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动式死亡焦虑舒缓工作坊在肿瘤医院护生死亡教育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惠艳 张丽敏 +1 位作者 安旭姝 周春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析肿瘤医院护生死亡教育中应用互动式死亡焦虑舒缓工作坊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生中选取42名配合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21名。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观察组以互动式死亡... 目的探析肿瘤医院护生死亡教育中应用互动式死亡焦虑舒缓工作坊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生中选取42名配合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21名。对照组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观察组以互动式死亡焦虑舒缓工作坊教学方式实施死亡教育。比较2组死亡焦虑评分、教学满意度、对死亡态度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护生的死亡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护生的死亡焦虑评分[(6.12±1.35)分]较对照组低,护生对教学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66.67%,观察组死亡逃避[(12.32±2.12)分]、死亡恐惧[(18.35±2.12)分]、逃离接受的评分[(12.32±1.23)分]低于对照组,自然接受[(19.98±1.35)分]、趋近接受[(28.35±1.3)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死亡焦虑舒缓工作坊应用在肿瘤医院护生死亡教育中的效果明显,可提升护生的参与积极性,改善护生对死亡的焦虑情绪,增强护生面对死亡的态度,其满意此种教学方法,临床上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 死亡焦虑舒缓工作坊 肿瘤医院护生 死亡教育 死亡焦虑评分 死亡态度评分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同时出现肿瘤超进展和免疫相关性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谢玉艳 刘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668-3670,共3页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肾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广泛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CIs广泛应用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I...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肾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广泛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CIs广泛应用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抑制剂。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这些irAEs对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我们介绍了1例使用化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一周期,治疗后出现肿瘤疾病超进展(hyperprogressive disease,HPD)及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肿瘤超进展 免疫相关性肺炎 多重耐药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化疗成功治疗肺腺癌术后皮下软组织等多部位转移1例报道
3
作者 张斓曦 车德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38-140,共3页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50%的NSCLC发现时已出现远处转移^([1-2])。皮下软组织转移是晚期肺癌的特殊转移类型,约有1%~12%的肺癌发生皮下转移^([3]),皮下转移在所...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50%的NSCLC发现时已出现远处转移^([1-2])。皮下软组织转移是晚期肺癌的特殊转移类型,约有1%~12%的肺癌发生皮下转移^([3]),皮下转移在所有癌症中的总发生率为5.3%^([4])。皮下转移表明恶性肿瘤预后不良,且常伴有全身其他部位转移(如肝脏、脑、骨、淋巴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D-1抑制剂 化疗 皮下软组织转移
下载PDF
细胞自噬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婷婷 邢影 孟庆威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43-546,共4页
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并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生物学行为,是包裹细胞质成分的双层膜结构形成并与溶酶体结合产生自我吞噬的分解代谢过程。自噬的分解代谢作用不但可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还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 自噬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并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生物学行为,是包裹细胞质成分的双层膜结构形成并与溶酶体结合产生自我吞噬的分解代谢过程。自噬的分解代谢作用不但可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还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由此得知,抑制细胞自噬是对抗化疗耐药的又一崭新潜在途径,临床中应用自噬抑制剂联合化疗药物增加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并有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肿瘤 化疗耐药
下载PDF
胆绿素还原酶在抗肿瘤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阳 刘慧 +2 位作者 张华 朱大岭 刘芳 《癌症进展》 2020年第8期757-760,共4页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肿瘤的发病和转移机制尚未明确,有待深入研究。胆绿素还原酶(BVR)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还原性辅酶依赖酶,广泛分布于细胞浆内,其既往仅被认为是...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肿瘤的发病和转移机制尚未明确,有待深入研究。胆绿素还原酶(BVR)是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还原性辅酶依赖酶,广泛分布于细胞浆内,其既往仅被认为是胆绿素降解生成胆红素的关键酶,后期的研究发现其还具有一些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功能。BVR既是一种少有的双重特异性蛋白激酶,可使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又是一种碱性区-亮氨酸拉链(bZIP)型转录因子,可以进入细胞核或细胞质膜,调控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BVR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过表达,且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其促进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多种途径及多重作用,BVR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从BVR的结构、功能、与肿瘤的关系及调控肿瘤的具体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绿素还原酶 恶性肿瘤 胆红素 信号通路 转移
下载PDF
BMI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疗效的关系
6
作者 唐菊(综述) 尚利华(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88-192,共5页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格局。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免疫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偏低。因此,如何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就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格局。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免疫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偏低。因此,如何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就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微环境复杂性、标本可及性等因素,目前用于指导肿瘤免疫治疗的生物标记物存在一定局限性。有研究探索了临床特征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预测作用,其中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本文就BMI与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体重指数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下载PDF
基于CBL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云娇 张红 +1 位作者 乔欣怡 王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4期72-76,共5页
目的 探究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翻转课堂为样板的新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3—8月,选取96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影像科见习的2016级影像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 目的 探究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翻转课堂为样板的新教学模式在本科生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3—8月,选取96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影像科见习的2016级影像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48)采用基于CBL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n=48)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见习结束后,应用临床能力考核成绩及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对两组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临床能力整体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学生对基于CBL教学法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良好,为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CBL 医学影像学 教学方法 临床案例 实践教学 综合能力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改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梦珂 曹京燕 +1 位作者 周书含 孙清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36-40,共5页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与不良预后相关。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波奇替尼和吡咯替尼对该病效果佳;莫博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亲和力高,联合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可用于一线进展的患者。抗体偶联药物的效果是...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驱动基因之一,与不良预后相关。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波奇替尼和吡咯替尼对该病效果佳;莫博替尼对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亲和力高,联合曲妥珠单抗的治疗可用于一线进展的患者。抗体偶联药物的效果是最鼓舞人心的,曲妥珠单抗-德鲁替康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虽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被推荐,但免疫联合治疗或许会为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靶向治疗 抗体偶联药物
下载PDF
洛铂联合绿脓杆菌制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萌 洪璇 +2 位作者 杨朝阳 闫安 李晓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观察洛铂联合绿脓杆菌制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引流排净积液后,32例患者注入洛铂和绿脓杆菌制剂(A组);30例患者注入顺铂和白介素-2(B组),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A组32例患者中,CR 19例,SD... 目的:观察洛铂联合绿脓杆菌制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引流排净积液后,32例患者注入洛铂和绿脓杆菌制剂(A组);30例患者注入顺铂和白介素-2(B组),观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A组32例患者中,CR 19例,SD 11例,有效率为93.8%;B组30例患者中,CR 10例,SD 12例,有效率7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在A组32例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者29例(90.6%);B组30例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者16例(5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显著优于B组。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Ⅰ、Ⅱ度恶心、呕吐,疲乏为主,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联合绿脓杆菌制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铂 绿脓杆菌制剂 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凝血指标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雪菲 张帅 于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指标异常与一般临床病理特征、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对128例NSCLC患者进行凝血指标测定,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凝血指标与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指标异常与一般临床病理特征、转移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对128例NSCLC患者进行凝血指标测定,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凝血指标与生存期关系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各凝血指标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腺癌组APTT值明显低于鳞癌组,D-D水平明显高于鳞癌组,PT、FIB、PLT水平与病理类型无相关性。有转移组D-D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APTT、PT、FIB、PLT水平与有无转移无相关性。血小板水平与生存期呈负相关(r=-0.373 9,t=3.56,P<0.01)。结论:NSCLC患者普遍存在凝血指标异常,可能与病理类型及转移有关,凝血异常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期。深入研究凝血异常状态,有利于估计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TIP30和 VEGF -C 在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晓莉 高伊娜 +2 位作者 李建慧 王艳颖 马玉彦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分析TIP3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SCL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SCLC原发灶中TIP30和VEGF-C的表达。结果68例SCLC组织中TIP30和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35/68)... 目的:分析TIP3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SCL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SCLC原发灶中TIP30和VEGF-C的表达。结果68例SCLC组织中TIP30和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35/68)、54.4%(37/68)。 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吸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30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大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VEGF-C与TIP30表达呈负相关。 TIP30表达阳性SCLC患者的DFS和OS较长。相反,VEGF-C表达阳性SCLC患者的DFS和OS较短。 Cox多因素分析提示TIP30和VEGF-C表达是SCLC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1)。结论 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TIP30阴性和VEGF-C阳性表达的SCLC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3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小细胞肺癌 淋巴转移
下载PDF
CD44v6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明慧 陈喜杰 王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CD4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是由单一基因所编码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单链膜表面糖蛋白家族。其主要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特异性黏附过程。CD44v6是CD44家族的成员之一,其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一... CD44是一种跨膜糖蛋白,是由单一基因所编码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单链膜表面糖蛋白家族。其主要参与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特异性黏附过程。CD44v6是CD44家族的成员之一,其与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就当前CD44v6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V6 非小细胞肺癌 文献分析
下载PDF
基于PD-1/PD-L1抑制剂的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佳慧 陈公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22-1825,共4页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类型的85%,传统放化疗的有效率十分有限,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广泛存在。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PD-1/PD-L1抑制剂为首的免疫治疗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曙...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类型的85%,传统放化疗的有效率十分有限,靶向治疗的耐药问题广泛存在。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以PD-1/PD-L1抑制剂为首的免疫治疗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但相关临床研究提示,非选择人群只有约20%可从中获益,故筛选优势人群迫在眉睫。本文将对目前非小细胞肺癌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帮助临床更好的选择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优势人群,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PD-1/PD-L1抑制剂 标志物
下载PDF
晚期肺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许田慧 刘宝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200-2203,共4页
肝脏是肺癌血液转移常见的部位。存在肝转移患者病情迅速发展,多在7个月内死亡。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肺癌肝转移的治疗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治疗计划,常见的治疗方法有... 肝脏是肺癌血液转移常见的部位。存在肝转移患者病情迅速发展,多在7个月内死亡。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进一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针对肺癌肝转移的治疗还没有达成统一的治疗计划,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全身化疗、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立体定向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对此,我们就近年来肺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肝转移 综合治疗
下载PDF
PD-1/PD-L1拮抗剂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慈倩倩 陈公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973-1976,共4页
小细胞肺癌是以广泛转移和预后不良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34%~85%的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有效,但疾病进展迅速,后续的二线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并且近几十年的治疗方案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几年生物治疗迅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继靶向治疗后... 小细胞肺癌是以广泛转移和预后不良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34%~85%的小细胞肺癌对化疗有效,但疾病进展迅速,后续的二线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并且近几十年的治疗方案没有突破性进展。近几年生物治疗迅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继靶向治疗后的又一次飞跃。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结合,抑制了CD4^+和CD8^+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负性调控机体免疫机制应答过程,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生长。PD-1/PD-L1拮抗剂在SCLC中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中均获得了良好效果,让更多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受益,尽可能的延长生存时间。本文就PD-1/PD-L1拮抗剂在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
下载PDF
一项比较力扑素(Lipusu)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鳞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洁 潘跃银 +37 位作者 石琴 张国俊 姜丽岩 董晓荣 顾康生 王慧娟 张晓春 杨农 李玉苹 熊建萍 易铁男 彭敏 宋勇 范云 崔久嵬 陈公琰 谭薇 臧爱民 郭其森 赵光强 王子平 何建行 姚文秀 吴小红 陈凯 胡晓桦 胡春宏 岳麓 姜达 王广发 刘俊峰 于国华 李峻岭 柏建岭 谢文敏 赵伟红 吴丽虹 周彩存 《癌症》 CAS 2022年第8期354-367,共14页
背景与目的 力扑素(Lipusu,LP)是第一个商业化的紫杉醇脂质体制剂,在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展现出了对局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疗效。在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的Ⅲ期研究,比较顺铂联合LP与顺铂联... 背景与目的 力扑素(Lipusu,LP)是第一个商业化的紫杉醇脂质体制剂,在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展现出了对局部晚期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的疗效。在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的Ⅲ期研究,比较顺铂联合LP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P)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LSCC-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患者年龄在18-75岁,局部进展(临床ⅢB期,不适合同步放化疗或手术)或转移性(Ⅳ期)LSCC,在服用试验药物之前,既往未接受过全身化疗,且至少有1处可测量的病变[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1.1版)]。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安全性。为了探索血浆细胞因子对LP治疗的预测价值,在基线检查和首次疗效评估时收集LP组患者的血浆样本,然后使用45-Plex Procartapex Panel 1进行分析,用Luminex xMAP技术对45种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初步分析评估了细胞因子水平动态变化与治疗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5.4个月。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PPS)包括237例LP组患者和253例GP组患者。在PPS中,LP组和GP组的中位PFS分别为5.2个月和5.5个月[风险比(hazard ratio,HR)=1.03,P=0.742]。LP和GP组的中位OS分别为14.6个月和12.5个月(HR=0.83,P=0.215)。LP组和GP组的ORR(41.8%vs.45.9%,P=0.412)和DCR(90.3%vs.88.1%,P=0.443)也相似。LP组中出现导致治疗中断(10.9%vs.26.4%,P <0.001)或治疗终止(14.3%vs.23.1%,P=0.011)的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的患者比例明显更低。LP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分析表明,基线水平较低的27种细胞因子与ORR增加相关,15种细胞因子与PFS改善相关,14种细胞因子(包括TNF-α、IFN-γ、IL-6和IL-8)呈现重叠趋势。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LSCC患者,LP方案的PFS、OS、ORR和DCR与GP方案相似,但毒副反应方面表现更佳。本研究还鉴定得到一系列不同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可能与接受LP方案的患者的临床获益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顺铂 临床试验 吉西他滨 脂质体紫杉醇(Lipusu) 局部晚期 肺鳞癌 转移 多中心 血浆细胞因子
下载PDF
L-myc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张鸿艳 陈公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682-1685,共4页
目的:探讨L-myc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2例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L-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L-myc蛋白表达与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进行预后关系分析。结... 目的:探讨L-myc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2例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L-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L-myc蛋白表达与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进行预后关系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myc蛋白阳性染色位于细胞的胞浆和胞核中。L-myc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25.4%vs 5.0%,P=0.043),其表达与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P=0.040、P=0.037)。L-myc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短于表达阴性的患者(P=0.031)。多因素分析表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有临床分期、L-myc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L-myc蛋白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临床分期及预后关系密切,可能成为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一个很有前途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L-myc 免疫组化 预后 治疗靶点
下载PDF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89
18
作者 宋春花 王昆华 +47 位作者 郭增清 付振明 王畅 翁敏 曹晶晶 周福祥 林源 李苏宜 巴一 袁凯涛 刘明 胡雯 周岚 马虎 姚庆华 丛明华 李涛 陈子华 陈公琰 赵青川 李增宁 冯长艳 贺英 吴静 杨家君 宋新霞 余亚英 马文君 罗素霞 郑瑾 陈俊强 罗琪 王巍 乔秋阁 施咏梅 齐玉梅 冯永东 姜海平 邱红 管文贤 陈甲信 黄河 余震 方玉 崔久嵬 许红霞 李薇 石汉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37-1452,共16页
营养不良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不利影响贯穿其整个病程.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何未见大样本报道,而且已有报道差异很大,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及营养治疗现状.本次观察性多中心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国2... 营养不良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不利影响贯穿其整个病程.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何未见大样本报道,而且已有报道差异很大,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及营养治疗现状.本次观察性多中心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全国22个主要省市80家三甲医院共47488例16种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以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以定量评估区分营养不良严重程度:0~1分无营养不良,2~3分、4~8分、≥9分分别定义为可疑/轻度、中度、重度营养不良.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肿瘤患者PG-SGA评分.肿瘤患者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为58.2%(中度32.1%、重度26.1%),22.2%为可疑/轻度营养不良,只有19.6%的患者无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发病存在瘤种、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治疗情况及地区差异:胰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高(9.58±5.74),乳腺癌患者PG-SGA评分最低(3.51±3.49);<45岁年龄组患者PG-SGA评分最低(4.84±4.50),≥70岁年龄组患者PG-SGA评分最高(7.82±5.10);女性肺癌(5.87vs.5.60,P=0.006)和胃癌(8.36 vs.7.81,P<0.001)PG-SGA评分高于男性;TNM分期较高的患者其PG-SGA评分也较高,其中胰腺癌Ⅲ、Ⅳ期患者PG-SGA评分最高,乳腺癌Ⅰ~Ⅲ期患者PG-SGA评分均低于4分(3.05±2.83);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PG-SGA评分最高(6.22±4.74),而目前还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评分最低(5.61±4.68);华中区域PG-SGA评分最低(4.82±4.16),华东区域PG-SGA评分最高(7.31±5.53).此外,在某些肿瘤类型中,不同医疗保险类型、受教育水平、职业、居住地、民族的患者PG-SGA评分也有显著差异,农民、小学及以下低教育水平患者营养状况最差.68.78%的肿瘤患者没有获得任何营养治疗,重度营养不良(PG-SGA≥9)肿瘤患者的无营养治疗比例仍然高达55.03%.以上结果说明,中国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而营养治疗率较低,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其年龄、性别、肿瘤类型、TNM分期、治疗情况、行政区域、医疗保险类型、受教育水平、职业、民族等因素有关.我们呼吁重视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营养治疗,重点关注上消化道、老年、农民、低教育水平及进展期肿瘤患者等营养不良高风险人群,整体提高肿瘤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营养治疗 恶性肿瘤 现况调查
原文传递
1990年和2019年中国胰腺癌疾病负担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会龙 原伟光 +5 位作者 安静 林晶 郭晶杰 董元缔 柳宝 孙惠昕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2期337-340,共4页
目的 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胰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1990年和2019年我国胰腺癌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 目的 分析1990年和2019年中国胰腺癌发病、死亡和疾病负担情况。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总人群、不同年龄组间1990年和2019年我国胰腺癌发病、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并对胰腺癌进行危险因素归因分析。结果 2019年中国胰腺癌发病人数为11.49万,发病率为8.08/10万,较1990年分别增长了330.34%和257.52%。2019年死亡人数为11.74万,死亡率为8.25/10万,较1990年分别上升了333.21%和260.26%。2019年中国胰腺癌DALY、YLD和YLL分别为280.52万人年、2.39万人年和278.13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上升了274.33%、319.30%和273.98%。2019年胰腺癌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70岁年龄组,分别为44.75/10万、50.09/10万和742.81/10万。中国胰腺癌归因于吸烟导致的死亡人数、DALY和YLL分别为26 552人年、612 359人年和607 033人年。结论 我国胰腺癌的疾病负担在1990-2019年间有较大增长,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轻胰腺癌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疾病负担 吸烟 伤残调整寿命年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与防范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春鹤 祁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分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黑龙江省医疗队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黑龙江省第一、二、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020年1月28日~2月29日发生的9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用鱼骨图分析原因。... 目的分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黑龙江省医疗队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黑龙江省第一、二、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020年1月28日~2月29日发生的9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用鱼骨图分析原因。结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的隔离病房,护理工作任务重,护理人员是最易发生职业暴露的人群。在职业暴露事件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为55.6%。发生的原因主要为患者焦虑、躁动,护士心理压力大,护士未规范进行护理操作,临床护理用具配备不足,未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护目镜起雾影响视线,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不够,隔离病房工作量大、处置集中,用物放置不合理。结论应加强高风险人群、重点环节的感染监控,监督护理人员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做好职业暴露的监督管控,减低护理人员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