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地区淡水枝角类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会新 施心路 陈凤虎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79,共5页
报告了对哈尔滨地区 40多处水域中淡水枝角类的调查结果。收集标本 1 3 0余份 ,共鉴定出淡水枝角类 3 9种 ,分别隶属于 6科、1 6属。其中有 1属、1 2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属种。
关键词 淡水枝角类 分布 哈尔滨地区
下载PDF
花卉育种中的相关生物技术
2
作者 王金娜 司亮 +2 位作者 郑琳 张爽 郭长虹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9-70,共2页
花卉是园艺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等生物技术在花卉遗传改良方面的应用逐步加深和完善。通过对以上3种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的综述,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花卉育种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花卉 生物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bar基因、PAT蛋白和草丁膦的特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洪艳 弭晓菊 崔继哲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38-942,共5页
在转基因技术得到认同并且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目前在转基因作物中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本文对除草剂草丁膦及其抗性基因之一——bar基因及其产物PAT蛋白的一些特性和安全性... 在转基因技术得到认同并且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关注。目前在转基因作物中抗除草剂作物种植面积最大。本文对除草剂草丁膦及其抗性基因之一——bar基因及其产物PAT蛋白的一些特性和安全性作了阐述。bar基因及筛选剂草丁膦在植物基因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ar基因无多效性,与食物中的DNA一样安全。PAT蛋白对小鼠无直接毒性,与已知毒素和过敏原无同源性、无糖基化位点,其热稳定性和消化稳定性无食物过敏原和毒素的特性,对人体和动物安全无毒性。草丁膦是一种生物除草剂,在土壤中易被快速分解,作物收获时未检出残留,对哺乳动物无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基因 PAT蛋白 草丁膦 安全性
下载PDF
盐胁迫对野生和栽培大豆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付畅 关旸 徐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盐胁迫会对植物产生次级的氧化胁迫,抗氧化酶对自由基的清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盐胁迫下耐盐性强的野生大豆Antisalt和耐盐性弱的栽培大豆HN40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探讨了大豆的耐盐性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下Antisalt通过... 盐胁迫会对植物产生次级的氧化胁迫,抗氧化酶对自由基的清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盐胁迫下耐盐性强的野生大豆Antisalt和耐盐性弱的栽培大豆HN40中的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探讨了大豆的耐盐性机理。结果表明:盐胁迫下Antisalt通过快速的应答反应,较高的维持抗氧化酶活性水平的能力,表现出比HN40更强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盐胁迫 抗氧化酶 耐盐
下载PDF
强壮水螅(Hydra robusta)和水丝蚓(Limnodrilus sp.)对七种洗衣粉毒性的反应 被引量:14
5
作者 范学铭 付海燕 +1 位作者 王文敬 王艳坤 《水产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用七种洗衣粉分别对强壮水螅 (Hydrarobusta)和水丝蚓 (Limnodrilussp .)进行了毒理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的洗衣粉能影响水螅和水丝蚓的正常生命活动 ,并可造成它们的大量死亡。 4 8h对强壮水螅所测得的七种洗衣粉的半致死浓度 ... 本文用七种洗衣粉分别对强壮水螅 (Hydrarobusta)和水丝蚓 (Limnodrilussp .)进行了毒理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的洗衣粉能影响水螅和水丝蚓的正常生命活动 ,并可造成它们的大量死亡。 4 8h对强壮水螅所测得的七种洗衣粉的半致死浓度 (LC50 ) :WB、AM、LB、QS、QQ、TZ、HL - 2 8分别是 :3 3 50、3 5 16、55 54、2 8 4 4、3 3 3 8和 2 7 54mg/L ;水丝蚓的半致死浓度 (LC50 )分别为 :82 4 1、64 86、89 13、82 2 2、98 17、60 2 6和10 2 3 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壮水螅 水线蚓 急性毒理实验 半致死浓度 死亡率 洗衣粉 毒性 水生态环境
下载PDF
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大草履虫口胞器与消化胞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晶 邱子健 +1 位作者 王瑞清 秦宇虹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8-722,共5页
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LSCM)对大草履虫(Parameciumcaudatum)口胞器及消化胞器进行了再观察,通过连续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清晰地显示出草履虫口胞器中前庭、口腔、内口膜、四分膜、背咽... 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Laserscanningconfocalmicroscopy,LSCM)对大草履虫(Parameciumcaudatum)口胞器及消化胞器进行了再观察,通过连续断层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清晰地显示出草履虫口胞器中前庭、口腔、内口膜、四分膜、背咽膜、腹咽膜等结构,它们的位置和形态与前人的工作结果基本一致,并给出口胞器结构的三维立体构象。观察了虫体内的食物泡及其形成过程。看到胞咽在摄食并形成食物泡时其直径变大的现象,表明Allen(1974)有关消化后期食物泡产生的微小泡回到胞咽处与胞咽膜融合的时间应该是在胞咽直径扩大时,此时微小泡参与到胞咽膜上,进而再参与到新食物泡膜的形成过程中,由此完成膜的循环再利用。在样品制备中采用KMnO4替代了免疫荧光技术中传统的固定剂,固定效果很好,清楚地显示了胞咽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履虫 免疫荧光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口胞器 消化胞器 固定剂 KMNO4 显微技术 激光扫描 大草履虫
下载PDF
不同产地三花龙胆地下器官龙胆苦苷的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立祥 肖玮 王臣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7-608,共2页
关键词 三花龙胆 龙胆苦苷 不同产地 地下器官 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野生资源 野生药材 外观质量 种质资源
下载PDF
贻贝棘尾虫口器的结构 被引量:6
8
作者 隋淑光 陈瑛 +1 位作者 邱子健 史新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6-441,共6页
利用半薄连续切片和超薄切片对贻贝棘尾虫口器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澄清了口侧膜和口内膜的立体位置。它们均为纤毛膜。口侧膜发自内唇的边缘 ,由两排纤毛构成 ,口内膜发自口围右壁 ,紧贴口围顶壁向左伸展 ,由单排纤毛组成。... 利用半薄连续切片和超薄切片对贻贝棘尾虫口器的显微及亚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澄清了口侧膜和口内膜的立体位置。它们均为纤毛膜。口侧膜发自内唇的边缘 ,由两排纤毛构成 ,口内膜发自口围右壁 ,紧贴口围顶壁向左伸展 ,由单排纤毛组成。在口内膜的腹侧发现一非纤毛厚膜 ,暂定名为吞噬辅助膜 ,它由两层质膜夹一纵行微管束层构成 ,至口围后部口围带内收之处 ,此膜再向腹侧延伸出第二个膜 ,共同构成括号状 ,至胞口处此膜与口内和口侧膜互相包卷而成一包卷体 ,共同进入胞咽。经分析认为此膜及其与两纤毛膜形成的包卷体 ,对棘尾虫摄取大的固体食物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棘尾虫 口器结构 摄食功能
下载PDF
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的生殖与发育 被引量:16
9
作者 施心路 史新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87-296,共10页
对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Simocephalus himalayensis miorodus)的生殖和发育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20±1℃换水条件下,喂以斜生栅藻(40万个/ml),此 有4个幼龄、16个成龄,平均... 对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Simocephalus himalayensis miorodus)的生殖和发育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20±1℃换水条件下,喂以斜生栅藻(40万个/ml),此 有4个幼龄、16个成龄,平均寿命48.7±8.92天。平均总产仔量361.l±21.5个,最大生殖量在第10龄(第6成龄)。已经证明从冬卵(受精卵)来的孤雌生殖溞在体长和产仔量上都高于其来自孤雌卵的下代孤雌 。两性生殖与降低温度有关,发生在秋季生殖高峰期水温已下降时,与食物的多少无直接关系。本种在自然界属于单周期型,它的交配行为特殊与其仰游习性相适应。文章对冬孵和孤雌卵的发育做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角类 微齿 喜马拉雅 低额Sao 生殖 发育
下载PDF
小麦-黑麦代换系5A/5R与6A/6R杂交诱导同祖染色体配对与易位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集临 王晓萍 +1 位作者 钟丽 徐香玲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4-250,共7页
利用两个小麦-黑麦异源双代换系DS 5A/5R与DS 6A/6R杂交,探讨同祖染色体配对的可能性与创制小麦黑麦异源易能系。在方法上对杂种F1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研究,观察5R与5A、6R与6A配对频率,探讨同祖染色体配对规律。实验结果看到:杂交F1... 利用两个小麦-黑麦异源双代换系DS 5A/5R与DS 6A/6R杂交,探讨同祖染色体配对的可能性与创制小麦黑麦异源易能系。在方法上对杂种F1的减数分裂行为进行研究,观察5R与5A、6R与6A配对频率,探讨同祖染色体配对规律。实验结果看到:杂交F1减数分裂中有22.91%的花粉母细胞有小麦染色体(ABD组)与黑麦染色体(R组)发生同祖配对。在F2及以后世代,通过染色体C分带、原位杂交检测,选择小麦-黑麦易位系。在F2代的4株中5检测到9株有易位,易位频率为20%,是目前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频率最高的。染色体易位有的来源于不同祖配对的交换,有的来源于单价体错分裂或断裂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换系 易位系 同徂配时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白头鹤孵卵后期的行为节律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纯柱 郭玉民 赵文阁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7,共5页
作者于2003~2004年连续2年的4月末至5月初在黑龙江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对3对野生白头鹤(Grus monacha)的孵卵过程进行了定点观察,结果表明,白头鹤的卧巢行为(t=-4.92,P=0.00)和护巢行为(t=3.09,P=0.007)在雌、雄个体间存在极... 作者于2003~2004年连续2年的4月末至5月初在黑龙江大沾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对3对野生白头鹤(Grus monacha)的孵卵过程进行了定点观察,结果表明,白头鹤的卧巢行为(t=-4.92,P=0.00)和护巢行为(t=3.09,P=0.007)在雌、雄个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孵卵阶段的卧巢行为(t=2.95,P<0.01)、护巢行为(t=4.29,P<0.01)和育雏行为(t=-6.79,P<0.01)表现出不同的节律性.天气状况是影响白头鹤孵卵期各行为的重要因素,晴天时的凉卵行为(t=1.55,P<0.01)和育雏行为(t=4.06,P>0.01)时间明显多于阴雨天.对雌、雄个体行为同时进行观察的结果表明,雌(雄)鹤卧巢行为的时间与雄(雌)鹤护巢行为的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4和R=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鹤 孵卵期 行为节律
下载PDF
医药分子农业的受体系统评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翠玲 崔继哲 +1 位作者 王洋 崔彩霞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40-146,共7页
利用转基因植物以农业规模生产口服疫苗、植物抗体、药用蛋白的途径称为医药分子农业。随着医药分子农业的发展,可作为受体的植物的种类正逐步扩大。但对于一个特定的目标蛋白,选用何种受体植物更有利于外源蛋白的高效稳定表达和经济快... 利用转基因植物以农业规模生产口服疫苗、植物抗体、药用蛋白的途径称为医药分子农业。随着医药分子农业的发展,可作为受体的植物的种类正逐步扩大。但对于一个特定的目标蛋白,选用何种受体植物更有利于外源蛋白的高效稳定表达和经济快捷的提纯,仍是需要首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最近的研究进展,阐述各类植物受体的特点及应用情况,以期为科学地确定医药分子农业的适宜植物受体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农业 受体系统 受体植物 利用 转基因植物 种类 药用蛋白 医药 稳定表达 口服疫苗
下载PDF
构建高效全方位的遗传学开放实验室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淑红 闫玉清 +3 位作者 李新玲 王全伟 徐香玲 李集临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期97-99,共3页
全面分析了建立遗传学开放实验室的意义,以及在开放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不足,希望以此探讨建立开放实验室的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 遗传学 开放实验室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中国水螅属一新种(水螅虫纲:螅形目) 被引量:12
14
作者 范学铭 史新柏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72-379,共8页
报道采自黑龙江省漠河地区北极村水螅1新种,即漠河水螅Hydra moh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系无脊椎动物教学研究室。
关键词 水螅虫纲 螅形目 水螅属 新种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优化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晓明 杨慧 王晓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7-149,共3页
目的:针对慢病毒载体的基因组装、转导及基因表达的优化论述,及不同种属的慢病毒载体的最低活性加以说明,同时对慢病毒遗传体系的产生、转导效率和生物安全性进行总结。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以及美国SCI和Medline数据库2000-01... 目的:针对慢病毒载体的基因组装、转导及基因表达的优化论述,及不同种属的慢病毒载体的最低活性加以说明,同时对慢病毒遗传体系的产生、转导效率和生物安全性进行总结。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以及美国SCI和Medline数据库2000-01/2004-12有关慢病毒载体的论文,检索词“lentivirusvectors,immunodeficienc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数据库1995-01/2005-12有关慢病毒载体构建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汉语,检索词“慢病毒载体”。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相关信息及文章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纳入标准:①临床研究性文章。②基础研究文章。排除标准:①其他病毒载体的结构文献以及重复性资料。②诸多病毒实验应用性文献。③重复同一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98篇关于慢病毒结构原理的相关文献,其中包括英文文献150篇,中文文献48篇,有21篇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介绍不同源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和慢病毒的基因位点。影响基因转移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细胞的基因表达。人类转基因载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调节转基因的表达。调节转基因信号的另一个途径是运用可切割的前病毒产物。转基因载体是建立在逆转录病毒之上,主要包括肿瘤逆转录病毒和慢病毒,这些病毒载体系统是哺乳动物细胞外源基因传递、整合和表达的有效途径。结论:蛋白酶、rev.慢病毒蛋白和VSV/G糖蛋白均具有细胞毒性和抑制细胞的作用,当连续表达时要求使用诱导表达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装配 转导 遗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贻贝棘尾虫(原生动物,纤毛门)镜像骈体自身各部移接的实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莉 邱子健 +1 位作者 陈瑛 孙寓娇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8-816,共9页
棘尾虫是细胞表面具有特殊纤毛结构排列方式的复杂下毛类纤毛虫。其镜像骈体的两列纤毛结构几乎完全是左右对称排列 ,一个是正常方式排列的 ,另一个是相反方式排列。本文包括两项移接实验 :1)将棘尾虫口对镜像骈体一侧细胞的后半部分倒... 棘尾虫是细胞表面具有特殊纤毛结构排列方式的复杂下毛类纤毛虫。其镜像骈体的两列纤毛结构几乎完全是左右对称排列 ,一个是正常方式排列的 ,另一个是相反方式排列。本文包括两项移接实验 :1)将棘尾虫口对镜像骈体一侧细胞的后半部分倒转 180°与另一侧细胞的前半部分对接 ;2 )将此种骈体一侧后半部分调转90°与另一侧细胞的前半部分对接。接后定时分期固定接块 ,以蛋白银染色法 ,观察其发育过程及结果。实验 1的发育结果为有的仍形成口对镜像骈体 ;有的成为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实验 2的发育结果为全部成为口对镜像骈体。两项实验结果均可用位置值假说解释 ,实验 1属于位置值插入的结果 ;实验 2为位置值添加的结果。为何实验Ⅰ有的发育成口对镜像骈体有的发育成末端对末端的镜像骈体 ,而实验 2却全部发育成口对镜像骈体呢 ?这是接块发育中是否发生对折的结果。Shietal.(1991)认为与预存的缘棘毛和是否具有完整表膜的面积大小有关系。接块在发育中是否发生对折与接块的伤口一侧面积大小和具完整表膜有关系。接块具完整表膜和缘棘毛的一侧由于新缘棘毛和口围带的发育生长 ,造成该侧的伸张 ,产生前后两接块向伤口一侧对折的压力 ,从而接块发生对折形成口对镜像骈体。我们认为还应有其它因素 :(1)与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 实验 发育 纤毛 伤口 正常 人工 育成 虫口 发生
下载PDF
盐胁迫下栽培大豆黑农40不同器官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畅 关旸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346,354,共5页
通过对盐胁迫下栽培大豆黑农40的根、茎、叶等不同器官中主要的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探讨了大豆耐盐性的机理。结果表明,黑农40叶片中的SOD、POD和APX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根部和茎部。叶片中的POD和APX在高盐胁迫下的应答反应都比在... 通过对盐胁迫下栽培大豆黑农40的根、茎、叶等不同器官中主要的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探讨了大豆耐盐性的机理。结果表明,黑农40叶片中的SOD、POD和APX活性水平明显高于根部和茎部。叶片中的POD和APX在高盐胁迫下的应答反应都比在低盐时快速。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引起根、茎、叶中的SOD和POD活性发生明显的下降,在高盐胁迫下这种下降比在低盐时更为急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抗氧化酶 栽培大豆 黑农40 器官
下载PDF
大规模酵母双杂交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畅 戴绍军 +1 位作者 秦智 黄永芬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5-78,共4页
近年来发展出的几种大规模酵母双杂交方法,已被成功用于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植物细胞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介绍大规模酵母双杂交的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 近年来发展出的几种大规模酵母双杂交方法,已被成功用于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植物细胞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旨在介绍大规模酵母双杂交的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质相互作用 大规模酵母双杂交 矩阵法 文库法 双相法 三维法
下载PDF
棘尾虫接合生殖期间核对形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史新柏 丘子健 +1 位作者 卢莉 徐振康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完成了四项实验,即1.促成棘尾虫无小核系与有小核系接合;2.诱导无小核系自系接合;3.在正常接合对上摘除全部大核或一个接合体的大核及小核;4.在正常接合后体上对老大核碎块和新大核胚基进行损伤实验。以改进过的黑色素法显示这些实... 本文完成了四项实验,即1.促成棘尾虫无小核系与有小核系接合;2.诱导无小核系自系接合;3.在正常接合对上摘除全部大核或一个接合体的大核及小核;4.在正常接合后体上对老大核碎块和新大核胚基进行损伤实验。以改进过的黑色素法显示这些实验的结果,发现第一次接合形态发生和小核的有性过程都主要是由大核支持的,小核在第一次形态发生中也起重要作用。这些核产物可从一个有核接合体穿过细胞质桥去支持另一无核接合体的发育。本文还发现接合第二次形态发生由新大核胚基控制。损伤染色体和多线染色体时期的大核胚基,第二次形态发生消失或不正带。越过第二次形态发生的大核胚基显著增强耐受损伤的能力,这些结果符合Prescott等(1973)对棘尾虫大核遗传装置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尾虫 接合生殖 形态发生
下载PDF
小兴安岭白头鹤繁殖地种群数量初步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玉民 刘相林 +2 位作者 徐纯柱 钱法文 李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4,共4页
2004年通过地面和航空调查等方法,对繁殖于小兴安岭沾河流域的白头鹤(Grusmonacha)种群进行了数量调查,共统计到白头鹤30只。发现了3对鹤的巢;2对以及2只单只的个体,虽然没有发现巢,但根据其保护领域的行为,可以确定其为繁殖个体。同时... 2004年通过地面和航空调查等方法,对繁殖于小兴安岭沾河流域的白头鹤(Grusmonacha)种群进行了数量调查,共统计到白头鹤30只。发现了3对鹤的巢;2对以及2只单只的个体,虽然没有发现巢,但根据其保护领域的行为,可以确定其为繁殖个体。同时统计到13只没有参加繁殖的个体,以及3只不能判明是否参加繁殖的个体。通过本次调查表明,小兴安岭沾河流域的森林沼泽是我国白头鹤的重要繁殖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白头鹤 繁殖地 种群数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