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研与教学融合下的课程建设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材料表面与界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钱明芳 张学习 耿林 《教师》 2022年第27期111-113,共3页
科研和教学相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长期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聚焦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探... 科研和教学相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课程教学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长期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表面与界面”课程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以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聚焦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探索、思政体系构建、评价方式优化等五个方面,优化课程内容、构建教育体系、打造精品课程,持续培养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学术素养深厚的高层次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 研究生培养 课程思政 材料表面与界面
下载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改革及实践
2
作者 刘威 王春青 +1 位作者 田艳红 张威 《活力》 2018年第23期50-51,共2页
本文阐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新版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及在国际化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着重介绍了专业与美国电子工业联接协会(IPC)在标准培训和认证方面的合作模式、与国际化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承办国际会议及国际... 本文阐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新版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及在国际化方面的改革与实践。着重介绍了专业与美国电子工业联接协会(IPC)在标准培训和认证方面的合作模式、与国际化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承办国际会议及国际合作方面的改革及实践。为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与国际接轨,并实现国际化进行了有益探索。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改革将有利于本专业向国防及民用电子工业输送急需的人才、促进国防及民用电子工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技术 教学改革 方法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兆祥 田竟 李学英 《实验室科学》 2007年第6期6-7,共2页
立足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加强实验教学建设,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完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建设
下载PDF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强 刘丹 +3 位作者 夏昕 郏凌 韩秀丽 王玉金 《高教学刊》 2022年第2期51-54,共4页
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文章探索了优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方法。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提升学生理论水平;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激发学生研发兴趣;以校企合作为手段,扩宽学生培养途径;以年度项目、创新创... 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文章探索了优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方法。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提升学生理论水平;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激发学生研发兴趣;以校企合作为手段,扩宽学生培养途径;以年度项目、创新创业训练、毕业设计等环节为支撑,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经过实践验证,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大学生 实践
下载PDF
直升机特定结构先进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5
作者 谌广昌 段小明 +12 位作者 朱金荣 龚情 蔡德龙 李宇航 杨东雷 陈彪 李新民 邓旭东 余瑾 刘博雅 何培刚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44,共20页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上述特定结构部位的应用差距,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高速动态冲击能量防护部位应发展反应烧结曲面一体化成型的非透明装甲陶瓷材料和多晶透明装甲陶瓷材料,低能量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基材兼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热能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陶瓷基/树脂基混杂复合材料(Hybri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HCMC-PMC),机械能与电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以高性能微型压电陶瓷薄膜功能器件及柔性混合电子结构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电磁能与热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容的纤维增强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腐蚀防护区域应发展高性能耐磨腐蚀防护用溶胶-凝胶涂层。同时,应大力构建直升机装备高速动态能量冲击防护机理及防护材料抗弹击性能优化机制,并发展垂直起降飞行器多功能复合材料数字试验验证技术,以显著缩短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及装机应用周期并降低验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特定结构 先进陶瓷 微型压电陶瓷 多功能复合材料 数字化试验验证技术 综述
下载PDF
贺信精神指引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思政探索
6
作者 姜龙涛 晁振龙 +1 位作者 王黎东 郏凌 《高教学刊》 2025年第5期45-49,共5页
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给予哈工大在人才培养和国之重器打造方面的赞扬和希冀。材料力学性能作为一门... 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给予哈工大在人才培养和国之重器打造方面的赞扬和希冀。材料力学性能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对于科研人才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以材料力学性能课程为例,对标贺信中立德树人、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三个方面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地融入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为理工科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信精神 课程思政 价值引领 材料力学性能 思政映射
下载PDF
用于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富1T-MoS_(2)纳米薄片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樊鹏阳 樊姗 +5 位作者 戴勤进 郑晓英 董伟 王梦雪 黄小潇 张永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5-682,共8页
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1T相的MoS_(2)(1T'-MoS_(2))。表征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表明,1T'-MoS_(2)的电导率明显高于2H-MoS_(2),并且含有丰富的硫缺陷。这有助于大幅提升离子扩散... 通过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1T相的MoS_(2)(1T'-MoS_(2))。表征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表明,1T'-MoS_(2)的电导率明显高于2H-MoS_(2),并且含有丰富的硫缺陷。这有助于大幅提升离子扩散速率和电荷转移速率,优化材料的电化学和动力学性能。因此,采用1T'-MoS_(2)组装的电池在0.1 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202 mAh·g^(-1)。此外,在大电流密度下(1 A·g^(-1)),其经过500次恒电流充放电循环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92%,显示出较高的容量和长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1T-MoS_(2) 硫缺陷 正极材料
下载PDF
面向材料专业需求驱动的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刘紫航 高智勇 +2 位作者 刘淑娟 郝娟媛 隋解和 《高教学刊》 2025年第7期60-63,共4页
基于对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国内外现状、定位、学情和课程问题的分析,梳理该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该文围绕教学短板问题,探索和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导向型思维,深入分析解剖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蕴含的... 基于对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国内外现状、定位、学情和课程问题的分析,梳理该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该文围绕教学短板问题,探索和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性思维和导向型思维,深入分析解剖半导体器件物理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提出以提升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四大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采用讲授、讨论、领学和对话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手段,集成理论知识、动画模拟、器件实验“三位一体”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后,分析教学创新成效,并探讨该课程教学创新成果对其他工科院校甚至对发展新一代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加速构建“433”工业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半导体器件 半导体物理 课程改革 教学创新
下载PDF
In元素掺杂对Sn/rGO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天天 程玉贤 +1 位作者 夏龙 梁莹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6,共7页
本文以纳米级SnO2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热处理的方式制备具有不同含量In元素掺杂的In-Sn/rGO复合材料。研究了In元素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物相组成、缺陷程度、介电常数、导电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I... 本文以纳米级SnO2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热处理的方式制备具有不同含量In元素掺杂的In-Sn/rGO复合材料。研究了In元素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结构、物相组成、缺陷程度、介电常数、导电性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In元素未对Sn/rGO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和物相组成产生较大影响,仅稍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缺陷程度;随着In元素掺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导电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In-Sn/rGO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在In掺杂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佳,反射损耗值为–51.16 dB,相应的吸收频率为8.72 GHz,且有效吸收带宽为3.60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In-Sn/rGO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结构 缺陷程度 介电性能
下载PDF
碳基气凝胶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10
作者 张娜 张绪纪 +2 位作者 王依山 张学谦 黄小萧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随着电子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电磁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学术界和工业界提出了多种应对策略。由于电磁波吸波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并消耗电磁能量... 随着电子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电磁波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学术界和工业界提出了多种应对策略。由于电磁波吸波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并消耗电磁能量,所以成为解决电磁污染问题的关键手段。碳基气凝胶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结构、超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导电性等特点,在电磁波吸收领域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为此,详细介绍了碳基气凝胶吸波材料的多种制备方法,如冷冻干燥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真空浸渍法和金属离子辅助交联法等,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碳基气凝胶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前景,如高温环境中的热稳定性、潮湿环境中的防潮能力、强电磁辐射环境下的吸波性能,以及腐蚀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碳基气凝胶吸波材料在电磁波吸收、储能、建筑保温和电磁防护等多个领域中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于通过功能化改性和结构优化进一步提升性能方面,以推动在更多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吸收 碳基气凝胶 冷冻干燥 化学气相沉积 真空浸渍 金属离子辅助交联 工业应用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原位自生颗粒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玉鹏 曾根华 +5 位作者 马腾飞 王晓红 李傲 苏云婷 方虹泽 陈瑞润 《钛工业进展》 2025年第1期35-48,共14页
TiAl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和高温氧化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成为650℃以上最具应用潜力的轻质结构材料之一。然而,TiAl合金较低的室温塑性和高温强度,严重限制了其工程化应用。近年来,借助... TiAl合金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和高温氧化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成为650℃以上最具应用潜力的轻质结构材料之一。然而,TiAl合金较低的室温塑性和高温强度,严重限制了其工程化应用。近年来,借助复合技术,通过外加或原位自生增强相制备TiAl基复合材料成为提高TiAl合金综合性能的有效方法。随着TiAl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和组织性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增强体优化-组织调控-强韧化机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在TiAl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需综合考量制备工艺、增强相特征、界面结构等对性能的影响。系统介绍了近年来粉末冶金法制备原位自生颗粒增强Ti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TiAl基复合材料的优化设计与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金属基复合材料 组织调控 强韧化机制
下载PDF
融入科研最新研究成果 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巨福 王迎 +2 位作者 袁林 王小松 孙宇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0期27-31,共5页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核心工作,如何有效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高校发展的关键。科研发展对专业课程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的提升非常关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材...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核心工作,如何有效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高校发展的关键。科研发展对专业课程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的提升非常关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方面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中作者将围绕如何将科研成果深度融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开展讨论,提出相应措施,目的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相长,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科研成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课 教学水平
下载PDF
发挥特色加强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尊杰 王玉金 +1 位作者 范成磊 夏昕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2期242-243,共2页
本文简要论述了国内在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存在培养目标定位偏离实际,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和考核模式落后,对学生工程意识培养薄弱,工程训练等实践性环节明显薄弱,工程教育模式缺乏特色等... 本文简要论述了国内在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存在培养目标定位偏离实际,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和考核模式落后,对学生工程意识培养薄弱,工程训练等实践性环节明显薄弱,工程教育模式缺乏特色等问题。简要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加强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方面开展的工作,包括:改革培养模式,把工程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整个培养过程,专业工程师(见习工程师)培训认证,基于项目学习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考核模式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工程能力 培养
下载PDF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发 赵洪运 +1 位作者 于静泊 杨海峰 《高教学刊》 2020年第23期136-138,142,共4页
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课程是高校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工程技术人才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课程是高校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中的不足,对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程案例设计与教学效果探索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小萧 韩秀丽 +1 位作者 张强 黄陆军 《机械工程师》 2021年第6期1-2,5,共3页
为提升《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对该课程的案例式教学设计进行了探索,分析结果表明案例式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投入该课程的学习程度,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 专业课程 案例式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生课程教学新思路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瑞良 闫牧夫 乔英杰 《教学研究》 2016年第5期44-46,共3页
基于材料表面工程类课程的学习以及《材料表面工程导论》《功能薄膜等离子体辅助加工技术》和《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根据表面工程学科"综合、复合、交叉、系统"的特色,提出了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生... 基于材料表面工程类课程的学习以及《材料表面工程导论》《功能薄膜等离子体辅助加工技术》和《材料合成与制备方法》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实践,根据表面工程学科"综合、复合、交叉、系统"的特色,提出了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生课程讲授的新思路,即由传统制备技术到现代制备技术,由固态制备技术到气态(真空)制备技术、由污染环境型技术到环境友好型技术、由单一制备技术到复合制备技术,采用逐步过渡、逐步递进的方式进行讲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工程技术 研究生课程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巨福 《科技资讯》 2013年第12期191-192,共2页
作者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验教学发展的一些建议性观点。得出结论:实验课程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必须充分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因为其对于将... 作者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验教学发展的一些建议性观点。得出结论:实验课程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组织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必须充分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因为其对于将专业知识形象化讲解、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强实验基础设施建设,多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为高质量实验教学的建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创新意识 专业知识
下载PDF
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8
作者 夏昕 郏凌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第9期45-45,84,共2页
依据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时代背景下,简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搭建工程实践创新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
下载PDF
电子封装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晨曦 田艳红 +2 位作者 刘威 张威 王春青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20年第3期57-60,共4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电子封装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实验为平台,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以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为支撑,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电子封装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实验为平台,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以创新创业教学课程为支撑,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拓展学生多学科交叉学习视野,为学生创新创业打造牢固理论基础;以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训练为导向,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主动性;以加强与企业沟通为保障,促进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封装 创新创业能力 四位一体
下载PDF
基于科教融合的材料类创新实验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树龙 徐丽娟 +3 位作者 梁振泉 夏昕 杨剑群 田竟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3期55-58,共4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是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之一。科教融合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该文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钛合金材料...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是实现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的重要途径之一。科教融合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之一。该文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钛合金材料设计、制备及表征的创新实验课,对基于科教融合的创新实验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索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在创新实验课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授课教师的科研优势,使科教融合真正地落实到实验课程中;要将课程思政内容贯穿于创新实验的始终,从实验的具体内涵、实验的各个步骤和环节中发掘思政资源,实现创新实验课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科教融合 思想政治 钛合金 创新实验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