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中碾轧伤特征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刘钢 张巍 +4 位作者 李方媛 任继伟 曹伟波 郑志才 孙留彦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8-103,共6页
铁路交通事故碾轧伤与道路交通事故碾轧伤较为常见,有必要对铁路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碾轧案例分组,研究各组碾轧部位、损伤特征、骨折部位及类型等特点。铁路撞轧组碾轧部位以下肢最多见,82.6%的碾轧部位离断;铁路碾轧组和道路撞轧... 铁路交通事故碾轧伤与道路交通事故碾轧伤较为常见,有必要对铁路交通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碾轧案例分组,研究各组碾轧部位、损伤特征、骨折部位及类型等特点。铁路撞轧组碾轧部位以下肢最多见,82.6%的碾轧部位离断;铁路碾轧组和道路撞轧组碾轧部位以躯干最多见,铁路碾轧组碾轧部位完全离断多见,94.74%的碾轧部位骨折为开放性;道路撞轧组57.9%的碾轧部位为闭合性损伤。铁路交通事故碾轧伤与道路交通事故碾轧伤在损伤部位、类型、特点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 碾轧伤 特征对比
下载PDF
荧光显现技术在渗透性客体上显现汗潜指纹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川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40-42,共3页
对于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指纹显现,除了传统的茚三酮方法外,荧光显现技术在渗透性客体(以牛皮纸为主要客体)上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显现效果。通过荧光试剂(DFO、JH—2)、JH系列荧光粉末等荧光显现方法在牛皮纸上的显现效果实验,比较各... 对于渗透性客体上的汗潜指纹显现,除了传统的茚三酮方法外,荧光显现技术在渗透性客体(以牛皮纸为主要客体)上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显现效果。通过荧光试剂(DFO、JH—2)、JH系列荧光粉末等荧光显现方法在牛皮纸上的显现效果实验,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为基层刑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技术 汗潜指纹 荧光染料
下载PDF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8278例劳务工伤害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仁平 王延东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82-183,共2页
伤害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目前,伤害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不仅加大了直接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为家庭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和精神伤害[2]。
关键词 劳务工 伤害
下载PDF
石墨烯/聚酰亚胺炭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侯旻辰 李琳 +5 位作者 鲁云华 冉旭 宋成文 王春雷 梁长海 王同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2-768,共7页
以9,9-双(4-氨基苯基芴)(FDA)、9,9-双(3-氨基-4-羟基苯基)芴(BisAHPF)、六氟二酐(6FDA)为单体,二维片层氧化石墨烯(GO)纳米炭晶为孔尺度调节剂,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GO/聚酰亚胺聚合物,经制膜及高温炭化制备了石墨烯/聚酰亚胺气体分离炭... 以9,9-双(4-氨基苯基芴)(FDA)、9,9-双(3-氨基-4-羟基苯基)芴(BisAHPF)、六氟二酐(6FDA)为单体,二维片层氧化石墨烯(GO)纳米炭晶为孔尺度调节剂,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GO/聚酰亚胺聚合物,经制膜及高温炭化制备了石墨烯/聚酰亚胺气体分离炭膜。借助于FTIR、XPS、XRD、TGA、氮吸附及气体渗透等表征手段对GO及炭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探讨了GO添加量对石墨烯/聚酰亚胺炭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引入片状GO纳米炭晶,在改善了聚合物膜热稳定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石墨烯/聚酰亚胺炭膜的总孔体积,特别是尺度小于0.6 nm的极微孔孔体积与数量;使石墨烯/聚酰亚胺炭膜在保持高气体渗透性条件下,明显地提高气体分离选择性;增加GO添加量,可进一步提升石墨烯/聚酰亚胺炭膜的气体分离选择性。当GO添加量为0.5 wt.%时,石墨烯/聚酰亚胺炭膜的CO2渗透系数为8760 Barrer,比纯炭膜仅降低了6%;CO2/N2、CO2/CH4分离选择性分别为52、53,分别提高32%、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炭膜 原位聚合 气体分离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柳佳彤 俞皓麒 +4 位作者 李卓言 陈博旭 秦歌 陈婉君 贾振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1481,共11页
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鉴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的迅猛发展,基于尸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微生物群落随腐败时间推进的演... 死亡时间的推断一直是法医学鉴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的迅猛发展,基于尸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研究为推断死亡时间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微生物群落随腐败时间推进的演替规律可以用于死亡时间的推断。本文从尸体腐败现象的本质入手,总结了利用尸体微生物推断死亡时间研究的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并对尚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时间 尸体微生物群落 群落结构 特征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