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大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调查及性教育方式探索 被引量:24
1
作者 尤琪 张苑珑 +6 位作者 杜梅 刘杰 翟小龙 陈晨 钟健键 蔡丽瑛 郑建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性爱观和性行为现状,并提出大学生性教育的相应对策。方法自行编制《医学大学生性健康调查问卷》对10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医学生的性观念以及性行为。结果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他们相...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性爱观和性行为现状,并提出大学生性教育的相应对策。方法自行编制《医学大学生性健康调查问卷》对1000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医学生的性观念以及性行为。结果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他们相信真正爱情的存在,性观念有多元化倾向,且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对待恋爱中的性行为更加宽容。结论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从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对大学生实施教育和疏导,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加强性道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观念 性行为 性教育 医学大学生
下载PDF
Wnt/β-catenin通路在卵巢癌中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武金玉 张苑珑 +4 位作者 黄明莉 程丛丛 李云秀 袁海涛 尤琪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1-313,317,共4页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导致其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诊断困难和化疗耐药。研究证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被异常激活。其相关蛋白质明显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耐药密切相关。本...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导致其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早期诊断困难和化疗耐药。研究证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卵巢癌组织和细胞中被异常激活。其相关蛋白质明显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耐药密切相关。本文简要回顾目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加强对Wnt通路的认知,并进一步研究Wnt通路调控机制,为卵巢癌的防治提供新的靶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化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未婚大学生性行为及避孕方式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尤琪 张苑珑 +5 位作者 杜梅 翟小龙 钟健键 陈晨 蔡丽瑛 郑建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9-410,412,共3页
目的了解未婚大学生性行为及避孕方式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大学生性行为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三所综合性大学1 5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约40%以上的学生不反对性解放,30%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可... 目的了解未婚大学生性行为及避孕方式现状,为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大学生性行为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三所综合性大学1 500名大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约40%以上的学生不反对性解放,30%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可以同居或有婚前性行为,其中23%学生有婚前性行为,但只有15%的学生清楚什么是安全的避孕措施。结论高校、家庭和社会需要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包括性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健康教育 性行为 避孕方式 大学生
下载PDF
健择为主介入治疗胰腺癌13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春东 杨坡 崔晓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48-149,共2页
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时多数已属晚期,确诊时只有12%~15%病例可进行手术根治,90%以上病人在确诊1年内死亡,平均存活期少于6个月,常规放疗、化疗平均生存期仅为5.3~9.8个月,目前尚缺乏... 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时多数已属晚期,确诊时只有12%~15%病例可进行手术根治,90%以上病人在确诊1年内死亡,平均存活期少于6个月,常规放疗、化疗平均生存期仅为5.3~9.8个月,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6—07/2001—12收治局部中、晚期胰腺癌病人13例,最短随诊期1年,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健择 例临床观察 病人 介入治疗 确诊 根治 存活期 局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化疗副反应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苑珑 尤琪 +4 位作者 宋辐 吴春风 杜梅 孙宏华 刘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研究针灸加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化疗期间分别给予针灸加穴位注射维生素B6,针灸,维生素B6治疗,同时应用相同的止吐药物。比较各组患者研究期间的恶... 目的:研究针灸加穴位注射维生素B6治疗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的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化疗期间分别给予针灸加穴位注射维生素B6,针灸,维生素B6治疗,同时应用相同的止吐药物。比较各组患者研究期间的恶心、呕吐等化疗副反应时间及无上述化疗副反应时间。结果:针灸加穴位注射维生素B6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间明显缩短,无副反应时间明显较其他2组延长。结论:针灸加穴位注射维生素B6用于治疗乳腺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副反应是很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穴位注射 乳腺癌 化疗 呕吐
原文传递
肋间神经前皮支联合肋间臂支阻滞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博 崔晓 +2 位作者 宋辐 李璠 张苑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前皮支阻滞在乳腺癌术后早期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肋间臂支阻滞镇痛,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肋间神经前皮支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累...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前皮支阻滞在乳腺癌术后早期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肋间臂支阻滞镇痛,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肋间神经前皮支阻滞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累积吗啡用量、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VAS)、T淋巴水平、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结果联合组术后24 h累积吗啡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静息状态下术后4 h和24 h、咳嗽状态下术后4 h和12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联合组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间神经前皮支阻滞联合肋间臂支阻滞在乳腺癌术后早期镇痛中镇痛效果良好,对免疫系统及应激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前皮支阻滞 肋间臂支阻滞 乳腺癌 镇痛
下载PDF
35例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近期疗效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苑珑 尤琪 +4 位作者 孙晓光 杜梅 吴春风 孙宏华 刘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2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3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4~9个月后进行手术。结果:术前内分泌治疗,完全缓解2例(5.7%),部分缓解27例(77.1%),无变化3例(8.6%),进展3例(8.6%)。结论:绝经...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3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服用芳香化酶抑制剂4~9个月后进行手术。结果:术前内分泌治疗,完全缓解2例(5.7%),部分缓解27例(77.1%),无变化3例(8.6%),进展3例(8.6%)。结论:绝经后、ER(+)乳腺癌病人采用来曲唑治疗有效、安全、可靠,为缩小手术切除术式创造条件,尤对年迈、体弱、和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很好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后 乳腺癌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原文传递
乳腺癌基因及基因治疗
8
作者 张苑珑 尤琪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49-51,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有超过宫颈癌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的趋势。目前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手段主要是以传统的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局部或全身的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这些手段虽然可以使患者获得较...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有超过宫颈癌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的趋势。目前乳腺癌的常用治疗手段主要是以传统的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局部或全身的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这些手段虽然可以使患者获得较高的生存率甚至治愈,但术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的问题仍然是困扰我们医生的一大难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免疫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对乳腺癌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基因治疗逐渐成为肿瘤生物学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基因治疗系统由治疗基因和运送基因的病毒性或非病毒性载体两部分构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癌分子病理学认识的深入和重组技术的快速发展,乳腺癌的基因治疗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系统 乳腺癌基因 女性恶性肿瘤 分子生物学技术 肿瘤生物学治疗 内分泌治疗 病毒性载体 手术治疗 治疗手段 术后复发
下载PDF
乳腺血管神经离断术治疗乳痛症的体会
9
作者 于湛 郑嘉 徐魁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11期869-87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血管神经离断术 治疗 乳痛症
下载PDF
维生素E加乳癖饮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近期疗效观察
10
作者 张苑珑 尤琪 +3 位作者 崔晓 杜梅 孙宏华 刘杰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第4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E加乳癖饮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0例诊断明确的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给予维生素E加乳癖饮口服,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为75%,显效率为8.33%,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6.... 目的:观察维生素E加乳癖饮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0例诊断明确的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给予维生素E加乳癖饮口服,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为75%,显效率为8.33%,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6.67%。结论:维生素E联合乳癖饮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中药 乳腺囊性增生症
原文传递
40例乳腺癌仿根治术Ⅰ期假体安置观察与体会
11
作者 张苑珑 李璠 +2 位作者 解松林 孙晓光 宋辐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3期101-101,共1页
现代女性对于自身美的追求日益增长,但因乳腺疾病所导致的胸部美的缺矢正成为多数女性患者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乳腺癌这一传统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破坏了女性引以为自豪的曲线美。所以在新的医疗发展的时代,为解决手术给乳腺癌... 现代女性对于自身美的追求日益增长,但因乳腺疾病所导致的胸部美的缺矢正成为多数女性患者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乳腺癌这一传统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破坏了女性引以为自豪的曲线美。所以在新的医疗发展的时代,为解决手术给乳腺癌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烦恼,我院普外科有针对性地为40例乳腺癌病人实施乳腺癌仿根治术Ⅰ期安置假体。现对手术中、手术后治疗及随访观察的结果做一简要总结,从中得到一些自我体会陈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仿根治术 手术原则 手术方法 假体Ⅰ期成形术 化疗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诊治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12
作者 徐荣莹 崔晓 李丽欣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0期91-92,共2页
乳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一项新近开展的手术方法,随着这项新技术的研究与深入,愈来愈多的国内外学者提出: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N0乳腺癌病人可避免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本文对其概念和历史、适... 乳腺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一项新近开展的手术方法,随着这项新技术的研究与深入,愈来愈多的国内外学者提出: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N0乳腺癌病人可避免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本文对其概念和历史、适应对象与方法、以及临床意义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 诊断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
下载PDF
乳癌仿根治术并一期重建术的应用探讨
13
作者 于湛 孟凡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433-1434,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仿根治术并一期重建术的方法,探索新的手术方式并力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胸部曲线及美学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1-2005年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乳癌仿根治术并一期重建术。结果 应用该方法治疗2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目的 探讨乳腺癌仿根治术并一期重建术的方法,探索新的手术方式并力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胸部曲线及美学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1-2005年收治的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乳癌仿根治术并一期重建术。结果 应用该方法治疗20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其中有15例患者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效果满意,5例不理想,均为新术式实施初期,经验不足所致,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信根治术并一期重建术必须强调双侧体积、外形、位置三对称原则,应以健侧为标准,以个体化的设计重建为根本,必要时,尤其对于强调要求形体美的患者,可二次整形健侧,以达满意效果,乳房重建术,因个体差异,应掌握设计多种新术式,因人而异,分别设计实施,才能得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一期重建术
下载PDF
乳癌仿根治术并Ⅰ期假体植入的经验体会
14
作者 于湛 张苑龙 《中国伤残医学》 2006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乳癌仿根治术并Ⅰ期假体植入重塑女性乳房的经验。方法:自2001年2月-2005年8月对22例病人行孔癌仿根治术并Ⅰ期假体植入再造乳房。结果:22倒患者16患者两侧对比基本对称外形理想。6例患者再造乳房不理想均为新术式实施初期... 目的:探讨乳癌仿根治术并Ⅰ期假体植入重塑女性乳房的经验。方法:自2001年2月-2005年8月对22例病人行孔癌仿根治术并Ⅰ期假体植入再造乳房。结果:22倒患者16患者两侧对比基本对称外形理想。6例患者再造乳房不理想均为新术式实施初期经验不足所至。结论:乳癌仿根治术并Ⅰ期假体植入,既满足了肿瘤的治疗也满足了形体美容,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仿根治术 Ⅰ期假体植入
原文传递
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尤琪 张苑珑 +6 位作者 杜梅 孙娜 翟小龙 陈晨 钟健键 蔡丽瑛 郑建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11期2086-2088,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情况,以提高大学生性教育的针对性和质量。方法:对600名18-24岁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关于性传播疾病(STD)、性知识和性行为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探讨大学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结果:所有大学生...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情况,以提高大学生性教育的针对性和质量。方法:对600名18-24岁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关于性传播疾病(STD)、性知识和性行为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探讨大学生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结果:所有大学生对性传播疾病的名称比较熟悉,但对性传播疾病的症状和传播方式了解不多或有误解,性知识水平较低。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对未婚同居和婚前性行为持开放态度,性知识主要来源于书籍和网络。大学生们认为性教育很有必要。结论:大学生性和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年轻的大学生应当对他们可能遇到的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有所了解。大学生性教育应更加侧重于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传播疾病 性知识 性行为 性教育
原文传递
Hedgehog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师海英 黄明莉 +2 位作者 张广美 张苑珑 尤琪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7期632-634,共3页
卵巢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过程,可伴一系列致癌因素所致的基因突变及某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不仅与胚胎发育、组织形成、再生及修复相关,同时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形成、生长和转移具有相关性。当该信号通路异常激... 卵巢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过程,可伴一系列致癌因素所致的基因突变及某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不仅与胚胎发育、组织形成、再生及修复相关,同时与多种肿瘤细胞的形成、生长和转移具有相关性。当该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时,可引起肿瘤的发生、发展。Hedgehog信号通路传导异常可导致卵巢癌的发生,并与肿瘤侵袭、转移相关。探讨Hedgehog信号通路与卵巢癌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卵巢癌的发病机制,为卵巢癌的防治提供新的可能途径及作用靶点。本文就Hedgehog信号通路在卵巢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HEDGEHOG信号通路 卵巢癌干细胞
原文传递
Wnt通路配体家族与卵巢癌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杉 尤琪 +3 位作者 张广美 张苑珑 杜梅 尤琪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274-275,279,共3页
Wnt通路对肿瘤组织的细胞增殖、变异、分化起到调控作用,但是具体的Wnt配体和相应的下游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Wnt配体Wnt-1、Wnt-5a、Wnt-7a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了解其在卵巢癌中的调控机制,并以此为抗卵... Wnt通路对肿瘤组织的细胞增殖、变异、分化起到调控作用,但是具体的Wnt配体和相应的下游调控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Wnt配体Wnt-1、Wnt-5a、Wnt-7a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了解其在卵巢癌中的调控机制,并以此为抗卵巢癌治疗靶点进行基础研究及临床前期实验,可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卵巢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WNT-1 WNT-5A Wnt-7a 信号传导
原文传递
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多烯紫杉醇对人乳腺癌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苑珑 尤琪 +4 位作者 徐魁 崔晓 孙晓光 宋辐 李赫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多烯紫杉醇联合对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ALB/c-nu裸鼠56只,制备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高剂量紫杉醇(20 mg/kg)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紫杉醇(10 mg... 目的探讨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与多烯紫杉醇联合对乳腺癌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ALB/c-nu裸鼠56只,制备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高剂量紫杉醇(20 mg/kg)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紫杉醇(10 mg/kg)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紫杉醇(5 mg/kg)组(低剂量组)、甲磺酸伊马替尼组、高剂量紫杉醇与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组(高剂量联合组)、中剂量紫杉醇与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组(中剂量联合组)、低剂量紫杉醇与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组(低剂量联合组)、生理盐水组,每组7只。从接种第3天开始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于第1、7、14天腹腔注射20、10、5 mg/kg多烯紫杉醇;甲磺酸伊马替尼组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100 mg/kg灌胃,1次/d;高、中、低剂量联合组分别于第1、7、14天腹腔注射20、10、5 mg/kg多烯紫杉醇,同时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100 mg/kg灌胃,1次/d;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比较8组裸鼠移植瘤生长情况;实验结束处死裸鼠,取瘤组织称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高、中、低剂量组[(0.130 9±0.071 2)、(0.206 6±0.098 4)、(1.067 4±0.051 5)g],高、中、低剂量联合组[(0.090 2±0.0003 8)、(0.110 5±0.013 9)、(0.836 5±0.013 8)g]及甲磺酸伊马替尼组[(1.835 3±0.308 3)g]裸鼠移植瘤质量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2.583 1±0.356 3)g](P<0.05),高、中、低剂量联合组裸鼠移植瘤质量分别低于高、中、低剂量组(P<0.05);高、中、低剂量联合组(99.85%、95.72%、67.62%),高、中、低剂量组(94.93%、92.00%、58.68%)及甲磺酸伊马替尼组抑瘤率(28.95%)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0)(P<0.05),高、中、低剂量组,高、中、低剂量联合组抑瘤率明显高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组(P<0.05),中、高剂量组及中、高剂量联合组抑瘤率分别高于低剂量组和低剂量联合组(p<0.05)。结论高、中、低剂量多烯紫杉醇与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裸鼠移植瘤增殖的抑制具有相加作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能增强多烯紫杉醇的抑瘤作用,降低其使用的有效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甲磺酸伊马替尼 多烯紫杉醇 裸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