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育人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育人体系建设的探索为例
1
作者 姚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9,共5页
本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自身发展的定位,首先介绍了对育人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然后分别从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育人文化建设和育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航天学院在完善育人体系,提... 本文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自身发展的定位,首先介绍了对育人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然后分别从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建设、育人文化建设和育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航天学院在完善育人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上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模式 文化建设 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
下载PDF
硕博共选课程力学中的数学方法教学改革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杨志强 刘一志 +1 位作者 郝志伟 于红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3期37-40,45,共5页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计算、分析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的课程,是对复杂、大型工程结构进行严密和精确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必备的基础理论,更是解决航空航天等领域求解更复杂的相关力学问题的重要研究前提。我国深...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计算、分析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的课程,是对复杂、大型工程结构进行严密和精确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必备的基础理论,更是解决航空航天等领域求解更复杂的相关力学问题的重要研究前提。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人才培养要求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据此,该文针对力学中的数学方法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材及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旨在提升课程的应用性,理论与实际应用并重,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中的数学方法 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航天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工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雪芹 张冀鹞 王峰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年第7期84-86,共3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合航天优势,探索航天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开设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创新工场(以下简称“创新工场”)。“创新工场”依据“兴趣驱动、自主学习、重在过程、分级培养”原则,以学生管...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合航天优势,探索航天工程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开设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创新工场(以下简称“创新工场”)。“创新工场”依据“兴趣驱动、自主学习、重在过程、分级培养”原则,以学生管理团队为主进行日常运营与管理,以教师指导团队为辅进行监督与保障,从大学生创新队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多校区协同培养等方面予以实施,旨在为我国高校工程领域领军人才与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工程 培养模式 创新工场
下载PDF
航空宇航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峰 曹喜滨 +1 位作者 孙兆伟 陈雪芹 《大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146-149,179,共5页
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探索航空宇航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位、目标和特色,分别与课程和项目密切结合,采用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两种途径,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实施基于项目的培养模式... 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探索航空宇航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定位、目标和特色,分别与课程和项目密切结合,采用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两种途径,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实施基于项目的培养模式,并通过紫丁香微纳卫星学生团队、社会实践以及创新创业大赛的成果体现出所提培养模式的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项目学习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航天拔尖人才特色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小卫星班”为例
5
作者 魏承 刘天喜 +1 位作者 孙精壹 曹喜滨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3,144,共5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针对我国航天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设了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小卫星班”,采用航天精神引领、多学科知识复合教学及航天工程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航天拔尖人才及战略科学家。思政... 哈尔滨工业大学针对我国航天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设了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小卫星班”,采用航天精神引领、多学科知识复合教学及航天工程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航天拔尖人才及战略科学家。思政教育方面,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邀请航天总师座谈,充分依托“航天魂”“航天行”等思政实践活动,树立“爱党爱国、航天报国”信念;培养体系方面,实施“航天引领、专业任选”的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本研一体、项目驱动的个性化课程培养体系,设置贯通式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教学与实践;素质能力方面,将航天工程组织管理与研制模式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紫丁香卫星创新工场,团队协作开展项目实施,使学生在航天高标准工程项目中锤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 知识复合型拔尖人才 培养模式 贯通式课程 小卫星班
原文传递
中国航天工程视角下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李均 钱程屹 +5 位作者 袁承勋 李杨 吴晓宏 田浩 张宇 霍雷 《物理与工程》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本文立足于中国航天工程视角,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勇担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的背景下,以新角度设计大学物理学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中国航...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守正创新。本文立足于中国航天工程视角,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勇担中国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的背景下,以新角度设计大学物理学的课程思政,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中国航天工程视角下,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三线”设计。并围绕“X+工程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出气体专题、电磁波与量子力学专题的两个课程思政实践案例,为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设计引出更宽阔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学 课程思政 哈工大 中国航天
下载PDF
一种超参数自适应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
7
作者 孙雷翔 郭延宁 +2 位作者 邓武东 吕跃勇 马广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利用强化学习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参数自适应的燃料最优地球同步轨道(GEO)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GEO航天器交会Lambert变轨模型。以变轨时刻为决策变量、燃料消耗为适应度函数,使用改进式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ICLPSO... 利用强化学习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参数自适应的燃料最优地球同步轨道(GEO)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GEO航天器交会Lambert变轨模型。以变轨时刻为决策变量、燃料消耗为适应度函数,使用改进式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ICLPSO)作为变轨策略优化的基础方法。其次,考虑到求解的最优性和快速性,重新设计了以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结果为参考基线的奖励函数。使用一族典型GEO航天器交会工况训练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神经网络(DDPG)。将DDPG与ICLPSO组合为强化学习粒子群算法(RLPSO),从而实现算法超参数根据实时迭代收敛情况的自适应动态调整。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与PSO、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CLPSO)相比,RLPSO在较少迭代后即可给出适应度较高的规划结果,减轻了迭代过程中的计算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Lambert变轨 强化学习 粒子群算法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下载PDF
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的航天器姿态自适应控制
8
作者 林子杰 陆国平 +2 位作者 吕旺 吴宝林 李化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为提高敏捷挠性航天器在轨连续机动的快速性和高稳定性,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ariable speed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s,VSCMGs)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提出了一种将观测器与自适应控制结合的姿态控制律与VSCMGs复合操纵律。考虑到机... 为提高敏捷挠性航天器在轨连续机动的快速性和高稳定性,应用变速控制力矩陀螺(variable speed control moment gyroscopes,VSCMGs)作为姿态控制执行机构,提出了一种将观测器与自适应控制结合的姿态控制律与VSCMGs复合操纵律。考虑到机动过程中挠性模态及精确惯量不可知,采用模态观测器和转动惯量估计器对不可测的状态或参数进行辨识,辨识结果用于精确估计前馈补偿力矩,利用Lyapunov分析方法证明了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鉴于VSCMGs实际使用的力矩分配能力、避奇异能力、轮速平衡能力与末态框架角定位能力,分别设计了加权伪逆操纵律与3种对应的零运动。基于雅可比矩阵条件数提出了末态框架角的优选方法,给出了VSCMGs零运动在机动过程不同阶段的部署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连续姿态机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VSCMGs在连续机动过程中平滑切换模式,在不同的机动阶段实现了相应功能。模态观测值和惯量估计值在多次机动后收敛至真值附近,经过参数辨识后的控制器使航天器在机动末端更快更稳地达到指向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控制力矩陀螺 姿态机动 挠性航天器 自适应控制 模态观测
下载PDF
航天器姿态控制群体博弈分布式分配方法
9
作者 刘浩然 叶东 +1 位作者 肖楠 孙兆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针对由多个细胞星构成的组合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包含控制力矩计算层与冗余力矩分配层的双层姿态控制方法。将细胞星间的冗余力矩分配问题转化为群体博弈的策略选择问题,综合考虑能量消耗、飞轮输出力矩裕度和飞轮角动量裕度... 针对由多个细胞星构成的组合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包含控制力矩计算层与冗余力矩分配层的双层姿态控制方法。将细胞星间的冗余力矩分配问题转化为群体博弈的策略选择问题,综合考虑能量消耗、飞轮输出力矩裕度和飞轮角动量裕度设计收益函数,以力矩分配系数作为群体质量,以细胞星作为策略建立群体博弈模型。考虑群体演化中模仿和比较形成的不同演化策略,分别采用Smith动力学以及复制器动力学修订协议求解博弈的Nash均衡解,并利用有限制策略的群体博弈理论形成分布式冗余力矩分配方式,得到各个细胞星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此分配方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星 力矩分配 群体博弈 NASH均衡 分布式姿态控制
下载PDF
不完全信息Epsilon纳什均衡的航天器末端追逃博弈策略
10
作者 汤旭 叶东 +1 位作者 肖岩 孙兆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3,共11页
针对不完全信息下的航天器末端追逃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Epsilon纳什均衡的微分博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完全信息下的有限时间追逃纳什均衡策略对,并将其作为目标航天器实际采取的控制策略,使目标航天器掌握博弈进程的完全信息,进而获... 针对不完全信息下的航天器末端追逃问题,提出了一种满足Epsilon纳什均衡的微分博弈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完全信息下的有限时间追逃纳什均衡策略对,并将其作为目标航天器实际采取的控制策略,使目标航天器掌握博弈进程的完全信息,进而获得更好的逃逸性能。在此基础上,考虑拦截航天器不能获取目标控制矩阵信息的态势,设计了基于广义卡尔曼滤波的行为学习信息估计算法,使拦截器能够对目标的不完全信息进行估计,并提出了不完全信息下的末端追逃博弈控制策略。经过理论分析,证明了所设计的不完全信息下微分博弈策略对满足Epsilon纳什均衡。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估计目标的不完全信息,确保拦截器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拦截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追逃 追逃博弈策略 Epsilon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估计
下载PDF
航天器姿态受限的协同势函数族设计方法
11
作者 岳程斐 霍涛 +2 位作者 陈雪芹 沈强 曹喜滨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5,共12页
提出一种考虑航天器姿态约束的协同势函数设计方法,在姿态全局收敛的同时,保证姿态在机动过程中始终满足姿态约束.首先,建立航天器姿态指向约束模型,并针对每一个指向约束设计软约束区域;然后,基于“角度扰动”方法设计协同势函数族;接... 提出一种考虑航天器姿态约束的协同势函数设计方法,在姿态全局收敛的同时,保证姿态在机动过程中始终满足姿态约束.首先,建立航天器姿态指向约束模型,并针对每一个指向约束设计软约束区域;然后,基于“角度扰动”方法设计协同势函数族;接着,通过设计协同势函数族内函数切换规律,在软约束区域内构建满足姿态约束的势函数,并给出区域内势函数临界点分布的调整方法;最后,将所得的势函数用于航天器的避障控制,以比例-微分控制为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控制 协同势函数 姿态约束 姿态控制 三维特殊正交群
下载PDF
柔性航天器的H_(∞)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12
作者 赵新华 汪康 高长生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当柔性航天器工作时,由于液体燃料的晃动与重力梯度等外界环境干扰,导致航天器系统出现强非线性以及强耦合性等特点,因此如何控制其姿态偏转一直是极具难点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种H_(∞)状态反馈控制器,重新定义了柔性航天... 当柔性航天器工作时,由于液体燃料的晃动与重力梯度等外界环境干扰,导致航天器系统出现强非线性以及强耦合性等特点,因此如何控制其姿态偏转一直是极具难点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种H_(∞)状态反馈控制器,重新定义了柔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中的综合扰动项,结合运动学模型描绘了柔性航天器的数学模型表达式。将柔性航天器的数学模型改写成了H_(∞)状态反馈控制数学模型。使用数学理论验证了控制器理论可用性,通过仿真软件对处于H_(∞)状态反馈控制律下的柔性航天器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H_(∞)状态反馈控制器可以有效地实现柔性航天器的姿态稳定,振动抑制,具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航天器 H_(∞)控制 数学模型 状态反馈 姿态控制
下载PDF
混合空间目标下的多航天器抵近观测任务规划
13
作者 李传江 闫慧达 +2 位作者 郭延宁 耿远卓 叶睿卿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71-1882,共12页
研究了服务航天器对多个空间目标的抵近观测任务规划问题,并考虑了高价值航天器、普通航天器以及失效航天器或空间碎片3类待观测目标。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目标观测的任务方案进行评分。建立了综合观测目标数量、观测目标类型、... 研究了服务航天器对多个空间目标的抵近观测任务规划问题,并考虑了高价值航天器、普通航天器以及失效航天器或空间碎片3类待观测目标。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目标观测的任务方案进行评分。建立了综合观测目标数量、观测目标类型、燃料消耗、单次点火速度增量以及任务时长的多约束优化模型,涉及的优化变量包括目标分配向量、观测次序向量以及观测时刻向量。服务航天器通过一种四脉冲机动策略抵近每个目标。采用进化算法求解规划问题,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规划(DP)的局部搜索策略以优化观测时刻,提升优化效率。最后分别给出了针对单一类型和混合类型空间目标的抵近观测任务规划算例,通过与传统进化算法的求解结果对比,说明了所提出的DP搜索策略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航天器 抵近观测 混合空间目标 任务规划 动态规划
下载PDF
柔性航天器预设性能及时间自抗扰姿轨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芊 贾庆贤 +3 位作者 李化义 马晨 何文韬 张迎春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9,共11页
针对柔性航天器的姿轨机动及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基于模块化的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在SE(3)框架下建立柔性航天器的姿-轨-结构一体化动力学模型,其中航天器的位置、姿态使用李群SE(3)上的指数坐标来描述,然后进一步推导其相对动力学模型。... 针对柔性航天器的姿轨机动及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基于模块化的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在SE(3)框架下建立柔性航天器的姿-轨-结构一体化动力学模型,其中航天器的位置、姿态使用李群SE(3)上的指数坐标来描述,然后进一步推导其相对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预定义性能及时间的积分滑模跟踪控制方法,通过引入预定义时间扰动观测器估计柔性附件弹性振动及空间环境的扰动,并在控制律中加入扰动估计结果的前馈补偿项,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和跟踪误差收敛性。该算法通过对状态误差的实时监测来调整执行器的输出,使控制器在系统存在柔性振动及空间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仍可实现高精度的姿轨跟踪。将其应用至柔性航天器姿轨跟踪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航天器 姿-轨-结构动力学 李群SE(3) 预设性能控制 预定义时间控制
下载PDF
刚体航天器预设时间预设精度姿态跟踪控制
15
作者 王云腾 肖岩 +1 位作者 叶东 孙兆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4,共7页
为研究刚体航天器在上界已知的外部扰动力矩作用下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指定跟踪精度的预设时间姿态跟踪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预设时间扰动观测器,此观测器可以在指定的时间以内实现对有界外部扰动的高精度在线估计,... 为研究刚体航天器在上界已知的外部扰动力矩作用下的姿态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指定跟踪精度的预设时间姿态跟踪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一种预设时间扰动观测器,此观测器可以在指定的时间以内实现对有界外部扰动的高精度在线估计,利用其估计值可以对外部扰动力矩进行补偿。然后,在此扰动观测器的基础上,运用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一个(准)终端滑模面并构造了一个连续非奇异终端滑模姿态跟踪控制器。Lyapunov理论分析表明,本研究所提观测器、滑模面和控制器的收敛时间上界以及收敛完成以后姿态跟踪的误差上界均显式存在于观测器、滑模面和控制器的有关参数中,因而可以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很方便地对其进行调节,且不受初始条件的制约。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收敛速度还是跟踪精度,预设值都是一个比较宽松的上界,实际性能有可能远远优于预设值,并且此算法对系统的建模不确定性也有比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体航天器 姿态跟踪控制 预设时间控制 扰动观测器 终端滑模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结构超高速撞击易损性
16
作者 武江凯 迟润强 +2 位作者 韩增尧 庞宝君 郑世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31,共7页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是载人航天任务航天员在轨安全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保障,为掌握载人航天器密封舱防护结构易损特性、准确获取密封舱防护结构易损性模型,基于二级轻气炮,开展了某载人航天器玄武岩/芳纶纤维填充式防护结构试验件撞击试验,...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是载人航天任务航天员在轨安全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保障,为掌握载人航天器密封舱防护结构易损特性、准确获取密封舱防护结构易损性模型,基于二级轻气炮,开展了某载人航天器玄武岩/芳纶纤维填充式防护结构试验件撞击试验,获取了3类防护结构试验件撞击极限直径,完成了防护屏、填充层和舱壁结构撞击损伤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撞击速度下,防护屏穿孔孔径与弹丸直径正相关,玄武岩/芳纶纤维填充层对弹丸和碎片云有较强破碎作用和能量分散作用,降低对密封舱结构损伤,沿主撞击方向碎片云能量是引起舱壁结构花瓣形裂纹穿孔的主要因素。针对试验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和多元线性/非线性回归方法对NASA Christiansen方程、W-S穿孔方程进行修正,提升了预示精度,其中总体预测率从59.1%提升到100%,安全预测率从81.8%提升到100%,准确建立了适用于中国某大型载人航天器玄武岩/芳纶纤维填充式防护结构的撞击极限经验方程和穿孔经验方程等两类易损性模型,为在轨任务风险工程评估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填充式防护结构 撞击极限方程 临界穿孔直径 穿孔方程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航天器非奇异终端二阶滑模控制
17
作者 李佳玮 刘明 曹喜滨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72-1980,共9页
为了消除干扰力矩和结构不确定性对卫星姿态控制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干扰观测器的非奇异终端二阶滑模控制方法.首先,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跟踪微分器的干扰观测器,来对卫星系统中的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利用估计值进行补偿,并... 为了消除干扰力矩和结构不确定性对卫星姿态控制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干扰观测器的非奇异终端二阶滑模控制方法.首先,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跟踪微分器的干扰观测器,来对卫星系统中的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利用估计值进行补偿,并保证估计误差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一个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当系统到达滑模面时,姿态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并利用二阶滑模趋近律设计控制器,保证系统在有限时间到达滑模面.在干扰观测器误差未完全收敛时,滑模控制器可以对存在的扰动进一步抑制,实现姿态跟踪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并通过李雅普诺夫方法严格证明了其稳定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干扰估计值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证明了该控制方法对存在的干扰是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姿态跟踪 干扰观测器 终端滑模 有限时间 二阶滑模控制
下载PDF
一种航天器姿态控制与振动抑制的优化设计方法
18
作者 胡雅博 耿云海 刘伟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2-430,共9页
针对采用分布式角动量交换执行机构的挠性航天器,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策略的姿态控制及振动抑制方法。考虑不同执行机构安装节点处采用相同的控制律,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问题可以转化为控制器参数的确定问题。姿态控制性能通过控制器参数的... 针对采用分布式角动量交换执行机构的挠性航天器,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策略的姿态控制及振动抑制方法。考虑不同执行机构安装节点处采用相同的控制律,姿态控制和振动抑制问题可以转化为控制器参数的确定问题。姿态控制性能通过控制器参数的等式约束实现,振动抑制通过极小化包含各执行机构安装节点处振动状态的指标函数实现。求解优化问题获得控制律参数后,不同执行机构节点分别输出力矩以完成姿态控制及振动抑制任务。该方法同时处理了姿态控制及振动抑制问题,且可以实现振动抑制指标的最优,对分布式系统的控制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完成挠性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并具有良好的振动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分布式执行机构 姿态控制 振动抑制 优化控制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干扰观测器的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控制
19
作者 孙懿诚 颜艳腾 +1 位作者 张勇 吕跃勇 《飞控与探测》 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
针对非合作目标存在对抗性力矩输出情况下的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干扰观测器(Fuzzy Neural Network Disturbance Observer,FNNDO)的非奇异终端滑模(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有限时间控... 针对非合作目标存在对抗性力矩输出情况下的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干扰观测器(Fuzzy Neural Network Disturbance Observer,FNNDO)的非奇异终端滑模(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有限时间控制策略。首先以服务航天器为基准,建立组合体航天器姿态数学模型,然后针对包含惯量不确定性、目标对抗性力矩等的等效干扰力矩,设计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FNNDO,可以实现对等效干扰的有效跟踪。在FNNDO的基础上,设计NTSM控制器,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闭环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最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观测器在观测性能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体航天器 非合作目标 干扰观测器 模糊神经网络 非奇异终端滑模 有限时间
下载PDF
航空宇航类课程融入数字孪生技术的教学实践——以“航天器优化设计方法”课程为例
20
作者 陈雪芹 邱实 +1 位作者 吴凡 刘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6期140-143,共4页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承担的本科生课程“航天器优化设计方法”为例,介绍了航空宇航类课程中的数字孪生教学实践情况。结合基于项目的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在不改变课程原有教学设计框架的前提下...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承担的本科生课程“航天器优化设计方法”为例,介绍了航空宇航类课程中的数字孪生教学实践情况。结合基于项目的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在不改变课程原有教学设计框架的前提下,在部分重点教学内容中,融入数字孪生教学系统,用以辅助开展教学。通过在多维场景中进行情境体验和探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采用多环节累加式考核方式,并进行了教学反思。为基于数字孪生开展航空航天类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宇航 数字孪生 航天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