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0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1
作者 李顺龙 高庆飞 +2 位作者 董泽蛟 李忠龙 刘洋 《高等建筑教育》 2025年第2期96-105,共10页
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受到多所高校的高度重视。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工作。通过分析桥梁与隧道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本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际情... 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支撑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受到多所高校的高度重视。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工作。通过分析桥梁与隧道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本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研究生应具备的六项核心能力,并以此为基准,确定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目标导向。随后,通过学习和借鉴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从整体课程模块和具体课程内容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科核心课模块改革中,坚持“自力更生,特色办学”的原则,保证研究生能够夯实基础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在选修课模块改革中,坚持“资源整合,引领方向”的原则,立足传统方向,开创新型方向,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为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研究生提供了更优质的课程和更合理的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课程体系改革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研究型高校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目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章锡俏 杨龙海 王晓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9期54-55,共2页
根据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和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思路和能力要求,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符合社会所需、突出学校办学宗旨三方面制定了研究型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培养目标,并制定详细的目标细则,以培养兼具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根据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和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思路和能力要求,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符合社会所需、突出学校办学宗旨三方面制定了研究型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实践教育培养目标,并制定详细的目标细则,以培养兼具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高校 交通运输工程 专业研究生 实践教育目标
下载PDF
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思考——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工程学科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东升 张锋 +1 位作者 易军艳 冯德成 《高等建筑教育》 2021年第3期94-99,共6页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之本,在改革方向、体系构建和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凝练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工程学科专业...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之本,在改革方向、体系构建和队伍建设三个层面,凝练工程学科专业课程群课程思政改革的基本理念。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工程学科专业课程内涵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将工程背景、工程实例、工程历史、工程哲学、治学传统、学科历史等作为层级式课程思政载体,通过阐析各层级课程思政的主要元素,引导学生胸怀大局、立鸿鹄志、探寻规律,达到提升思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阐述课程思政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指出学校和学科的深厚历史传统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学科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群 道路工程学科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庆飞 王艳芳 +2 位作者 马其鲁 李钧 王琦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6期110-116,共7页
基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尤为关键。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近10年来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及培养模式分析,并在培养年限、课程设置和生师比例等方... 基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交通强国”战略需求,结合“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尤为关键。通过对哈尔滨工业大学近10年来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及培养模式分析,并在培养年限、课程设置和生师比例等方面与其他几所典型高校相比较,提出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应分类培养,从课程设置、培养年限与考核要求等方面做到真正有所区分;优化课程设置,减少必修课学分,增加选修课学分,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继续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相应制度,做到导师与学生互相督促,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硕士培养 交通强国 课程设置 生师比例
下载PDF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类课程体系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曹丽萍 侯相深 《高等建筑教育》 2014年第4期57-62,共6页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交通类专业有必要开展国际化教学,而建设一个交通类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极为重要。为此,文章对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交通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学分分配、知识体系构成、教...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校交通类专业有必要开展国际化教学,而建设一个交通类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极为重要。为此,文章对哈尔滨工业大学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交通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学分分配、知识体系构成、教学内容和考试作业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类课程国际化探索。结果表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类课程的国际化还应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理念、教学和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化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教学 课程体系 交通类专业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培养对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借鉴 被引量:4
6
作者 安实 胡晓伟 王健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88-90,共3页
对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和介绍,按照"如何做研究-研究选题-研究方法-成果展示"四个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提高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引入《Transportation Seminar》、学科交叉培养、出... 对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培养的特色进行了总结和介绍,按照"如何做研究-研究选题-研究方法-成果展示"四个步骤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提高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引入《Transportation Seminar》、学科交叉培养、出国交流、课程设置和面对面讨论5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讨论,以期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盛顿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研究生培养 创新人才
下载PDF
交通震荡微观形成和传播条件研究
7
作者 杨龙海 段丞章 +1 位作者 唐壮 章锡俏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6,共10页
交通震荡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受驾驶行为异质性影响显著。通过融合驾驶员反应能力和驾驶行为非对称性双参数改进经典跟驰模型,构建了非对称跟驰模型并对交通震荡微观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稳定性分析表明:交通流失稳现象出现在特定速度与车... 交通震荡的形成与传播机制受驾驶行为异质性影响显著。通过融合驾驶员反应能力和驾驶行为非对称性双参数改进经典跟驰模型,构建了非对称跟驰模型并对交通震荡微观演化规律进行了揭示。稳定性分析表明:交通流失稳现象出现在特定速度与车头间距参数区间,仿真实验进一步识别出3类震荡触发条件:交通流参数进入理论失稳区间;稳定区间内激进型驾驶员初始车头间距无法匹配速度需求;稳定区间内普通型或保守型驾驶员存在速度-车头间距参数失配。基于速度标准差的量化研究发现:低速状态下保守型驾驶员车队的震荡传播速度比激进型快,车头间距扰动引发的震荡呈凹型增长,而速度扰动导致的增长模式存在驾驶人类型分化——激进型与普通型呈指数增长,保守型则为线性增长。当初始速度与车头间距达到参数匹配状态时,震荡传播被显著抑制甚至阻断。研究建立了驾驶行为特征参数与震荡演化规律的量化映射关系,证实参数匹配可使震荡传播风险降低,为智能网联车辆协同控制策略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特别是在自适应巡航系统参数优化、混合交通流稳定性提升等领域具有直接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形成传播条件 跟驰模型 交通震荡 驾驶人行为 非对称性
下载PDF
哈尔滨市区陡坡路段交通问题与技术对策探讨
8
作者 裴玉龙 李宏萍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2年第4期20-23,共4页
当哈尔滨市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两轴四环十二射”路网格局已初具规模时 ,陡坡路段的使用状况却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从路网整体效率的发挥和行车安全等角度分析了陡坡路段的重要性及其对交通的影响 ,分析了陡坡路段路面破损... 当哈尔滨市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两轴四环十二射”路网格局已初具规模时 ,陡坡路段的使用状况却未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本文从路网整体效率的发挥和行车安全等角度分析了陡坡路段的重要性及其对交通的影响 ,分析了陡坡路段路面破损的原因 ,并从建设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改善陡坡路段行车条件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市 交通问题 技术对策 陡坡路段 结构性破坏 功能性破坏 剪切破坏 养护 管理 侧滑 市区交通 路面破损 道路工程
下载PDF
哈尔滨市交通安全状况分析与多发点鉴别
9
作者 吕悦晶 孟祥海 《山西建筑》 2010年第3期293-294,共2页
根据哈尔滨市区2003年1月-2007年12月发生的交通事故及关联因素资料,对哈尔滨市区交通事故进行了宏观分析,在此基础上,首先应用事故次数—事故率法(矩法)初步鉴定出事故多发路段和路口,其次应用概率和质量控制法进一步考核路段并最终... 根据哈尔滨市区2003年1月-2007年12月发生的交通事故及关联因素资料,对哈尔滨市区交通事故进行了宏观分析,在此基础上,首先应用事故次数—事故率法(矩法)初步鉴定出事故多发路段和路口,其次应用概率和质量控制法进一步考核路段并最终确定其安全状况,最后应用联合评价表对事故多发点进行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评价 事故次数—事故率法 质量控制法 事故多发点鉴别
下载PDF
哈尔滨四方台斜拉桥成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侨 李忠龙 +2 位作者 吴红林 付金科 孙永明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8,28,共4页
介绍哈尔滨四方台斜拉桥静动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对该桥梁结构的实测应力、挠度及振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可靠,施工质量优良,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 介绍哈尔滨四方台斜拉桥静动载试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结合理论计算,对该桥梁结构的实测应力、挠度及振动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桥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方法可靠,施工质量优良,桥梁刚度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成桥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静力试验 动力试验
下载PDF
哈尔滨中心城区停车现状分析及需求预测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中良 裴玉龙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机动车停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需求预测,是停车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结合哈尔滨市停车管理研究项目,阐述了哈尔滨市二环路内地区的机动车停车现状概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对国内外常用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机动车停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以及需求预测,是停车管理和规划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结合哈尔滨市停车管理研究项目,阐述了哈尔滨市二环路内地区的机动车停车现状概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对国内外常用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哈尔滨的实际情况,确定哈尔滨市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并运用此方法对现状和规划年的需求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区 停车 现状分析 需求预测 哈尔滨市
下载PDF
哈尔滨市道路网总体建设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树民 孙玉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06-1510,共5页
从路网建设总体情况、路网布局、交叉口状况及道路横断面形式等方面对哈尔滨市道路网总体建设水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从路网整体功能、路网指标、各类道路的配比、道路自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哈尔滨市的道路网总体建设中存在的问... 从路网建设总体情况、路网布局、交叉口状况及道路横断面形式等方面对哈尔滨市道路网总体建设水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从路网整体功能、路网指标、各类道路的配比、道路自身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哈尔滨市的道路网总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提高哈尔滨市城市道路网的总体建设水平,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点改善措施.为改善哈尔滨市城市交通现状、制定哈尔滨市整体交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网 总体建设水平 改善措施
下载PDF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实践教育内容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章锡俏 杨龙海 王晓宁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2期81-82,共2页
文章根据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和高校人才的培养思路和能力要求,确定培养需求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工程软科学研究等,制定了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外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等系列实践... 文章根据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需求和高校人才的培养思路和能力要求,确定培养需求为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和工程软科学研究等,制定了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课外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等系列实践教育方式、方法,并通过调查问卷说明了进行实践教育的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专业研究生 实践教育 内容体系
下载PDF
交通工程类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易军艳 冯德成 《高教学刊》 2022年第6期1-7,共7页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涌现出诸多超级工程,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仍以技术可行为主导,较少考虑行业和从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在全国工程专业教指委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背景下,为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涌现出诸多超级工程,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仍以技术可行为主导,较少考虑行业和从业人员的伦理责任。在全国工程专业教指委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的背景下,为培养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素质,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开设了交通工程类工程伦理课程,并结合教改项目对交通工程类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大纲及授课内容进行建设,重点从工程与社会、工程与自然和工程与科学角度,选取公路、桥梁、交通工程和交通信息等领域典型案例,分析工程的安全与风险、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工程的环境伦理和工程的价值取向等伦理议题。同时,设计课后问卷调查,对课程内容、框架与案例的可接受程度开展统计分析,明确授课效果及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工程伦理 课程建设 教学效果
下载PDF
GIS在交通工程领域的几项应用探索 被引量:4
15
作者 陶泽明 裴玉龙 杨振兴 《东北公路》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GIS的概念 ,阐述了它的基本组织成分 ,并根据GIS和交通工程近年的发展趋势 ,在交通工程方面已有的和可能的应用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提出了在道路设计中它既兼顾平、纵、横三方面协调 ,又能对所选方案多因素综合评判 ;在... 本文着重介绍了GIS的概念 ,阐述了它的基本组织成分 ,并根据GIS和交通工程近年的发展趋势 ,在交通工程方面已有的和可能的应用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提出了在道路设计中它既兼顾平、纵、横三方面协调 ,又能对所选方案多因素综合评判 ;在交通规划中 ,能较好的完成四阶段规划 ,并运用多模式相互比较 ;在交通管理中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可满足管理者的要求 :在ITS的发展中 ,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 ,成为ITS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交通工程 ITS 地理信息交流 道路设计 交通管理 智能交通系统
下载PDF
考虑智能网联车队要素的交通震荡特性研究
16
作者 杨龙海 车婷婷 +2 位作者 熊月程 章锡俏 吴淑晶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的加入所引发的交通震荡问题,以不同CAV市场渗透率的异质交通流为研究对象,引入CAV车队规模和强度,对异质车队组成进行划分并仿真复现交通震荡现象,采用时空轨迹图和加减速波传...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的加入所引发的交通震荡问题,以不同CAV市场渗透率的异质交通流为研究对象,引入CAV车队规模和强度,对异质车队组成进行划分并仿真复现交通震荡现象,采用时空轨迹图和加减速波传播速度可视化交通震荡的演变情况,同时选用加速、减速持续时间衡量交通震荡周期,速度标准差衡量交通震荡振幅.通过设计考虑CAV车队规模、强度和渗透率因素以及头车不同变速模式的交互实验,探究CAV车队要素和头车不同变速模式对交通震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AV车队规模、强度和渗透率的提高均对震荡周期的减小具有积极影响;车队规模的扩大会增加震荡振幅,而车队强度的增强会减小震荡振幅;随着CAV渗透率的提高,震荡振幅先上升再下降,当渗透率为0.5~0.6时,震荡振幅达到峰值;头车急减速-急加速模式下的交通震荡周期和振幅最小,头车缓慢减速-缓慢加速模式下的交通震荡周期和振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震荡 智能网联车辆 异质交通流 CAV车队规模和强度
下载PDF
基于车道线双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流量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延利 全威 +1 位作者 王华 李浩 《传感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4-2200,共7页
交通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是实现智慧交通(ITS)的重要方向,介绍了一种配备地磁传感器的新型智慧道钉(SRS),具备交通流量检测、车道线增强等功能。针对基于车道线安装的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检测需求,提出基于自适应方差+磁场强度的车辆信号提取... 交通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是实现智慧交通(ITS)的重要方向,介绍了一种配备地磁传感器的新型智慧道钉(SRS),具备交通流量检测、车道线增强等功能。针对基于车道线安装的地磁传感器的交通检测需求,提出基于自适应方差+磁场强度的车辆信号提取方法,该自适应方差指标能够自适应感知检测数据序列中的背景段与信号段,且在背景段稳定在0到2之间,不受检测地点与设备差异的影响;针对单SRS节点面临的复杂检测场景,如存在双车并行、长车辆等,分析了车辆信号规律,提出了识别单车信号、双车信号与长车辆信号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提出了基于边缘服务器的双SRS校正方法,结果表明,单SRS检测的车道流量误差为4.8%,而双SRS检测的车道流量误差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流量检测 地磁传感器 车辆识别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8
作者 郑直 郭乃胜 +3 位作者 金鑫 房辰泽 尤占平 谭忆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80-291,共12页
交通标线作为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在控制道路交通、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系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溶剂型与热熔型交通标线涂料存在成本高、逆反射性能差、老化现象严重等缺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 交通标线作为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在控制道路交通、提高道路行车安全系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溶剂型与热熔型交通标线涂料存在成本高、逆反射性能差、老化现象严重等缺陷,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因此,亟须寻求一种能有效弥补上述缺陷的新型交通标线涂料。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凭借着优良的耐久性能与环保性能以及高效的施工性,被视为全寿命周期评价中综合性能最佳的交通标线涂料,是未来交通标线涂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对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进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以及配合比优化,使其使用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纳米材料与稀土类发光材料的快速发展也为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但目前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在我国的使用率仍然相对较低,其综合性能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并且当前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尺度域,未对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的细微观特性进行充分研究,也未能建立起宏观性能与细微观结构属性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现有的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其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功能性与耐久性需求,尚缺乏一套全面、系统的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评价体系。尽管部分学者对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服役期内的性能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但多针对逆反射性能,性能预测模型仍不够全面。此外,鲜见针对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与路面的黏结界面性能及内在机理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的重要研究进展。从概述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化学结构与特性出发,之后从改性方法、配合比优化、性能研究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的发展现状。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性丙烯酸交通标线涂料 水性丙烯酸树脂 配合比设计 微观特性 耐久性 逆反射性
下载PDF
基于编码-解码架构的高速公路交通冲突深度学习预测方法
19
作者 魏伟 郑来 焦瀚生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为进一步揭示高速公路交通动态交通参数与交通冲突事件的关系。利用highD数据库以3 min为基本单位构建样本,共提取交通流和路段特征23个。基于交通冲突衡量指标后侵入时间(post encroachment time,PET)和不同阈值,统计车辆跟驰和变道过... 为进一步揭示高速公路交通动态交通参数与交通冲突事件的关系。利用highD数据库以3 min为基本单位构建样本,共提取交通流和路段特征23个。基于交通冲突衡量指标后侵入时间(post encroachment time,PET)和不同阈值,统计车辆跟驰和变道过程中不同严重程度的冲突数量。基于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进行特征筛选,利用数值特征灰度图片转换技术(feature matrix to gray image,FM2GI)技术将各样本转化为灰度图片,结合2D-卷积提取图片特征,构建了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C-RFR,C-SVR这3个编码-解码模型,并与基准模型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network,BPNN)、RFR、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路段驶入车辆数和驶出车辆数等2个重要特征,平均车头时距、时间占有率、客车平均行驶速度、换道率和驶出点速度方差等5个有效特征,编码-解码架构下的CNN、C-RFR和C-SVR均优于直接应用基准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分别降低了12.6%,31.6%,18.5%,能够实现交通冲突的实时预测。其中CNN预测误差最小,且在应对不同严重程度的交通冲突预测时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及对2个关键参数表现出低敏感性。基于FM2GI技术和2D-卷积编码的CNN、C-RFR和C-SVR模型拓展了交通冲突预测建模的深度学习框架,可实现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多严重程度交通冲突的可靠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冲突预测 编码-解码模型 深度学习 高速公路 CNN
下载PDF
交通控制课程创新思维与实践精神思政元素的挖掘
20
作者 蒋贤才 张亚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0期39-42,47,共5页
交通控制是一门对新兴科技发展十分敏感、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而之前的研究对此方面的思政元素缺乏提炼。基于此,结合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该文对课程的创新思政元素和实践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贯穿于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 交通控制是一门对新兴科技发展十分敏感、工程实践性强的课程,而之前的研究对此方面的思政元素缺乏提炼。基于此,结合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该文对课程的创新思政元素和实践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贯穿于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期望该文挖掘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课程思政 创新思维 实践精神 元素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