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信息过程的观点研究技术创新 被引量:20
1
作者 关士续 吴永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6,共5页
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新的可能性的建构和实现,是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创造性过程的本质。这一过程,只有基于创新主体的信息处理活动才能完成。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的风险,要减小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必须强化创新中的信息处理绩效。在... 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新的可能性的建构和实现,是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创造性过程的本质。这一过程,只有基于创新主体的信息处理活动才能完成。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创新的风险,要减小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必须强化创新中的信息处理绩效。在技术创新实践中,正是这一信息处理过程构成了“物质资源优化配置”或“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物质过程的“灵魂”。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信息过程来分析,将为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将深化我们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创新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 信息过程 观点
下载PDF
技术创新中的信息问题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吴永忠 关士续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1999年第1期32-39,共8页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建筑在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之上,技术创新中的信息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对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局限性作出了初步分析。文章在最后提...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建筑在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之上,技术创新中的信息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概括地介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对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局限性作出了初步分析。文章在最后提出,为了更加深刻地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有必要采取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把技术创新看作一种信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信息 不确定性 非正式诀窍交易
下载PDF
试析苏联的政治文化传统对国家科技政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彦君 孙慕天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6,共6页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的国家科技政策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坚定不移的军事战略导向,这种体制的形成有其坚固的政治文化基础,即苏联政治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国意识”和专制主义。本文力图说明,科学文化和自由、民主意识才是...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的国家科技政策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体制和坚定不移的军事战略导向,这种体制的形成有其坚固的政治文化基础,即苏联政治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大国意识”和专制主义。本文力图说明,科学文化和自由、民主意识才是现代文明的思想基础,国家的现代化根本上讲是文化的进步,只有彻底清除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才能实现国家政治文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有利于国家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国家科学技术政策 政治文化传统 科学文化 文化转型
下载PDF
科技创新趋势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永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3-76,96,共5页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突出的特征是:科技融合与超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兴起;当代科技革命与以知识为基础的大创新观的形成;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发展新格局的呈现;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的...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其突出的特征是:科技融合与超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兴起;当代科技革命与以知识为基础的大创新观的形成;科技全球化与国际科技发展新格局的呈现;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科研方式与创新模式的变革。为适应科技发展与创新竞争的时代趋势,我国应当不失时机地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并能够为21世纪我国科技创新与综合国力增强提供服务的基础性知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融合 科技创新 科技全球化 科技网络化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下载PDF
自主创新与科技资源的配置问题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永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适应国际创新竞争的时代潮流,针对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确立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本文揭示了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特殊涵义,分析了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对开展自主创新的... 适应国际创新竞争的时代潮流,针对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特殊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确立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本文揭示了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特殊涵义,分析了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对开展自主创新的制约作用,提出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理念及其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科技资源 资源配置
下载PDF
但开风气不为师——论自然辩证法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慕天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2-46,71,共6页
国外正在开展科学哲学社会责任的讨论,涉及到与认知的真理性的关系以及科学哲学在何种意义上为社会服务。本文主张,自然辩证法是启示性的,它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向度上,倡导符合时代进步方向的精神气质,致力于思想启蒙,成为社... 国外正在开展科学哲学社会责任的讨论,涉及到与认知的真理性的关系以及科学哲学在何种意义上为社会服务。本文主张,自然辩证法是启示性的,它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向度上,倡导符合时代进步方向的精神气质,致力于思想启蒙,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建构或提供合理的思维方式,启迪智慧,促进真理的发现。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史上,苏联曾扭曲了自然辩证法的性质,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总体上说,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定位正确,正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社会责任 科学哲学 思维方式 本体论 认识论 价值论
下载PDF
李约瑟的科学史研究方法论
7
作者 李春泰 姜照暄 《哈尔滨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26-28,共3页
李约瑟的科学史研究方法论李春泰,姜照暄§1.引言举凡成功科学家都有一套有效的科学方法,因为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给出一整套逻辑严密的程序,而由这种程序所规定的步骤使探索者有一条可遵循的道路达到其目的。李约瑟的《中国的... 李约瑟的科学史研究方法论李春泰,姜照暄§1.引言举凡成功科学家都有一套有效的科学方法,因为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给出一整套逻辑严密的程序,而由这种程序所规定的步骤使探索者有一条可遵循的道路达到其目的。李约瑟的《中国的科学与文化》就是其方法的结果。对于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 科学史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史 科学史家 中国印刷术 李春 生物化学领域 中国古代科技 中国科学史 何丙郁
下载PDF
论STS的两种研究传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峰 吴永忠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21-24,36,共5页
美国的STS和英国的SSK是STS的两种研究传统。美国的STS突破了过去研究科学技术较少联系社会的状况,从关注现实问题出发而展开的探索活动。英国的STS(主要是SSK)发展出了一种把科学技术置于社会情景中的生动分析,形成了研究科学技术的新... 美国的STS和英国的SSK是STS的两种研究传统。美国的STS突破了过去研究科学技术较少联系社会的状况,从关注现实问题出发而展开的探索活动。英国的STS(主要是SSK)发展出了一种把科学技术置于社会情景中的生动分析,形成了研究科学技术的新的理论视野——建构主义视野。文章从两种研究传统的不同的社会背景、学术条件、理论内容和价值与趋势四方面对两种研究传统进行了比较和论述,以对这两种研究传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论 科学知识社会学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国社会转型应从古希腊文明特质中得到启示
9
作者 梁金美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9期64-65,共2页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它的文化创造达到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于是,东西方国家在进行改革时都向古希腊去学习,从中汲取精华使之国富民强。中国的社会转型历经几次重大变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它的文化创造达到了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于是,东西方国家在进行改革时都向古希腊去学习,从中汲取精华使之国富民强。中国的社会转型历经几次重大变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定程度上受到古希腊文明特质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古希腊文明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改革
下载PDF
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思想比较
10
作者 马迎春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8期47-48,共2页
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实际上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共同理论主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在这一问题上都有自己相关的阐述,从三个方面的同异出发,阐述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批判和超越以及二者在科技观上所... 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实际上是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共同理论主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在这一问题上都有自己相关的阐述,从三个方面的同异出发,阐述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批判和超越以及二者在科技观上所犯的共同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马尔库塞 科技观
下载PDF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文化
11
作者 刘巍 《哈尔滨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53-55,共3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文化刘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是“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这个变革不仅极大地震动了我国的经济领域,而旦也给我国的文化领域以巨大的冲击。本文试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考察市场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文化刘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是“又一次伟大的革命”.这个变革不仅极大地震动了我国的经济领域,而旦也给我国的文化领域以巨大的冲击。本文试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考察市场经济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新问题,指出应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传统文化 新文化 科学技术进步 经济与文化 民族性与时代性 文化消费 保守心理 黑格尔 发展研究
下载PDF
技术创新系统建构观:背景及其涵义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吴永忠 关士续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2-39,共8页
技术创新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在技术创新中所体现的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既不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关系 ,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互动关系 ,而是一种系统的建构性关系。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研究成... 技术创新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在技术创新中所体现的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既不是一种单向的线性关系 ,也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互动关系 ,而是一种系统的建构性关系。本文通过对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的综合性分析和对创新实践案例的系统化归纳 ,并着眼于技术创新的时代特点 ,尝试性地提出了关于技术创新本质的新的理论概括———“技术创新系统建构观”。论文介绍了技术创新系统建构观的形成背景 ,阐述了技术创新系统建构观的基本涵义 ,并指出了它与创新研究的“系统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系统建构 知识经济 系统范式
下载PDF
知识创造型企业的内涵和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永忠 关士续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7-72,共6页
知识经济兴起与信息技术革命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知识创造型企业的出现。本文分析了知识创造型企业的产生背景、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并通过国内一个企业案例介绍了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知识创造型企业 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 信息技术 知识 知识创造
下载PDF
企业创新网络的形成及其演化 被引量:23
14
作者 吴永忠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2,共4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展开,创新网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竞相采取的组织形态和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的产生背景、结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做法和...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展开,创新网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竞相采取的组织形态和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的产生背景、结构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
下载PDF
作为科学哲学概念的创新——发现与创新的关系辨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孙慕天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共4页
本文试图把创新概念从经济学推广到科学哲学。作者回溯了历史上研究科学发现问题的三个导向 :理性—逻辑的、心理—社会的和综合的 ,揭示了发现概念所包含的创新意蕴。进而指出发现作为创新的本质是观念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关键词 科学发现 原始性创新 科学哲学
下载PDF
科学史的辉格解释与反辉格解释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明雯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2-104,109,共4页
如何看待和解释科学的历史 ?用今天的观点和标准去审视衡量 ,还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尺度去看待、复原历史 ,西方史学中有“辉格史学”和“反辉格史学”之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历史的梳理说明能否正确处理这两种历史解释方式 ,必须有一种... 如何看待和解释科学的历史 ?用今天的观点和标准去审视衡量 ,还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尺度去看待、复原历史 ,西方史学中有“辉格史学”和“反辉格史学”之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历史的梳理说明能否正确处理这两种历史解释方式 ,必须有一种真正的辩证眼光。科学史家的任务不是给过去“打分” ,而是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历史、理解科学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辉格解释 反辉格解释
下载PDF
第三种知识论纲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孙慕天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第三种知识问题可以上溯到康德,但它的系统论证却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在认识论上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而从西方科学哲学的正统解释向后实证主义转换中产生的所有重大问题,几乎都与第三种知识问题有关。本文认为,第三种知识是不同于... 第三种知识问题可以上溯到康德,但它的系统论证却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在认识论上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而从西方科学哲学的正统解释向后实证主义转换中产生的所有重大问题,几乎都与第三种知识问题有关。本文认为,第三种知识是不同于经验和理论的前提性知识形态,它包括世界图景、科学基准和思维方式等三个维度,在产生方式、论证方式和作用方式上都与经验和理论迥然不同,而经验一理论二分法的知识类型论,是已被打破的传统哲学的又一教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类学 自然科学 科学哲学
下载PDF
科学发现的创新意蕴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明雯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4-37,共4页
当我们回溯发现与创新问题研究的历史时会看到,最先把创新概念引入学术领域的经济学家把发明和发现排除在自己的视阈之外,而长期以来钟情于发现辩护问题的科学哲学家却忽视对发现本性问题的探索。十分有趣的是现在他们殊途同归:经济学... 当我们回溯发现与创新问题研究的历史时会看到,最先把创新概念引入学术领域的经济学家把发明和发现排除在自己的视阈之外,而长期以来钟情于发现辩护问题的科学哲学家却忽视对发现本性问题的探索。十分有趣的是现在他们殊途同归:经济学家们已经认识到科学发现是创新的源头;而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触及发现与创新关系问题的迹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梳理,阐释发现与创新的关系,揭示科学发现的创新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现 创新理论 科学哲学 科学证明 发明
下载PDF
论我国STS教育的开展及其与国际的对接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永忠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论我国STS教育的开展及其与国际的对接吴永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当代中国教育与国际对接有哪些具体内容和范围以及操作的步骤和手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相当迫切的任务。①正如有的学者... 论我国STS教育的开展及其与国际的对接吴永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大潮中,当代中国教育与国际对接有哪些具体内容和范围以及操作的步骤和手段,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相当迫切的任务。①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科技取向是当代教育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S教育 科学技术 社会转型 课程开发 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研究和教学 交叉学科 科学和技术 技术与社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下载PDF
论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慕天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9-104,共6页
苏联自然科学哲学是一笔有待开发的巨大精神财富。在苏联,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曾经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扭曲,我们可以从苏联哲学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从而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苏联哲学家在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中开辟了新的学术边疆,提出了大... 苏联自然科学哲学是一笔有待开发的巨大精神财富。在苏联,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曾经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扭曲,我们可以从苏联哲学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从而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苏联哲学家在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中开辟了新的学术边疆,提出了大量创见,值得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自然科学哲学 科学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联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