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教融合视域下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振动噪声控制科研团队为例 |
赵滨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3 |
1
|
|
2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孙宝芝
韩怀志
张鹏
宋福元
杨龙滨
曹磊
谭晓京
王洋
徐长松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2
|
|
3
|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策略探究 |
韩怀志
孙宝芝
张鹏
宋福元
杨龙滨
曹磊
谭晓京
王洋
徐长松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7 |
0 |
|
4
|
“新工科”背景下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建设实践为例 |
路勇
郑洪涛
谭晓京
马修真
贾九斌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1
|
|
5
|
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教学模式——以舰船动力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
王东旭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6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燃料与燃烧”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
周松
冯永明
孙凤贤
杨龙滨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6 |
3
|
|
7
|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内燃机排放与控制》教学内容设计 |
周松
郭林丽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3 |
0 |
|
8
|
工程图学中的设计与创新——以卧龙岗大学为例 |
常艳艳
王贺春
许国玉
|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9
|
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研究——以“工程摩擦学”课程为例 |
赵滨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4 |
2
|
|
10
|
融合思政元素的“工程摩擦学概论”课程教学研究 |
史修江
卢熙群
赵滨
马旋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4 |
0 |
|
11
|
周期波纹夹芯结构动力学解析建模及振动特性分析 |
李直兵
靳国永
叶天贵
杨铁军
陈玉坤
|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高校辅导员“导演模式”工作思路创新探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为例 |
苏智
张为峰
|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3
|
考虑摩擦效应的船用配气凸轮轴系动力学特性研究 |
华德良
史修江
施方鹏
卢熙群
|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含双耦合非线性振子的双梁系统动力学行为研究 |
李生
赵雨皓
杜敬涛
崔海健
|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动力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谭晓京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6
|
能源动力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费景洲
曹贻鹏
路勇
曹云鹏
袁志国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9
|
|
17
|
多元融合的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
宋福元
张国磊
孙宝芝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8
|
能源动力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内涵式建设 |
高峰
路勇
费景洲
|
《实验科学与技术》
|
2015 |
3
|
|
19
|
面向并联机床的叶片加工程序后置处理及仿真软件研究 |
石勇
刘文涛
|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0
|
工程机械通用液压行走系统三变量实验台设计 |
宋恩哲
阴美梁
孙军
王亚芳
王晶博
|
《应用科技》
CAS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