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文科师范生的社会定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科师范生社会定位调查总结
1
作者 白瑞春 李健 +2 位作者 孙子玉 姜宁 刘万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年第16期201-202,共2页
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得的深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长年从事学生工作的哈师大政法学院王彦庆老师的访谈分析,发现在以哈师大为典型代表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科师范生的社会定位有其特殊性的一面。社会评价、毕业院校、生源城乡... 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获得的深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基础,通过对长年从事学生工作的哈师大政法学院王彦庆老师的访谈分析,发现在以哈师大为典型代表的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科师范生的社会定位有其特殊性的一面。社会评价、毕业院校、生源城乡及性别差异是影响文科师范生能否正确定位的关键因素,并且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文科师范生在考虑自身社会定位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 文科师范生 社会定位 社会角色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育改革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例
2
作者 陈宪良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第9期83-85,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中国建国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多年来承担着培养具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的任务。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信息便利化,...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中国建国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多年来承担着培养具备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能在党政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的任务。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信息便利化,各种思潮交织在一起,对人们思想产生巨大冲击,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理论人才培养的基地如何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本文探究的问题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教育 哈尔滨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效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管立红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年第7期102-104,共3页
新媒体作为当今时代发展和勃兴的新型传媒技术,以其开放性、便捷性为传播特征,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而高校大学生是新媒体先验应用的重要群体。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影响都具有两面性,所以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把&... 新媒体作为当今时代发展和勃兴的新型传媒技术,以其开放性、便捷性为传播特征,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而高校大学生是新媒体先验应用的重要群体。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影响都具有两面性,所以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正效应,又有负效应。对其产生的负效应,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把消极转变为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正负效应
下载PDF
实效性维度下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彬 《中国冶金教育》 2008年第1期63-64,67,共3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实质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是由于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灌输作用,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过于重视教育的目标建设而忽略教育环节的建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实质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是由于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灌输作用,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过于重视教育的目标建设而忽略教育环节的建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性,必须变显性教育为隐性教育,并且要同时实施导师制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实效性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初探
5
作者 胡凯林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12期26-27,共2页
过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占据着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学生则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得到激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教... 过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占据着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学生则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能很好地得到激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新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和根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者要进行角色转变,从主导者变成引导者;满足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情境创设
6
作者 张春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5年第12期00078-00079,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步入互联网时代,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契机也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步入互联网时代,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契机也带来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创设网络情境,从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要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情境的内涵、网络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以及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情境创设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情境 创设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思维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国启 孙禄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110,共4页
互联网思维是人们借助网络工具及网络技术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自觉做出的网络化思考方式。它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逐步被人们认可的,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场域与社会结构的同时,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 互联网思维是人们借助网络工具及网络技术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自觉做出的网络化思考方式。它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逐步被人们认可的,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场域与社会结构的同时,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思维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度思维,消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体性思维,以隐性教育思维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思维的不足。在当代中国,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应当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形成关系性思维,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形成良性互动的网络生存方式,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空间把教育对象同他们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把满足网络参与者的心理需求与发展需求同提高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多维度地引领他们确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思维 网络化生存
下载PDF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的逻辑思考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金鑫 张国启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88,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弱化,"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瞬时性和流动性、语言的简明化...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的重要体现。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平台和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弱化,"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瞬时性和流动性、语言的简明化和通俗化,以及群体庞大和参与度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权威性受到削弱、话语控制力受到挑战、话语沟通力受到阻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应充分利用"微时代"信息技术和话语优势,理性运用"微媒体"和"微工具",建立平等互信的主客体关系,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下载PDF
加强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51
9
作者 刘建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8-140,共3页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普及,当代大学生正在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迎接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不断地适应变化的趋势,发展育人...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兴起和不断普及,当代大学生正在以一种积极的姿态迎接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不断地适应变化的趋势,发展育人的环境。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媒介,因其独特的"手机群聊"、"语音对讲"、"随拍随传"等功能以及其较高的兼容性和较丰富的信息传递模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所以,探讨微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及其转换维度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国启 王忠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是其知识体系与理论建构的基本表达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阐释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应当科学回应时代主题、满足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交织与渗透中体现强大的...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体系,是其知识体系与理论建构的基本表达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也阐释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旨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应当科学回应时代主题、满足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需求,在多元文化的交织与渗透中体现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从话语思维、话语指向和话语功能等维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话语转换,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有助于阐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话语体系 理想意图 价值取向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阈下的政治认同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秀敏 张国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政治认同是保持社会稳定、引领个体发展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应用学科,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构成了学科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旨趣,体现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想意图。在当代中国,引领与强... 政治认同是保持社会稳定、引领个体发展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应用学科,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构成了学科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旨趣,体现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理想意图。在当代中国,引领与强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必须客观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对青年学生的身份确认、情感皈依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关注认同主体、政治生活以及认同场域的新特点、新变化,积极回应时代主题、科学阐释政治发展、推动认同机制创新,努力促进青年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认同 价值旨趣 理想意图 情感皈依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时间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学来 王福兴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0-143,共4页
马克思以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独特视角切入时间论题,从而与旧唯物论、古典唯心论、国民经济学、现代生命哲学和生存论等各种时间理论区别开来。从"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一总的时间观出发,马克思全面分析了前现代社会、现代... 马克思以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独特视角切入时间论题,从而与旧唯物论、古典唯心论、国民经济学、现代生命哲学和生存论等各种时间理论区别开来。从"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这一总的时间观出发,马克思全面分析了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和未来理想社会中人的三种发展状态——也即时间的特质,特别是现代社会时间的全面异化问题。马克思的时间理论不仅是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思想武器,同时对于促进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社会转型期加快移风易俗、维护劳动者权益、节制消费主义等等从而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时间 异化
下载PDF
南洋理工大学教师绩效考核及启示 被引量:9
13
作者 郝文斌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3,共4页
南洋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大")是以工科为主要特色享誉世界的高等学府,致力于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南大在成立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突飞猛进,大学排名迅速提升,其中,QS 2014-2015年全球排名第39... 南洋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大")是以工科为主要特色享誉世界的高等学府,致力于全方位教育,培养跨学科博雅人才。南大在成立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突飞猛进,大学排名迅速提升,其中,QS 2014-2015年全球排名第39位,"顶尖年轻高校排名"全球第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南大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超前谋划:科学确立教师标准,面向全球遴选人才,提供较高薪酬福利,完善教师绩效考核,优化教师发展环境,组建创新学术团队,形成新的学科和学术增长点,奠定了南大创新高科技,建设全球性卓越大学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绩效考核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时代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国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它以生活为中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是一种关注人的生活世界、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引导人确立良好生活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基础的教育理念或教育哲学思想。它以生活为中心,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理论性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是一种关注人的生活世界、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引导人确立良好生活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抽象性向现实性的转换,教育模式由课堂型向生活化的转移,教育过程由支配型向互动型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世界 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反思与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佥崇 李皓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8-151,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广阔的视野,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体现于教学全过程。当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既深入又与时俱进,然而既得成就与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还具有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具有广阔的视野,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它贯穿于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体现于教学全过程。当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既深入又与时俱进,然而既得成就与当前形势的发展要求还具有一定差异,对于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注意事项等问题的探讨还具有可开拓的空间和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体 客体 教学方法 优化
下载PDF
大众传媒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禄 张国启 《继续教育研究》 2014年第7期82-83,共2页
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运用便利,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研究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维度引导大众传媒坚持正确方向发展,应当使传媒工作者形成正确的价... 大众传媒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运用便利,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研究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从思想政治教育维度引导大众传媒坚持正确方向发展,应当使传媒工作者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提升传媒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积极创造良性的发展环境,使大众传媒在科学发展中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媒介素养 教育引导
下载PDF
从经济全球化视野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意识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国启 王忠桥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 2007年第3期9-13,共5页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凸现了个体存在的世界意义,同时也促使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具有资源意识。资源意识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投入产出之比,即效率;意味...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凸现了个体存在的世界意义,同时也促使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必须具有资源意识。资源意识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投入产出之比,即效率;意味着要重视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资源价值。因此,强调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意识,就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意识形态的一元和多元的关系,科学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意识 意识形态 文化交往 价值观
下载PDF
传承与创新:略论大学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庆生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4期174-176,共3页
大学文化不是一个静态的符号,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把握大学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于把握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大学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大学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而大学文化的创新则体现了大学文化发展的间断性。大学文化发展的... 大学文化不是一个静态的符号,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把握大学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于把握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大学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大学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而大学文化的创新则体现了大学文化发展的间断性。大学文化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法即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辩证关联,构成了大学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发展 内在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冲突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明凡 宋衍涛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政治冲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它的研究还很鲜见。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冲突理论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通过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阶级冲突、... 政治冲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它的研究还很鲜见。本文试图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冲突理论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框架下,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通过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阶级冲突、政治发展冲突、政治冲突的功能取向、政治冲突的发展过程、整合政治冲突的制度性设计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阶级冲突 政治发展冲突 制度性设计
下载PDF
论大学生自我适应优化的内涵及基本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国启 王忠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 2009年第3期11-13,共3页
自我适应优化是指大学生在发展、培养和确立自我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综合利用多种技能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使自己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处于最佳状态,为获取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采取的行动。大学生自我适应... 自我适应优化是指大学生在发展、培养和确立自我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综合利用多种技能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使自己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处于最佳状态,为获取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采取的行动。大学生自我适应优化的基本路径主要是社会化和自觉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社会化是大学生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引导自身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自觉发展则体现了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自身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进行常态化、科学化处理的过程。自我适应优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适应优化 社会化 自觉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