治疗、存在淡漠、合并糖尿病及脑卒中史的患者进行MCR早期筛查和追踪,并进行长期规范的药物管理。深入探索MCR与冠心病的相关机制,密切关注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表现的炎症通路,以及肌肉与神经调节机制,有望为此领域的深入研究打开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 冠心病 横断面调查 影响因素分析 寒地城市
下载PDF
生命八要素评分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城乡差异
2
作者 陈占超 刘岩 +3 位作者 房绍红 田伟 王善杰 于波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6,共8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生命八要素(LE8)评分与心血管代谢疾病(CMD)发病风险相关性的城乡差异。方法:选取200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队列18岁以上无CMD的成年人4719名,其中城市地区1909名,农村地区2810名。根据LE8评分的三分位...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生命八要素(LE8)评分与心血管代谢疾病(CMD)发病风险相关性的城乡差异。方法:选取2009~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队列18岁以上无CMD的成年人4719名,其中城市地区1909名,农村地区2810名。根据LE8评分的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较低组(<67.5分)、中等组(67.5~77.5分)和较高组(>77.5分)。城市地区的较低组、中等组、较高组分别为780例、564例、565例,农村地区的较低组、中等组、较高组分别为838例、934例、1038例。主要结局为随访期间新诊断的糖尿病、脑卒中和(或)心肌梗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LE8与新发CMD风险相关性的城乡差异。结果:LE8评分总分农村地区略高于城市地区(72.9分vs.70.2分,P<0.01)。平均随访(5.86±0.74)年期间,新发CMD176例,其中城市地区67例,农村地区109例。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在完全调整模型中,相对于城市地区的较高组,农村地区的较低组(HR=1.65,95%CI:1.27~2.15,P=0.001)新发CMD风险增加最多,其次是城市地区的较低组(HR=1.49,95%CI:1.01~2.21,P=0.046)、农村地区的中等组(HR=1.42,95%CI:1.06~1.90,P=0.020)和农村地区的较高组(HR=1.16,95%CI:1.01~1.33,P=0.032)。多变量Cox回归结果显示,城市地区中,与LE8各指标≥70分人群相比,<70分的体重指数(BMI)评分(HR=2.70,95%CI:1.51~4.84,P<0.01)、血糖评分(HR=2.09,95%CI:1.24~3.51,P<0.01)、血压评分(HR=3.73,95%CI:1.69~8.24,P<0.01)增加新发CMD风险;在农村地区中,与≥70分人群相比,<70分的BMI评分(HR=3.92,95%CI:2.43~6.30,P<0.0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评分(HR=2.96,95%CI:1.94~4.52,P<0.01)、血糖评分(HR=2.59,95%CI:1.71~3.94,P<0.01)和血压评分(HR=1.85,95%CI:1.18~2.92,P<0.01)增加新发CMD风险。<70分的BMI、血糖、non-HDL-C评分相关的CMD发病风险,在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结论:尽管农村地区LE8评分略高于城市地区,但较低LE8评分相关的CMD发病风险在农村地区尤其显著。加强农村地区居民心血管健康水平监测和一级预防,对降低我国CMD负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健康 生命八要素 心血管代谢疾病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电极导线与三尖瓣反流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晋宇阳 王建华 +2 位作者 徐健 李述峰 曹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5年第3期141-149,共9页
目的 探讨现阶段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电极导线的操作方式、电极导线的粗细及数目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次植入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并在(10... 目的 探讨现阶段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电极导线的操作方式、电极导线的粗细及数目对三尖瓣反流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首次植入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并在(10±4)个月内门诊随访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术前和门诊随访超声心动图等各项指标。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分为递送鞘组、支撑钢丝组及递送鞘联合支撑钢丝组。在仅1根电极导线跨三尖瓣的前提下,依据电极导线粗细不同分为3830 69电极组(4.1 F)、5076 58/Solia S60电极组(7 F)及6935M-65cm除颤电极组(9 F)。在均衡操作方式及电极材质的前提下,电极导线数目对比分为3830 69电极亚组及6935M-65cm除颤电极亚组进行探讨。比较各组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变化。结果 共入选219例患者,年龄(65.92±12.04)岁。不同植入方式、不同导线粗细及不同导线数目中6935M-65cm除颤电极亚组植入前各组三尖瓣反流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830 69电极亚组中2根电极组植入前重度反流者占比较高(P=0.013),但随访时发生三尖瓣反流加重的情况与1根电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电极导线植入前与随访时三尖瓣反流变化情况的对比中,6935M-65cm除颤电极亚组中≥2根电极组三尖瓣反流情况较1根电极组意外改善,1根电极组随访时瓣膜反流加重高于植入≥2根电极组(P=0.019)。结论 植入电极导线的操作方式、电极导线粗细均未导致三尖瓣反流变化情况产生明显差异;单纯植入1根6935M-65cm除颤电极会导致三尖瓣反流加重,而与生理性起搏结合带来的获益会抵消电极导线对瓣膜的不良影响,为今后植入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指向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 电极导线 三尖瓣反流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T1 mapping在心肌病的应用及成像技术进展
4
作者 邓佳 唐惠芳 +4 位作者 周宏 余莹 杨雯敏 周锦标 田进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5年第2期154-162,共9页
随着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T1 mapping可以无创性、可视化和定量地评估心脏疾病的心肌纤维化、水肿和浸润性。应用T1 mapping评估心肌疾病的局限性和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在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临... 随着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T1 mapping可以无创性、可视化和定量地评估心脏疾病的心肌纤维化、水肿和浸润性。应用T1 mapping评估心肌疾病的局限性和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在疾病的诊断、鉴别、治疗和预后风险评估中发挥了重要的临床作用。本文旨在全面介绍T1 mapping在心肌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归纳常用的扫描技术及其成像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T1 mapping 心肌病
下载PDF
明斯特大学前瞻性心血管积分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金丽 林平 +1 位作者 胡亚妮 赵振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0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明斯特大学前瞻性心血管(prospective cardiovascular munster,PROCAM)积分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效果,并确定其临界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哈... 目的探讨明斯特大学前瞻性心血管(prospective cardiovascular munster,PROCAM)积分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效果,并确定其临界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PCI术的患者1 094例,于介入治疗前24h收集相关资料,术后对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PROCAM积分表对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效果。结果随着PROCAM积分表得分增加,PCI术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36(P<0.01),最佳临界值为42分。结论 PROCAM积分表可以用来预测PCI术后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以便对处于不同危险等级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从而更有效地指导患者控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AM积分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不良事件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量化评分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艳菊 李秋洁 +2 位作者 高学琴 吕冬梅 赵振娟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构建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量化评分指标。方法用德尔菲法对30位专家进行3轮函询,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反馈的数据进行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的统计与评价。结果 3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其权威系数为0.92-0.96,协调系数0.29-... 目的构建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量化评分指标。方法用德尔菲法对30位专家进行3轮函询,利用SPSS软件,对问卷反馈的数据进行集中程度、协调程度、权威程度的统计与评价。结果 3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其权威系数为0.92-0.96,协调系数0.29-0.50,最终确立的评分指标包括心血管内科危重患者临床评分和护理评分指标共54项。结论专家的代表性较强,积极性较高,权威性、协调性较好,初步构建了适用于心内科危重患者量化评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德尔菲法 危重患者 量化评分标准 评分指标 协调程度 权威程度 集中程度
下载PDF
提高学生心内科临床实践能力的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勇 石秀杰 张若溪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5期1007-1009,共3页
心内科是内科系统中最复杂的学科,具有病种繁多、病因复杂、诊治手段进展快、专业性强等特点,医学生临床操作难度大。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提高医学生心内科临床实践能力。新型医疗条件下,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思维,改进教... 心内科是内科系统中最复杂的学科,具有病种繁多、病因复杂、诊治手段进展快、专业性强等特点,医学生临床操作难度大。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提高医学生心内科临床实践能力。新型医疗条件下,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思维,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全面促进医学生向医生角色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医学生 临床实践 心内科
下载PDF
双语情景教学在临床医学心内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海霞 于淮 《黑河学刊》 2015年第5期93-94,共2页
探讨双语情景教学在临床医学心内科本科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通过在临床教学中创新方法、严格要求,培养出具备一定心血管专业素养和较好英语水平的合格的医学生。双语情景教学在心内科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临床... 探讨双语情景教学在临床医学心内科本科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通过在临床教学中创新方法、严格要求,培养出具备一定心血管专业素养和较好英语水平的合格的医学生。双语情景教学在心内科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情景教学 心内科 临床综合能力
下载PDF
HMGB1促进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立金 寇俊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0-494,共5页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东西方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而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损伤相关分...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东西方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而高迁移率组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损伤相关分子(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由炎症细胞和坏死细胞释放到细胞外,引起炎症激活,释放炎性因子,触发凝血级联反应,调节细胞迁移、趋化、凋亡和自噬。本综述旨在阐述HMGB1参与急性STEMI的机制的研究进展,希望为STEMI的预防、治疗、改善预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HMGB1蛋白质 炎症
下载PDF
环状RNA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10
作者 杨钦 杜冰鑫 +3 位作者 杨晔颖 李芮 田进伟 刘惠彬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37-746,共10页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circRNA的结构相对稳定且组织表达具有时序性和特异性,因而成为近期生物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心力衰竭(HF)多由原发性心肌损害及心脏负荷过...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circRNA的结构相对稳定且组织表达具有时序性和特异性,因而成为近期生物医学研究热点之一。心力衰竭(HF)多由原发性心肌损害及心脏负荷过重导致的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低下而引起的心脏病变,即心脏泵血无法满足全身组织代谢所需,是众多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研究发现circRNA可能与HF进程中的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凋亡、自噬以及心肌纤维化等密切相关,其在HF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该文将从circRNA的形成分类、功能形式及在HF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为预防和治疗H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心力衰竭 心肌纤维化 心肌肥大 细胞凋亡 自噬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余莹 邓佳 +2 位作者 陈彧 唐惠芳 田进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089-1096,共8页
心脏磁共振具有无辐射、多参数、多序列、多平面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脏运动及形态功能、血流和灌注等一站式评估。本文将简要介绍心脏磁共振的常见影像学指标,并重点介绍各个参数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心脏磁共振具有无辐射、多参数、多序列、多平面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心脏运动及形态功能、血流和灌注等一站式评估。本文将简要介绍心脏磁共振的常见影像学指标,并重点介绍各个参数在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应变 高分辨率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下载PDF
真实世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研究
12
作者 别必柯 张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013-1020,共8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真实世界中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诊断...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真实世界中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对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诊断为HFmrEF和HFpEF的住院患者,根据出院时是否口服SGLT2i分为观察组(n=208)和对照组(n=692)。通过电子病历库系统收集入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心血管病死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HFmrEF对照组患者相比,使用SGLT2i的HFmrEF患者因心力衰竭在住院率(P=0.013)的潜在益处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因心血管疾病病死率(P=0.409)方面未体现出明显的潜在益处;与HFpEF对照组患者相比,使用SGLT2i的HFpEF患者在因心力衰竭在住院率(P=0.012)的潜在益处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因心血管疾病病死率(P=0.150)方面未体现出明显的潜在益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HFmrEF对照组患者相比,HFmrEF观察组患者降低因心衰再住院风险65.1%(HR=0.349,95%CI 0.130~0.935,P=0.036);与HFpEF对照组患者相比,HFpEF观察组患者降低因心力衰竭再住院风险58.4%(HR=0.416,95%CI 0.200~0.867,P=0.019),降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76%(HR=0.240,95%CI 0.058~0.991,P=0.048)。结论 SGLT2i降低了HFmrEF和HFpEF患者的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再住院的风险,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射血分数轻度降低型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
13
作者 宋威 杨爽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应答是VMC的主要发病病因。中性粒细胞作为先天免疫应答的一部分在VMC中发挥的作用过去很少被研究。然而多个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可通过一种新的防御机制即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炎症免疫应答是VMC的主要发病病因。中性粒细胞作为先天免疫应答的一部分在VMC中发挥的作用过去很少被研究。然而多个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可通过一种新的防御机制即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形成参与多种疾病。并且,最近在活动性心肌炎患者和VMC模型心肌病理活检中都发现有NETs形成,因此NETs被推测在VMC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本文就NETs在VMC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 中性白细胞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的最新研究进展
14
作者 温瑶 张瑶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或终末阶段,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成为当今研究热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作为...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或终末阶段,死亡率及再住院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成为当今研究热点。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已被多个实验证明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本文旨在从作用机制、临床研究、最新临床指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心衰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治疗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冬梅 裴沛 +2 位作者 于波 高学琴 刘友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365-366,共2页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07-14至2014-07-14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使用信封抽取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07-14至2014-07-14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使用信封抽取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协同护理模式。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NT-pro 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并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精神卫生 协同护理 心功能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李芳华 刘国杰 +3 位作者 祁小红 刘文婕 赵蓉 黄美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14-16,34,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4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均值为(33.26&#...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法,对24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均值为(33.26±8.78)分,总体处于中度水平;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功能分级、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年龄、病程、合并症种类5个因素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自我感受负担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普遍存在,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力衰竭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认知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蕊 张海红 +3 位作者 赵振娟 刘丹 王凤梅 隋雪芝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9期32-33,76,共3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现状,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1-5月在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且诊断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的家属,采用自制问卷对其健康教育...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现状,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1年1-5月在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且诊断为冠心病的120例患者的家属,采用自制问卷对其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较好,对出院指导的认知最差。患者家属性别影响其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水平,女性家属优于男性家属(P<0.05);患者家属文化程度和照顾次数与认知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重视对冠心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因人而异的认知教育方式,以提高其对患者的照护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家属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的建立 被引量:21
18
作者 高学琴 赵振娟 +6 位作者 林平 李丹 马国娣 刘国杰 杨巧绘 史淑杰 李康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方法:2010年6-12月,初步拟定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运用Delphi法对27名从事PBL研究的实践护理教育专家和医学教育专家进行咨询。结果:所选择的27位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方法:2010年6-12月,初步拟定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评价标准,运用Delphi法对27名从事PBL研究的实践护理教育专家和医学教育专家进行咨询。结果:所选择的27位咨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7~0.99,专家群体权威系数值为0.89;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性系数均为100%;界定了各二级指标的最佳状态描述即指标内涵。结论:本研究构建出内科护理学PBL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全面评价,为开展护理本科生PBL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护理学 PBL 学习效果 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史震涛 辜小芳 +6 位作者 王英 郑明霞 王海江 荆丽敏 林平 李玲 侯桂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构建并实施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心血管病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为推动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中心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进行的3期培训(共培训1... 目的:构建并实施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心血管病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为推动心血管病专科护士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中心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进行的3期培训(共培训1106名在职护士)的实施情况,总结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训管理模式的课程的设置、规范化培训的内容、管理方法、考核及效果评价、培训改进等方面的经验。结果:通过实施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管理模式,培训学员综合成绩考核结果达到优良,各基地在培训规范、培训方式、培训预期目标和专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满意度超过90%。结论:以提升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血管病护理与技术培训模式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 心血管病专科护士 护理与技术 培训模式
原文传递
环孢霉素A对大鼠心肌结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支继新 李学奇 +2 位作者 尹新华 王振洲 钟鹏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活性、mRNA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70只健康纯系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5)g, 随机分为A、B、C、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活性、mRNA表达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70只健康纯系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5)g, 随机分为A、B、C、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4只。A、B、C、D组分别给予CsA 5.0、12.5、25.0、50.0 mg·kg-1·-1灌胃,对照组用4 ml生理盐水灌胃。持续给药2、4周后每组各取7只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功能、病理形态学、 CaN活性及RT-PCR方法检测(CaNAB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用药各组随剂量增加心脏功能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下降(P<0.01),A、B、C组左心室(LV)增大,B、 C组左心房(LA)也增大(P<0.05)。随着药物剂量增加,病理改变为心肌变性损伤加重。用药各组2周时(CaN 活性随药物剂量增加而下降(F=27.19,P<0.05),而4周时B、C组CaN活性均较2周时升高(P<0.05); CaNAB mRNA表达随着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增加而下降(P<0.01)。结论大剂量CsA对心肌细胞损伤发生的早而且严重,心脏功能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钙神经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