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辐射环境下SiC功率MOSFET栅氧长期可靠性研究
1
作者 杜卓宏 肖一平 +2 位作者 梅博 刘超铭 孙毅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利用等效1 MeV中子和γ射线对1200 V SiC功率MOSFET进行辐射,研究了电离损伤和位移损伤对器件的影响,并分析了辐射后器件栅氧长期可靠性。结果表明:中子辐射后器件导通电阻发生明显退化,与辐射引入近界面缺陷降低载流子寿命和载流子迁... 利用等效1 MeV中子和γ射线对1200 V SiC功率MOSFET进行辐射,研究了电离损伤和位移损伤对器件的影响,并分析了辐射后器件栅氧长期可靠性。结果表明:中子辐射后器件导通电阻发生明显退化,与辐射引入近界面缺陷降低载流子寿命和载流子迁移率有关。时间依赖的介质击穿(TDDB)结果表明,栅泄漏电流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与空穴捕获和电子捕获效应有关。中子辐射后栅漏电演化形式未改变,但氧化层击穿时间增加,这是中子辐射缺陷增加了Fowler-Nordheim(FN)隧穿势垒的缘故。总剂量辐射在器件氧化层内引入陷阱电荷,使得器件阈值电压负向漂移。随后的TDDB测试表明,与中子辐射一致,总剂量辐射未改变栅漏电演化形式,但氧化层击穿时间提前。这是总剂量辐射在氧化层内引入额外空穴陷阱和中性电子陷阱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功率MOSFET 电离辐射 中子辐射 时间依赖的介质击穿(TDDB) 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玻璃毛细管的大气环境MeV质子微束的产生与测量
2
作者 万城亮 潘俞舟 +16 位作者 朱丽萍 李鹏飞 张浩文 赵卓彦 袁华 樊栩宏 孙文胜 杜战辉 陈乾 崔莹 廖天发 魏晓慧 王天琦 陈熙萌 李公平 Reinhold Schuch 张红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152,共10页
本文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了大气环境中工作的2.5 MeV质子外束微束,并对束斑直径及能量分布随玻璃毛细管与束流方向之间角度(倾角)变化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玻璃毛细管轴向与束流方向一致时(倾角为0°),产生的微束中存在保持初始... 本文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了大气环境中工作的2.5 MeV质子外束微束,并对束斑直径及能量分布随玻璃毛细管与束流方向之间角度(倾角)变化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在玻璃毛细管轴向与束流方向一致时(倾角为0°),产生的微束中存在保持初始入射能量的直接穿透部分以及散射部分,其中直接穿透的质子占比最大,束斑直径也最大.随着玻璃毛细管倾角的增大,当其大于几何张角时,束斑直径变小,产生的微束全部为能量减小的散射部分,直接穿透质子消失.我们对质子在玻璃毛细管内传输时的内壁散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及离子轨迹分析,发现大角度的散射部分决定了形成的外束微束斑外围轮廓,而束斑中心区域由不与毛细管内壁产生任何作用的直接穿透离子构成,其大小由玻璃毛细管出口直径以及几何容许张角决定.采用玻璃毛细管产生的外束微束具有产生简单廉价,微束区域定位简单的特点,有望在辐射生物学、医学、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外束微束 MeV质子 锥形玻璃毛细管
下载PDF
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及电子器件单粒子效应试验研究
3
作者 沈志强 刘剑利 +3 位作者 陈启明 肖一平 刘超铭 王天琦 《现代应用物理》 2024年第4期130-136,共7页
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主要用于模拟空间环境中高能粒子辐照,探索高能粒子与材料、器件以及生命体的相互作用机理。该加速器主要由离子源、直线加速器、注入线、同步加速器、引出线和3个实验终端组成。自2022年11月验收以来,该加速器... 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主要用于模拟空间环境中高能粒子辐照,探索高能粒子与材料、器件以及生命体的相互作用机理。该加速器主要由离子源、直线加速器、注入线、同步加速器、引出线和3个实验终端组成。自2022年11月验收以来,该加速器已完成质子束、氦束、碳束、氪束、钽束、铋束、铀束等离子束的调试,相继开展了材料、电子器件、农作物种子、微生物、小鼠等样品的辐照试验,成为基础研究的实验平台。在基于该加速器的辐照试验平台中,开展了国产SiC功率MOSFET器件单粒子效应研究。300 MeV质子重离子加速器产生能量为1864.3 MeV的^(181)Ta^(31+)离子束,在经过钛窗和空气中传输后,达到SiC表面时LET值为80.7 MeV·cm^(2)·mg^(-1)。通过在SiC功率MOSFET器件漏极上施加不同偏置电压,对栅极和漏极泄漏电流检测分析,获取了在不同偏置条件下SiC MOSFET器件的漏电退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重离子加速器 高能粒子辐照 SiC功率MOSFET器件 栅极潜损伤 泄漏电流永久退化 单粒子烧毁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Al涂层研究
4
作者 孙永烁 温道胜 +5 位作者 钱春光 张铭浩 吕庆华 张明远 王守仁 汪鑫伟 《山东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55-65,共11页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强等优异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中,钛合金使用占比成为衡量航空航天设备是否先进的标准之一。由于该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因此微动磨损成为钛合金零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钛合... 钛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强等优异性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中,钛合金使用占比成为衡量航空航天设备是否先进的标准之一。由于该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因此微动磨损成为钛合金零件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钛合金的抗微动磨损性能,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涂层。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Ti-Al粉末能改善TC4钛合金硬度和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激光熔覆 抗氧化 耐磨涂层
下载PDF
考虑太阳光压的小天体附近自然绕飞轨道研究
5
作者 郎安琪 秦子浩 谭立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6,共12页
在小天体附近是否存在探测器的长寿命自然绕飞轨道是近小天体段轨道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针对不规则小天体附近复杂动力学环境,综合考虑不规则引力摄动J_(2)、J_(3)、J_(4)项,太阳光压摄动和可能存在的星蚀情况,基于平均动力学和冻结轨道... 在小天体附近是否存在探测器的长寿命自然绕飞轨道是近小天体段轨道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针对不规则小天体附近复杂动力学环境,综合考虑不规则引力摄动J_(2)、J_(3)、J_(4)项,太阳光压摄动和可能存在的星蚀情况,基于平均动力学和冻结轨道求解方法发展了一种能够快速确定小行星附近长寿命自然绕飞轨道的类型和存在区域(轨道根数存在范围)的半解析方法。分析了考虑光压摄动、星蚀以及小行星-探测器系统参数变化对这些轨道存在区域的影响。搜索了潜在威胁小行星99942 Apophis附近可能存在的自然绕飞轨道,发现了两类长寿命轨道族:存在域小且对参数不确定性更敏感的向日轨道族和半长轴跨度范围较大且稳定性更好的晨昏线轨道族。研究结果表明太阳光压对不规则小天体附近长寿命绕飞轨道的存在情况影响显著。考虑光压摄动后,长寿命轨道存在域显著减小。随着光压摄动的增强,向日轨道偏心率增大,而晨昏线轨道偏心率减小,两类轨道的半长轴覆盖范围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 不规则引力摄动 太阳光压摄动 阴影效应 冻结轨道
下载PDF
月球驻人基地研究综述与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泽旭 袁帅 +7 位作者 潘文特 杨强 程昆林 李丽芳 徐绯 陈蓉 王庆功 郑博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469,M0001,M0002,共17页
对国内外驻人月球基地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梳理国内外月球探索与月球基地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和成果,探讨并凝练了月球基地建设的四大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位于月球极区的驻人基地总体规划方案和六大系统组成,并从月... 对国内外驻人月球基地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梳理国内外月球探索与月球基地研究的标志性事件和成果,探讨并凝练了月球基地建设的四大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位于月球极区的驻人基地总体规划方案和六大系统组成,并从月球资源探测与开发、能源利用与环控、生命与健康、月面通信与智能技术、运载与交通以及运维和模拟等层面提炼出多项关键技术,基于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月球基地建设的实际需求,总结其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未来驻人月球基地的建设与运维提供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驻人基地 总体设想 关键技术 发展展望
下载PDF
铝锂合金薄板微结构辊压微成形缺陷及其电致塑性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汪鑫伟 高鹏永 +6 位作者 石胜龙 刘琛 徐杰 王春举 李建伟 郭斌 单德彬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94,共13页
目的研究微结构形状及尺寸、压下量、温度、电流强度和电流路径对电流辅助辊压成形的影响规律,分析辊压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行为,探究电致塑性效应对辊压成形的作用机理,并以此来解决薄板微结构形性协同控制关键问题。方法采用ABAQUS建... 目的研究微结构形状及尺寸、压下量、温度、电流强度和电流路径对电流辅助辊压成形的影响规律,分析辊压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行为,探究电致塑性效应对辊压成形的作用机理,并以此来解决薄板微结构形性协同控制关键问题。方法采用ABAQUS建立微结构辊压有限元模型,通过辊压成形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相关研究。首先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探究了沟槽形状、沟槽深度、压下量对成形效果的影响。其次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对比辊对辊(R2R)和辊对板(R2P)2种电流路径、对比电流辅助辊压和等温辊压模拟试验来依次探究电流强度、电流路径、电流的非热效应对铝锂合金薄板微结构辊压成形过程中微结构填充率与板材翘曲高度等辊压成形缺陷的影响规律。结果在R2R电流路径下,电流分布于整个板厚空间,而在R2P电流路径下,电流主要分布于材料表面,2种路径下的温度与应力分布相似,但R2R下的峰值温度略高,约高20℃;峰值应力略小,约小35MPa。当压下量与微沟槽宽度越大、沟槽形状越接近矩形时,辊压填充高度和翘曲高度均越大。在相同温度下,与等温辊压相比,电流辅助辊压微结构填充高度更高。三角形微沟槽在100 A、30%压下量时的辊压填充高度提升率高达7%。在等温辊压下,微结构填充时的塑性流动主要分布于表层;而在电流辊压下,微结构填充时的塑性流动在整个板厚范围内分布得较为均匀,且应力集中不明显。温度对辊压微结构薄板翘曲程度的改善作用较小,电致塑性效应大幅改善了微结构薄板辊压翘曲程度,翘曲高度减小约70%。结论从焦耳热均匀性角度来看,电流路径选择R2R更优。通过改变压下量、微沟槽宽度与形状可以改变微结构辊压成形效果。相较于等温辊压,电流辅助辊压可以提高辊压填充高度、减小板材翘曲高度,故其成形效果更好,说明电流非热效应可以促进辊压成形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电流辅助 成形缺陷 微结构 电致塑性效应
下载PDF
石墨烯–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豪 王秒 +3 位作者 刘大钊 盛捷 陶锋 王志俊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7-185,共9页
目的通过引入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提高铜基体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方法通过球磨、原位生长复合的方法,向铜粉上均匀引入纳米金刚石和石墨烯,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石墨烯–金刚石混杂强化铜基复合材料(Gr@Dia/Cu)。利用扫描电... 目的通过引入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提高铜基体的硬度和抗腐蚀性能。方法通过球磨、原位生长复合的方法,向铜粉上均匀引入纳米金刚石和石墨烯,并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制备石墨烯–金刚石混杂强化铜基复合材料(Gr@Dia/Cu)。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硬度计、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显微硬度、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此外,还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腐蚀产物进行分析,并讨论Gr@Dia/Cu的腐蚀机理。结果微观组织分析表明,石墨烯和纳米金刚石可以均匀地分散于铜基体中。Gr@Dia/Cu的硬度达到了97.49HV,相较于纯Cu,Gr@Dia/Cu的硬度提高了55.2%。在3.5wt%的NaCl溶液中,Gr@Dia/Cu表现出较好的抗腐蚀性能,其腐蚀电压为98 mV(纯Cu为121 mV),Gr@Dia/Cu的腐蚀电流为3.082×10^(–7)A/cm^(2)(纯铜为7.293×10–7A/cm^(2)),腐蚀速率低至0.0723 mm/a,抗腐蚀效率提高了57.74%。Gr@Dia/Cu的腐蚀产物中含有Cu2O、Cu(OH)2和CuO,与其他样品相比,Gr@Dia/Cu的腐蚀产物中CuO的相对含量(22.03%)明显较高。结论原位生长的石墨烯由于自身良好的抗渗透性和化学惰性,可以大大提高铜基体的抗腐蚀性能,并且石墨烯可以在腐蚀过程中诱导产生致密的CuO钝化层,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原位生长 混杂强化 硬度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空间太阳电池柔性封装材料与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会阳 王豪 +7 位作者 赵亮亮 张炜楠 王岩 吴跃民 于辉 孙承月 琚丹丹 吴宜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3-33,共11页
基于深空探测、空间电站以及商业航天、微纳卫星、长航时临近空间飞行等任务需求,高效率、轻量化、柔性化、高可靠性是未来空间太阳电池阵发展的主题。太阳电池阵由传统的刚性电池阵、半刚性电池阵向柔性电池阵发展。航天器在轨服役过... 基于深空探测、空间电站以及商业航天、微纳卫星、长航时临近空间飞行等任务需求,高效率、轻量化、柔性化、高可靠性是未来空间太阳电池阵发展的主题。太阳电池阵由传统的刚性电池阵、半刚性电池阵向柔性电池阵发展。航天器在轨服役过程中需遭受带电粒子辐射、紫外辐射、原子氧等空间环境,因此需在电池表面封装防护层以减缓电池性能退化。作为太阳电池辐射屏蔽层,盖片的辐射防护性能、光学性能、力学性能是保证电池长期在轨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聚硅氧烷、透明聚酰亚胺、赝形玻璃盖片等太阳电池柔性封装材料研究进展,归纳了相关的空间环境模拟试验与在轨暴露试验结果,最后针对太阳电池柔性封装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柔性封装 辐射防护 赝形玻璃盖片
下载PDF
大型立式准直太阳模拟器研制关键技术
10
作者 蒋山平 柳晓宁 +10 位作者 王丹艺 周泽鹏 张鹏嵩 向艳红 郭子寅 张博伦 龚洁 于晨 李烨 琚丹丹 闫继宏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5期567-573,共7页
针对立式容器结构的综合辐照舱对太阳辐照环境模拟的需求,研制了一套大型立式太阳模拟器,其采用了立式离轴准直型光学系统,能够精准模拟满足辐照度、辐照均匀性、准直性和太阳光谱分布的空间太阳辐照环境。在设备研制过程中,完成了大型... 针对立式容器结构的综合辐照舱对太阳辐照环境模拟的需求,研制了一套大型立式太阳模拟器,其采用了立式离轴准直型光学系统,能够精准模拟满足辐照度、辐照均匀性、准直性和太阳光谱分布的空间太阳辐照环境。在设备研制过程中,完成了大型立式离轴光机结构设计、结构变形影响分析、大尺寸单体金属镜加工、准直镜柔性支撑设计、集成冷却设计和氙灯快速装校等关键技术研究。大气环境和真空低温环境下的测试结果表明,该太阳模拟器实现了在真空低温环境下辐照面ϕ1000 mm,辐照度2.3个太阳常数(最高可扩展至5个太阳常数),面辐照不均匀度±4.86%,准直角±1.83°的光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环境模拟 太阳模拟器 立式离轴准直 大尺寸单体金属镜 柔性支撑 集成冷却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直流式风洞的火星尘暴模拟装置
11
作者 刘琛 王芳 +4 位作者 李丽芳 周文 王振果 闫继宏 吴宜勇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为了研究火星表面尘暴环境对探测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研制了一种基于低密度直流式风洞的火星尘暴环境模拟装置:采用超声速引射器作为风洞动力源,结合具备多工况动态调节能力的大抽气量真空系统,实现了引射气量精准调控,可模拟100~1500 P... 为了研究火星表面尘暴环境对探测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研制了一种基于低密度直流式风洞的火星尘暴环境模拟装置:采用超声速引射器作为风洞动力源,结合具备多工况动态调节能力的大抽气量真空系统,实现了引射气量精准调控,可模拟100~1500 Pa低气压下的5~100 m/s大跨度风速;针对低气压下沙尘浓度难以精确控制的问题,采用振动式喂料、逆向螺旋式喷嘴设计以及大周期滞后串级调节方式,实现了0.1~1 g/m^(3)的沙尘浓度精确控制。该装置可用于研究火星尘暴环境对材料和机构的影响,同时还可用于火星气动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式风洞 超声速引射器 大跨度风速 沙尘浓度 流场模拟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实验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实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亚东 王芳 刘宇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但目前课堂教学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狭隘的输出式讲授过程。基于“大思政”育人格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探索课程思政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实验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但目前课堂教学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狭隘的输出式讲授过程。基于“大思政”育人格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探索课程思政在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性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实验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挖掘实验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在实践中使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具备扎实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文章以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为例,从实践育人理念建立、教育方法改革、授课内容更新及多维度授课方式4个角度出发,构建实验教学与思政元素联建联动的新模式,打通课程思政“最后一公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大思政” 理实结合
下载PDF
面向投票类AI分类器的零冗余存储器容错设计
13
作者 柳姗姗 金辉 +6 位作者 刘思佳 王天琦 周彬 马瑶 王碧 常亮 周军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投票类分类器广泛应用于多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场景,在其电路系统中,用于存储已知样本信息的存储器易受到辐射、物理特性变化等多种效应影响,引发软错误,继而可能导致分类失败。因此,在高安全性领域应用的AI分类器,... 投票类分类器广泛应用于多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场景,在其电路系统中,用于存储已知样本信息的存储器易受到辐射、物理特性变化等多种效应影响,引发软错误,继而可能导致分类失败。因此,在高安全性领域应用的AI分类器,其存储电路需要进行容错设计。现有存储器容错技术通常采用错误纠正码,但面向AI系统,其引入的冗余会进一步加剧本就面临挑战的存储负担。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零冗余存储器容错技术,采用纠正错误对分类结果的负面影响而非纠正错误本身的设计思想,利用错误造成的数据翻转现象恢复出正确的分类结果。通过对k邻近算法进行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技术在不引入任何冗余的情况下可达到近乎完全的容错能力,且相比于现有技术,节省了大量硬件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储器 软错误 人工智能 分类器 错误纠正码 k邻近算法
下载PDF
模拟月/火星壤的原位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琛 李勇 +6 位作者 周文 吴宜勇 王岩 吴跃民 王芳 琚丹丹 闫继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0-16,共7页
月/火矿物资源原位成型是太空原位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外星基地等中长期任务的关键技术。月/火星壤成型方法主要分三大类:烧结成型、粘结成型和3D打印成型。从工艺上来讲,要尽可能采用太空中容易获取的资源作为成型所需能... 月/火矿物资源原位成型是太空原位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外星基地等中长期任务的关键技术。月/火星壤成型方法主要分三大类:烧结成型、粘结成型和3D打印成型。从工艺上来讲,要尽可能采用太空中容易获取的资源作为成型所需能量和添加剂,以降低制造成本。从结构上来讲,大型结构件的快速成型和精细复杂结构成型是两个重要的研究趋势,用于满足外星活动的多场景需求。从性能上来讲,重点关注成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以满足承载和保温的需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月/火星壤的主要成型技术,从原料获取、工艺流程、微观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归纳总结了各种成型方法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外星资源原位利用这一重要研究课题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月壤 模拟火星壤 原位成型技术 3D打印 烧结成型
下载PDF
柔性倒置赝型三结太阳电池高能质子辐射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延清 周佳明 +8 位作者 刘超铭 施祥蕾 杨洋 焦小雨 孙利杰 王训春 肖立伊 王天琦 霍明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16-2223,共8页
为考察柔性薄膜GaInP/GaAs/InGaAs倒赝型三结(IMM3J)太阳电池的抗辐照性能,本文对其进行了1、3、5 MeV高能质子辐照。SRIM模拟结果表明,1、3、5 MeV质子辐照在IMM3J电池中造成均匀的位移损伤。光特性(LIV)结果表明,开路电压(V_(oc))、... 为考察柔性薄膜GaInP/GaAs/InGaAs倒赝型三结(IMM3J)太阳电池的抗辐照性能,本文对其进行了1、3、5 MeV高能质子辐照。SRIM模拟结果表明,1、3、5 MeV质子辐照在IMM3J电池中造成均匀的位移损伤。光特性(LIV)结果表明,开路电压(V_(oc))、短路电流(I_(sc))和最大输出功率(P_(max))与质子注量呈对数退化规律。通过非电离能量损失(NIEL)将不同能量质子的注量转化为位移损伤剂量(DDD),结果显示,V_(oc)和P_(max)与DDD呈对数退化规律,而I_(sc)遵循两种不同的退化规律。光谱响应测试证明,GaInP子电池具有优异的抗辐照性能,3个子电池中InGaAs(1.0 eV)子电池的抗辐照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3J太阳电池 辐射效应 位移损伤剂量
下载PDF
SiC功率器件辐照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超铭 王雅宁 +7 位作者 魏轶聃 王天琦 齐春华 张延清 马国亮 刘国柱 魏敬和 霍明学 《电子与封装》 2022年第6期1-12,共12页
SiC功率器件是许多航天器用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深空探测任务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梳理SiC功率器件发展概况的同时,针对不同SiC功率器件(SiC SBD、SiC JBS、SiC MOSFET)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性能退化规律进行了概述,重点分... SiC功率器件是许多航天器用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深空探测任务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梳理SiC功率器件发展概况的同时,针对不同SiC功率器件(SiC SBD、SiC JBS、SiC MOSFET)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性能退化规律进行了概述,重点分析了辐射环境下SiC功率器件的损伤机理,为SiC功率器件抗辐射技术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功率器件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结势垒肖特基二极管 MOSFET 空间辐射效应 损伤机理
下载PDF
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电子辐照效应研究
17
作者 刘超铭 蒋礼达 +4 位作者 刘国文 马国亮 王天琦 孙凤云 霍明学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81-488,共8页
随着我国航天工程的技术发展,对航天器用惯性器件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研究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惯性器件的空间环境效应以保障其在轨长寿命和高可靠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国产电容式MEM... 随着我国航天工程的技术发展,对航天器用惯性器件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需求越来越高,研究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惯性器件的空间环境效应以保障其在轨长寿命和高可靠运行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国产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通过1 MeV电子辐射试验,研究了高能电子辐照对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相关退化机理。结果表明,电子辐照注量对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表头电容影响较弱、阻抗与辐照注量呈负相关趋势;在低辐照注量下,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的ASIC电路正常工作,在高辐照注量下(3.0×10^(13) cm^(-2)以上)出现明显的性能退化;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整表在5.0×10^(12) cm^(-2)的电子辐照注量下发生功能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 电容式加速度计 电子辐照 电压特性
下载PDF
多路阀阀芯流固热耦合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林华 孔备 +1 位作者 张健 王伯天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7-92,共6页
针对多路阀高压大流量,流道结构复杂,节流温升大,造成阀芯易卡滞的问题,采用流固热耦合分析方法对阀芯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分别建立了阀芯固体模型和阀芯区域流道的流体模型,设置了流固热耦合边界条件,流体计算... 针对多路阀高压大流量,流道结构复杂,节流温升大,造成阀芯易卡滞的问题,采用流固热耦合分析方法对阀芯进行了仿真研究。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分别建立了阀芯固体模型和阀芯区域流道的流体模型,设置了流固热耦合边界条件,流体计算应用了k-ε湍流模型。在仿真中设置进油压力30 MPa,进油流速0.5 m/s,阀芯初始温度20℃,进油温度分别设置为25,30,35,40℃。通过研究获得阀芯温度受影响区域在与油液接触处,远离油液的区域阀芯温度变化不大,阀芯上节流槽受油液温度影响最大,说明合理设计节流槽结构可降低温度效应对阀芯的影响,阀芯变形主要产生在回油区域,油液温度越高阀芯变形越大,阀芯卡死将产生于回油附近区域,同时随着油液温度的增加,阀芯变形加大,工作腔压力将上升,回油流速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阀 阀芯 ADINA 流固热耦合 仿真研究
下载PDF
Ni-Co-Cr基粉末高温合金动态再结晶的有限元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乔世昌 王岩 +4 位作者 吕良星 谭钢 杨雷 黄钲钦 李慧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05-3418,共14页
在应变速率为0.001~1 s^(-1),变形温度为1 020~1 110℃时,在Gleeble-3800D热模拟机上进行热挤压-退火态Ni-Co-Cr基粉末高温合金的热压缩试验,构建合金的热压缩本构关系方程,并结合Deform-3D有限元模拟和金相、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实验... 在应变速率为0.001~1 s^(-1),变形温度为1 020~1 110℃时,在Gleeble-3800D热模拟机上进行热挤压-退火态Ni-Co-Cr基粉末高温合金的热压缩试验,构建合金的热压缩本构关系方程,并结合Deform-3D有限元模拟和金相、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实验方法分析合金的动态再结晶(DRX)组织演化行为。在构建的Arrhenius型本构方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合金的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模型、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模型和晶粒粒径模型,模拟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动态再结晶组织演化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是合金的主要软化机制,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合金的热压缩变形行为有显著影响;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分布和平均晶粒粒径分布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圆柱试样在不同变形区域的应变和应变速率分布显示出明显的沿中心轴线对称性和不均匀性,其动态再结晶程度主要与不同区域应变有关;不连续动态再结晶(DDRX)是合金动态再结晶形核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粉末高温合金 动态再结晶 热压缩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深空粉尘环境探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豪 孙承月 +2 位作者 琚丹丹 赵瑜 吴宜勇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第6期549-557,共9页
空间粉尘携带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量信息,从星系起源到行星系演化,甚至携带了生命起源的基本物质。空间粉尘环境一方面给人类提供了了解深空环境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空间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科学载荷技术的发展,粉尘环境探测器能力... 空间粉尘携带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大量信息,从星系起源到行星系演化,甚至携带了生命起源的基本物质。空间粉尘环境一方面给人类提供了了解深空环境的媒介,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空间行为产生影响。随着科学载荷技术的发展,粉尘环境探测器能力也逐渐由单纯记录事件向记录粉尘物化特征扩展。文章综述了目前已经开展的空间粉尘环境探测项目,并以高速撞击效应为切入点讨论了以光学、应力及声波、电学测量、原位捕获与返回检测等技术手段为主的空间粉尘探测技术,指出未来随着深空探测项目的开展和探测对象的扩大,空间粉尘环境探测需求会推动具有复合功能、低质量功耗、高精度的探测技术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粉尘 深空探测 高速撞击 探测技术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