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科护士对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知识和态度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小南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4期1655-1657,共3页
卧床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常见的是肺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1],它是多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2],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卧床并发症发生率[3],护理干预又与护士的护理知识水平、护理态度密切相关[4]。各个专科护士对卧... 卧床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常见的是肺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1],它是多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2],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卧床并发症发生率[3],护理干预又与护士的护理知识水平、护理态度密切相关[4]。各个专科护士对卧床并发症的护理知识水平、护理态度是有差异的[5]。尚未有关于普外科护士对卧床并发症的护理知识水平、护理态度的调查研究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并发症 卧床患者 护理知识 外科护士 调查 多中心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泌尿系统感染
下载PDF
实习教学医院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玲娜 尹梅 +3 位作者 仰曙芬 孟德昕 姜欢 娄玉红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5期658-660,共3页
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目前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科学体制尚未建立,培养模式方向不明;专业精神缺乏,职业定位模糊;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通过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管... 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目前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科学体制尚未建立,培养模式方向不明;专业精神缺乏,职业定位模糊;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通过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探索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模式,认为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临床技能、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医务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职业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 人文素质培养 科研创新 临床技能
下载PDF
地方性甲状腺肿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4
3
作者 闫朝岐 范鹰 +2 位作者 张滨 郑秋华 孙振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3年间收治的239例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9例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切除标本最大径平均为8.5 cm(5-13 cm),4例由于甲状腺巨大,横断一侧舌... 目的探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1-2003年间收治的239例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9例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切除标本最大径平均为8.5 cm(5-13 cm),4例由于甲状腺巨大,横断一侧舌骨下肌群,置管引流,其余患者不切断舌骨下肌群、不放置任何引流物,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暂时性低钙抽搐各2例,分别于术后 14、10、5、14 d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55例随访1-2年,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对轻中度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手术不切断舌骨下肌群、不放置任何引流物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地方性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营养支持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迟强 孙世波 +2 位作者 韩德恩 牛永厚 申秀芬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4期226-228,共3页
本文对31例接受手术的危重病人在术前和术后进行了营养支持,并观察了氮平衡、血浆蛋白和有关的免疫指标。结果显示,营养支持可使氮平衡改善,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明显改善,CD4+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NK细胞活性明... 本文对31例接受手术的危重病人在术前和术后进行了营养支持,并观察了氮平衡、血浆蛋白和有关的免疫指标。结果显示,营养支持可使氮平衡改善,血浆纤维连接蛋白明显改善,CD4+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结合文献对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作用、时机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手术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胃神经鞘瘤32例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维良 李胜龙 张好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9期673-675,共3页
目的:总结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9年收治的32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腹痛、腹部肿块、胃出血并休克、柏油样便。钡剂胃造影、BUS及CT平扫均显示胃腔内实质不能定性的... 目的:总结胃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9年收治的32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腹痛、腹部肿块、胃出血并休克、柏油样便。钡剂胃造影、BUS及CT平扫均显示胃腔内实质不能定性的肿块。纤维胃镜取部分活组织明确诊断4例,术前确诊率12.5%。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28例。所有病例均手术切除,其中胃窦部半胃切除术12例;胃部分切除术13例;胃次全切除术2例;全胃切术或根治性胃切除术5例。结论:胃神经鞘瘤无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确诊率低。病理组织学检查能够确诊,免疫组织化学对进一步诊断有帮助。一经确诊或胃存在实质性肿块,应及早手术治疗。根据术前患者病情及术后病灶情况,可分别选择局部切除(距病灶边缘3 cm以上)、半胃切除、胃部分切除、胃次全切除、全胃切除或根治性胃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神经鞘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99例外科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朝岐 邹小明 +3 位作者 王树龙 郭宝良 周文学 薛秀丽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45-145,147,共2页
关键词 老年急性胆囊炎 临床观察 外科治疗 老年人 哈尔滨医科大学 手术死亡率 坏疽性胆囊炎 附属第二医院
下载PDF
81例结肠脾曲综合征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维良 张好刚 +2 位作者 张东伟 王震 刘阳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833-836,共4页
目的:总结结肠脾曲综合征(SSFC)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198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1例SSF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及便秘并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钡剂灌肠造影显... 目的:总结结肠脾曲综合征(SSFC)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对1989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1例SSF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及便秘并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钡剂灌肠造影显示,结肠脾曲均较肝曲高7cm以上,迂曲成角<45°,并横结肠冗长。行结肠脾曲松解术2例和结肠脾曲侧侧吻合术3例,近期效果尚好,远期(6个月~2年)效果不良;76例采用较彻底手术,包括近段结肠大部切除14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0例、全结肠切除术42例,术后均痊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和钡剂灌肠造影,可以明确诊断SSFC,应积极手术治疗,以近段、次全、全结肠彻底切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脾曲综合征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振华 秦华东 +1 位作者 张永宏 于立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7-38,共2页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急,病情重,治疗困难,予后差。我科1976~1979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下称肝癌破裂)出血21例,现就外科治疗问题作一讨论。
关键词 肝肿瘤 破裂出血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并发糖尿病的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迟强 彭威 康悦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 围手术期
原文传递
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在乳腺小肿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世浩 习勋 +3 位作者 张大伟 彭永强 杨学伟 闫朝岐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859-861,共3页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CDFI)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直径<2c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1例患者共82个乳腺病灶进行了UE、CDFI检查,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UE结果、CDFI结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弹...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UE)与彩色多普勒(CDFI)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直径<2c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71例患者共82个乳腺病灶进行了UE、CDFI检查,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UE结果、CDFI结果、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弹性评分4~5分为恶性预测标准,UE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4.0%、91.2%、89.0%;CDFI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8.0%、68.4%、68.3%.结论 UE在诊断乳腺小肿块的准确性上有明显优势,弥补了CDFI的不足,降低了临床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文传递
胰腺假性囊肿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维良 张东伟 +4 位作者 马玉林 张浩民 赵志 张建国 裴建华 《胰腺病学》 CAS 2005年第2期109-110,共2页
胰腺假性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是急、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也可由外伤引起.一旦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并增大后可产生压迫症状,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也可破溃形成胰源性腹水,或破向胃、结肠形成内瘘,因此应积极进行手术.我们回顾性总结... 胰腺假性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是急、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也可由外伤引起.一旦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并增大后可产生压迫症状,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肿,也可破溃形成胰源性腹水,或破向胃、结肠形成内瘘,因此应积极进行手术.我们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972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203例胰腺假性囊肿的术式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外科手术 术式选择 慢性胰腺炎
下载PDF
28例巨大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振华 秦华东 +1 位作者 张克 果永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02-203,共2页
本文报告手术切除巨大原发性肝癌28例。癌块最大直径10~28cm,平均15.4cm,22例合并肝硬化。手术死亡2例。术后生存时间最短6.5月,最长7年。本文就外科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术
下载PDF
移动盲肠症327例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维良 张东伟 +2 位作者 张好刚 迟强 王夫景 《腹部外科》 2009年第4期213-214,共2页
目的总结移动盲肠症(mobilececum,MC)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MC3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4例根据病变情况及盲肠移动度,择期选用不同术式行盲肠固定术,治愈285例(88.0%),术后症状未缓解并... 目的总结移动盲肠症(mobilececum,MC)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MC32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24例根据病变情况及盲肠移动度,择期选用不同术式行盲肠固定术,治愈285例(88.0%),术后症状未缓解并加重者39例。其中,再次行回盲部切除术16例,行右半结肠及过长结肠切除23例,均治愈。盲肠扭转并肠坏死的3例,行急诊右半结肠切除术治愈。结论凡诊断明确并有明显临床症状的MC病人,应行盲肠固定术。如效果不佳,应根据病人病情施行回盲部切除或右半结肠切除术,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下垂 盲肠疾病 诊断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彦东 孙世波 孙铁为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417-420,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130例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随机分为术后施行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1年1月130例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随机分为术后施行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的62例(FTS组),及未行FTS 68例(传统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质量变化、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等指标。结果 FTS组与传统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早于对照组,体质量损失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舒适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FTS组12.9%,传统方法组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获6~18个月随访,两组的胃肠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和便秘症状改善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应用FTS理念,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加速病人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腹腔镜检查 便秘 结肠切除术
下载PDF
成人结肠脾曲综合征102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维良 李胜龙 +3 位作者 张好刚 张浩民 赵志 张成 《腹部外科》 2011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总结成人结肠脾曲综合征(syndrome of splenic flexure of colon,SSFC)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89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02例SSFC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及便秘并顽固性不... 目的总结成人结肠脾曲综合征(syndrome of splenic flexure of colon,SSFC)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989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02例SSFC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及便秘并顽固性不全结肠梗阻为主要临床表现。98例x线钡剂灌肠造影显示结肠脾曲均较肝曲高7cm以上,迂曲成角〈45°,并横结肠冗长。行结肠脾曲松解术2例和结肠脾曲(上升支和下降支)侧侧吻合术3例,近期效果尚好,远期(6个月~2年)效果不良、症状复发;97例采用较彻底手术包括近段结肠大部切除术20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8例、全结肠切除术39例,并发10例结肠癌,按根治性结肠癌切除术,术后均痊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和钡剂灌肠造影,可以明确诊断SSFC;应积极手术治疗,以近段、次全、全结肠彻底切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便秘 腹痛 肠梗阻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44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维良 张浩民 +3 位作者 张好刚 王夫景 迟强 马玉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8期536-538,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至200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资料。结果生化检查44例均定性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定位诊...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至2007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资料。结果生化检查44例均定性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定位诊断,经B超、CT、^99mTc—MIBI、MRI检查的阳性准确率分别为88.6%、86.4%、94.1%、87.5%,其中发现异位甲状旁腺腺瘤2例、前纵隔甲状旁腺腺瘤2例、甲状旁腺腺癌3例、甲状旁腺增生2例。特别是应用B超、CT、^99mTc—MIBI相结合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为95.5%。44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甲状旁腺腺瘤切除35例;异位甲状旁腺腺瘤2例,按部位切除腺瘤;前纵隔甲状旁腺腺瘤2例,按开胸手术切除;甲状旁腺增生2例按经典BNE方法切除病变腺体;甲状旁腺癌3例,行联合整块(En bloc)切除根治术。44例术后效果佳,但手术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应用钙剂后症状缓解。结论定性诊断主要依据血钙和甲状旁腺素的同步升高,术前定位诊断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一旦确诊就应积极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增生 甲状旁腺癌
原文传递
回盲部结核74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维良 张好刚 +1 位作者 迟强 王夫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4期281-282,328,共3页
目的:总结回盲部结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回盲部结核7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钡剂灌肠透视确诊率63.8%(30/47);纤维结肠镜检+活组织检查确诊率为100%(74/74)。回盲部结核术前确诊率低为68.9%(51/74)。术前... 目的:总结回盲部结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回盲部结核7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钡剂灌肠透视确诊率63.8%(30/47);纤维结肠镜检+活组织检查确诊率为100%(74/74)。回盲部结核术前确诊率低为68.9%(51/74)。术前非静止期结核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53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彻底切除病变肠段);15例行回肠末段与横结肠吻合的捷径手术;6例行回肠末段造瘘术。68例切口一期愈合,6例切口感染,经1~3周换药痊愈。结论:回盲部结核需应尽早明确诊断,与回盲部癌相鉴别;积极的手术治疗,配合系统的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胃肠 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人本主义疗法:伦理精神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遇时 尹梅 +2 位作者 邰升 岳玺中 王彧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4期581-584,共4页
介绍了人本主义疗法的概念及其内涵、在外科学方面的应用、精神本质及与生命伦理学的对接;分析了围手术期的患者需要人本主义疗法,主要包括技术、伦理、心理、实践等层面的需求;讨论了人本主义疗法在临床中的践行,包括践行的条件、人员... 介绍了人本主义疗法的概念及其内涵、在外科学方面的应用、精神本质及与生命伦理学的对接;分析了围手术期的患者需要人本主义疗法,主要包括技术、伦理、心理、实践等层面的需求;讨论了人本主义疗法在临床中的践行,包括践行的条件、人员、措施及遇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主义疗法 围手术期 生命伦理学
下载PDF
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19
作者 田鹏 刘冰 张锋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实施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行常规开放式超声刀甲状...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手术中实施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0例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行常规开放式超声刀甲状腺手术,对照组术中实施丝线结扎法止血,观察组术中实施双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炎症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中止血耗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高于对照组,CD8^(+)、CD4^(+)CD2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治疗甲状腺结节可以显著降低手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无法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刀 双极电凝 手术损伤
下载PDF
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闫朝岐 杨维良 杨学伟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46-47,共2页
胆管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高,多数患者术后早期复发,长期生存率较低。随着对胆管癌的病理的不断认识和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为胆管癌的外科诊治提供了新思路。现就胆管癌的外科诊治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胆管癌 外科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