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类分析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翟国富 陈金豹 +2 位作者 邢通 王世成 王淑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5,134,共6页
以往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算法不能有效的去除可动组件固有振动信号的干扰,难以保证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依据固有振动信号的周期性和微粒信号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多余物检测方法。运用三门限端点检测算法,识别出信号脉冲... 以往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算法不能有效的去除可动组件固有振动信号的干扰,难以保证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依据固有振动信号的周期性和微粒信号的随机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的多余物检测方法。运用三门限端点检测算法,识别出信号脉冲,从而选取脉冲中心位置、脉冲起止时刻和脉冲个数3个特征参数。采用基于改进的k-平均聚类分析法对脉冲序列进行分类,计算其标准差作为是否存在多余物的主判别依据,并对信号脉冲序列数据集相位和次数表示于二维平面内,以其密度分布作为辅助判别依据。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判别航天继电器是否存在多余物微粒,并对其它密封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装置的多余物检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继电器 多余物微粒 组件信号 特征参数 脉冲序列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自动检测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淑娟 高宏亮 翟国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0-374,共5页
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的存在导致继电器可靠性下降,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多余物PIND(微粒碰撞噪声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且无法对多余物进行自动检测。分析了航天继电器PIND检测输出信号特性,将信号分为四类,并提出采用计算波... 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的存在导致继电器可靠性下降,成为困扰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传统多余物PIND(微粒碰撞噪声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低,且无法对多余物进行自动检测。分析了航天继电器PIND检测输出信号特性,将信号分为四类,并提出采用计算波峰系数、实小波幅值检测、复小波相位检测等算法,实现了对不同特点信号的高精度多余物检测,并通过实际继电器检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检测算法 航天继电器 多余物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基于等效电路法的高频继电器建模与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翟国富 王新宇 楚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19-124,共6页
通过经典传输线理论及部分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方法,对高频继电器常闭型信号传输路径的分布电容、电感、电阻等参数进行提取,建立信号传输路径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继电器射频(radio f... 通过经典传输线理论及部分元等效电路(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PEEC)方法,对高频继电器常闭型信号传输路径的分布电容、电感、电阻等参数进行提取,建立信号传输路径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继电器射频(radio frequency,RF)性能曲线,并讨论了影响继电器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及隔离度的主要因素。高频继电器RF性能的实验测试结果与等效电路模型仿真结果符合较好,表明了所建立等效电路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继电器 等效电路法 插入损耗 电压驻波比 隔离度
原文传递
继电器静态吸力(矩)特性有限元仿真中永磁体等效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翟国富 王其亚 +2 位作者 杨文英 梁慧敏 王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110-115,共6页
永磁体是含永磁继电器的关键部件。针对去磁曲线为非线性的永磁体,充、退磁后各部分磁化不均匀的问题,提出根据具体磁化情况沿磁化及垂直于磁化方向进行永磁分块等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永磁的退磁模型,仿真某一退磁场作用下永磁的... 永磁体是含永磁继电器的关键部件。针对去磁曲线为非线性的永磁体,充、退磁后各部分磁化不均匀的问题,提出根据具体磁化情况沿磁化及垂直于磁化方向进行永磁分块等效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永磁的退磁模型,仿真某一退磁场作用下永磁的退磁状态,据此求得各永磁小块的回复线起始点及回复线,然后将各小块永磁体回复线特性作为其材料属性,进行该退磁场下的继电器静态吸力(矩)特性仿真的永磁模型等效。最后通过继电器静态吸力矩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等效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器 有限元法 永磁 等效模型 静态吸力(矩)特性
原文传递
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英姬 张荣岭 +1 位作者 翟国富 曲迎辉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1-44,50,共5页
采用线阵CCD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法,给出了某型号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研究电磁继电器可靠性测试的有效性,为航天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 采用线阵CCD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方法,给出了某型号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研究电磁继电器可靠性测试的有效性,为航天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动态特性 线阵CCD 测试 航天
下载PDF
变压器耦合式固体继电器传导发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乐 王淑娟 翟国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在采用变压器耦合作为隔离电路的固体继电器中,变压器工作在自激振荡状态,通过磁芯将高频信号传递到变压器次级,较高的du/dt和di/dt产生较大的对外传导干扰,严重时会影响到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以某型号变压器耦合式直流固体继电器... 在采用变压器耦合作为隔离电路的固体继电器中,变压器工作在自激振荡状态,通过磁芯将高频信号传递到变压器次级,较高的du/dt和di/dt产生较大的对外传导干扰,严重时会影响到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以某型号变压器耦合式直流固体继电器为研究对象,在建立功率二极管、功率MOSFET的高频模型和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以及考虑寄生参数对传导发射影响的基础上,建立固体继电器用于传导发射分析的精确时域电路模型。采用Pspice软件仿真得到固体继电器输入端电源线对外传导发射量,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为抑制传导发射,提出在固体继电器输入端串入EMI滤波器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显示,优化后输入端电源线对外传导发射低于国军标GJB1515A-CE102的规定,提高了固体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该固体继电器传导发射分析方法对继电器的电磁兼容性能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耦合 固体继电器 传导发射 EMI滤波器 电磁兼容
原文传递
航天电磁继电器动态特性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学 王其亚 翟国富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2-16,共5页
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FLUX3D软件,建立了航天电磁继电器静态、动态特性计算的电磁系统模型。以某型号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为例,计算了其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用该方法进行动态特性的求解具... 采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FLUX3D软件,建立了航天电磁继电器静态、动态特性计算的电磁系统模型。以某型号拍合式电磁继电器为例,计算了其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用该方法进行动态特性的求解具有计算准确、速度快和计算效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航天电磁继电器
下载PDF
军用密封电磁继电器整机振动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英华 任万滨 +1 位作者 翟国富 崔黎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4,共4页
通过模态与谐响应分析过程,建立了密封电磁继电器整机有限元模型,分析、验证了整机结构的传振路径。通过分析结构中关键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响应曲线及触头接触力的响应曲线,确定了安装耳固定的最佳位置。同时,分析了整机重心位置对触头接... 通过模态与谐响应分析过程,建立了密封电磁继电器整机有限元模型,分析、验证了整机结构的传振路径。通过分析结构中关键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响应曲线及触头接触力的响应曲线,确定了安装耳固定的最佳位置。同时,分析了整机重心位置对触头接触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对于军用密封电磁继电器抗振性能的提高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电磁继电器 接触系统 振动 仿真
下载PDF
振动环境对电磁继电器特性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焦玉斌 郑浩野 +1 位作者 任万滨 翟国富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1,53,共5页
电磁继电器的特性参数会在振动环境下发生变化,通过试验测试了继电器的振动极限加速度,并以此为阈值,得出了振动条件下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电压、时间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特性参数变化的原因,其结论对于电磁继电器力学环境下的失效分析... 电磁继电器的特性参数会在振动环境下发生变化,通过试验测试了继电器的振动极限加速度,并以此为阈值,得出了振动条件下继电器吸合和释放电压、时间参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特性参数变化的原因,其结论对于电磁继电器力学环境下的失效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振动极限加速度 振动频率 吸合/释放电压 吸合/释放时间
下载PDF
军用电磁继电器容差设计可靠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慧敏 叶雪荣 翟国富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0,共5页
基于军用电磁继电器产品设计中缺乏容差设计阶段,无法给出定量的可靠性指标,在介绍军用电磁继电器容差设计原理和设计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容差设计阶段定量可靠性指标———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容差设计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基于军用电磁继电器产品设计中缺乏容差设计阶段,无法给出定量的可靠性指标,在介绍军用电磁继电器容差设计原理和设计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容差设计阶段定量可靠性指标———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容差设计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过渡。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该计算方法亦可推广应用于其他产品的容差设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容差设计 可靠度 累计失效概率 计算方法
下载PDF
航天继电器微粒碰撞噪声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世成 李小鹏 翟国富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1-54,65,共5页
针对以往多余物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系统中存在检测精度低、误判和漏判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多余物自动检测方法,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继电器微粒碰撞噪声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运行稳定、性能优异... 针对以往多余物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系统中存在检测精度低、误判和漏判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多余物自动检测方法,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继电器微粒碰撞噪声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检测系统运行稳定、性能优异、用户界面友好,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亦适用于其他军用电子元器件的多余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继电器 多余物 微粒碰撞噪声检测
下载PDF
一种提取电磁继电器多层线圈寄生参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冰 杨文英 +1 位作者 周学 翟国富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12,共5页
采用理论分析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电磁继电器多层线圈寄生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参数,建立了电磁系统等效电路模型。以某型号电磁继电器为例,在0~200 MHz干扰频率范围内对其电磁系统进行建模,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度较好,误差... 采用理论分析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电磁继电器多层线圈寄生电容、电感和电阻等参数,建立了电磁系统等效电路模型。以某型号电磁继电器为例,在0~200 MHz干扰频率范围内对其电磁系统进行建模,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度较好,误差在15%以内,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及寄生参数提取方法的有效性,提出的线圈寄生电容提取方法对任意层数的线圈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多层线圈 寄生电容 研究
下载PDF
考虑Ag触头蒸发烧蚀条件下的航天继电器分断电弧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学 崔行磊 翟筱羿 《低压电器》 2012年第15期6-11,71,共7页
建立了考虑Ag触头材料烧蚀作用的航天继电器分断电弧的磁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Ag触头蒸汽和氮气均匀混合且各向同性条件下,静态电弧温度场、电弧电压等特性和Ag蒸汽比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Ag蒸汽通过改变电弧等离子体电导率和热导率... 建立了考虑Ag触头材料烧蚀作用的航天继电器分断电弧的磁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Ag触头蒸汽和氮气均匀混合且各向同性条件下,静态电弧温度场、电弧电压等特性和Ag蒸汽比例之间的关系。分析了Ag蒸汽通过改变电弧等离子体电导率和热导率从而影响电弧特性的机理。同时,研究了Ag蒸汽在电弧中扩散作用时分断过程中动态电弧温度场、Ag浓度分布及触头烧蚀过程等,给出了分断电流的大小对Ag蒸汽质量浓度及触头单次分断烧蚀量的影响规律。最终,通过拍摄Ag原子发射光强,定性证明了电弧中Ag蒸汽浓度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继电器 电弧特性 Ag触头蒸汽 磁流体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试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国涛 王思易 +2 位作者 梁安生 翟国富 王洪元 《低压电器》 2013年第3期11-16,54,共7页
提出了基于ADAMS仿真分析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试验条件研究方法。通过建立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的运动模型,定义模型各组件间的接触关系,仿真分析了多余物在外加正弦和随机激励下的运动过程,并根据仿真结果研究多余物检测的试验条件... 提出了基于ADAMS仿真分析的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试验条件研究方法。通过建立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的运动模型,定义模型各组件间的接触关系,仿真分析了多余物在外加正弦和随机激励下的运动过程,并根据仿真结果研究多余物检测的试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研究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仿真分析航天继电器内部多余物在外加激励下的运动过程,是一种简便、直观的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试验条件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继电器 多余物 ADAMS 随机振动
下载PDF
航天电磁继电器关键装调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海龙 翟国富 樊薇薇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以装调参数对继电器动作过程中衔铁分断速度的影响为判别标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航天电磁继电器的主要装调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影响衔铁分断速度的关键参数,为开发相关自动调试装置确定了目标,对控制衔铁分断速度和航天电磁继电... 以装调参数对继电器动作过程中衔铁分断速度的影响为判别标准,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航天电磁继电器的主要装调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影响衔铁分断速度的关键参数,为开发相关自动调试装置确定了目标,对控制衔铁分断速度和航天电磁继电器电寿命的分散性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电磁继电器 装调参数 虚拟样机
下载PDF
电磁继电器产品及研究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68
16
作者 翟国富 崔行磊 杨文英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电磁继电器产品和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在产品方面,电磁继电器目前正向高压、大功率、小型化、高可靠、长寿命方向发展,尤其是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推广和应用为电磁继电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技术方面,电磁继电...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电磁继电器产品和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在产品方面,电磁继电器目前正向高压、大功率、小型化、高可靠、长寿命方向发展,尤其是高压直流继电器的推广和应用为电磁继电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技术方面,电磁继电器研究涉及虚拟样机技术、电弧理论与仿真技术、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健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方向,尤其是产品质量一致性稳健设计技术将成为我国军用电磁继电器设计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电磁系统 电弧仿真 质量一致性 稳键设计技术
下载PDF
触点开距对继电器交流电弧燃弧时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雪荣 赵韩 +2 位作者 崔行磊 梁慧敏 翟国富 《低压电器》 2013年第13期1-4,8,共5页
以某型交流负载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找到了触点开距与交流电弧提前过零相位角之间的关系,为降低继电器燃弧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实际产品尺寸和加工工艺等限制因素,确定了增大继电器触点开距的方案,并通过试... 以某型交流负载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找到了触点开距与交流电弧提前过零相位角之间的关系,为降低继电器燃弧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实际产品尺寸和加工工艺等限制因素,确定了增大继电器触点开距的方案,并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弧 触点开距 过零熄灭 提前过零相位角 燃弧时间 试验验证
下载PDF
航天继电器在可靠性筛选试验中寿命预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慧敏 王世成 翟国富 《低压电器》 2004年第7期3-7,共5页
针对现有航天继电器可靠性筛选试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航天继电器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与航天继电器可靠性筛选试验同步进行,采用高速并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线圈电流和触头电压信号,分析采样数据得到继电器特性参数(吸合... 针对现有航天继电器可靠性筛选试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航天继电器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与航天继电器可靠性筛选试验同步进行,采用高速并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线圈电流和触头电压信号,分析采样数据得到继电器特性参数(吸合时间等),对可靠性筛选试验中未失效的继电器产品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法,建立多变量寿命预测数学模型,实现航天继电器的寿命预测和早期失效产品的有效剔除。结合现有可靠性筛选试验设备,提出基于DSP的寿命预测试验装置总体方案,并给出寿命预测工作流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继电器 可靠性 寿命预测 筛选试验
下载PDF
基于复形法的继电器机械特性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薇薇 翟国富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3,共4页
提出了基于复形法的继电器机械特性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满足分断速度最大、闭合速度最小的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提出了复形法优化原理并编制了优化程序,并针对速度指标选取实例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实现不同目标、复杂约束条件下的继... 提出了基于复形法的继电器机械特性优化设计方法。针对满足分断速度最大、闭合速度最小的优化目标,建立目标函数,提出了复形法优化原理并编制了优化程序,并针对速度指标选取实例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实现不同目标、复杂约束条件下的继电器机械特性优化设计,减少了计算量,改善了优化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继电器结构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特性 复形法 分离速度 闭合速度
下载PDF
航天继电器多余物微粒复合检测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世成 梁慧敏 +1 位作者 王洪歧 翟国富 《低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5-50,共6页
针对在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中马特拉方法只检测继电器静态参数确定触点之间是否存在多余物微粒的缺点,提出了复合检测法,即在原方法的基础上,扩展了检测继电器的动态参数(如超程时间、动作时间等)。复合检测法不仅能够检测触点之间的... 针对在航天继电器多余物检测中马特拉方法只检测继电器静态参数确定触点之间是否存在多余物微粒的缺点,提出了复合检测法,即在原方法的基础上,扩展了检测继电器的动态参数(如超程时间、动作时间等)。复合检测法不仅能够检测触点之间的多余物粒子,还能够发现存在于继电器衔铁和极面之间的多余物,扩大了信号检测的来源,提高了检测效率。通过理论估算,确定了有效的检测参数及参数检测的技术指标,设计了复合检测法检测多余物的试验系统,介绍了试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软件控制流程。硬件调试表明,电路设计合理,参数测试精度达到了预期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继电器 复合检测法 马特拉方法 静态参数 动态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