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课程群建设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科界面化学类课程改革为例 |
姜兆华
姚忠平
黄玉东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5
|
|
2
|
数学建模助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专业“新工科”建设 |
胡兴诚
周欣
徐平
|
《大学化学》
CAS
|
2023 |
1
|
|
3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为例 |
高庆飞
王艳芳
马其鲁
李钧
王琦
|
《高等建筑教育》
|
2020 |
3
|
|
4
|
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 |
王明强
杨蕾
孙净雪
刘丽
|
《当代化工研究》
|
2025 |
0 |
|
5
|
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数字化资源在工科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姜艳秋
唐冬雁
林凯峰
张立珠
刘志刚
|
《高师理科学刊》
|
2024 |
0 |
|
6
|
以“贺信精神”引领“表面物理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
姚忠平
宋英
丛培琳
李杨
李春香
卢松涛
吴晓宏
|
《大学化学》
|
2025 |
0 |
|
7
|
非金属基材化学镀前活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
贾志刚
孔德龙
黎德育
李宁
|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8
|
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多校共上一堂课——“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初探及成效 |
朱平平
邵伟
姚奇志
郑媛
李婉
李玲玲
张万群
查正根
关明
白希
李厚金
胡昱
原弘
李恺
胡文远
王爱玲
赵军龙
翟翠萍
秦川丽
范乃英
胡瑞祥
沈永雯
郝俊生
张越
赵发琼
张海波
龚成斌
夏茹
郝海刚
张兴文
孙兴文
高珍
范勇
郭栋才
曹田
罗时玮
李红春
胡万群
兰泉
吴红
|
《大学化学》
CAS
|
2023 |
3
|
|
9
|
量子化学软件包Gaussian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
李欣
何雄
|
《广州化工》
CAS
|
2017 |
2
|
|
10
|
哈工大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姚忠平
丛培琳
郝素娥
姜兆华
黄玉东
|
《大学化学》
CAS
|
2020 |
11
|
|
11
|
新工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化学化工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王宇
吴亚东
王艳芳
徐平
|
《化工高等教育》
|
2021 |
10
|
|
12
|
索授式授课模式在大学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尝试 |
郝素娥
范瑞清
姚忠平
唐冬雁
杨春晖
韩喜江
|
《大学化学》
CAS
|
2021 |
4
|
|
13
|
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化学化工类课程建设与实践 |
李文旭
唐冬雁
吴金珠
刘志刚
宋英
|
《大学教育》
|
2022 |
1
|
|
14
|
大学化学实验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刘志刚
唐冬雁
周育红
张彬
刘新荣
蔡皓宇
|
《当代化工研究》
|
2021 |
4
|
|
15
|
聚焦杰出人才培养,“五位一体”推进化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周丽
唐冬雁
杜耘辰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1
|
|
16
|
HAN基电控固体推进剂电化学性能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
郭昊琪
杨玉林
|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粗化工艺对电解铜箔抗剥离强度和劣化率的影响 |
彭雪嵩
由宏伟
李兰晨
宋姝嬛
乐士儒
张锦秋
杨培霞
安茂忠
|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科教融合重构近化学化工专业物理化学教学内容研究——以过渡态为例 |
王群
颜美
周欣
徐平
果崇申
|
《当代化工研究》
|
2022 |
0 |
|
19
|
不同比例CeO_(2)包覆LNMO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董怡辰
王振波
|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刘江涛
王万琴
卯海鹏
王振波
钟明全
邹雪锋
|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