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差法与均方根法测算美国放射学会体模相控阵线圈MRI信噪比
1
作者 沙松霖 刘奇 +4 位作者 白彦灵 马金 张红霞 孙云凤 卢建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比较标准差法与均方根法用于测算美国放射学会(ACR)体模相控阵线圈MRI信噪比(SNR)的价值。方法分别以头部线圈(Head)、腹部线圈(Anterior)、双片柔线圈(Flex L)及腹部线圈+柔线圈(Anterior+Flex L)对ACR体模进行6次重复扫描,序列包... 目的比较标准差法与均方根法用于测算美国放射学会(ACR)体模相控阵线圈MRI信噪比(SNR)的价值。方法分别以头部线圈(Head)、腹部线圈(Anterior)、双片柔线圈(Flex L)及腹部线圈+柔线圈(Anterior+Flex L)对ACR体模进行6次重复扫描,序列包括轴位T1W-自旋回波(SE)和T2W-SE;根据所用线圈及扫描序列分为8组扫描方案。分别以标准差法与均方根法测算8组图像SNR,观察2种方法的差异。结果T1W-SE序列下,基于Head、Anterior、Flex L及Anterior+Flex L线圈MRI的SNR标准差法分别为1.25±0.07、0.56±0.02、1.15±0.10及1.04±0.11,SNR均方根法分别为1.10±0.07、0.58±0.03、1.01±0.13及1.31±0.15;T2W-SE序列的SNR标准差法分别为1.40±0.08、0.48±0.02、1.04±0.07及1.08±0.06,SNR均方根法分别为1.29±0.09、0.53±0.03、0.84±0.08及1.35±0.12。两两比较,9对SNR标准差法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10对SNR均方根法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标准差法,均方根法更适用于测算ACR体模相控阵线圈MRI的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成像 信噪比 相控阵线圈 质量控制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欢 王赫隆 +6 位作者 王潇 胡松柳 李剑 王思雨 李根 白杨 徐建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8-904,共7页
目的:基于治疗前CT图像筛选放射组学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arly stage-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NSCLC)和肺部寡转移癌的放疗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22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 目的:基于治疗前CT图像筛选放射组学特征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early stage-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S-NSCLC)和肺部寡转移癌的放疗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122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的ES-NSCLC和肺部寡转移癌的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筛选训练集中与放疗疗效相关的放射组学特征以建立列线图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模型性能。结果:经筛选得出6个放射组学特征形成放射组学特征分数(radiomics score, Rad-score)以建立列线图模型。模型训练集的AUC值为0.808(95%CI:0.712~0.884,P<0.001),验证集的AUC为0.741(95%CI:0.556~0.879,P=0.003)。Delong检测显示模型表现均衡(P=0.496),校准曲线和DCA均显示了模型较好的预测性能和较高的临床价值。结论:我们基于治疗前CT图像开发并验证了用于预测肺部肿瘤SBRT治疗疗效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能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列线图 放射组学
下载PDF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小射野探测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坚 汪洋 +4 位作者 王业伟 鲁海玲 曹剑钊 徐丽丽 陈子印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404-412,共9页
由于侧向带电粒子平衡的缺失、主光子源的遮挡,以及在小射野测量中可以选择的探测器有限,对现代放射治疗技术进行小野剂量学测定提出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极大影响了剂量学的准确性。过量辐射事故表明对小野剂量学测定的适当方法了解不足... 由于侧向带电粒子平衡的缺失、主光子源的遮挡,以及在小射野测量中可以选择的探测器有限,对现代放射治疗技术进行小野剂量学测定提出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极大影响了剂量学的准确性。过量辐射事故表明对小野剂量学测定的适当方法了解不足。本综述介绍了目前适合在小野剂量学测量中应用的各类型探测器,包括微型电离室、半导体探测器、金刚石探测器、塑料闪烁体探测器、放射变色胶片、热释光探测器、放射光致发光玻璃探测器、光受激发光探测器、聚合物凝胶剂量计,为物理师在选择小野探测器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侧向带电粒子平衡 小射野探测器 综述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体重指数及体位固定方式对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嘉一 白彦灵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调强放疗的117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不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调强放疗的117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时患者不同的体位固定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57例)为真空袋组,B组患者(60例)为乳腺托架组。根据患者的BMI指数分为1组(<18.5 kg/m^(2))、2组(18.5~23.9 kg/m^(2))、3组(24~27.9 kg/m^(2))和4组(≥28 kg/m^(2))。比较不同BMI分组的乳腺癌患者体位固定方式与摆位误差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左右方向(X轴)总摆位误差小于B组(P<0.05);A3、A4组患者X及Y轴摆位误差小于B3、B4组(P<0.05)。在前后方向(Z轴)上,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后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BMI指数对摆位误差具有影响,对于超重患者(BMI≥24 kg/m^(2))更宜选用真空袋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体重指数 体位固定方式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三种照射技术在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赫隆 云惟康 +2 位作者 王业伟 冯丽娜 白彦灵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TOMO)在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髓...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容积调强弧形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 tomotherapy,TOMO)在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0例髓母细胞瘤儿童患者,设计出IMRT(等分5野)、VMAT(双弧)、TOMO三组放疗计划。分析三种计划靶区的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1.07倍处方剂量线所包含的靶区体积(V_(107))、靶区内最大剂量点剂量值(D_(max))、危及器官(OAR)受量情况、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结果对于全脑全脊髓放疗,TOMO组计划靶区PTV的CI、HI、V_(107)、D_(max)和OAR受量都优于VMAT组和IMRT(5野)组计划(P<0.05);TOMO组计划机器跳数最多(P<0.05),且其治疗时间最长(P<0.05);TOMO组可以一次完成全脑全脊髓照射,避免了VMAT和IMRT(5野)治疗时人为移床误差。结论在髓母细胞瘤放射治疗中,TOMO组在剂量分布上优于VMAT组和IMRT(5野)组,但其治疗时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增加,它对临床上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容积调强弧形放疗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容积弧形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于德洋 杨姗姗 +2 位作者 云惟康 冯丽娜 白彦灵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治疗时间,为临床治疗选择放疗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Monaco5.11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治疗时间,为临床治疗选择放疗技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Monaco5.11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弧形调强和7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VMAT技术靶区的平均剂量为46.86 Gy,略高于dIMRT技术的46.68 Gy(P<0.05),直肠的V10,V20和小肠V30受照剂量VMAT比dIMRT技术分别高了0.63%,3.34%和4.14%(P<0.05),靶区的均匀性、适形度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相比,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VMAT比dIMRT计划分别减少13.4%和50.6%(P<0.05)。结论 VMAT技术与dIMRT技术相比剂量分布相当或略优,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减少,在临床应用上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建议使用VMAT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容积弧形调强 固定野动态调强
下载PDF
基于磁场调制的质子放疗新方法及其调制机制
7
作者 邵文成 汤晓斌 +5 位作者 耿长冉 舒迪韵 龚春慧 艾遥 张旭东 郁海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磁场调制的质子放射治疗新方法,探索肿瘤剂量、正常器官剂量与磁场调制方法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磁场调制质子放疗在器官环绕型肿瘤(肿瘤被正常器官环绕或包围)治疗中的应用。基于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Geant4,分别建立了理... 提出一种基于磁场调制的质子放射治疗新方法,探索肿瘤剂量、正常器官剂量与磁场调制方法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磁场调制质子放疗在器官环绕型肿瘤(肿瘤被正常器官环绕或包围)治疗中的应用。基于蒙特卡罗粒子输运程序Geant4,分别建立了理想器官环绕结构(由若干平行六面体结构组成)和含胰腺肿瘤人体腹部解剖结构两种几何构型。分别对两种几何构型内部施加磁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和方向,调制质子束布拉格峰几何位置,利用质子径迹的磁致偏转效应使质子束绕开正常器官对肿瘤进行照射。对于理想器官环绕型构型,磁场调制质子放疗可在保证95%剂量覆盖肿瘤情况下将受质子照射正常器官体积控制在接近于零的极低水平。对于胰腺肿瘤解剖构型,磁场调制方法可使质子束在调制磁场作用下,绕过脊髓和肾脏照射肿瘤,并使肿瘤被95%剂量较好地覆盖。通过磁场调制,可对质子束布拉格峰几何位置和质子径迹弯曲程度进行调制,绕过正常器官对肿瘤进行照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器官的受照体积和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粒子输运 GEANT4 质子放疗 磁场调制 布拉格峰 器官保护
下载PDF
放射治疗射线能量拟合与逆向调强验证通过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云惟康 胡玉民 +3 位作者 于德洋 崔振国 韩继广 刘奇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试探性通过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系统验证的通过率,分析计划系统中能量拟合曲线的差别,找出能量拟合与IMRT剂量准确的相关性。方法将初步拟合的数据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并对计划进... 目的试探性通过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计划系统验证的通过率,分析计划系统中能量拟合曲线的差别,找出能量拟合与IMRT剂量准确的相关性。方法将初步拟合的数据进行放射治疗计划设计,并对计划进行质量评价验证,将计划传输到IBA-matrixx验证平板电离室,在加速器上进行IBA-matrixx实际照射,比较实际测量结果与导出结果差别。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曲线不同位置。结果根据Gamma参数、Gamma Digtial参数、Difference参数、Absolute Difference参数分别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修改拟合曲线相关参数,并重新进行数据验证,使得剂量验证通过率由最初的95%提升至98.8%。结论通过调整Pinnacle能量拟合参数能够有效地提高验证通过率,使得计划计算结果更加一致,对放疗患者剂量的准确性有了更好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能量拟合分析 IMRT 通过率
原文传递
乳腺癌放射治疗定位中两步标记线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云惟康 胡玉民 +2 位作者 于德洋 王赫隆 胡雪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627-629,63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射治疗定位中两步标记线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物理科乳腺病区2019年6月~2020年12月乳腺癌住院患者226例,随机采用乳腺托架原有定位方法和两步标记线法,分为原有定位组(n=112)和... 目的探讨乳腺癌放射治疗定位中两步标记线法对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物理科乳腺病区2019年6月~2020年12月乳腺癌住院患者226例,随机采用乳腺托架原有定位方法和两步标记线法,分为原有定位组(n=112)和两步标记线组(n=114)。比较两组摆位误差、摆位合格率和摆位旋转误差。结果与原有摆位组比较,两步标记线组X轴方向误差为(1.258±0.215)mm、Y轴方向误差为(1.637±0.329)mm、Z轴方向误差为(2.140±0.35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步标记线方法摆位重复性好,精度高,三维方向摆位误差均在3 mm以内,旋转误差也均小于1度。结论采用两步标记线方法可以降低摆位误差,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提供精准的摆位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乳腺托架固定技术
原文传递
呼吸运动模式对胸部肿瘤SBRT剂量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鑫 李坚 +3 位作者 卢建杰 白彦灵 于德洋 王业伟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1期36-42,共7页
目的:研究呼吸运动的波形、幅度及肿瘤体积对胸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为临床选取呼吸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胸部肿瘤患者,用QUASAR^(TM)程控呼吸运动仪拖动二维矩阵PTW 1000SRS模拟肺部肿瘤在头脚方向运动,... 目的:研究呼吸运动的波形、幅度及肿瘤体积对胸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为临床选取呼吸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例胸部肿瘤患者,用QUASAR^(TM)程控呼吸运动仪拖动二维矩阵PTW 1000SRS模拟肺部肿瘤在头脚方向运动,在不同呼吸信号(正弦波、呼吸训练后平稳信号、真实不规则信号)和呼吸幅度(0 mm、2mm、5mm、8mm、10mm)时采集等中心层面剂量分布,分析采集数据与放疗计划系统计算所得剂量分布差异,Pearson法分析γ通过率差值W_(ijk)与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呼吸运动对胸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计划产生的剂量误差主要分布在靶区边缘剂量高梯度区,靶区边缘外侧为剂量热点,内侧为冷点,呼吸幅度为2mm时,不同呼吸模式下的平均γ通过率均>99%(99.17%±0.68%~99.40%±0.55%),差异<0.5%,W_(ijk)与体积呈弱负相关(r=-0.11,r=-0.19,r=-0.086,P>0.05);呼吸幅度为5mm时,平均γ通过率均>94%(94.64%±1.07%~96.30%±1.16%),W_(ijk)与体积大小呈中度负相关(r=-0.53,r=-0.55,r=-0.42,P<0.05);呼吸幅度为8mm时,平均γ通过率均<90%(85.23%±3.11%~86.95%±4.34%),不能满足临床需求,W_(ijk)与靶区体积中度负相关及强相关(r=-0.69,r=-0.59,r=-0.66,P<0.001);呼吸幅度10mm时,平均γ通过率均<80%(72.84%±5.10%~77.59%±5.33%),W_(ijk)与靶区体积强负相关(r=-0.79,r=-0.73,r=-0.75,P<0.001)。结论:呼吸运动模式对胸部肿瘤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技术(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的影响由剂量模糊效应和肿瘤移动与多叶光栅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共同贡献,剂量热点多分布在靶区边缘外侧,冷点多分布在内侧。呼吸幅度较大(≥5mm)时,小体积肿瘤受呼吸运动模式的影响更显著,呼吸训练可改善呼吸波形,呼吸管理可减少呼吸幅度,平稳的呼吸模式能提高γ通过率,提升SBRT计划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运动管理 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技术 剂量分布 呼吸训练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患者行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的护理
11
作者 闫淑娟 李亚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30期3669-3670,共2页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早期的前列腺癌放疗与手术可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1].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前列腺肿瘤 护理
原文传递
肿瘤患者放疗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12
作者 李亚丽 《抗癌之窗》 2023年第1期78-80,共3页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放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放疗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显得尤为重要。放疗简介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是利用放射线治...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放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放疗在消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及注意事项显得尤为重要。放疗简介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放射线包括X射线、γ射线、电子射线、中子射线等,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破坏其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治疗,对于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期间 多发性骨髓瘤 全身性疾病 电子射线 放射治疗 肿瘤患者 间接作用 白血病
原文传递
图像引导联合自主呼吸控制系统大分割放疗肺癌一例
13
作者 陈林 刘莉莉 +3 位作者 许庆勇 白彦灵 徐威威 云惟康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5-306,共2页
放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常规放疗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图像引导联合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or,ABC)对肿瘤实行调强放疗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手段,它可使靶区内剂量均匀分布,并能提高靶区剂量、降低靶区... 放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常规放疗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图像引导联合主动呼吸控制(active breathing coordinator,ABC)对肿瘤实行调强放疗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手段,它可使靶区内剂量均匀分布,并能提高靶区剂量、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割放疗 控制系统 自主呼吸 肺癌 导联 图像 靶区剂量 主动呼吸控制
原文传递
磁场对Bebig型60Co HDR近距离治疗源剂量分布影响研究
14
作者 崔振国 陈嘉一 +2 位作者 云惟康 刘奇 白彦灵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计算MRI引导近距离治疗中磁场对Bebig型60Co HDR放射源周围剂量以及碰撞比释动能分布的扰动,判断在不同强度磁场下应用此型号放射源进行近距离治疗可行性。方法基于蒙特卡洛Geant4软件,建立Bebig型60Co近距离治疗源模型,然后置其于... 目的计算MRI引导近距离治疗中磁场对Bebig型60Co HDR放射源周围剂量以及碰撞比释动能分布的扰动,判断在不同强度磁场下应用此型号放射源进行近距离治疗可行性。方法基于蒙特卡洛Geant4软件,建立Bebig型60Co近距离治疗源模型,然后置其于尺寸为10cm×10cm×10cm的均匀水模体中,并沿着x、y、z轴向划分大小为0.2mm×0.5mm×0.5mm的体元。在x轴向上分别施加磁场强度为0T、1.5T、3.0T均匀磁场,分别计算x轴向上距离治疗源中心10.0mm范围内碰撞比释动能与剂量分布以及两者比值随距离放射源中心远近变化情况。结果1.5T的磁场对60Co HDR治疗源附近空间范围内剂量分布无影响,而3.0T的磁场导致距离放射源中心r<6mm范围内剂量明显偏高,r=5.4mm处剂量增加了接近40%。碰撞比释动能与剂量比值在1.2mm<r<6.0mm范围内都明显<1,说明3.0T磁场在距离治疗源表面附近更大范围内导致了带电粒子非平衡状态。结论对于Bebig型60Co HDR近距离治疗源,在治疗过程中应用1.5T外部磁场是安全可靠的,而3.0T高场强磁场带来了剂量风险,在投入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验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近距离治疗 剂量 比释动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