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地区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武小薇 朱秀英 +1 位作者 李旋 张一娜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2314-2315,共2页
目的:研究生活在哈尔滨地区的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和诊断标准。方法:对377例生活在哈尔滨地区的中老年妇女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L2~4,Ward's骨密度测定分析,对比现有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资料研究。结果:W... 目的:研究生活在哈尔滨地区的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和诊断标准。方法:对377例生活在哈尔滨地区的中老年妇女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L2~4,Ward's骨密度测定分析,对比现有的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临床资料研究。结果:Ward's的骨密度显著低于L2~4的骨密度(P<0.05)。有临床症状、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和严重骨质疏松症的百分比在50~55岁80例受检者中分别为35%,11.3%,5%,0;56~60岁80例中分别为82.5%,41.3%,23.7%,0%;61~65岁79例中,百分比分别为91.6%,36.8%,47.4%,5.1%。66~70岁68例中,其百分比分别为100%,26.4%,63.2%,7.4%。70岁以上70例中,其百分比分别为100%,41.4%,44.3%,8.5%。绝经年限与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89)。结论:高寒地区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高,绝经年限与骨密度呈显著负相关。50~60岁妇女DEXA诊断骨质疏松率与临床表现相关性差,应制定本地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地区 中老年 妇女 骨质疏松症 患病率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哈尔滨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秀玲 朱秀英 +1 位作者 李旋 聂英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864-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哈尔滨市81例无亲缘关系汉族健康妇女进行PCR-RFLP测定ER-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和VDR基因BSMⅠ多态性,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对哈尔滨市81例无亲缘关系汉族健康妇女进行PCR-RFLP测定ER-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和VDR基因BSMⅠ多态性,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BMD)。结果本研究人群PP、Pp及p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6%、49.4%、37.0%;XX、Xx及xx基因型频率各为4.9%、40.7%、54.4%;BB、Bb及bb基因型频率各为0%、16.0%、84.0%,t检验分析各基因型与BMD值的关系显示:绝经后妇女中,雌激素受体基因型仅与腰椎骨密度有显著差异。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在股骨颈、大转子部位有显著差异。PvuⅡ多态性和BSMⅠ多态性共同作用对骨密度影响更大。结论雌激素受体、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并且与骨密度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基因与基因的共同作用与骨密度的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雌激素受体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下载PDF
哈尔滨地区部分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BsmⅠ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秀玲 朱秀英 +1 位作者 聂英昆 李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692-695,共4页
目的旨在了解哈尔滨地区部分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BsmⅠ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关系。方法98例研究对象按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标准分2组,骨量正常组:48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50人。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 目的旨在了解哈尔滨地区部分汉族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BsmⅠ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关系。方法98例研究对象按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标准分2组,骨量正常组:48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组:50人。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98例受试者VDRBsmⅠ基因型。测试受试者腰椎2~4(L2-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三角、桡骨远端(Radius)5个部位骨密度(BMD)。结果骨折组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部位骨密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受试者VDR基因型未发现BB型,检出Bb型16人,占16.3%,bb型82人,占83.7%。b和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1.8%、8.2%,Bb、bb两基因型在两组之间的分布无差异;VDR两基因型与各部位BMD之间,虽然在腰椎2~4、股骨颈、大转子和桡骨远端等4个部位Bb基因型比bb基因型的BMD高,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组哈尔滨地区人群VDR基因型分布以bb型、Bb型为主,VDR基因BsmⅠ多态性与骨密度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下载PDF
双语教学在老年病学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歆 马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5期12-14,共3页
为培养全面型人才,促进老年病学研究生英语素质,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及语法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院老年病教研室对老年病学硕士研究生在老年病教学及临床实践中开展中英双语教学。运用试卷分析、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授课对象、教师... 为培养全面型人才,促进老年病学研究生英语素质,提高临床医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及语法的实际运用能力,我院老年病教研室对老年病学硕士研究生在老年病教学及临床实践中开展中英双语教学。运用试卷分析、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授课对象、教师选择以及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客观分析,总结了老年病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出只有加强老年病带教教师自身的英语素养,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并采用灵活多样、多元化的双语教学手段,才能达到更好的双语教学效果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教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在高龄患者崁顿疝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思淼 范鹰 +1 位作者 宋志强 王丽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33-134,共2页
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筛查老年综合征的一种多学科评估和干预手段,我国于2017年出台了《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要求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全面的... 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筛查老年综合征的一种多学科评估和干预手段,我国于2017年出台了《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要求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全面的CGA可以帮助其完善收益和风险的估计[1]。现报道1例90岁高龄老年患者嵌顿疝术后应用CGA指导治疗的经过,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综合征 老年围术期 嵌顿疝 便秘
下载PDF
中老年妇女20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骨关节病患病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朱秀英 刘歆 +2 位作者 裴丽春 姜礼红 李旋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136-137,共2页
目的:统计骨质疏松症、膝关节骨关节炎和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病情况,并分析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病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9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门诊就诊,以严重腰背痛,腰腿痛,下肢无力,行走费力为... 目的:统计骨质疏松症、膝关节骨关节炎和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病情况,并分析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病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9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门诊就诊,以严重腰背痛,腰腿痛,下肢无力,行走费力为主诉的中老年妇女203例。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应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定第2~4腰椎正位椎体骨密度,应用数字减影X光机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单或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进行诊断和分析。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骨量减少>25%(T值<-2.0SD以上)。骨关节病的诊断标准:膝关节骨关节炎:X线片显示膝关节关节间隙狭窄,或关节内骨刺或关节腔内表面凸凹不平或关节内骨硬化;腰椎骨质增生:X线片显示2个锥体以上前缘或/和后缘增生、骨赘形成或骨桥形成。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情况分析。结果:纳入中老年妇女20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03例中老年妇女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膝关节骨关节炎及腰椎骨质增生患病率:50~59岁34.0%,39.6%,35.8%;60~69岁44.8%,52.9%,48.3%;70~79岁为58.8%,68.6%,58.8%;80~89岁为66.7%,75.0%,83.3%。②在诊断骨质疏松症的95例中T值<-2.5SD者20例,23个锥体出现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只有2例同时有2个腰椎压缩性骨折。③有67例(34%)同时患膝关节骨关节炎和腰椎骨质疏松症。结论:①中老年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病均随增龄而升高。②腰椎骨质增生可影响腰椎骨量,致骨量增高,使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数量减少。③部分中老年妇女可同时患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关节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关节病 骨关节炎 老年人 中年人
下载PDF
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英男 陶天遵 +2 位作者 高萍 刘枫晨 李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9-201,20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多种性激素的变化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182例老年男性患者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为正常、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组,40例健康青年男性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 目的探讨血清多种性激素的变化对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182例老年男性患者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为正常、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组,40例健康青年男性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总睾酮(TT)、雌二醇(E2)、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并计算游离睾酮(FT)、生物有效性睾酮(Bio-T)、游离雄激素指数(FAI)、游离雌二醇(FE2)及生物有效性雌二醇(Bio-E2)结果老年男性在股骨颈、Ward三角及大转子骨密度明显低于青年男性;随年龄的增长,除SHBG外,其他性激素均有明显下降;老年男性中,Bio-T及FAI在骨质疏松组明显降低,其他激素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与增龄引起的性激素下降密切相关,而具有生物活性的睾酮的降低是影响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血清性激素 双能X线骨密度仪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放射免疫法测定 雌二醇(E2) 硫酸脱氢表雄酮 免疫比浊法测定 生物有效性睾酮 老年男性患者 青年男性 髋部骨密度 血清白蛋白 性激素下降 骨密度降低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淋巴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孟松艳 于卫刚 +2 位作者 张一娜 杨奕 裴丽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淋巴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与血红蛋白(Hb)的关系及与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7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行实验室和超...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淋巴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与血红蛋白(Hb)的关系及与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7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行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按 Hb水平又分为贫血组(27例)和非贫血组(49例);并进行心功能分级。同时选择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淋巴细胞 ICAM-1、VCAM-1、Hb 、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 ICAM-1、VCAM-1和LVMI、MWS 明显升高,Hb 和 LVEF 降低(P <0.01),随着心功能恶化,淋巴细胞 ICAM-1和 VCAM-1的水平以及 LVMI 和 MWS 逐渐升高,而 Hb 水平则逐渐降低;心衰贫血组患者淋巴细胞 ICAM-1和VCAM-1的水平以及 LVMI 和 MWS 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 <0.05);心衰患者淋巴细胞 ICAM-1和VCAM-1的水平与 LVMI 和 MWS 均呈正相关(P <0.01)。结论心衰患者淋巴细胞 ICAM-1和VCAM-1水平升高和 Hb 水平的降低参与了心功能不全、心室重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 贫血 心室重构
下载PDF
褪黑激素与老年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7
9
作者 姜礼红 滕宗艳 张艳桥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4238-4239,共2页
目的:证实褪黑激素缺乏与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对睡眠障碍组(n=43)和睡眠正常组(n=41)的老年患者尿分别进行褪黑激素检测。结果:睡眠障碍组夜间尿褪黑激素平均总量为(189.6±32.1)pmol,... 目的:证实褪黑激素缺乏与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法对睡眠障碍组(n=43)和睡眠正常组(n=41)的老年患者尿分别进行褪黑激素检测。结果:睡眠障碍组夜间尿褪黑激素平均总量为(189.6±32.1)pmol,白天褪黑激素总量为(42.8±3.2)pmol,睡眠正常组夜间尿褪黑激素平均总量为(247.4±28.3)pmol,白天褪黑激素总量为(68.7±2.9)pmol,无论白天还是夜间,睡眠障碍组褪黑激素积累量明显低于睡眠正常组,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7.24,P<0.05)。结论:褪黑激素减少可影响老年人睡眠,为临床应用褪黑激素治疗老年睡眠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老年 睡眠障碍 相关性 检测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家属同期心理干预在老年痴呆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悦 杨楠 王莹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08-210,共3页
老年痴呆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智能减退,因智能减退而导致情感淡漠,思维能力减退,并呈进行性加重,到中、晚期精神情志活动能力迅速衰退,基本生活能力丧失,生活质量极低,除了常规临床用药治疗外,心理干预对维护老年痴呆患者的智能... 老年痴呆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智能减退,因智能减退而导致情感淡漠,思维能力减退,并呈进行性加重,到中、晚期精神情志活动能力迅速衰退,基本生活能力丧失,生活质量极低,除了常规临床用药治疗外,心理干预对维护老年痴呆患者的智能、延缓痴呆进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痴呆患者病情持续性加重和认知功能明显下降的突出特征,给家属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生活负担,同时影响了家属对痴呆病人的陪护质量。因此,在为痴呆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同时,分析家属的不良情绪,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对家属实行同期心理干预,评价同期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心理干预 家属 病人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 应用 智能减退 不良心理状态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5羟维生素D_3水平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礼红 王秋军 +5 位作者 周萍 朱秀英 王丽平 陶天遵 范鹰 孟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本文通过测定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析目前维生素D治疗状况并评价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 5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符合1994年WHO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8名,平均年龄75.6±1.5岁,... 目的本文通过测定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析目前维生素D治疗状况并评价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 5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符合1994年WHO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8名,平均年龄75.6±1.5岁,女性22名,平均年龄69.3±2.6岁,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冬夏两季25(OH)D3、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含量。结果所有患者夏季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冬季(男性高42.5%,女性高54.6%,P<0.05)。维生素D缺乏情况:女性夏季为13.64%,冬季为36.36%,男性夏季为7.14%,冬季35.71%,冬季维生素D缺乏明显高于夏季(P<0.05),男女两组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含量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不同季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冬季25(OH)D3水平更低。建议老年人科学合理应用维生素D,应该将定期监测25(OH)D3水平作为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并为临床合理应用维生素D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 季节
下载PDF
老年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海峰 马兰 范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5-1677,共3页
老年人是高尿酸血症的易患人群。流行病学证实血清尿酸与冠脉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尿酸是否为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是研究热点。本文就血清尿酸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严重程度进行临床评值。
关键词 血清尿酸 高尿酸血症 GENSINI评分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老年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病人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琳琳 李祥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05-708,共4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代谢性疾病,由不同原因造成的骨强度发生损伤,特征表现为骨折危险增加,多发于老年人,临床主要特点表现为单位体积内骨骼荷载能力减弱等,可诱发骨折、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等。所谓疼痛,即和潜在组织损伤或者组...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代谢性疾病,由不同原因造成的骨强度发生损伤,特征表现为骨折危险增加,多发于老年人,临床主要特点表现为单位体积内骨骼荷载能力减弱等,可诱发骨折、四肢疼痛、脊柱畸形等。所谓疼痛,即和潜在组织损伤或者组织损伤有关不愉快的一种情感体验和主观感受,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给病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主要以焦虑、抑郁情绪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鲑鱼降钙素 危险增加 组织损伤 代谢性疾病 骨强度 荷载能力 疼痛评估 抑郁情绪 抑郁评分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与肌少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婷婷 刘海霞 周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6-259,共4页
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其特征是肌肉质量、力量和躯体功能的逐渐减退。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阶段。CHF是心脏衰老的主要发病机制,并可能发展为心脏恶病质。此外,CHF可引起多种... 肌少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其特征是肌肉质量、力量和躯体功能的逐渐减退。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阶段。CHF是心脏衰老的主要发病机制,并可能发展为心脏恶病质。此外,CHF可引起多种代谢并发症,也可能导致肌少症。因此,肌少症可能作为与心衰相关的衰弱、残疾和死亡率的有力预测因子。本文的目的是对心力衰竭与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肌减少症 治疗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维生素B_6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继荣 高强 于卫刚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 lneuropathy,DPN)与维生素B6(VB6)的关系及部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87例老年DM患者按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DPN组和DM组,分析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 lneuropathy,DPN)与维生素B6(VB6)的关系及部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87例老年DM患者按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分为DPN组和DM组,分析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VB6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DPN组VB6水平低于DM组(P<0.05),且2组间FPG和TC也存在一定差异(P<0.05),而2hPG、TG、HbA1c在2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DPN的发生与VB6有关,并与血糖、TC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老年人 维生素B6
下载PDF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瑞涛 李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3-605,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比较1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和160例无功能性便秘的老年人之间临床表现及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同时用临床记忆量表检测两组的记忆能力。结果功能性便秘组的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 目的了解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方法比较1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和160例无功能性便秘的老年人之间临床表现及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差异,同时用临床记忆量表检测两组的记忆能力。结果功能性便秘组的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联想回忆和记忆商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头昏、食欲不振、睡眠障碍及记忆力减退较为常见,易伴发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同时易出现认知功能损害,需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认知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太极拳对老年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潘悦 杨楠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老年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老年病科的老年患者,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筛选。不能独立完成的患者,由家属或护士辅助完成。得分大于50分者认为心理处于焦虑状态。经鼓励并征得患者同意后,最终45例入组... 目的探讨太极拳对老年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老年病科的老年患者,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筛选。不能独立完成的患者,由家属或护士辅助完成。得分大于50分者认为心理处于焦虑状态。经鼓励并征得患者同意后,最终45例入组作为研究对象。在太极拳爱好者组织的帮助下完成为期6周的干预,每天进行30 min,6周后再次进行SAS调查。结果由于患者自身原因,6例中途退出干预,共39例完成太极拳干预全程,并对39例再次进行SAS评分[干预前(55.28±2.06)分vs.干预后(44.72±2.64)分,t=6.72,P<0.01],表明焦虑状态有所改善。结论太极拳是一种适合老年患者的有氧运动方式,长期锻炼有利于老年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焦虑 老年人
下载PDF
中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改变特点及与血脂水平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梅 马兰 范鹰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750-75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特点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80例MCI患者和91例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及血脂水平的测定。结果(1)在MMSE中,MCI组的回忆...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特点及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80例MCI患者和91例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及血脂水平的测定。结果(1)在MMSE中,MCI组的回忆能力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在MOCA中,MCI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回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在血脂测定中,MCI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老年MCI患者存在多个领域的认知功能损害,同时采用MMSE及MOCA量表,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筛查出Alzheimer病的高危人群。血清TC和LDL—C的升高与MCI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给予降脂治疗对MCI及AD的防治可能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血脂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与罗格列酮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一娜 崔璨 +6 位作者 范鹰 常曼丽 吴威 于卫刚 刘枫晨 谭宁 张巾超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了解该种作用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①选择2002-03/2003-0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了解该种作用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①选择2002-03/2003-0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就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4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24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受试者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格列吡嗪5mg/次,3次/d),罗格列酮4mg/d组(给予罗格列酮4mg/次,1次/d)和罗格列酮8mg/d组(给予罗格列酮8mg/d),每组8例。本实验共进行6个月。根据罗格列酮治疗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的情况又分为2亚组:反应亚组(n=10,下降>1%为反应亚组)和非反应亚组(n=6,下降<1%为非反应亚组)。②于服药前,服药后3,6个月分别测定身高、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浆胰岛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体质量指数。血浆胰岛素采用双相、双步时间依赖性荧光免疫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运用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运用CA-1500全自动血栓/止血测定系统枸橼酸抗凝血浆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应用高分辨B-型超声仪测定。③各组间比较应用方差分析,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应用HotellingT2检验。应用Pears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因素。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因肝肾功能改变以及药物不耐受而退出试验者,2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治疗3和6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其余指标无显著改变。罗格列酮治疗组在治疗3和6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下降,但治疗6个月时才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罗格列酮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空腹胰岛素明显低于治疗3个月后(P<0.01),罗格列酮4mg/d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3个月后明显减少(P<0.05),其余指标于治疗3和6个月后差异不明显。②反应亚组和非反应亚组治疗3和6个月后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除胰岛素抵抗指数外上述各项二亚组间差异不明显。反应亚组治疗3和6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较低于治疗前(P<0.0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非反应亚组(P<0.05~0.01),反应亚组治疗6个月后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非反应亚组和治疗3个月后(P<0.05~0.01)。反应亚组治疗6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反应亚组和治疗前(P<0.05,0.01)。③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只与C反应蛋白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5),而与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改变不相关(r=-0.018,-0.21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只与C反应蛋白相关(回归系数b=0.435,P<0.05),而与糖脂代谢指标无关。结论:罗格列酮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主要依赖于其降糖外作用,并可能与抗炎作用有关,此作用无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药物疗法 噻唑类 酮类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临床特点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秀英 聂英坤 武小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65-366,共2页
目的 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征 ,提高人们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从近 5年病房收治的 2 816例 6 0岁以上老年病人疾病诊治中分析 ;从人们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掌握的程度分析 ;从中老... 目的 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征 ,提高人们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及重视程度 ,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从近 5年病房收治的 2 816例 6 0岁以上老年病人疾病诊治中分析 ;从人们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掌握的程度分析 ;从中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及保健意识分析。结果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早期无特异症状及体征 ,当出现症状时也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 ,早期就诊率及早期诊断率、防治率低 ,骨质疏松症知识宣传教育不够普及。结论 对老年人骨质疏松症重视程度不够 ,早期就诊意识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