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丽波 王珩 +2 位作者 杨秀春 谢菁琛 王文涛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4,共4页
铝合金的预处理是化学镀镍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二次浸锌法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考察了浸锌过程中浸锌时间、浸锌温度、退锌时间等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化学镀镍采用先碱镀再酸镀的方式,获得均匀、光亮的镀层,并讨论了主盐、... 铝合金的预处理是化学镀镍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二次浸锌法对铝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考察了浸锌过程中浸锌时间、浸锌温度、退锌时间等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化学镀镍采用先碱镀再酸镀的方式,获得均匀、光亮的镀层,并讨论了主盐、还原剂、配位剂、pH值等因素对酸性化学镀镍沉积速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和镀液配方。制得的Ni-P合金镀层表面均匀、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镍-磷合金 铝合金 沉积速率 结合力
下载PDF
电化学氧化与还原联合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平 魏金枝 +3 位作者 许建超 王玉秀 王敏 胡琴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以Sb掺杂Ti/SnO2电极为阳极,铝板为阴极,设计了一种电化学氧化与电化学还原联合作用反应器.以浓度为100mg/L甲基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电化学氧化与电化学还原联合作用的处理效能,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初步探究了甲基橙的降解... 以Sb掺杂Ti/SnO2电极为阳极,铝板为阴极,设计了一种电化学氧化与电化学还原联合作用反应器.以浓度为100mg/L甲基橙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电化学氧化与电化学还原联合作用的处理效能,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初步探究了甲基橙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 mA/cm2、电解质浓度为0.10mol/L条件下,先电化学还原反应60 min再电化学氧化60 min联合处理甲基橙模拟废水,甲基橙的脱色率为94%,COD去除率为85%,处理能耗为0.21k Wh/g(COD).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表明,电化学联合作用先使甲基橙的偶氮键断裂,然后破坏其苯环共轭体系,从而使甲基橙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电化学还原 脱色率 COD去除率 能耗
下载PDF
正渗透技术中汲取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魏金枝 孙晓君 宫正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1-66,共6页
正渗透作为一种回收率高、能耗低、膜污染小的绿色膜分离技术被应用于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过程中.正渗透是水分子通过选择性渗透膜从高水化学势区域向低水化学势区域的自发迁移过程,该过程的驱动力由汲取液与待处理液之间产生的渗透压差... 正渗透作为一种回收率高、能耗低、膜污染小的绿色膜分离技术被应用于海水淡化和污水净化过程中.正渗透是水分子通过选择性渗透膜从高水化学势区域向低水化学势区域的自发迁移过程,该过程的驱动力由汲取液与待处理液之间产生的渗透压差提供,而汲取液是决定这一过程驱动力的主要因素.本文介绍了正渗透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从环境友好的角度按照汲取液的回收及利用方式(加热或蒸馏回收、磁场或电场回收及膜法回收等)综述了汲取液的研究进展,对正渗透技术中汲取液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汲取液 热法回收 电磁法回收 膜法回收
下载PDF
酸性化学镀珍珠镍的工艺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丽波 杜金田 +2 位作者 赵耀 李悠 翟墨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2,共3页
采用酸性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珍珠镍。分析了珍珠镍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沉积速率及耐蚀性。酸性化学镀珍珠镍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硫酸镍45 g/L,次磷酸氢钠90 g/L,氯化钠20g/L,无水乙酸钠20 g/L,柠檬酸20 g/L,丁二酸二己酯磺酸钠(MA-80... 采用酸性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珍珠镍。分析了珍珠镍的宏观形貌、微观形貌、沉积速率及耐蚀性。酸性化学镀珍珠镍的配方和工艺条件为:硫酸镍45 g/L,次磷酸氢钠90 g/L,氯化钠20g/L,无水乙酸钠20 g/L,柠檬酸20 g/L,丁二酸二己酯磺酸钠(MA-80) 0.8 mL/L,乳化剂OP-102.4 mL/L,碘酸钾微量,pH值4.5,温度80℃,时间1.5 h。钢片上化学镀珍珠镍的沉积速率为21.34μm/h。珍珠镍的硫酸铜点蚀时间大于3 h,外观呈珍珠般朦胧的色泽,其表面凹凸不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镍 化学镀 耐蚀性
下载PDF
中温酸性化学镀Ni-P合金的研究
5
作者 李丽波 胡铭华 +4 位作者 张峥嵘 李政成 陈潇潇 雷恒鑫 曹文伶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0,共3页
采用中温酸性化学镀工艺在低碳钢表面镀Ni-P合金,并以沉积速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优镀液配方与工艺条件为:nNi2+∶nPO2-20.40,乳酸20mL/L,冰乙酸10mL/L,乙酸钠15mL/L,pH值5.3,(75±2)℃。结果表明:在最... 采用中温酸性化学镀工艺在低碳钢表面镀Ni-P合金,并以沉积速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确定最优镀液配方与工艺条件为:nNi2+∶nPO2-20.40,乳酸20mL/L,冰乙酸10mL/L,乙酸钠15mL/L,pH值5.3,(75±2)℃。结果表明:在最优镀液配方与工艺条件下,沉积速率达到20μm/h,获得的Ni-P合金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牢固且耐蚀性良好,其中磷的质量分数约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 酸性 化学镀Ni—P合金 沉积速率 耐蚀性
下载PDF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纪红蕊 邹纯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11期209-211,共3页
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重视实践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才能更好地... 制药工程专业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重视实践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培养目标。对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特色进行探讨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工程 实践教学 实践性
原文传递
EDTA-NaOH-Fe_2(SO_4)_3改性沸石除氟性能静态实验研究
7
作者 俞志刚 刘波 +1 位作者 王婷 邹春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11期64-67,共4页
为提高天然沸石除氟性能,比较了不同方法改性的沸石对水样的除氟效果,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其中效果最好的EDTA-NaOH-Fe2(SO4)3改性沸石进行了除氟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以EDTA-NaOH-Fe2(SO4)3改性沸石除氟时,EDTA、NaOH和Fe2(SO4)3的最... 为提高天然沸石除氟性能,比较了不同方法改性的沸石对水样的除氟效果,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对其中效果最好的EDTA-NaOH-Fe2(SO4)3改性沸石进行了除氟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以EDTA-NaOH-Fe2(SO4)3改性沸石除氟时,EDTA、NaOH和Fe2(SO4)3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2mol.L-1、1.0mol.L-1和1.0mol.L-1,最佳粒径、投料量、水样pH值、吸附时间和水样温度分别为60目、5.0g.(100mL)-1、7.0、60min和50℃。含氟20.0mg.L-1的高氟水经改性沸石处理2次后,F-浓度降至1.0mg.L-1以下,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沸石 除氟 EDTA—NaOH-Fe2(SO4)3
下载PDF
常温锌锰系磷化工艺及磷化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谢明 李丽波 +3 位作者 李悠 宋移辑 裴蕾 刘波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5,共3页
与传统的中、高温磷化工艺相比较,常温磷化不仅能缩短工艺流程,还能降低能耗。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一种成本低廉、配制简单、成膜速率快的锌锰系常温磷化液。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磷化液配方得到的磷化膜结构致密,表面呈针柱状,能够提高... 与传统的中、高温磷化工艺相比较,常温磷化不仅能缩短工艺流程,还能降低能耗。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一种成本低廉、配制简单、成膜速率快的锌锰系常温磷化液。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磷化液配方得到的磷化膜结构致密,表面呈针柱状,能够提高漆膜与金属基体间的附着力。用3%的NaCl溶液对磷化膜进行耐蚀性检测,4h不出现锈点。该磷化液克服了一般常温磷化液挂灰、泛黄、成膜均匀性和耐蚀性差的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 常温 耐蚀性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介孔炭材料及介孔炭/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献斌 谢欣欣 +2 位作者 燕红 孙晓君 孙艳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1-253,共13页
介孔炭材料与活性炭相比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孔径,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规则的孔道结构,而介孔炭/氧化硅复合材料兼顾了活性炭与介孔材料的优点,因此在吸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近年来介孔炭,负载/修饰后的介孔... 介孔炭材料与活性炭相比具有较大的孔体积和孔径,高的比表面积以及规则的孔道结构,而介孔炭/氧化硅复合材料兼顾了活性炭与介孔材料的优点,因此在吸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近年来介孔炭,负载/修饰后的介孔炭,介孔炭/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最新研究进展。在制备方面,根据其制备机理的不同可分为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制备出有序的介孔炭与介孔炭/氧化硅复合材料。在应用方面,重点介绍了介孔炭材料和介孔炭/氧化硅复合材料对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进而对介孔炭/氧化硅复合材料在吸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炭材料 介孔炭 氧化硅复合材料 大分子有机污染物 吸附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硅橡胶复合薄膜湿敏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潘良 孙晓君 +1 位作者 施云波 张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9084-19088,共5页
采用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与 Hummers 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超声混合,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具有湿敏特性的 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 采用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o-MWC-NTs)与 Hummers 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超声混合,加入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具有湿敏特性的 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分别对化学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及氧化石墨烯进行表征,并对基于 o-MWCNTs/GO/RTV的复合薄膜的湿敏性能及湿敏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混酸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端口打开,侧壁和开端处产生羧基和羟基等官能团,有利于水分子的吸附,同时也有利于与 GO 表面的基团作用,形成三维的纳微米结构,提高了碳纳米管与硅橡胶基体的相容性,使所制备的 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灵敏度提高.当相对湿度在23%~87%的范围,m (GO)∶m (o-MWCNTs)=1∶3时,o-MWCNTs/GO/RTV 复合薄膜的湿滞为5%RH,灵敏度为0.3152/%RH,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4和27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石墨烯 硅橡胶 薄膜 湿度传感器
下载PDF
新型负载型粒子电极的制备及处理二氯喹啉酸农药废水的效能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金枝 胡琴 +2 位作者 高蕾 李江伟 羊绍英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8135-18138,18143,共5页
以高阻抗多孔陶瓷材料为基体、Sb掺杂SnO2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新型负载型粒子电极。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粒子电极的形貌及晶相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三维电催化氧化降解二氯喹啉... 以高阻抗多孔陶瓷材料为基体、Sb掺杂SnO2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新型负载型粒子电极。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粒子电极的形貌及晶相组成进行了表征,通过三维电催化氧化降解二氯喹啉酸废水实验研究粒子电极的电催化反应效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粒子电极表面积增加,孔道增多,负载了Sb掺杂SnO2晶体,因而提高了电催化氧化反应的效率。当槽电压为15V,电极间距为7cm,电解质投加量为0.1mol/L,反应120min后,采用所建立的三维电极体系处理二氯喹啉酸废水,COD去除率达到64.3%,相应的能耗为14.4kWh·(kg COD)-1,与二维电极体系相比,COD去除率提高了26.9%,低耗降低了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电极 二氯喹啉酸废水 COD去除率 能耗
下载PDF
CPPαFP缩糠胺席夫碱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俞志刚 于淑芳 +3 位作者 李晴 李伟 谭启燕 李晓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6-1191,共6页
合成出一种新型酰基吡唑啉酮席夫碱试剂(HL):1-对氯苯基-3-苯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糠胺席夫碱及其铜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红外光谱、热重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推测出配合... 合成出一种新型酰基吡唑啉酮席夫碱试剂(HL):1-对氯苯基-3-苯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糠胺席夫碱及其铜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红外光谱、热重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推测出配合物组成为CuL2,同时对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配体以酮式和烯醇式共存。配位时酮式结构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的方式以羟基上的氧负离子和亚胺基上的氮原子双齿形式与铜中心离子成键;与小牛胸腺DNA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CT-DNA相互作用,嵌入CT-DNA的碱基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基吡唑啉酮 席夫碱 铜配合物 合成 CT-DNA
下载PDF
超声/H_2O_2对剩余污泥溶胞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魏金枝 王迁 +1 位作者 李芬 潘良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4,532,共5页
为了有效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采用超声/H2O2协同处理剩余污泥,讨论了pH值、超声时间、过氧化氢投加量等因素对剩余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污泥体积的1.5%、pH值为1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处理后污泥上清液的S... 为了有效实现剩余污泥减量化,采用超声/H2O2协同处理剩余污泥,讨论了pH值、超声时间、过氧化氢投加量等因素对剩余污泥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污泥体积的1.5%、pH值为1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处理后污泥上清液的SCOD、TN、TP浓度分别增加到2 138.7、168.35和12.71 mg·L-1,TSS减少近20%。超声/H2O2对剩余污泥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超声处理和单独H2O2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H2O2 剩余污泥 溶胞
下载PDF
中间价态锰强化KMnO_4氧化降解三氯生 被引量:4
14
作者 庞素艳 王强 +3 位作者 鲁雪婷 江进 刘波 马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1,共5页
为验证中间价态锰在KMn O4氧化降解广谱杀菌剂三氯生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在不同p H假一级动力学实验条件下,研究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的动力学规律,考察外加络合剂对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的影响,评价还原剂Mn(II)在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 为验证中间价态锰在KMn O4氧化降解广谱杀菌剂三氯生过程中的强化作用,在不同p H假一级动力学实验条件下,研究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的动力学规律,考察外加络合剂对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的影响,评价还原剂Mn(II)在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符合假一级动力学规律,且假一级速率常数Kobs(s-1)随KMn O4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通过KMn O4浓度与Kobs得到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L·mol-1·s-1)随p H先升高后降低,在三氯生p Ka=8.1附近时最大.络合剂和天然水体的背景成分通过其配位作用,使得KMn O4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价态锰稳定性增强,强化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结果进一步表明,络合剂的强化作用主要是KMn O4氧化过程中生成具有强氧化性Mn(III)的贡献,同时络合剂存在条件下,Mn(II)能够催化KMn O4氧化降解三氯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 三氯生 中间价态锰 络合剂 强化作用
下载PDF
SO4^2-修饰Co-TiO2光催化剂制备及光解水制氢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晓君 霍伟光 +2 位作者 魏金枝 刘婧婧 牛海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322-332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掺杂TiO2光催化剂,并用浸渍法对其表面进行SO2-4修饰,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掺杂TiO2光催化剂,并用浸渍法对其表面进行SO2-4修饰,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掺杂TiO2显示出明显的可见光响应,对其表面进行SO2-4修饰能进一步提升其光催化活性。当Co掺杂量为2.0%(原子分数),SO2-4的修饰量为8.0%(质量分数),焙烧温度为500℃时,所制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其产氢速率为171.3μmo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Co掺杂TiO2 SO4^2- 修饰 制氢
下载PDF
TiO2纳米线/Bi2WO6催化剂制备及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慧 孙晓君 +1 位作者 魏金枝 张凤鸣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74,共5页
为制备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点-线型形貌的TiO_2纳米线/Bi_2WO_6复合催化剂,考查了钛源、水热温度、溶剂、复合配比等制备因素对复合催化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扫... 为制备具有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点-线型形貌的TiO_2纳米线/Bi_2WO_6复合催化剂,考查了钛源、水热温度、溶剂、复合配比等制备因素对复合催化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钛酸丁酯制备的TiO_2纳米线为锐钛矿相且结晶度良好;水热温度为180℃,溶剂为乙二醇,TiO_2纳米线复合配比为50%(质量分数)时所制备的TiO_2纳米线/Bi_2WO_6复合催化剂点-线形貌最优;TiO_2纳米线复合窄带隙半导体Bi_2WO_6明显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复合催化剂的禁带宽度达Eg=2.70 e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线 Bi2WO6 复合催化剂 制备 光催化
下载PDF
新型呋喃甲酰基吡唑酮缩胺类席夫碱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俞志刚 李凤琴 +3 位作者 竹学友 陈延辉 李晓霞 李东颖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9-312,324,共5页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6种标题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初步考察了6个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表征结果显示,不同测试条件下,6个化合物可以酮式和烯醇式异构体方式共存。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个化合物对...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6种标题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初步考察了6个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表征结果显示,不同测试条件下,6个化合物可以酮式和烯醇式异构体方式共存。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6个化合物对受试的4个菌种抑菌活性程度不同,抑菌能力遵循浓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甲酰基吡唑酮 席夫碱 合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不同复极性粒子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氧化效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金枝 胡琴 张少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254-4258,共5页
分别以高阻抗的瓷环粒子、陶瓷粒子、陶土粒子及黏土粒子为载体,负载Sb掺杂Sn O2活性催化组分制备粒子电极,并通过SEM、EDS、XRD等表征手段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研究,筛选出瓷环粒子、陶土粒子。并以农药氧化乐果为目标物,对所筛选的粒子... 分别以高阻抗的瓷环粒子、陶瓷粒子、陶土粒子及黏土粒子为载体,负载Sb掺杂Sn O2活性催化组分制备粒子电极,并通过SEM、EDS、XRD等表征手段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研究,筛选出瓷环粒子、陶土粒子。并以农药氧化乐果为目标物,对所筛选的粒子电极进行电催化氧化效能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负载Sb掺杂Sn O2的瓷环粒子电极表面积相对较大,具有丰富的孔结构,且具有一定的导电性。在所构建的三维电极体系中处理COD为900mg/L左右的氧化乐果废水,当支持电解质无水Na2SO4浓度为0.1mol/L、激发槽电压为13V时,处理120min后,在瓷环粒子三维电极体系中废水COD去除率比陶土粒子三维电极体系高9.58%,比二维电极体系高25.7%;相应的能耗分别低2.9k W?h/kg(COD)和7.9k W?h/kg(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粒子电极 有机化合物 污染 COD去除率
下载PDF
KMnO4氧化降解雌酮反应动力学与氧化产物 被引量:2
19
作者 庞素艳 鲁雪婷 +2 位作者 江进 袁立鹏 马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43,共6页
为探讨KMnO_4氧化降解雌酮(E1)的效能和反应机理,在假一级条件下,研究KMnO_4氧化降解E1的动力学规律,利用三重四级杆串联线性离子阱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MS)对KMnO_4氧化降解E1的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MnO_4氧化降解E1符合假一级动... 为探讨KMnO_4氧化降解雌酮(E1)的效能和反应机理,在假一级条件下,研究KMnO_4氧化降解E1的动力学规律,利用三重四级杆串联线性离子阱液相-质谱联用仪(LC-MS/MS)对KMnO_4氧化降解E1的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MnO_4氧化降解E1符合假一级动力学规律,且假一级动力学常数Kobs(s-1)随着KMnO_4浓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二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L·mol^(-1)·s^(-1))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与HOCl和O_3氧化E1对比,在中性p H附近,KMnO_4氧化E1的二级反应动力学常数与HOCl相当,但远低于O_3.然而,实际水体中KMnO_4的除污染效能明显高于HOCl和O_3,主要是由于HOCl和O_3在实际水体中的消耗速度比较快,有效剩余浓度低,而KMnO_4在实际水体中的消耗速度比较慢.LC-MS/MS测定KMnO_4氧化降解E1产物的结果表明,KMnO_4易氧化进攻E1苯环上的活性位酚羟基,形成一系列羟基化、醌型、羧酸化芳香开环产物,并且有效降低其内分泌干扰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NO4 雌酮 反应动力学 LC-MS/MS 氧化产物
下载PDF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电池吸收层制备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丽波 裴凤巍 +2 位作者 王珩 杨秀春 田海燕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2-575,共4页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有非常高的理论转化效率,吸收系数高,稳定性好,对材料缺陷的容忍度高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电池研究的热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制备CuIn(Ga)Se薄膜的方法,包括真空蒸法,溅射法、电沉积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电池有非常高的理论转化效率,吸收系数高,稳定性好,对材料缺陷的容忍度高等优点成为了近年来电池研究的热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制备CuIn(Ga)Se薄膜的方法,包括真空蒸法,溅射法、电沉积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等,阐述了每种方法制备出的铜铟(镓)硒薄膜的组成、微观结构、光伏性能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镓)硒 薄膜 太阳电池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