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独立模式算法下粒径分布反演及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晓刚 唐红 原桂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1-1114,共4页
在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中,提出一种非独立模式算法下粒径分布反演及分类的方法。对被测颗粒系分别按照不同的粒径分布函数同时进行反演,并依据反演误差大小判断被测颗粒系符合哪种分布函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独立模式下,完全可... 在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中,提出一种非独立模式算法下粒径分布反演及分类的方法。对被测颗粒系分别按照不同的粒径分布函数同时进行反演,并依据反演误差大小判断被测颗粒系符合哪种分布函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非独立模式下,完全可以利用已知的不同分布函数的反演误差作为分类依据,从而更准确地确定被测颗粒系的粒径分布。采用的遗传反演算法能够在3个可见光波长下得到较准确的粒径分布,反演结果稳定可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多个波长的使用,从而对光源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对透射消光测量结果加入5%随机噪声时,单峰分布颗粒系的反演误差小于5%,多峰分布颗粒系的反演误差小于10%。整个算法运行时间小于2 s。该方法具有原理简单,计算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颗粒粒径在线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测量 光全散射法 非独立模式 粒径分布函数分类
下载PDF
相位法红外无损检测的传热学分析与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子君 刘俊岩 +1 位作者 戴景民 王扬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由于采用红外热源作为激励的无损检测受到材料对热源吸收特性的影响,将材料对红外波长的吸收系数引入到调制加热的红外无损检测研究中,建立并求解含有内热源的热传导方程,得到相位法表达缺陷信息方式,指出材料的吸收系数对温度变化有作... 由于采用红外热源作为激励的无损检测受到材料对热源吸收特性的影响,将材料对红外波长的吸收系数引入到调制加热的红外无损检测研究中,建立并求解含有内热源的热传导方程,得到相位法表达缺陷信息方式,指出材料的吸收系数对温度变化有作用,对相位无影响.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三维热传导仿真,讨论了加热周期、调制频率对实验的影响,并给出结果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无损检测 传热学 有限元仿真 相位差
下载PDF
可见-红外波段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晓刚 唐红 戴景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93-2798,共6页
在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中,采用独立模式算法在可见-红外波段对粒径测量范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多种R-R分布函数反演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范围。同时在消光系数计算中,采用修正的消光系数代替原始的... 在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中,采用独立模式算法在可见-红外波段对粒径测量范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多种R-R分布函数反演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确定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范围。同时在消光系数计算中,采用修正的消光系数代替原始的消光系数,以便得到更准确的粒径测量范围。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见-红外光谱区,相对折射率m=1.235时的粒径测量范围为0.05-18μm。在此区域内测量粒径分布,反演结果与真值基本吻合。随着颗粒相对折射率、波长范围的变化,粒径测量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采用限制最小二乘算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随机噪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对测量的消光值加入±1%随机噪声时,颗粒粒径分布的反演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全散射法 粒径测量范围 可见-红外波段
下载PDF
基于模式搜索的光谱消光粒径分布反演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丽 孙晓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8-622,共5页
发展快速有效的反演算法用于粒径分布的重建是颗粒测量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光谱消光法粒径测量中,提出将模式搜索算法用于独立模式下粒径分布的重建,同时引入Tikhonov平滑泛函构建算法的目标函数,为保证搜索过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 发展快速有效的反演算法用于粒径分布的重建是颗粒测量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光谱消光法粒径测量中,提出将模式搜索算法用于独立模式下粒径分布的重建,同时引入Tikhonov平滑泛函构建算法的目标函数,为保证搜索过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设计了关于初始点的优选策略。利用该算法测量国家标准颗粒体积平均直径的相对误差为3.14%,不超过国家标准物质局给出的±8%的范围,且粒径分布宽度合理,没有明显展宽和伪峰现象。与Phillips-Twomey方法和遗传算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反演精度和反演时间条件下,该算法具有明显优势,更适合于快速准确的现场测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分布 光谱消光 反演算法 模式搜索 测量
下载PDF
红外多谱线二维辐射温度场重建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福才 孙晓刚 +1 位作者 邢键 安建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3,共5页
对于2 000 K以上的温度场,采用热像仪对温度场进行检测时,由于热像仪存在饱和问题,所以采用热像仪重建温度场这种测量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利用多组光学探头通过光纤远传,实现多光谱多通道数据的测量。在无需预先假设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 对于2 000 K以上的温度场,采用热像仪对温度场进行检测时,由于热像仪存在饱和问题,所以采用热像仪重建温度场这种测量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利用多组光学探头通过光纤远传,实现多光谱多通道数据的测量。在无需预先假设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模型关系基础上,通过迭代算法获得表面某些点的真温。通过布置成十字测温结构的多光谱方法实现涡轮增压锅炉多点温度的测量,构建了整个高温温度场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该方法用来测量高炉温度场分布可行、预测误差较小,可以为高温温度场的分析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真温 多光谱 十字测温
原文传递
锁相红外检测中相位检测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子君 刘俊岩 +1 位作者 戴景民 王扬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18-421,共4页
介绍了调制加热阶段的一维热波导热方程。为了减少图像序列采集数量,针对相位法红外热成像检测提出了获取热波信号相位信息的方法,即相关检测算法。利用噪声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关的原理,有效地提取微弱被测信号。通过对同一组图像序列... 介绍了调制加热阶段的一维热波导热方程。为了减少图像序列采集数量,针对相位法红外热成像检测提出了获取热波信号相位信息的方法,即相关检测算法。利用噪声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关的原理,有效地提取微弱被测信号。通过对同一组图像序列的处理,将其与4点平均算法比较,证实该算法采集信息少,具有较高检测精度。同时也验证了相位信息对样品表面非均匀性不敏感,使得相位法红外热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检测 锁相 相关算法 相位检测
下载PDF
可见/红外光谱区烟尘浓度测量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晓刚 唐红 原桂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68-2272,共5页
在透射法烟尘浓度测量中,采用非独立模式算法分别在可见、红外、可见/红外三个光谱区计算了烟尘浓度。通过对三个光谱区烟尘浓度反演结果的准确度,线性度以及灵敏度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透射法烟尘浓度测量的最佳光谱区为可见/红外区。... 在透射法烟尘浓度测量中,采用非独立模式算法分别在可见、红外、可见/红外三个光谱区计算了烟尘浓度。通过对三个光谱区烟尘浓度反演结果的准确度,线性度以及灵敏度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透射法烟尘浓度测量的最佳光谱区为可见/红外区。同时模拟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体积浓度的水滴分散系对烟尘浓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可见/红外光谱区,烟尘浓度的反演结果与真值基本吻合。采用限定的消光比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水滴的影响,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对测量的消光值加入2%随机噪声时,烟尘浓度的反演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尘浓度 透射法 可见/红外光谱区 水滴的影响
下载PDF
不同粒径分布条件下烟雾遮蔽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英立 戴景民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9-932,共4页
为了研究烟雾遮蔽能力的消光机理,进而为电子干扰提供理论模型和实验平台,以烟雾遮蔽能力检测系统为基础,测试了赤磷、黄磷烟幕成烟后0、10、20、30 min条件下可见光波段的全遮蔽能力,并通过粒度分析仪同步测量了在该系统中磷烟雾随时... 为了研究烟雾遮蔽能力的消光机理,进而为电子干扰提供理论模型和实验平台,以烟雾遮蔽能力检测系统为基础,测试了赤磷、黄磷烟幕成烟后0、10、20、30 min条件下可见光波段的全遮蔽能力,并通过粒度分析仪同步测量了在该系统中磷烟雾随时间的粒径变化.在假设磷烟雾粒子为均一系球形粒子的前提下,基于Mie理论建立了全遮蔽能力的理论计算模型,推导了不同粒度情况下,具有吸收指数的磷烟雾的TOP值,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通过理论与实验分析可以得出,表征磷烟雾的全遮蔽能力的TOP值随粒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干扰 全遮蔽能力 粒径 MIE理论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被引量:87
9
作者 戴景民 汪子君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造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无损检测技术更加可靠、经济、准确、快速并且使用方便,此时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表现出其局限性,无法满足更高水平的要求。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非接触探测方式逐渐应用到无损检测领域,并...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造工艺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无损检测技术更加可靠、经济、准确、快速并且使用方便,此时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表现出其局限性,无法满足更高水平的要求。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非接触探测方式逐渐应用到无损检测领域,并以其快速、准确、安全的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应用到多个领域。本文对目前红外热像仪的应用做了简单总结,重点是其在红外无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包括脉冲红外检测、锁相红外检测、脉冲相位检测等技术的原理、方法、研究现状,以促进红外检测技术与多种检测方法的融和,扩展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无损检测 脉冲热像 锁相热像
下载PDF
轴向温度分布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辛春锁 戴景民 +1 位作者 何小瓦 黄丽萍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为了对通电加热条件下圆棒状试样轴向温度分布的快速测量,我们成功研制了具有宽温度测量范围的扫描式温度计。该装置由常规的光纤比色温度计和扫描式光学探头组成。整套装置可测量的温度范围为800-3500℃,测量精度为〈1%,温度最快响应... 为了对通电加热条件下圆棒状试样轴向温度分布的快速测量,我们成功研制了具有宽温度测量范围的扫描式温度计。该装置由常规的光纤比色温度计和扫描式光学探头组成。整套装置可测量的温度范围为800-3500℃,测量精度为〈1%,温度最快响应时间为10μs,扫描视角为40,°并具有光学瞄准、光纤远传、RS232外设接口、测试最高温度数字显示和温度分布曲线描绘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分布 高温计 一维扫描
下载PDF
碳/碳复合材料高温多热物性参数测量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辛春锁 戴景民 +1 位作者 张虎 何小瓦 《测试技术学报》 2008年第5期419-422,共4页
提出一种将多光谱辐射测温技术、激光狭缝扫描检测技术和对试样通电加热至稳态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可对碳/碳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多个热物性参数进行测试.利用大电流快速将棒状碳/碳复合材料加热至稳态,通过辐射高温计对试样表面温度分... 提出一种将多光谱辐射测温技术、激光狭缝扫描检测技术和对试样通电加热至稳态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可对碳/碳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多个热物性参数进行测试.利用大电流快速将棒状碳/碳复合材料加热至稳态,通过辐射高温计对试样表面温度分布的测量和激光狭缝扫描检测仪对膨胀量的测量,根据流过试样的电流、电压就可计算出被测试样的电阻率、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比热、全波长半球向全发射率和多个光谱下的法向光谱发射率.该装置主要包括高温环境实验箱、加热供电回路、高速光学高温计、激光狭缝扫描检测仪等部件,介绍了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激光狭缝扫描检测仪的最大测量误差小于±3μm,两套温度计的测量精度都优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物性测量 多光谱辐射测温技术 激光狭缝扫描检测技术 碳/碳复合材料 高温
下载PDF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多光谱辐射测温法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孙晓刚 原桂彬 戴景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6,共4页
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陷,将遗传算法(GA)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将GA-BP算法应用于多光谱辐射测温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基于亮度温度模型的多光谱辐射测温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已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GA... 针对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等缺陷,将遗传算法(GA)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将GA-BP算法应用于多光谱辐射测温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基于亮度温度模型的多光谱辐射测温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已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GA-BP算法为±5K,BP神经网络为±10K;未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GA-BP算法为±10K,BP神经网络为±20K;无论是GA-BP算法还是BP神经网络,已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比未训练样本的真实温度识别精度都更精确些,靠近训练样本集边缘的样本真实温度的识别精度偏低。说明GA-BP算法比BP神经网络可以更好地解决了目标真实温度的测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多光谱辐射测温
下载PDF
基于Hot Disk方法测量热导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强 戴景民 何小瓦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0-974,共5页
基于hot disk方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时,探头热容及时间延迟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热导率测量的准确度.为了有效地评估这种影响的程度,本文基于探头表面平均温升理想模型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热容补偿及时间补偿的修正模型,并利用hot disk热物性分... 基于hot disk方法测量材料的热导率时,探头热容及时间延迟的存在会直接影响热导率测量的准确度.为了有效地评估这种影响的程度,本文基于探头表面平均温升理想模型提出了一种可实现热容补偿及时间补偿的修正模型,并利用hot disk热物性分析仪的数据采集系统分别搭载两个不同半径的探头对Pyroceram 9606标准材料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热导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测试时间比较短的情况,对理想模型进行探头热容补偿及时间补偿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热导率的测量准确度,并且与hot disk热物性分析仪的测量结果非常接近,探头四线电阻散热的影响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检测与分析 热导率 瞬态平面热源法 热物性 HOT disk法
下载PDF
时间延迟对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热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强 戴景民 何小瓦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1-715,共5页
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热导率时,时间延迟会直接影响热导率测量的准确度。为了对这种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本文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探头表面平均温升理想模型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时间补偿的改进温升模型,并利用Hot disk热物性分析仪数据采集系统... 瞬态平面热源法测量热导率时,时间延迟会直接影响热导率测量的准确度。为了对这种影响程度进行评估,本文基于瞬态平面热源法探头表面平均温升理想模型提出了一种可实现时间补偿的改进温升模型,并利用Hot disk热物性分析仪数据采集系统搭载两个不同半径的探头对Pyroceram 9606标准材料在常温常压下的热导率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时间延迟对热导率测量的影响会随着测量参数选择的不同而发生不规律变化,短时间测量的情况相比长时间测量时受时间延迟的影响更加明显,对理想模型进行时间补偿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热导率的测量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 热导率 瞬态平面热源法 热物理性质 热盘分析仪
下载PDF
Mie散射理论测量粒子系复折射率的透射方法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晓东 戴景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0-824,共5页
粒子的光学常数并不等同于构成粒子材料的光学常数,而通过粒子光谱复折射率数据,研究粒子及聚集粒子系的辐射特性,不仅对辐射物性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粒子的复折射率不能直接通过实验测量(没有直接... 粒子的光学常数并不等同于构成粒子材料的光学常数,而通过粒子光谱复折射率数据,研究粒子及聚集粒子系的辐射特性,不仅对辐射物性的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粒子的复折射率不能直接通过实验测量(没有直接测量的仪器),须由实验测定其他量,然后结合相应的理论模型反求,属反问题研究。用简化的Mie散射理论及Kramers-Kronig关系式,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Al2O3粒子及煤灰粒子进行透射率实验测量,结合相应的理论模型,反演Al2O3粒子及煤灰粒子的复折射率。并对透射率实验误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E散射理论 粒子透射率测量 复折射率
原文传递
基于傅里叶光谱仪在高温环境下材料光谱发射率测试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小瓦 戴景民 +2 位作者 辛春锁 王宗伟 徐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7,共5页
在对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与传统的色散型光谱分析仪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综述了基于该装置的高温红外光谱发射率测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详细介绍各具特色的装置结构、工作原理、测量温度范围和测量水平的同时,评述了这项技术的特点和局... 在对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与传统的色散型光谱分析仪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综述了基于该装置的高温红外光谱发射率测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在详细介绍各具特色的装置结构、工作原理、测量温度范围和测量水平的同时,评述了这项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发射率 发射率测量 高温环境 FT-IR
下载PDF
新型非分光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的研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昱 孙辉 戴景民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28-431,共4页
为解决国内气体分析仪器稳定性差、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非分光红外吸收原理的气体分析仪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它采用电调制红外光源,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低功耗单片机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实时监测等先进技术,实... 为解决国内气体分析仪器稳定性差、测量精度不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非分光红外吸收原理的气体分析仪的硬件电路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它采用电调制红外光源,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低功耗单片机数据采集、嵌入式系统实时监测等先进技术,实现对SO2和NO气体的连续自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分光红外 气体分析 热释电探测器 嵌入式系统 LABVIEW
下载PDF
颗粒系的可见消光光谱分析及最佳波长的选择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晓刚 唐红 原桂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68-1973,共6页
在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中,被测颗粒系的消光光谱包含有颗粒粒径、折射率等信息。对常用的单峰及双峰R-R分布的可见消光光谱进行模拟,分析了可见消光光谱随粒径和相对折射率变化的规律。选取二阶微分可见消光光谱不连续点对应的波长... 在光全散射法颗粒粒径测量中,被测颗粒系的消光光谱包含有颗粒粒径、折射率等信息。对常用的单峰及双峰R-R分布的可见消光光谱进行模拟,分析了可见消光光谱随粒径和相对折射率变化的规律。选取二阶微分可见消光光谱不连续点对应的波长作为测量波长,并将可见光边界波长同时作为测量波长,在非独立模式下,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反演粒径分布。仿真计算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消光光谱分析,可以预先确定被测颗粒系的分布状况,缩小优化算法中反演参数的搜索范围。结合最佳波长选择方法,使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对测量光谱加入1%随机噪声时,单峰及多峰分布粒径反演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测量 光全散射法 可见消光光谱 最佳波长
下载PDF
基于保护平面热源法的防隔热材料热物性测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强 戴景民 COPPA P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86-109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测量材料热导率、热扩散率并同步估计接触热阻影响的保护平面热源法.首先,建立了能够评估接触热阻影响的热传导模型;其次,设计并搭建了用于实验验证的热物性测量装置,其中的核心部件测温探头采用了附着于陶瓷基底的刻... 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测量材料热导率、热扩散率并同步估计接触热阻影响的保护平面热源法.首先,建立了能够评估接触热阻影响的热传导模型;其次,设计并搭建了用于实验验证的热物性测量装置,其中的核心部件测温探头采用了附着于陶瓷基底的刻蚀双螺旋铂金属丝结构,可同时实现加热及测温;最后,利用此装置对2种标准材料在常温及1,200,℃下的热物性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由于该方法能同时考虑接触热阻的影响,热导率及热扩散率的测量误差可分别控制在5%及10%以内.因此,考虑实际存在的接触热阻可以提高热物性测量的准确度;接触热阻会受试样与探头接触紧密程度的影响,并最终对热物性测量准确度造成影响,良性接触是保证热物性高精度测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平面热源法 热导率 热扩散率 接触热阻
下载PDF
Hot disk建模及模型精度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强 戴景民 张虎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09-313,共5页
为了对瞬态平面热源技术进行准确的评估,在简化Hot disk探头结构的基础上,基于瞬态点热源格林函数法给出了Hot disk瞬态平面热源表面平均温度的理想模型推导过程;基于此理想模型并应用Hotdisk数据采集系统,针对Pyroceram 9606标准材料... 为了对瞬态平面热源技术进行准确的评估,在简化Hot disk探头结构的基础上,基于瞬态点热源格林函数法给出了Hot disk瞬态平面热源表面平均温度的理想模型推导过程;基于此理想模型并应用Hotdisk数据采集系统,针对Pyroceram 9606标准材料在常温常压测量条件下的热导率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计算值与Hot disk测量值的相对误差为6.17%,实际测量探头热容的存在、测量时间的延迟以及四线电阻的散热影响等因素是造成热导率测量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导率 热物性 瞬态平面热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