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压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研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哲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01年第3期35-36,共2页
介绍了冲压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特点 ,叙述了主机的研制、调试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该机械手可用于冲压机薄板类零件的自动上。
关键词 冲压机 机械手 自动上下料 汽车 研制
下载PDF
自动调节进给速度的NURBS插补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1
2
作者 梁宏斌 王永章 李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现代计算机数控系统中已经普遍使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但大多数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算法都致力于取得恒定的进给速度而不是轮廓精度。对此,提出了一种限定弓高误差的自动调节进给速度的空间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插补算法,它在通常加工... 现代计算机数控系统中已经普遍使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但大多数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算法都致力于取得恒定的进给速度而不是轮廓精度。对此,提出了一种限定弓高误差的自动调节进给速度的空间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线插补算法,它在通常加工时,是泰勒展开式2阶近似插补,而在小曲率半径零件的高速加工时,可以根据曲率半径和限定的弓高误差自动地调整进给速度,保证了轮廓加工精度。加工实例证实了这种插补算法的实时性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数控 插补算法 非均匀有理B样条 误差
下载PDF
标杆自动垂直平衡仪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扬 冀世军 杨立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2-425,共4页
为满足在野外勘探和测量、土木桥梁建筑中,测量仪器和建筑物与地平面的垂直度高精度的要求,选用采集精度为0.6′的高精度倾角传感器DX-008D,运用PID调节方法对PWM输出信号的控制技术,研制了一种可自动校准和检测工程用标杆垂直度的自动... 为满足在野外勘探和测量、土木桥梁建筑中,测量仪器和建筑物与地平面的垂直度高精度的要求,选用采集精度为0.6′的高精度倾角传感器DX-008D,运用PID调节方法对PWM输出信号的控制技术,研制了一种可自动校准和检测工程用标杆垂直度的自动垂直平衡仪,该仪器可在30秒钟内将工程用标杆的垂直度调整到要求的±3′范围之内,并且保持此状态.该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校准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和工作性能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标杆自动垂直平衡仪 PID调节 PWM控制
下载PDF
一种气动机械手插装作业的几何与力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陶建国 丁万江 +1 位作者 刘廷荣 刘占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2-65,共4页
对一种用于射孔弹上下料的气动机械手的插装作业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插装作业过程中的几何约束与力分析模型,导出了锥体接触、柱体一点接触和二点接触阶段插装时的位置和角度误差表达式,求解了各阶段所需的插装力,给出了避免发生... 对一种用于射孔弹上下料的气动机械手的插装作业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插装作业过程中的几何约束与力分析模型,导出了锥体接触、柱体一点接触和二点接触阶段插装时的位置和角度误差表达式,求解了各阶段所需的插装力,给出了避免发生卡阻和楔紧现象的几何与力约束条件.计算实例和实际作业证明:所提出的模型是正确有效的,该机械手的被动柔顺性能够保证其顺利完成多种射孔弹的插装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 机械手 装配作业 被动柔顺 分析模型
下载PDF
制造信息集成应用技术研究
5
作者 朱波 毛贵波 +1 位作者 何霆 王永新 《机械工程师》 2003年第12期31-33,共3页
针对企业信息化系统“信息孤岛”及“低层次集成”日趋严重的现象,阐述了制造信息集成技术对CIMS发展的重要意义,详细论述了不同条件下采用何种制造信息集成技术,并对企业信息集成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及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关键词 信息集成 CIMS 集成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基于STEP的网络化制造框架系统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晓明 王永章 +1 位作者 富宏亚 韩德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5期3-5,共3页
基于网络的STEP和XML数据共享技术不断发展,STEP-NC数控系统也日益兴起,但都限于网络制造的某个层次。文章针对这两方面的缺点,从两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化制造框架系统方案,对其实现原理和应用过程进行了介绍,对系统的... 基于网络的STEP和XML数据共享技术不断发展,STEP-NC数控系统也日益兴起,但都限于网络制造的某个层次。文章针对这两方面的缺点,从两者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化制造框架系统方案,对其实现原理和应用过程进行了介绍,对系统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其对制造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STEP STEP—NC XML
下载PDF
面向激光加工的数控自动编程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
7
作者 毛贵波 吕善进 +1 位作者 王扬 任长君 《机械工程师》 2003年第12期9-12,共4页
为提高激光加工数控系统的编程效率,减少编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开发了面向激光加工的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系统。该系统利用AutoCAD的DXF文件获取图形几何信息,生成优化的激光加工轨迹,输出并校验数控代码,并可以进行加工轨迹的仿真。系统... 为提高激光加工数控系统的编程效率,减少编程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开发了面向激光加工的图形交互自动编程系统。该系统利用AutoCAD的DXF文件获取图形几何信息,生成优化的激光加工轨迹,输出并校验数控代码,并可以进行加工轨迹的仿真。系统界面友好、工作可靠,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自动编程 DXF 代码校验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骨组织工程支架力学性能分析及改进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史小全 白临奇 +1 位作者 孙雅洲 刘海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孔隙结构和孔隙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性能,并对支架的孔隙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使其性能提高。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方形孔、球形孔和圆柱形孔3种结构55%~75%孔隙率的支架建模,计算得到各结构的表面积体积比;利用ANSYS ... 目的分析不同孔隙结构和孔隙率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力学性能,并对支架的孔隙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使其性能提高。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方形孔、球形孔和圆柱形孔3种结构55%~75%孔隙率的支架建模,计算得到各结构的表面积体积比;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结构受力的有限元计算,得到支架结构的应力分布和等效压缩模量;根据应力分布的特点,将方形孔的支架结构改进为长方形孔隙结构和长方体单元结构两种支架。结果随着孔隙率的增加,3种结构的表面积体积比均增大,对于相同的孔隙率,方形孔和球形孔的表面积体积比较大,圆柱形孔最小;3种结构的最大压应力总体趋势是随着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同一孔隙率的3种结构,方形孔的最大压应力最小;3种结构的模量和孔隙率近似呈线性关系,方形孔和圆柱形孔的模量值相近;60%孔隙率的方形孔及两种改进结构应力分析表明,两种改进结构的平行于应力方向的4条棱侧壁应力可减小约15%。结论方形孔的表面积体积比和力学性能比相同孔隙率的球形孔和圆柱形孔结构要更有优势,而改进的两种结构又可以提高方形孔的力学性能,两种改进的孔隙丰富了组织工程支架的结构,研究结果为两种支架的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支架 孔隙结构设计 力学性能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水导激光微细加工中激光与水束光纤耦合技术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灵 杨立军 +2 位作者 王扬 刘备 王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4-1621,共8页
为了保证水导激光微细加工中会聚激光与水束光纤的耦合效果,建立了由一个高精度耦合对准检测调整系统和一个特殊结构耦合装置组成的新的耦合系统,并提出了新的耦合对准方法。由于激光要经过空气层、玻璃层、水层进入水束光纤,因此根据... 为了保证水导激光微细加工中会聚激光与水束光纤的耦合效果,建立了由一个高精度耦合对准检测调整系统和一个特殊结构耦合装置组成的新的耦合系统,并提出了新的耦合对准方法。由于激光要经过空气层、玻璃层、水层进入水束光纤,因此根据计算结果,采用激光烧斑法来确定会聚透镜与水束光纤起始端(喷嘴孔)的距离;研究了激光在水束光纤中发生全反射的最大入射角;通过流体动力学仿真,设计了腔内流场分布均匀的耦合装置,保证了直径0.12 mm的水束光纤的高耦合品质;研究了激光能量在水束光纤中的衰减,采用特定波长和脉冲能量的激光和特殊过滤的去离子水来减小激光能量在水束光纤中耦合的损耗率。实验结果表明,水束光纤导光长度超过100 mm;采用该耦合技术能够在0.2 mm厚的硅基晶片上以2 mm/s速度切割出缝宽为0.12 mm的均匀窄缝,且几乎无裂纹、无热影响区。该耦合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水导激光微细加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导激光 激光微细加工 全反射 激光耦合 光纤耦合 仿真
下载PDF
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51
10
作者 贾宝贤 边文凤 +1 位作者 赵万生 王振龙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压电换能器是超声技术的主要部件,其种类多,用途及发展前景广。该文回顾了超声换能器的发展历程,概括总结了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分类和应用,分析了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发展趋势。大功率、低压驱动、高频、薄膜化、微型化、集成化是当前的发展... 压电换能器是超声技术的主要部件,其种类多,用途及发展前景广。该文回顾了超声换能器的发展历程,概括总结了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分类和应用,分析了压电超声换能器的发展趋势。大功率、低压驱动、高频、薄膜化、微型化、集成化是当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能器 压电 超声
下载PDF
微晶玻璃低温抛光表面微观形貌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飞虎 谢大纲 +2 位作者 赵清亮 韩荣久 裴舒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7-90,共4页
揭示了微晶玻璃的内部微观结构、其组成成分的结晶相和玻璃相、晶粒尺寸的测定,重点分析了超精密低温抛光后微晶玻璃的表面形貌和表现出来的微观表面缺陷。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抛光 结晶相 玻璃相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模糊梯度法的边缘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白景峰 赵学增 +1 位作者 强锡富 杨延竹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1-354,共4页
根据图象边缘灰度的梯度变化 ,构造图象灰度模糊矩阵和描述边缘点的隶属函数 ,利用遗传算法实现隶属函数各参数的寻优过程 ,并由输出隶属度判断提取图象边缘点 ,实现了图象的边缘检测。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描述边缘的穿越过程 ,并... 根据图象边缘灰度的梯度变化 ,构造图象灰度模糊矩阵和描述边缘点的隶属函数 ,利用遗传算法实现隶属函数各参数的寻优过程 ,并由输出隶属度判断提取图象边缘点 ,实现了图象的边缘检测。实验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描述边缘的穿越过程 ,并可改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隶属函数 模糊梯度法 图象处理 计算机
下载PDF
STEP-NC控制器及其刀轨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涛 王永章 富宏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90-1494,共5页
为实现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在传统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提出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的刀轨规划方法。首先,概述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控制器的类型及其3大核心功能模块,分析和研究了刀轨规划过程中坐标系... 为实现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在传统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提出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的刀轨规划方法。首先,概述了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控制器的类型及其3大核心功能模块,分析和研究了刀轨规划过程中坐标系转换问题,给出了利用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实体索引映射表规划加工特征刀轨的方法和步骤,着重分析了平面和型腔两个加工特征的加工策略,并基于上述方法给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法流程图。最后,结合一个基于平面、孔和型腔3个加工特征的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实例,将所规划出的G代码程序在配备开放式数控系统HITCNC的3轴数控铣床上进行实际加工,实验结果证明,该刀轨规划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数控程序控制器 刀轨规划 加工策略 数控系统
下载PDF
超低温氢氧泵轴承技术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古乐 王黎钦 +1 位作者 李秀娟 齐毓霖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20-623,共4页
液氢 /液氧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用球轴承工作在超低温高转速重载荷条件下 ,需要采用合适的材料匹配和可靠的固体润滑。对由 9Cr1 8套圈和球组成的钢制轴承 ,常采用 PTFE复合材料保持架及套圈和球上表面溅射PTFE膜层或 PVD软金属膜层来实现... 液氢 /液氧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用球轴承工作在超低温高转速重载荷条件下 ,需要采用合适的材料匹配和可靠的固体润滑。对由 9Cr1 8套圈和球组成的钢制轴承 ,常采用 PTFE复合材料保持架及套圈和球上表面溅射PTFE膜层或 PVD软金属膜层来实现润滑 ,其主要失效可归纳为磨损、胶合及保持架断裂 3种形式。采用氮化硅球的混合式陶瓷轴承以及套圈表面等离子体淹没离子注入 Ag润滑膜层的应用 ,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陶瓷轴承技术和离子改性技术将满足该轴承技术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 氢氧泵 轴承 火箭发动机
下载PDF
基于开放结构控制器的可重构数控系统 被引量:7
15
作者 文立伟 王永章 +1 位作者 路华 富宏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18-1022,共5页
讨论了可重构制造系统、可重构机床和可重构数控系统的内涵及关系,提出以开放体系结构控制器为基础构建可重构数控系统,并结合运动控制器的开放性,分析了数控系统重构的可行性。利用组件技术,阐述了可重构数控系统的实现机理和开发流程... 讨论了可重构制造系统、可重构机床和可重构数控系统的内涵及关系,提出以开放体系结构控制器为基础构建可重构数控系统,并结合运动控制器的开放性,分析了数控系统重构的可行性。利用组件技术,阐述了可重构数控系统的实现机理和开发流程。最后,通过可重构数控系统的开发实例,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可重构 开放结构控制器 组件
下载PDF
强化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被引量:37
16
作者 宋宝玉 李旦 +1 位作者 王娜君 张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61,106,共5页
为履行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使命,面向机械专业,提出四年教学全程强化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目标,在原有的实践教学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开拓性的改革与建设,集中体现于一项顶层设计、两种教学方法和三个实践平台,教学实践证明其是卓有... 为履行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使命,面向机械专业,提出四年教学全程强化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目标,在原有的实践教学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开拓性的改革与建设,集中体现于一项顶层设计、两种教学方法和三个实践平台,教学实践证明其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专业 工程创新能力 准现场 实践教学 项目教学法
原文传递
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切削特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扬 杨立军 齐立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利用 YAG激光对 Al2 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热 ,进行车削试验 ,通过对切削过程中的三向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表面参与应力及表面组织成分的分析 ,利用组织错配理论建立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的物理模型 ,阐述了颗粒增强型... 利用 YAG激光对 Al2 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加热 ,进行车削试验 ,通过对切削过程中的三向切削力、刀具磨损、切削表面参与应力及表面组织成分的分析 ,利用组织错配理论建立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切削的物理模型 ,阐述了颗粒增强型铝基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内部作用机理 ,利用物理模型解释了复合材料激光加热辅助切削过程中切削力下降、刀具磨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 组织错配 位错
下载PDF
六轴联动缠绕机数控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 被引量:7
18
作者 文立伟 路华 +1 位作者 富宏亚 王永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8,326,共5页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数控系统作为其成型工艺装备的重要部分 ,如果采用标准数控系统 ,会使它的扩充和修改极为有限 ,并难以将自己的专用技术、工艺经验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去 ,且成本较高。针对这些...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而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数控系统作为其成型工艺装备的重要部分 ,如果采用标准数控系统 ,会使它的扩充和修改极为有限 ,并难以将自己的专用技术、工艺经验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去 ,且成本较高。针对这些情况 ,文中提出以 IPC和多轴运动控制器为基础构成开放式的六轴缠绕机数控系统 ,阐述了该数控系统的硬件构成 ,并重点介绍了系统应用软件的结构、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以及如何在 Win-dows环境下进行用户化开发。该数控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 ,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六轴数控系统 多轴运动控制器 缠绕机 应用软件
下载PDF
刀具涂层技术及涂层刀具切削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韩荣第 胡广义 韩滨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19,共3页
在阐述刀具硬质涂层技术发展新动向的基础上 ,通过车削、铣削及攻丝的切削试验证明 :涂层刀具的切削力总比未涂层刀具的小 ,且不同涂层刀具的切削力减小程度不同 ,在试验的几种涂层刀具中 ,AlTiN涂层、TiCN -WS2
关键词 涂层刀具 切削力 切削性能 切削试验 铣削 攻丝 涂层技术 技术发展 硬质涂层
下载PDF
基于变粘度和油流惯性条件下静压滑环间隙流场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文琦 姜继海 +2 位作者 曹健 赵克定 姜银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3-36,共4页
在考虑变粘度和油流惯性条件下 ,研究了静压滑环中流体的流变特性 ,并推导了流量、压力计算公式 ,得出了静压滑环中密封带的压力分布规律。
关键词 流变特性 变粘度 静压滑环 流量 压力 液压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