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98例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鹏飞 韩振 蒋树林 《中国伤残医学》 2008年第3期3-6,共4页
目的:统计分析39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探讨该手术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复习我院398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病例及随访资料,采用χ2,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统计分析瓣膜置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方法、... 目的:统计分析398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死亡危险因素,探讨该手术的最佳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复习我院398例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病例及随访资料,采用χ2,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统计分析瓣膜置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方法、瓣膜病变情况等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前、术后住院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监护时间、转流时间、阻断时间和三尖瓣返流程度七项指标有意义(p<0.05),其中前四项指标为保护因素(OR<1),后3项为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合理应用手术保护因素可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疾病 外科治疗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冠状动脉夹层形成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康凯 谢宝栋 +5 位作者 韩振 啜俊波 王东 孙露 蒋树林 邓锁琴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夹层形成 冠状动脉 彩色超声心动图 不稳定型心绞痛 高血压病 左心室壁 心前区疼痛
下载PDF
网络教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教改中应用的浅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巍 张崇友 +2 位作者 刘行宇 刘开宇 田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1期1-6,共6页
近年来网络教学一直在多学科的本科教学改革中不断尝试应用,但由于临床医学教学的特殊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仍以传统方式进行。2020年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始全面进行网络教学,各大院校广泛利用慕课、钉钉和QQ直播间等网络技... 近年来网络教学一直在多学科的本科教学改革中不断尝试应用,但由于临床医学教学的特殊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仍以传统方式进行。2020年全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始全面进行网络教学,各大院校广泛利用慕课、钉钉和QQ直播间等网络技术手段进行理论课教学任务。本次研究对网络教学的师生同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可见相对于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具有不受空间和距离限制、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提高了学习的便捷性和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发挥了其在高校教改中的作用。但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不同,因此其在临床医学专业教改中的应用方法仍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本科教学 网络教学 质量评估 教学改革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心肌组织工程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克功 蒋树林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7-219,共3页
人类心脏一生正常跳动超过20亿次,泵血超过1.5亿升,血液供应的急性或慢性短缺都会使心脏受到损害,导致心肌梗死。根据心肌组织损伤的程度,可能立即或延缓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治疗心力衰竭主要运用内科药物及介入治疗来降低急性心肌梗... 人类心脏一生正常跳动超过20亿次,泵血超过1.5亿升,血液供应的急性或慢性短缺都会使心脏受到损害,导致心肌梗死。根据心肌组织损伤的程度,可能立即或延缓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治疗心力衰竭主要运用内科药物及介入治疗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提高远期存活率,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不能促进心脏的大部分结构修复,因为它们不能完全从根本上替代坏死或瘢痕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组织工程 干细胞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误诊二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宝栋 康凯 +1 位作者 曲辉 蒋树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误诊分析 临床分析 诊断方法
下载PDF
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矫治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6
作者 李红梅 王莉 +1 位作者 孙雅婷 马翀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31期3808-3809,共2页
目的探讨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的护理内容,总结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积极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防止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做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 目的探讨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后的护理内容,总结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积极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防止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做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2例患者经过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除1例患者因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1例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死亡外,其他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至5年,疗效满意。结论完善三房心术后护理常规,积极有效的术后监护与护理,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解决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是提高三房心合并房间隔缺损矫治术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房心 房间隔缺损 护理 矫治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