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在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1
作者 苏海涛 阚侃 +3 位作者 屠华雷 张鸿稚 李宜姝 李宗瑜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快速复温治疗,... 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快速复温治疗,介入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介入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及愈合时间和截肢率情况。结果:介入组血管造影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介入组愈合时间及截肢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3;χ^(2)=4.811,P<0.05);治疗后,介入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5)。结论:经导管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治疗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疗效突出,能够促进冻结性冷伤的创面愈合并减少截肢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重度冻结性冷伤 创面愈合 截肢率
下载PDF
介入治疗在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苏海涛 阚侃 +3 位作者 屠华雷 张鸿稚 李宜姝 李宗瑜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2月于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 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2月于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快速复温治疗,介入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介入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及愈合时间和截肢率情况。结果:介入组血管造影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介入组愈合时间及截肢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3;χ^(2)=4.811,P<0.05);治疗后,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介入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5)。结论:经导管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治疗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疗效突出,能够促进冻结性冷伤的创面愈合并减少截肢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重度冻结性冷伤 创面愈合 截肢率
下载PDF
外用血浆冷沉淀物促进豚鼠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嵩峰 陈杰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豚鼠 烧伤
下载PDF
复层辐射人羊膜应用于烧伤创面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庞建华 杨嵩峰 +4 位作者 陈伟华 张毓涛 郭锦平 刘晓薇 杨宇梓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2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 观察复层辐射人羊膜作为理想烧伤创面覆盖物的优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复层辐射人羊膜与人羊膜、新鲜断层猪皮、异体皮进行柔韧性、强度、透水性及创面粘附性检测。结果 复层辐射人羊膜的柔韧性、透水性及强度、创面粘... 目的 观察复层辐射人羊膜作为理想烧伤创面覆盖物的优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复层辐射人羊膜与人羊膜、新鲜断层猪皮、异体皮进行柔韧性、强度、透水性及创面粘附性检测。结果 复层辐射人羊膜的柔韧性、透水性及强度、创面粘附性与人异体皮相当 ,优于单层人羊膜及断层猪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羊膜 烧伤创面 生物敷料
下载PDF
小儿特重烧伤自体与双亲皮混合移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秀英 姚荔湘 孙姝慧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特重烧伤 自体皮 双亲皮 混合移植
下载PDF
血浆冷沉淀物在深度烧伤创面应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庞建华 杨嵩峰 +4 位作者 矫淑珍 郭锦平 李波涛 刘晓薇 杨宇梓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1年第6期328-329,共2页
目的 观察血浆冷沉淀物应用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 4 0只豚鼠烧伤模型及 4 6例临床烧伤患者创面应用血浆冷沉淀物与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对照观察伤后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结果 应用血浆冷沉淀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 目的 观察血浆冷沉淀物应用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 4 0只豚鼠烧伤模型及 4 6例临床烧伤患者创面应用血浆冷沉淀物与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对照观察伤后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结果 应用血浆冷沉淀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优于应用磺胺嘧啶银对照组 ,表明血浆冷沉淀具有促进烧伤创面愈合作用。结论 血浆冷沉淀中所含的主要成分纤维连接蛋白 ,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冷沉淀物 创面愈合 烧伤 创面
下载PDF
血浆冷沉淀物在深度烧伤创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庞建华 杨嵩峰 +4 位作者 矫淑珍 张秀英 李波涛 刘晓薇 杨宇梓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血浆冷沉淀物是将血浆置于 4℃时 ,获取的一种“冷不溶球蛋白” ,即纤维连接蛋白 (FN)。国内外数次的实验证明 ,FN是体内正常存在的大分子糖蛋白 ,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它可作为趋化因子 ,起“净化”伤口的作用 ,为创面愈合创造条件 ;F... 血浆冷沉淀物是将血浆置于 4℃时 ,获取的一种“冷不溶球蛋白” ,即纤维连接蛋白 (FN)。国内外数次的实验证明 ,FN是体内正常存在的大分子糖蛋白 ,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它可作为趋化因子 ,起“净化”伤口的作用 ,为创面愈合创造条件 ;FN也有促进细胞生成的活性 ,促进上皮细胞生长 ,有利于皮片扩展 ;FN还在细胞上皮化过程中起“支架”作用。烧伤后体内FN下降 ,对创面愈合有一定影响 ,而深Ⅱ度烧伤创面基底细胞全部损伤 ,仅依靠残留的汗腺、毛囊上皮扩展修复 ,因而创面修复时间长而缓慢。我们通过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 ,观察到 :局部外用富含FN的血浆冷沉淀物 ,可以提高烧伤创面局部FN浓度 ,有利于上皮细胞扩展、移行、加速深Ⅱ度创面上皮化愈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冷沉淀物 烧伤创面 实验 治疗
下载PDF
重症烧伤患者静脉营养支持疗法
8
作者 张秀英 姚荔湘 苏海涛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重症烧伤 静脉营养 支持疗法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致死性烫伤大鼠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锐 曹卫红 +7 位作者 胡森 王树明 赵增凯 郑金光 高明娟 王晓娜 李宗瑜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14年第4期209-212,216,共4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50%总体表面积烫伤大鼠炎症介质、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和乌司他丁组(n=20),两组均用80℃水浴造成5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于烫伤后即刻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ml...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50%总体表面积烫伤大鼠炎症介质、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烫伤组和乌司他丁组(n=20),两组均用80℃水浴造成5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于烫伤后即刻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ml和乌司他丁40 000U/kg。分别于烫伤后6h、24h采用伊文斯蓝(EB)法测定肺微血管通透性,干/湿重法测定肺组织含水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TNF-α、IL-6和IL-8的活性。结果:烫伤后6h、24h乌司他丁组TNF-α、IL-6和IL-8均低于单纯烫伤组,其中烫伤后24h乌司他丁组TNF-α、IL-6和IL-8的变化差异更显著(P<0.01);与单纯烫伤组比较,乌司他丁组肺组织EB含量和含水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致死性烫伤休克大鼠肺组织炎症水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和通透性增加,减少烧伤休克时血容量丢失和补液量,用于烧伤休克的早期治疗和改善存活率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肺组织 水肿 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丁酸钠对特重度烧伤大鼠脏器功能及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富波 张文华 +4 位作者 李雨梦 李静远 刘锐 胡森 白晓东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特重度烧伤大鼠脏器功能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2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烧伤组和丁酸钠组,每组16只。丁酸钠组与烧伤组采用沸水烫大鼠背部15 s、腹部8 s,造成50%TBSAⅢ度烧伤,伤后... 目的研究丁酸钠对特重度烧伤大鼠脏器功能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2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烧伤组和丁酸钠组,每组16只。丁酸钠组与烧伤组采用沸水烫大鼠背部15 s、腹部8 s,造成50%TBSAⅢ度烧伤,伤后分别立即腹腔注射丁酸钠(400 mg/kg)与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假伤组37℃温水浸泡后腹腔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伤后3 h和6 h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肝、肾、小肠黏膜血流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二胺氧化酶(DAO);处死大鼠取脏器组织采用干湿重法检测心、肺、肝、肾和小肠含水率。结果丁酸钠组伤后3 h肾和小肠黏膜血流量[(93.56±11.56)、(84.65±12.64)BPU]分别高于烧伤组[(80.71±10.53)、(59.64±11.82)B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4、4.087,P值均小于0.05);心、肺、小肠含水率[(72.35±1.93)%、(69.56±1.83)%、(63.75±2.58)%]以及CK-MB水平(2794.56±291.54)U/L分别低于烧伤组(74.45±1.62)%、(73.56±1.69)%、(72.54±2.93)%、(3676.32±259.6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7、4.541、6.368、6.388,P值均小于0.05)。丁酸钠组伤后6 h肝和小肠黏膜血流量[(65.36±11.79)、(62.65±12.56)BPU]分别高于烧伤组[(51.72±10.54)、(31.56±12.72)B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9、4.919,P值均小于0.05);肺、肝、肾和小肠含水率[(73.72±2.05)%、(78.41±1.84)%、(75.64±2.63)%、(70.53±3.13)%]分别低于烧伤组[(80.62±2.16)%、(82.62±1.93)%、(80.32±3.05)%、(81.53±2.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53、4.465、3.286、7.420,P值均小于0.05);丁酸钠组血浆ALT(96.36±6.56)U/L、Cr(79.35±4.16)μmol/L、DAO(78.54±5.23)U/L、CK-MB(3712.64±309.45)U/L分别低于烧伤组[(113.54±7.41)U/L、(90.34±5.37)μmol/L、(92.34±5.34)U/L、(5264.46±351.62)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10、4.576、5.222、9.370,P值均小于0.05)。结论丁酸钠能够增加特重度烧伤大鼠腹腔脏器血流量,减轻组织水肿,改善脏器功能,对特重度烧伤引起的重要脏器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烧伤 水肿 丁酸钠 脏器功能 血流量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对中度烧冲复合伤大鼠肺炎症介质和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锐 王树明 +6 位作者 曹卫红 胡森 李宗瑜 高明娟 王晓娜 赵增凯 郑金光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中度烧冲复合伤大鼠肺组织炎症介质、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乌司他丁组(n=40),两组均造成25%总体表面积深Ⅱ度烧伤+中度冲击伤的中度烧冲复合伤模... 目的本研究观察乌司他丁对中度烧冲复合伤大鼠肺组织炎症介质、肺微血管通透性和肺组织含水率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乌司他丁组(n=40),两组均造成25%总体表面积深Ⅱ度烧伤+中度冲击伤的中度烧冲复合伤模型。于伤后即刻分别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和乌司他丁40 000 U/kg 1 m L。分别于伤后6、24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伊文斯蓝法(EB)测定肺微血管通透性,干/湿重法测定肺组织含水率,组间计量数据行t检验。结果伤后6 h与对照组TNF-α(2912±184)pg/m L、IL-6(2793±223)pg/m L和IL-8(2178±145)pg/m L水平比较,乌司他丁组肺组织TNF-α(2103±168)pg/m L、IL-6(2315±185)pg/m L和IL-8(1827±134)pg/m 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4、8.123、7.347,P<0.05);伤后24 h与肺组织TNF-α(1853±166)pg/m L、IL-6(2152±172)pg/m L和IL-8(1807±126)pg/m L水平比较,乌司他丁组TNF-α(1235±86)pg/m L、IL-6(1093±98)pg/m L和IL-8(973±77)pg/m L水平明显降低(t=5.176、7.043、5.732,P<0.05);乌司他丁组大鼠肺组织EB含量在伤后6、24 h[(63.9±3.3)、(59.8±3.2)μg/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8.2±3.7)、(76.3±3.5)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3、7.382,P<0.05)。乌司他丁组大鼠肺组织含水率在伤后6、24 h[(76.3±1.45)%、(73.8±1.35)%]明显低于对照组(79.8±1.52)%、(78.3±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1、2.758,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中度烧冲复合伤大鼠血清TNF-α、IL-6、IL-8炎症介质水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和通透性增加,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毛细血管通透性 药物疗法 烧冲复合伤 乌司他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