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妥珠单抗治疗膜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林小靖 孙静 +1 位作者 相里浩怡 杜玄一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Ⅰ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是治疗膜性肾病的有效药物,然而其使用后的完全或部分缓解率(随访至24个月)仅为60%。奥妥珠单抗是经糖基化改造的Ⅱ型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与利妥昔单抗相比...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之一。Ⅰ型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是治疗膜性肾病的有效药物,然而其使用后的完全或部分缓解率(随访至24个月)仅为60%。奥妥珠单抗是经糖基化改造的Ⅱ型人源化抗CD20单克隆抗体,与利妥昔单抗相比,它能引起更加严重的B淋巴细胞耗竭,因此其在治疗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在狼疮肾炎、肾移植等的治疗中奥妥珠单抗也展现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一些中心已在膜性肾病中尝试使用奥妥珠单抗,本文就奥妥珠单抗在膜性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磷脂酶A2受体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问题导向教学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运用与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孔凡武 康小文 +1 位作者 张威 纪天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6期98-101,共4页
目的 以肾内科常见疾病及操作为例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方法 2018年7月—2020年12月,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名学员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进行专项强化培训... 目的 以肾内科常见疾病及操作为例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培养方法进行探索。方法 2018年7月—2020年12月,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名学员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进行专项强化培训,采用问题向导式教学,观察教学效果。结果 理论考试、临床病例分析及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均在90分以上,52名住培学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1%的学员对常见疾病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认为此种教学方法从本质上了解疾病,印象深刻,易于掌握知识要点。结论依据专业特点制定不同的个体化培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疾病或操作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更适用于专业性强、知识抽象难懂、轮转时间短的临床培训教学,学生接受程度高,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问题导向式教学 肾脏 临床思维 腹膜透析 案例式教学
下载PDF
提高肾内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
3
作者 李健思 陈晓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1期151-154,共4页
目前我国各教学医院广大青年医师已逐步成为肾内科教学的中坚力量。肾内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肾脏病学的教学质量,以及促进肾脏病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培养优秀的肾内科青年教师,... 目前我国各教学医院广大青年医师已逐步成为肾内科教学的中坚力量。肾内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肾脏病学的教学质量,以及促进肾脏病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培养优秀的肾内科青年教师,是肾脏病学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肾内科青年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和医院及科室对肾内科青年教师提供的帮助两方面加以讨论,以期提高肾内科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学 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扶持政策 线上教学 人文教育
下载PDF
非典型临床表现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合并血小板增多症1例报道
4
作者 程学宾 张威 孔凡武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56-258,共3页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肾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受损伴肾功能不全,药物因素是导致AIN的最常见的病因,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因药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1]。本研...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肾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受损伴肾功能不全,药物因素是导致AIN的最常见的病因,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因药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例非典型临床表现的AIN合并血小板增多症的病例资料,总结疾病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间质性肾炎 非典型临床表现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下载PDF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肾性贫血风险预测模型的开发与验证
5
作者 杨洁 边宇 张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建立非透析CKD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风险模型,并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388)...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建立非透析CKD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风险模型,并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非透析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388)与验证集(n=165)。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肾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基于赤池信息准则(AIC)最小值选取最终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并验证模型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7个变量[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压积、碱性磷酸酶、血清白蛋白(ALB)、血胱抑素C、尿素、CKD分期、碳酸氢钠、血钾、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尿白蛋白、尿隐血]与贫血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白细胞计数、CRP、RDW、ALB、血胱抑素C、尿素、CKD分期、碳酸氢盐、血钙是贫血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经验证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95%CI:0.870~0.959),验证集为0.949(95%CI:0.927~0.971)]。校准曲线及H-L检验均提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本研究开发的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非透析CKD患者肾性贫血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 贫血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区分度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肾内科继续教育教学的探讨
6
作者 李健思 陈晓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6期93-96,共4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对轻症患者进行一般诊疗,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基本处理及合理转诊。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已达到10.8%,且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过程中首次发现患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对轻症患者进行一般诊疗,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初步判断、基本处理及合理转诊。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已达到10.8%,且大部分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过程中首次发现患病。但基层医师对肾脏病的了解仍然不足,各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肾内科的自身特点及肾脏病学医学教育的现状,文章对肾内科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相关探讨,如构建以症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育与技能操作训练、加强临床见习与实习、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循证医学教育等,以期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肾脏病诊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师 继续教育 肾内科 教学 规范化培训 人文教育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7
作者 刘国建 鲍运霞 +1 位作者 张威 任野平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在短期内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经肾穿刺活检术后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共计53例,分为他克莫司组(A组)... 目的研究激素联合他克莫司在短期内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经肾穿刺活检术后明确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共计53例,分为他克莫司组(A组)和环磷酰胺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他克莫司组缓解率75.9%(22/29),环磷酰胺组缓解率70.8%(1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P<0.05),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两组同一时间相互比较,他克莫司组血清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较环磷酰胺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6个月内,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作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短期疗效可能优于环磷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用药管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邵兵 刘高峰 +1 位作者 贾环宇 任野平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对使用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用药管理,体现临床药师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的用药管理进行总结,形成一套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用药管理模式;并对2013年临床药师参与他克莫司用药管理的效... 目的对使用他克莫司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用药管理,体现临床药师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的用药管理进行总结,形成一套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用药管理模式;并对2013年临床药师参与他克莫司用药管理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结果开展用药管理后,全年纳入随访患者共计46例,临床药师提供免疫抑制剂用药咨询约320例次,纠正用药差错或用药问题8例次,发现和上报不良反应12例次,根据血药浓度调整给药方案20例次,患者复诊率、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对肾病综合征患者他克莫司用药的管理,可以为医生提供药学支持,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与作用,该用药管理模式可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临床药师 综合征 肾病 用药管理
下载PDF
六味地黄冲剂与丸、汤剂对肾阴虚患者血浆中cAMP,E_2,T,Zn,Cu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朱秀英 何树庄 +4 位作者 钟智慧 张风云 姚兰春 刘音 郝晓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503-504,共2页
给肾阴虚患者口服六味地黄冲剂4周后,测得患者血浆中cAMP,E_z,Zn,Cu含量较服药前明显降低,T含量明显上升。表明六味地黄冲剂与丸、汤剂效果相同。
关键词 六味地黄冲剂 肾阴虚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醛固酮与肾脏炎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艳 陈晓 +2 位作者 安惠霞 张淼 金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932-934,共3页
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之一。炎症是肾小球肾炎和小管间质疾病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炎性细胞积聚是许多肾脏疾病的重要特征。肾脏的急慢性炎症是肾脏疾病活动和进展的重要预兆,因此,研究介导肾脏炎症的机制对... 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问题之一。炎症是肾小球肾炎和小管间质疾病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炎性细胞积聚是许多肾脏疾病的重要特征。肾脏的急慢性炎症是肾脏疾病活动和进展的重要预兆,因此,研究介导肾脏炎症的机制对预防或治疗肾脏疾病进展至关重要。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浆中醛固酮的水平升高[1],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局部RAAS节律也发生改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炎症 醛固酮 肾小球滤过功能 慢性肾脏病 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疾病 肾小球肾炎 急慢性炎症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肾脏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飞 任野平 孔凡武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94-397,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甚至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导致CKD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与CKD的进展密切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甚至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导致CKD患者肾功能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与CKD的进展密切关联。本文简要总结了CKD患者SNS和RAAS激活与肾脏病进展之间的联系,并针对当前现状简单介绍了一些相关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肾脏损伤 交感神经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周细胞在慢性肾脏病中缺氧与纤维化相互关系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玉杰 孟祥娟 +1 位作者 李红娟 安惠霞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期233-236,共4页
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标志。组织缺氧是肾间质损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肾周毛细血管损伤导致的间质血流减少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病因。纤维化时,周细胞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分离并生成ECM,毛细... 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标志。组织缺氧是肾间质损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肾周毛细血管损伤导致的间质血流减少为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病因。纤维化时,周细胞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分离并生成ECM,毛细血管稀疏介导了肾小管间质损伤、缺氧和纤维化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理清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周细胞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助于肾纤维化的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肾间质损伤 缺氧 肾间质纤维化 周细胞
下载PDF
舒洛地特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中危度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琼 杜玄一 任苗苗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年人中危度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经肾活检结合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采用病例符合病理Ⅰ~Ⅱ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4~8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年人中危度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经肾活检结合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采用病例符合病理Ⅰ~Ⅱ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4~8 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雷公藤多苷(1.0mg.kg-1.d-1,一日三次,口服6个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600 LSU静点一次/d,疗程20天,然后序贯舒洛地特500 LSU口服,2次/d,疗程共6个月),患者每月随访1次,检测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ALB、APTT、Fbg-c、T-Ch、TG。结果对照组部分缓解率为30%,实验组为46.7%。对照组与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血浆白蛋白两组均有所提升(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P<0.05)与实验组(P<0.01)治疗后APTT延长,Fbg-c下调,两组治疗后T-Ch、TG、LDL-C均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洛地特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Ⅰ~Ⅱ期疗效较单独应用雷公藤多苷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舒洛地特 特发性膜性肾病 24 h尿蛋白定量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晓刚 刘素雁 隋满姝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761(EGB761)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复制成阿霉素(ADR)肾病(N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EGB761组(EGB761组)。结果:(1)EGB761组尿蛋白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761(EGB761)对实验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复制成阿霉素(ADR)肾病(N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EGB761组(EGB761组)。结果:(1)EGB761组尿蛋白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2)实验8周末,EGB761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升高幅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EGB761组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3)模型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低于正常组;丙二醛(MDA)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EGB761组总SOD升高水平及MDA下降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4)24h尿蛋白量与血清总SOD呈直线负相关,r=-0.923(P<0.01);24h尿蛋白量与血清MDA呈直线正相关,r=0.774(P<0.01)。结论:EGB761能显著改善NS大鼠临床指标,其减轻尿蛋白的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761 微小病变肾病模型 蛋白尿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不同肾脏替代治疗对ESR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敏 王琴 任野萍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11期768-770,共3页
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执行能力、注意力、定向力、视空间能力、语言能力6个领域.认知功能障碍指超出正常年龄变化预期的认知功能恶化,是慢性的、进行性的,包括至少2个认知领域的新损害.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肾脏... 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执行能力、注意力、定向力、视空间能力、语言能力6个领域.认知功能障碍指超出正常年龄变化预期的认知功能恶化,是慢性的、进行性的,包括至少2个认知领域的新损害.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肾脏功能的永久性丢失,在最近的几十年,ESRD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认知功能障碍长期以来被认为是CKD的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和肾脏病的严重程度相关[1], ESR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尤其高.ESRD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肾脏移植、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每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有其优点和缺点,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有不同的影响,每种肾脏替代方式都有对生活方式的限制.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高,在最近的研究中,美国透析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患病率高达30%~60%[2],超过美国普通人群的2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ESRD患者 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脏病 治疗方式 社会健康 透析患者 视空间能力
下载PDF
慢性肾炎NK细胞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野平 安慧霞 +1 位作者 郭德先 刘素雁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 研究红细胞对慢性肾炎NK细胞活性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 49例患者和 15例健康人NK细胞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ICR)及血红蛋白 (Hb)的含量。结果 慢性肾炎患者NK细胞活性、RCR水平显著低于正... 目的 研究红细胞对慢性肾炎NK细胞活性的作用。方法 检测了 49例患者和 15例健康人NK细胞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ICR)及血红蛋白 (Hb)的含量。结果 慢性肾炎患者NK细胞活性、RC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P <0 .0 5、P <0 .0 1) ,RIC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慢性肾炎患者NK细胞活性与RCR、Hb呈正相关 ,与RICR呈负相关。结论 红细胞对慢性肾炎NK细胞活性有明显活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活性 慢性肾炎 红细胞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心血管安全性问题探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贾媛媛 金方霞 杜玄一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6期364-367,共4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CKD 3~5期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CKD贫血能够加重多系统器官的损伤,是CKD患者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对...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CKD 3~5期患者的首要致死原因。CKD贫血能够加重多系统器官的损伤,是CKD患者伴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加强对CKD患者贫血的管理,有利于改善CKD患者的心血管结局。本文主要从CKD贫血本身以及治疗等方面对CKD贫血患者的心血管安全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慢性肾脏病 心血管疾病 罗沙司他
下载PDF
安体舒通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脏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野平 阮颖新 朱忠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0-1133,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UUO模型组(n=11)和安体舒通治疗组(n=12),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n=7)。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 目的: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分为UUO模型组(n=11)和安体舒通治疗组(n=12),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n=7)。术后第14天处死各组大鼠,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比色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浆和组织醛固酮(ALD)含量。结果:UUO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肾脏病理改变加重,肾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含量显著下降,血浆和组织ALD含量明显升高(P<0.05)。安体舒通组与UUO组大鼠比较,肾间质纤维化显著减轻,肾组织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含量显著升高,血浆和组织ALD含量下降(P<0.05)。结论:安体舒通可能减少单侧输尿管梗阻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同时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从而改善UUO大鼠氧化应激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体舒通 UUO 氧化应激 纤维化
下载PDF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悦 张庆芳 +1 位作者 安惠霞 王婧一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以往针对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一些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失衡、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紊乱等方面。而近几年,随着对肾小管周围毛...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以往针对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一些细胞外基质的代谢失衡、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紊乱等方面。而近几年,随着对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其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一氧化氮、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等在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通过不同途径诱导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纤维化 内皮细胞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晓 崔艳 +1 位作者 安惠霞 张庆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603-3606,共4页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进展性肾病的重要组织学表现,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最终共同通道,其病变程度与慢性肾脏病预后密切相关〔1〕。动物和临床试验表明,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主要取决于肾间质损伤严重程度。传统观点认为肾间质纤...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进展性肾病的重要组织学表现,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最终共同通道,其病变程度与慢性肾脏病预后密切相关〔1〕。动物和临床试验表明,各种肾脏疾病进行性肾功能恶化主要取决于肾间质损伤严重程度。传统观点认为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主要是:各种致病因子如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巨噬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