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特定结构先进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1
作者 谌广昌 段小明 +12 位作者 朱金荣 龚情 蔡德龙 李宇航 杨东雷 陈彪 李新民 邓旭东 余瑾 刘博雅 何培刚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44,共20页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上述特定结构部位的应用差距,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高速动态冲击能量防护部位应发展反应烧结曲面一体化成型的非透明装甲陶瓷材料和多晶透明装甲陶瓷材料,低能量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基材兼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热能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陶瓷基/树脂基混杂复合材料(Hybri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HCMC-PMC),机械能与电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以高性能微型压电陶瓷薄膜功能器件及柔性混合电子结构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电磁能与热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容的纤维增强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腐蚀防护区域应发展高性能耐磨腐蚀防护用溶胶-凝胶涂层。同时,应大力构建直升机装备高速动态能量冲击防护机理及防护材料抗弹击性能优化机制,并发展垂直起降飞行器多功能复合材料数字试验验证技术,以显著缩短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及装机应用周期并降低验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特定结构 先进陶瓷 微型压电陶瓷 多功能复合材料 数字化试验验证技术 综述
下载PDF
微波介质陶瓷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2
作者 苗洋 杨凯 +5 位作者 赵鹏 杨治华 俞雪勇 段小明 贾德昌 周玉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1,共8页
微波介质陶瓷作为微波电路中的电介质,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关键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雷达、卫星等领域。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微波介质陶瓷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微波介质陶瓷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涵盖发展目标... 微波介质陶瓷作为微波电路中的电介质,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关键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雷达、卫星等领域。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微波介质陶瓷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微波介质陶瓷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涵盖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路线图的微波介质陶瓷产业体系自立自强发展战略。为促进微波介质陶瓷的发展,实现我国微波介质陶瓷产品由中低端为主向高端型升级转变,突破高性能微波介质陶瓷制备技术及上游高纯原材料的自主化生产技术,建议加强微波介质陶瓷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重点微波通信领域的创新研发、积极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用介质陶瓷和加强产业生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介质 微波介质陶瓷 微波元件 新型材料
下载PDF
基于湿法纺丝技术的SiBCN-rGO陶瓷纤维的组织结构、力学和吸波性能
3
作者 高晨光 孙晓亮 +4 位作者 陈君 李达鑫 陈庆庆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0-296,共7页
随着我国新型空天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对热端部件的结构可靠性和宽频微波隐身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SiBCN系亚稳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热震、耐烧蚀、抗长时氧化、抗蠕变等特性,在高温吸波结构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但是该系亚稳陶瓷较低... 随着我国新型空天飞行器的快速发展,对热端部件的结构可靠性和宽频微波隐身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SiBCN系亚稳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热震、耐烧蚀、抗长时氧化、抗蠕变等特性,在高温吸波结构领域极具应用潜力,但是该系亚稳陶瓷较低的介电损耗限制了其电磁波吸收能力。本研究基于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具有良好力学和吸波性能的SiBCN-rGO陶瓷纤维。结果表明,制备的SiBCN-rGO陶瓷纤维具有多孔结构,且纤维的孔隙率随着氧化还原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 rG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此外,高含量rGO和高纤维比表面积促进了非晶基体中SiC的结晶析出。引入rGO显著提高了陶瓷纤维的拉伸性能,随着rGO质量分数从0提高至4%,纤维的断裂伸长率从8.05%增加到18.05%,拉伸强度从1.62 cN/dtex(0.324 GPa)提高到2.32 cN/dtex(0.464 GPa)。rGO含量增加降低了纤维的电阻率,且纤维的复介电常数实部与虚部均下降,但损耗角正切值逐渐提高。SiBCN-rGO陶瓷纤维表现出良好的吸波性能,其中含质量分数6%rGO的陶瓷纤维在9.20GHz处具有最小反射系数-50.90dB,有效吸收带宽达2.3 GHz,在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CN纤维 氧化还原石墨烯 吸波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导热氮化硅陶瓷基板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允瑞 贺云鹏 +6 位作者 杨鑑 周国相 林坤鹏 张砚召 杨治华 贾德昌 周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49-2660,共12页
电子电力技术的高度集成化对承载电子元器件的脆性陶瓷基板提出了更高的散热和强度要求。氮化硅陶瓷兼备优异的本征热导率和力学性能,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商业及实验中可实现的氮化硅热导率远低于其... 电子电力技术的高度集成化对承载电子元器件的脆性陶瓷基板提出了更高的散热和强度要求。氮化硅陶瓷兼备优异的本征热导率和力学性能,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目前商业及实验中可实现的氮化硅热导率远低于其本征热导率,如何在保证氮化硅优异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提高热导率仍然是一个难题。本文概述了高热导氮化硅的发展近况,着重论述氮化硅实际热导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同时对比了几种氮化硅烧结工艺的优劣情况,并简要介绍目前主流商业化的氮化硅陶瓷基板成型工艺,最后对氮化硅陶瓷基板发展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高导热 陶瓷基板 晶格氧 致密度 晶粒生长驱动力 晶粒生长形貌 烧结工艺
下载PDF
高温下氮化硅陶瓷摩擦磨损性能的演变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进 周国相 +1 位作者 杨治华 贾德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2-311,共10页
Si_(3)N_(4)陶瓷因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高硬度等特点,在高温耐磨损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研究了高温下Si_(3)N_(4)陶瓷与C/SiC陶瓷或GH214合金摩擦时的平面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Si_(3)N_(4)陶瓷和C/SiC陶瓷对... Si_(3)N_(4)陶瓷因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高硬度等特点,在高温耐磨损领域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研究了高温下Si_(3)N_(4)陶瓷与C/SiC陶瓷或GH214合金摩擦时的平面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Si_(3)N_(4)陶瓷和C/SiC陶瓷对磨时,随着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温度为1200℃时,Si_(3)N_(4)陶瓷平均摩擦系数低于0.4,且其磨损表面出现磨痕、磨粒和SiO_(2)氧化膜,磨损形式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Si_(3)N_(4)陶瓷与GH214合金对磨时,随着温度升高,摩擦系数增大,陶瓷样品表面出现明显的金属氧化物层,其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Si_(3)N_(4)陶瓷与两种对磨材料摩擦时,氧化磨损均产生氧化膜并对Si_(3)N_(4)陶瓷均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可有效减少Si_(3)N_(4)陶瓷基体的磨损,提高Si_(3)N_(4)陶瓷的磨损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陶瓷 摩擦系数 平面摩擦磨损 磨损机制 高温摩擦性能
下载PDF
金属微弧氧化功能陶瓷涂层设计制备与使役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亚明 邹永纯 +5 位作者 王树棋 陈国梁 欧阳家虎 魏大庆 贾德昌 周玉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45,共26页
从微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功能陶瓷涂层设计制备与使役性能角度综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弧氧化涂层的生长过程与形成机理;讨论了关键工艺参数(电解液组成、电参数)及金属基体成分对涂层生长及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基于抗磨减摩... 从微弧氧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功能陶瓷涂层设计制备与使役性能角度综述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微弧氧化涂层的生长过程与形成机理;讨论了关键工艺参数(电解液组成、电参数)及金属基体成分对涂层生长及膜基结合强度的影响;基于抗磨减摩、耐腐蚀、热防护、热控、介电绝缘、催化、生物等特殊功能化需求,探讨了涂层成分/结构设计,以及如何控制工艺/组成/结构获取高性能功能化涂层。最后,指出了微弧氧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并从基础理论、涂层工艺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功能化涂层 抗磨减摩 耐腐蚀 热防护 介电 催化
下载PDF
Si-B(Al)-C-N系非晶和纳米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贾德昌 张鹏飞 +3 位作者 杨治华 叶丹 孙振淋 周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11,25,共8页
Si-B(Al)-C-N系非晶和纳米陶瓷材料微观结构独特,高温性能优良,在高温结构材料与航天防热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从Si-B(Al)-C-N系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与工艺特点,典型的组织特征和高温性能,以及Si-B(Al)-C-N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等... Si-B(Al)-C-N系非晶和纳米陶瓷材料微观结构独特,高温性能优良,在高温结构材料与航天防热领域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从Si-B(Al)-C-N系陶瓷的主要制备方法与工艺特点,典型的组织特征和高温性能,以及Si-B(Al)-C-N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等几方面,综述了该系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Al)-C—N系陶瓷 非晶态 纳米陶瓷 抗氧化性 高温蠕变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新型SiBCN先驱体的合成及其陶瓷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治华 贾德昌 周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有机先驱体制备S iBCN复合陶瓷的研究现况.详细介绍了S iBCN先驱体合成的两种主要方法,并对利用这两种方法获得的先驱体和裂解后的陶瓷的产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阐述了S iBCN复合陶瓷与纯S iC和S i3N4陶瓷在力学,抗蠕变... 综述了近年来采用有机先驱体制备S iBCN复合陶瓷的研究现况.详细介绍了S iBCN先驱体合成的两种主要方法,并对利用这两种方法获得的先驱体和裂解后的陶瓷的产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阐述了S iBCN复合陶瓷与纯S iC和S i3N4陶瓷在力学,抗蠕变,抗氧化等性能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B—C—N 先驱体 裂解 复合陶瓷
下载PDF
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曲秀荣 贾德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147,共4页
综述了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特性和发展现状,给出了多数目前已经研究的微波陶瓷体系及其性能,阐述了其制备方法,提出了改善其性能的途径和微波介质陶瓷的预期进展。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介电性能 进展
下载PDF
BN-SiC层状复合陶瓷的断裂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旭暄 贾德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以SiC、BN粉为原料,采用热压法制作了BN-SiC层状复合陶瓷,并对层状复合陶瓷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层状材料通过层间界面优先开裂使横向裂纹扩展路径明显曲折化,断裂从一次性脆断变为对裂纹损伤具有一定容忍能力的逐次多级断裂,裂纹... 以SiC、BN粉为原料,采用热压法制作了BN-SiC层状复合陶瓷,并对层状复合陶瓷的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层状材料通过层间界面优先开裂使横向裂纹扩展路径明显曲折化,断裂从一次性脆断变为对裂纹损伤具有一定容忍能力的逐次多级断裂,裂纹张开位移显著增大,断裂韧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氮化硼 层状复合陶瓷 断裂行为
下载PDF
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1
作者 蔡德龙 陈斐 +11 位作者 何凤梅 贾德昌 匡宁 苗蕾 邱海鹏 王洪升 徐念喜 杨治华 于长清 张俊武 张伟儒 周延春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19年第1期4-120,共117页
透波陶瓷材料已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天线罩、天线窗等部件的关键候选材料。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透波陶瓷材料的耐温、透波、承载等特性是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对透波陶瓷材料的技术要求,阐述了透波陶... 透波陶瓷材料已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天线罩、天线窗等部件的关键候选材料。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透波陶瓷材料的耐温、透波、承载等特性是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对透波陶瓷材料的技术要求,阐述了透波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着重对现有透波陶瓷材料体系及其透波特性测试方法和原理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未来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透波陶瓷材料 透波材料设计要求 测试方法及原理
下载PDF
原位合成SiC-BN复合陶瓷设计与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治华 贾德昌 周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2-274,共3页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SiC-BN复合陶瓷.通过热力学计算,选择了制备SiC-BN复合陶瓷的反应方程式,并通过进一步的计算,选择合适的烧结工艺保证了反应方程式Si3N4+B4C+2C=3SiC+4BN不会受到副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此反应在1700...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SiC-BN复合陶瓷.通过热力学计算,选择了制备SiC-BN复合陶瓷的反应方程式,并通过进一步的计算,选择合适的烧结工艺保证了反应方程式Si3N4+B4C+2C=3SiC+4BN不会受到副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此反应在1700℃能够反应完成,生成β-SiC和h-B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BN 力学研究 陶瓷设计 反应方程式 复合陶瓷 热力学计算 Β-SIC 工艺保证 副反应 制备
下载PDF
堇青石陶瓷烧结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袁旭暄 贾德昌 周玉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3年第6期48-50,共3页
本文利用DSC、XRD技术,研究了MgO、AlO_3和SiO_2反应烧结制备堇青石陶瓷的机理。结果表明MgO和Al_2O_3在1155℃反应合成镁铝尖晶石(MgAl_2O_4),进而在1317℃长时间保温与SiO_2反应生成堇青石。
关键词 堇青石陶瓷 烧结机理 镁铝尖晶石 反应烧结 DSC XRD
下载PDF
高温吸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陈政伟 范晓孟 +12 位作者 黄小萧 贾德昌 李均 邵刚 邵长伟 王海龙 殷小玮 杨治华 张西军 张锐 赵彪 周延春 周忠祥 《现代技术陶瓷》 CAS 2020年第1期1-98,共98页
高温陶瓷吸波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强吸收等优点,已成为解决电磁污染以及军事隐身技术的关键候选材料。如何优化最小反射系数、拓宽有效吸波频宽和提高高温稳定性是发展高温陶瓷吸波材料的关键。本文针对高温吸波和电磁屏蔽对陶瓷... 高温陶瓷吸波材料具有低密度、耐高温、强吸收等优点,已成为解决电磁污染以及军事隐身技术的关键候选材料。如何优化最小反射系数、拓宽有效吸波频宽和提高高温稳定性是发展高温陶瓷吸波材料的关键。本文针对高温吸波和电磁屏蔽对陶瓷吸波材料的需求,阐述了陶瓷吸波材料的基本原理,重点以电磁损耗机理为出发点,对现有陶瓷吸波材料体系、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吸波特性测试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陶瓷吸波材料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吸波陶瓷材料 吸波材料设计要求 测试方法及原理
下载PDF
LiTaO_3基压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有凤 贾德昌 +1 位作者 周玉 孟庆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4-778,共5页
介绍了LiTaO3的基本性质,综述了LiTaO3基压电陶瓷体系的制备方法、压电铁电性能及应用背景,指出了目前相关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展望了LiTaO3基压电陶瓷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压电陶瓷 固溶 LITAO3
下载PDF
ZrO2陶瓷的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段小明 周玉 +1 位作者 贾德昌 刘占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548-551,共4页
研究了ZrO2(2Y)陶瓷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并对其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是一种应变率敏感的材料,其动态压缩强度明显高于静态值.复合材料的动态损伤破坏机理表现为应力、应变、惯性效应、摩擦、温... 研究了ZrO2(2Y)陶瓷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并对其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是一种应变率敏感的材料,其动态压缩强度明显高于静态值.复合材料的动态损伤破坏机理表现为应力、应变、惯性效应、摩擦、温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静态情况有较大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2(2Y) HOPKINSON压杆 动态力学性能 动态损伤
下载PDF
基于浆料形态的陶瓷3D打印技术的浆料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文进 周国相 +5 位作者 林坤鹏 张砚召 赵哲 杨治华 贾德昌 周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18-1926,共9页
3D打印技术因其操作简单便捷、成型快速灵活、可制备复杂结构的器件等优点,在精密陶瓷零件制造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根据3D打印陶瓷的材料形态综述不同3D打印技术在陶瓷制备方面的特点,重点介绍了陶瓷3D打印成型技术中直写式3D打印、... 3D打印技术因其操作简单便捷、成型快速灵活、可制备复杂结构的器件等优点,在精密陶瓷零件制造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根据3D打印陶瓷的材料形态综述不同3D打印技术在陶瓷制备方面的特点,重点介绍了陶瓷3D打印成型技术中直写式3D打印、光固化3D打印、喷墨3D打印等技术所涉及的粘结剂、分散剂等组分的应用及作用机理,并对水基和非水基两种类型的添加剂组分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3D打印技术制备高性能陶瓷样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3D打印 浆料 粘结剂 分散剂 水基 非水基
下载PDF
TA15合金微弧氧化陶瓷涂层制备与电偶腐蚀性能 被引量:17
18
作者 周科 王树棋 +3 位作者 娄霞 邹永纯 张鹏飞 王亚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80,共9页
目的改善TA15合金(Ti6Al2Zr1Mo1V)与异种金属间接触时产生的电偶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方法在硅酸盐电解液中,于钛合金表面制备TiO2基陶瓷涂层。采用XRD、SEM和EDS等方法,表征涂层的物相成分、组织结构及... 目的改善TA15合金(Ti6Al2Zr1Mo1V)与异种金属间接触时产生的电偶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方法在硅酸盐电解液中,于钛合金表面制备TiO2基陶瓷涂层。采用XRD、SEM和EDS等方法,表征涂层的物相成分、组织结构及元素分布,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和电偶腐蚀等测试涂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微弧氧化涂层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致密,外层疏松多微孔,且内层与基体的结合呈现凹凸界面,出现“局部过生长”现象。涂层以金红石和锐钛矿TiO2相为主。与基体合金相比,陶瓷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了0.672V;随氧化时间的延长,涂层厚度增加,内层变得更加致密,涂层的自腐蚀电位提高。涂层内层的阻抗模值,随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分别为1.16×10^6Ω·cm^2(10min)、1.2×10^6Ω·cm^2(30min)和3.8×10^6Ω·cm^2(50min)。在3.5%NaCl溶液中进行电偶腐蚀试验15天后,30CrMnSiA钢/TA15合金微弧氧化涂层对偶件的平均电偶腐蚀速度,明显低于30CrMnSiA钢与TA15合金、巴氏合金、铝青铜偶接时的腐蚀速度。结论微弧氧化致密阻挡层具有良好的阻隔特性,降低了电偶腐蚀敏感度,有效缓解了电偶腐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15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涂层 组织结构 电偶腐蚀
下载PDF
石英玻璃的析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春凤 贾德昌 +2 位作者 周玉 高峰 陈维思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613-616,共4页
分别对石英玻璃粉末和块体进行高温热处理,对粉末的冷等静压坯体进行无压烧结,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烧结温度对石英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玻璃... 分别对石英玻璃粉末和块体进行高温热处理,对粉末的冷等静压坯体进行无压烧结,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实验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及烧结温度对石英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玻璃的析晶产物均为低温方石英.在析晶过程中,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石英玻璃粉末和块体的析晶量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分别为1400℃~1550℃,1350℃~1500℃)内急剧增加,到1575℃和1525℃时,析晶量达到最大;此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析晶量下降.随着无压烧结温度的升高,冷等静压坯体的析晶量逐渐增加.石英玻璃的析晶初始温度较低.石英玻璃粉末在1150℃保温30 min就已析出晶体,而块体石英玻璃在1200℃保温时才有少量晶体生成.对于无压烧结的坯体,1400℃才可以看到少量析晶.从析晶量上看,石英玻璃粉末的析晶量要高于块体,表明粉末的析晶能力高于块状石英玻璃.无压烧结的坯体,析晶量较低,到1500℃才有明显的析晶(约为15.28%),1600℃时,析晶量较高(70.49%),此时的方石英很大,看不到完整的晶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玻璃 析晶 低温方石英 热处理 无压烧结
下载PDF
LY12铝合金表面喷射式微弧氧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亚明 韩晓东 +3 位作者 郭立新 欧阳家虎 贾德昌 周玉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小型微弧氧化电源装置和新颖的喷射式阴极,解决传统的浸入式微弧氧化工艺不能用于外场大面积构件局部修复用涂层制备的问题。采用XRD、SEM、EDS等分析手段研究涂层的物相与组织结构。用动电位极化法及盐雾腐蚀试验评价涂层的抗腐蚀... 采用小型微弧氧化电源装置和新颖的喷射式阴极,解决传统的浸入式微弧氧化工艺不能用于外场大面积构件局部修复用涂层制备的问题。采用XRD、SEM、EDS等分析手段研究涂层的物相与组织结构。用动电位极化法及盐雾腐蚀试验评价涂层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同电参数条件下,喷射式微弧氧化电流密度略高于浸入式氧化,生长的涂层厚度稍低于浸入式氧化,喷射式与浸入式微弧氧化涂层生长规律一致。涂层主要由α-Al2O3和γ-Al2O3组成,涂层内层致密,表面多微孔。TAFEL极化曲线与盐雾腐蚀测试均表明,微弧氧化涂层明显改善LY12铝合金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外场修复 喷射式微弧氧化 涂层 腐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