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胃肠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虹萱
许张轩
+1 位作者
吴清云
邹小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93-696,共4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中性粒细胞捕获和杀死病原体。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受控制或过量的NETs与炎症的加剧和自身免疫的发展、癌症转移以及不适当的血...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中性粒细胞捕获和杀死病原体。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受控制或过量的NETs与炎症的加剧和自身免疫的发展、癌症转移以及不适当的血栓形成有关。并进一步阐述NETs在胃肠系统中的作用,概述它们的保护机制和病理作用,讨论NETs形成的最新机制,微生物和NET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中性粒细胞亚型与它们功能之间的关系。此外,NETs相关分子,包括游离DNA和超瓜氨酸化组蛋白等,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和胃肠道疾病治疗干预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胃肠道系统
癌症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59-263,267,共6页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胃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胃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RT-PCR检测MMP-2和TIMP2表达。结果:pshEGFL7组种植瘤体积为(1.86±0.65)cm3,微血管密度(MVD)为20.84±6.38,分级为1~2级;对照组种植瘤体积为(4.86±1.15)cm3,MVD为39.48±9.01,分级为3~4级;两组种植瘤体积、MVD和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GFL7组TSP1蛋白阳性表达,而VEGF蛋白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MMP-2mRNA表达下调,而TIMP2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EGFL7基因沉默可降低胃癌种植瘤血管生成,与调节MMP-2/TIMP2表达,影响VEGF/TSP1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沉默
血管
癌
胃
表皮生长因子
小鼠
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它疾病。其中男...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它疾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48.6岁。淋巴结转移组4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3例。取距瘤体5cm处为正常胃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胃组织和60例胃癌手术标本中Syk和HER2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HER2均为阴性而Syk全为阳性。60例胃癌中Syk(+)10例,HER2(+)24例,Syk的表达与HER2表达有明显呈负相关。结论:Syk表达缺失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联合检测Syk与HER2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YK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黑龙江医学》
2012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01~2009-09间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他疾病。其中男性36例...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01~2009-09间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他疾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48.6岁。淋巴结转移组4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3例。取距瘤体5 cm处为正常胃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胃组织和60例胃癌手术标本中Syk和HER2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HER2均为阴性,而Syk全为阳性。60例胃癌中Syk(+)10例,HER2(+)24例,Syk的表达与HER2表达明显呈负相关。结论 Syk表达缺失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YK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RM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
7
5
作者
彭海
周文学
+2 位作者
周昊昕
李云龙
邹小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1,BRMS1)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将66例胃癌标本分为转移组(46例)和未转移组(20例);以β-actin为内参照,...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1,BRMS1)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将66例胃癌标本分为转移组(46例)和未转移组(20例);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结果:BRMS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0.441±0.096;BRMS1 mRNA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405±0.072、0.525±0.091,转移组BRMS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BRMS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氟烷通过抑制PI3K磷酸化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
2
6
作者
董德嘉
吴伟
+4 位作者
豆发福
黄睿
乔天宇
沈振
周亚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2-748,共7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sevoflurane)通过调控PI3K磷酸化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七氟烷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5%七氟烷组、1.0%七氟烷组和2.0%七氟烷组进行后续实验...
目的:探讨七氟烷(sevoflurane)通过调控PI3K磷酸化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七氟烷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5%七氟烷组、1.0%七氟烷组和2.0%七氟烷组进行后续实验。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W480细胞的增殖能力,RT-PCR检测细胞中MDM2、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DM2、survivin、VEGF、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加入PI3K激活剂740 Y-P进行验证。建立裸鼠SW480细胞移植瘤模型,称取肿瘤质量,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MDM2和VEGF阳性表达率。结果: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比较,1.0%和2.0%七氟烷组SW480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中MDM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survivin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SW480细胞侵袭数显著降低(P<0.01),VEGF、p-PI3K/PI3K、p-AKT/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740Y-P可逆转七氟烷对SW480细胞增殖、侵袭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2.0%七氟烷组小鼠移植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瘤组织中MDM2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七氟烷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磷酸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结肠癌
SW480细胞
增殖
侵袭
移植瘤
PI3K/AKT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胃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术前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吴清云
邹小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662-2667,共6页
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胃大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仍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辅助治疗的耐受性及预后。通过术前各项指标的参数确定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可以为患者提供精确的知情同意...
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胃大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仍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辅助治疗的耐受性及预后。通过术前各项指标的参数确定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可以为患者提供精确的知情同意和最佳的围手术期处理,且可以将医疗成本降至最低。在此背景下,许多研究已经确定了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包括体质、营养、临床资料、器官功能和高凝等指标。本文就胃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术前预测因素及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术后并发症
预测因素
胃切除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血小板和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
4
8
作者
许张轩
李虹萱
+1 位作者
吴清云
邹小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16-820,共5页
血小板除了在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外,还会参与炎症的发生和肿瘤的进展等病理生理过程。肿瘤微环境中促凝血因子的异常表达或暴露可诱导血小板活化,进而导致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由于肿瘤诱导的血小板活化,癌症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
血小板除了在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外,还会参与炎症的发生和肿瘤的进展等病理生理过程。肿瘤微环境中促凝血因子的异常表达或暴露可诱导血小板活化,进而导致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由于肿瘤诱导的血小板活化,癌症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血栓。而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NETs)的形成可能是导致癌症相关血栓形成的新因素。细胞核或线粒体来源的DNA外显化之后,与组蛋白和颗粒蛋白酶[如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过氧化物酶(MPO)]结合形成NETs。NETs有助于中性粒细胞捕获和杀死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本文将重点介绍在感染和无菌条件下,我们目前对血小板作为NETs形成调节因子作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栓形成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9
作者
陈晨晨
邹小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939-944,共6页
肿瘤血管生成在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在众多相关的临床试验中,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联合紫杉醇作为二线化疗药物来延长总体生存期。此外,阿帕替尼(Apatinib)作为三线或后续的治疗方案可延长晚期胃...
肿瘤血管生成在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在众多相关的临床试验中,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联合紫杉醇作为二线化疗药物来延长总体生存期。此外,阿帕替尼(Apatinib)作为三线或后续的治疗方案可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诸多研究将阿帕替尼与细胞毒剂联合用于全身系统性化学治疗或维持治疗,为胃癌的早期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抗血管生成疗法不仅要结合化学疗法,还要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提供希望。本文旨在总结抗血管生成治疗胃癌的最新进展,并讨论经临床试验检测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治疗该疾病中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治疗
胃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邹小明
李晓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TNM分期在评估患者的预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近年来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预后评估逐步向“个体化”发展。本文就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TNM分期在评估患者的预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近年来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预后评估逐步向“个体化”发展。本文就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的组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
5
11
作者
邹小明
李晓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7-560,共4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已经成为研究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热点。近年来组学技术成为结直肠癌研究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就结直肠癌的组学研究进...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已经成为研究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热点。近年来组学技术成为结直肠癌研究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就结直肠癌的组学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3
12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乳腺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乳腺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RT—PCR检测MMP-2和TIMP2表达。结果pshEGFL7组种植瘤体积为(1.86±0.65)cm^3,微血管密度(MVD)为20.84±6.38,分级为1~2级,对照组体积为(4.86±1.15)cm^3,MVD为39.48±9.01,分级为3~4级,两组种植瘤体积、MVD和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GFL7组TSP1蛋白阳性表达,而VEGF蛋白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MMP-2mRNA表达下调,TIMP2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EGFL7基因沉默可降低乳腺痛种植瘤血管牛成.与调节MMP-2/TIMP2表汰和影响VEGF/TSP1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发夹状RNA
乳腺癌
血管生成
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
裸鼠
原文传递
经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切除闭瘘术的术式探讨
被引量:
2
13
作者
邹小明
宋茂力
+3 位作者
贾红波
李刚
李晓林
姜学海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切除闭瘘术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2例结肠双腔造口闭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2.0h。术后切口一期愈合10例(83.3%),切口感染2例,均并发...
目的探讨经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切除闭瘘术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2例结肠双腔造口闭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2.0h。术后切口一期愈合10例(83.3%),切口感染2例,均并发吻合口漏,占16.7%;均无腹腔内感染。随访4~36个月,随访率为83.3%(10/12),无再次行造口术的患者,无切口疝(包括2例吻合口漏的患者)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切除闭瘘术安全可靠,副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疾病
结肠造口术
肠瘘
原文传递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14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目的 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胃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 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
目的 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胃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 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RT-PCR检测MMP-2和TIMP2表达.结果 psh EGFL7组种植瘤体积为(1.86±0.65)cm^3,微血管密度(MVD)为20.84±6.38,分级为1~2级,对照组体积为(4.86±1.15)cm^3,MVD为39.48±9.01,分级为3~4级,两组种植瘤体积、MVD和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L7组TSP1蛋白阳性表达,而VEGF蛋白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MMP-2 mRNA表达下调,而TIMP2 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FL7基因沉默可降低胃癌种植瘤血管生成,与调节MMP-2/TIMP2表达,影响VEGF/TSP1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遗传学/代谢
RNA
小分子干扰
基因沉默
胃肿瘤/病理学/遗传学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原文传递
胃癌早期诊断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5
作者
吕海冰
戴志成
邹小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有关胃癌早期诊断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相关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由于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和CA19-9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因此,对可以在早期阶段预测、筛查...
目的了解近年来有关胃癌早期诊断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相关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由于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和CA19-9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因此,对可以在早期阶段预测、筛查和诊断胃癌的分子标志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结果发现,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外泌体等分子标志物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结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进一步发掘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DNA等在胃癌早期诊断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分子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外泌体
原文传递
题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胃肠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虹萱
许张轩
吴清云
邹小明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93-696,共4页
文摘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中性粒细胞捕获和杀死病原体。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受控制或过量的NETs与炎症的加剧和自身免疫的发展、癌症转移以及不适当的血栓形成有关。并进一步阐述NETs在胃肠系统中的作用,概述它们的保护机制和病理作用,讨论NETs形成的最新机制,微生物和NET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中性粒细胞亚型与它们功能之间的关系。此外,NETs相关分子,包括游离DNA和超瓜氨酸化组蛋白等,可作为生物标志物和胃肠道疾病治疗干预的靶点。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胃肠道系统
癌症进展
Keyword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Development of cancer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乳腺
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59-263,267,共6页
文摘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胃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RT-PCR检测MMP-2和TIMP2表达。结果:pshEGFL7组种植瘤体积为(1.86±0.65)cm3,微血管密度(MVD)为20.84±6.38,分级为1~2级;对照组种植瘤体积为(4.86±1.15)cm3,MVD为39.48±9.01,分级为3~4级;两组种植瘤体积、MVD和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GFL7组TSP1蛋白阳性表达,而VEGF蛋白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MMP-2mRNA表达下调,而TIMP2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EGFL7基因沉默可降低胃癌种植瘤血管生成,与调节MMP-2/TIMP2表达,影响VEGF/TSP1平衡有关。
关键词
基因沉默
血管
癌
胃
表皮生长因子
小鼠
裸
Keywords
gene silencing
carcinoma
stomach
blood vessel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mice
nude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乳腺
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黑龙江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文摘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它疾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48.6岁。淋巴结转移组4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3例。取距瘤体5cm处为正常胃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胃组织和60例胃癌手术标本中Syk和HER2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HER2均为阴性而Syk全为阳性。60例胃癌中Syk(+)10例,HER2(+)24例,Syk的表达与HER2表达有明显呈负相关。结论:Syk表达缺失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联合检测Syk与HER2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
关键词
胃癌
SYK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gastric carcinoma
HER2
syk
immunohistochcmistry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乳腺
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黑龙江医学》
2012年第11期801-805,共5页
文摘
目的检测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分析Syk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探讨Syk与HER2在胃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01~2009-09间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60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胃癌,且未合并其他疾病。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27~68岁,中位年龄48.6岁。淋巴结转移组47例,无淋巴结转移组13例。取距瘤体5 cm处为正常胃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胃组织和60例胃癌手术标本中Syk和HER2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HER2均为阴性,而Syk全为阳性。60例胃癌中Syk(+)10例,HER2(+)24例,Syk的表达与HER2表达明显呈负相关。结论 Syk表达缺失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关键词
胃癌
SYK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Gastric carcinoma
Syk
HER2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393 [医药卫生—基础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RM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
7
5
作者
彭海
周文学
周昊昕
李云龙
邹小明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97-49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suppressor1,BRMS1)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将66例胃癌标本分为转移组(46例)和未转移组(20例);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BRMS1 mRNA的表达。结果:BRMS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为0.441±0.096;BRMS1 mRNA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405±0.072、0.525±0.091,转移组BRMS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BRMS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
关键词
胃肿瘤
转移抑制基因
淋巴结
转移
Keywords
Gastric neoplasmso 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Lymph nodeo Metastasis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氟烷通过抑制PI3K磷酸化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
2
6
作者
董德嘉
吴伟
豆发福
黄睿
乔天宇
沈振
周亚东
机构
汉中市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42-748,共7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H2017016)。
文摘
目的:探讨七氟烷(sevoflurane)通过调控PI3K磷酸化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七氟烷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0.5%七氟烷组、1.0%七氟烷组和2.0%七氟烷组进行后续实验。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W480细胞的增殖能力,RT-PCR检测细胞中MDM2、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DM2、survivin、VEGF、PI3K、p-PI3K、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加入PI3K激活剂740 Y-P进行验证。建立裸鼠SW480细胞移植瘤模型,称取肿瘤质量,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瘤组织中MDM2和VEGF阳性表达率。结果: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比较,1.0%和2.0%七氟烷组SW480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中MDM2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survivin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SW480细胞侵袭数显著降低(P<0.01),VEGF、p-PI3K/PI3K、p-AKT/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740Y-P可逆转七氟烷对SW480细胞增殖、侵袭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2.0%七氟烷组小鼠移植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瘤组织中MDM2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1)、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七氟烷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磷酸化实现的。
关键词
七氟烷
结肠癌
SW480细胞
增殖
侵袭
移植瘤
PI3K/AKT信号通路
Keywords
sevoflurane
colon cancer
SW480 cell
proliferation
invasion
xenografts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分类号
R735.35 [医药卫生—肿瘤]
R730.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胃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术前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
3
7
作者
吴清云
邹小明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662-2667,共6页
文摘
风险管理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医疗问题。胃大部切除加淋巴结清扫仍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辅助治疗的耐受性及预后。通过术前各项指标的参数确定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可以为患者提供精确的知情同意和最佳的围手术期处理,且可以将医疗成本降至最低。在此背景下,许多研究已经确定了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包括体质、营养、临床资料、器官功能和高凝等指标。本文就胃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术前预测因素及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胃癌
术后并发症
预测因素
胃切除术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redictors
gastrectomy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血小板和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
4
8
作者
许张轩
李虹萱
吴清云
邹小明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16-820,共5页
文摘
血小板除了在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外,还会参与炎症的发生和肿瘤的进展等病理生理过程。肿瘤微环境中促凝血因子的异常表达或暴露可诱导血小板活化,进而导致血小板释放生长因子。由于肿瘤诱导的血小板活化,癌症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血栓。而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NETs)的形成可能是导致癌症相关血栓形成的新因素。细胞核或线粒体来源的DNA外显化之后,与组蛋白和颗粒蛋白酶[如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过氧化物酶(MPO)]结合形成NETs。NETs有助于中性粒细胞捕获和杀死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真菌。本文将重点介绍在感染和无菌条件下,我们目前对血小板作为NETs形成调节因子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
肿瘤
血栓形成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
Keywords
Tumor
Thrombosis
Platelet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分类号
R735.3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9
作者
陈晨晨
邹小明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939-944,共6页
文摘
肿瘤血管生成在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在众多相关的临床试验中,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联合紫杉醇作为二线化疗药物来延长总体生存期。此外,阿帕替尼(Apatinib)作为三线或后续的治疗方案可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诸多研究将阿帕替尼与细胞毒剂联合用于全身系统性化学治疗或维持治疗,为胃癌的早期治疗提供更多选择。抗血管生成疗法不仅要结合化学疗法,还要结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提供希望。本文旨在总结抗血管生成治疗胃癌的最新进展,并讨论经临床试验检测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治疗该疾病中的实用性。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治疗
胃癌
免疫治疗
Keywords
Antiangiogenic therapy
Gastric cancer
Immunotherapy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
8
10
作者
邹小明
李晓林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文摘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TNM分期在评估患者的预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近年来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预后评估逐步向“个体化”发展。本文就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预后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Prognosi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分类号
R735.34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结直肠癌的组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
5
11
作者
邹小明
李晓林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57-560,共4页
文摘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已经成为研究结直肠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热点。近年来组学技术成为结直肠癌研究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就结直肠癌的组学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
代谢组学
Keywords
Colorectal cancer
Genomics
Proteomics
Metabonomics
分类号
R735.3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3
12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乳腺
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乳腺
胃肠
外科
出处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6-480,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乳腺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RT—PCR检测MMP-2和TIMP2表达。结果pshEGFL7组种植瘤体积为(1.86±0.65)cm^3,微血管密度(MVD)为20.84±6.38,分级为1~2级,对照组体积为(4.86±1.15)cm^3,MVD为39.48±9.01,分级为3~4级,两组种植瘤体积、MVD和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GFL7组TSP1蛋白阳性表达,而VEGF蛋白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MMP-2mRNA表达下调,TIMP2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EGFL7基因沉默可降低乳腺痛种植瘤血管牛成.与调节MMP-2/TIMP2表汰和影响VEGF/TSP1平衡有关。
关键词
短发夹状RNA
乳腺癌
血管生成
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
裸鼠
Keywords
Short hairpin RNA
Breast cancer
Angiogenesis
EGFL7
Nude mice
分类号
R737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经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切除闭瘘术的术式探讨
被引量:
2
13
作者
邹小明
宋茂力
贾红波
李刚
李晓林
姜学海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2期25-2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切除闭瘘术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12例结肠双腔造口闭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2.0h。术后切口一期愈合10例(83.3%),切口感染2例,均并发吻合口漏,占16.7%;均无腹腔内感染。随访4~36个月,随访率为83.3%(10/12),无再次行造口术的患者,无切口疝(包括2例吻合口漏的患者)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切除闭瘘术安全可靠,副损伤小。
关键词
结肠疾病
结肠造口术
肠瘘
Keywords
Colonie diseases
Colostomy
Intestinal fistala
分类号
R473.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1
14
作者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
乳腺
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756-760,共5页
文摘
目的 探讨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基因沉默对胃癌裸鼠模型瘤内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构建EGFL7短发夹状RNA表达质粒并转染SGC-7901细胞(psh EGFL7组),以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皮下种植瘤生长曲线及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TSP1)表达;RT-PCR检测MMP-2和TIMP2表达.结果 psh EGFL7组种植瘤体积为(1.86±0.65)cm^3,微血管密度(MVD)为20.84±6.38,分级为1~2级,对照组体积为(4.86±1.15)cm^3,MVD为39.48±9.01,分级为3~4级,两组种植瘤体积、MVD和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L7组TSP1蛋白阳性表达,而VEGF蛋白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MMP-2 mRNA表达下调,而TIMP2 mRNA表达上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GFL7基因沉默可降低胃癌种植瘤血管生成,与调节MMP-2/TIMP2表达,影响VEGF/TSP1平衡有关.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遗传学/代谢
RNA
小分子干扰
基因沉默
胃肿瘤/病理学/遗传学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Keyword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GE/ME
RNA, small interfering
Gene silencing
Stomach neoplasms/PA/GE
Neovascularization, pathologic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胃癌早期诊断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5
作者
吕海冰
戴志成
邹小明
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
出处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1108-1113,共6页
文摘
目的了解近年来有关胃癌早期诊断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相关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由于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和CA19-9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因此,对可以在早期阶段预测、筛查和诊断胃癌的分子标志物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结果发现,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外泌体等分子标志物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结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进一步发掘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DNA等在胃癌早期诊断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胃癌
分子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外泌体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biomarker
long non-coding RNA
circular RNA
exosome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胃肠道中的应用
李虹萱
许张轩
吴清云
邹小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黑龙江医药》
CAS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Syk和HER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黑龙江医学》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BRM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彭海
周文学
周昊昕
李云龙
邹小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七氟烷通过抑制PI3K磷酸化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以及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董德嘉
吴伟
豆发福
黄睿
乔天宇
沈振
周亚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7
胃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术前预测因素分析
吴清云
邹小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性粒细胞胞外捕网、血小板和肿瘤的关系
许张轩
李虹萱
吴清云
邹小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胃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陈晨晨
邹小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结直肠癌预后因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邹小明
李晓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原文传递
11
结直肠癌的组学研究现状
邹小明
李晓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原文传递
12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
3
原文传递
13
经结肠双腔造口局部切除闭瘘术的术式探讨
邹小明
宋茂力
贾红波
李刚
李晓林
姜学海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3
2
原文传递
14
EGFL7基因沉默对裸鼠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刘志勇
欧阳忠
邹小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
1
原文传递
15
胃癌早期诊断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吕海冰
戴志成
邹小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