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灸法联合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肌张力及痉挛程度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薛玉满 徐西林 +4 位作者 刘泽霖 刘波 孔庆喜 江巍 张晓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69-173,共5页
目的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肌痉挛患者应用腹部灸法联合夹脊电针治疗,并分析其疗效及对肌张力、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为观察对象,均来自2021年6月—2023年3月,引入随机对照法分组... 目的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肌痉挛患者应用腹部灸法联合夹脊电针治疗,并分析其疗效及对肌张力、痉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为观察对象,均来自2021年6月—2023年3月,引入随机对照法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以夹脊电针法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腹部灸法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痉挛情况、肌张力情况、血清炎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水平、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人体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痉挛评分及肌张力评分更低,治疗后血清BDNF和PDGF水平、腰椎和颈椎JOA评分、Barthel评分更高,两组以上指标比较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采用腹部灸法联合夹脊电针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肌肉痉挛情况和改善肌张力,显著提高患者血清BDNF和PDGF水平,腰椎及颈椎JOA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提高,此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灸法 夹脊电针 脊髓损伤 肌痉挛 肌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