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血疗法治疗皮肤病临床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17-0020,共4页
皮肤病是病变局限在肌肤的疾病,常常伤及局部血络。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相关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刺络放血疗法可以祛除病邪、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而灸法可以温通经脉、扶助阳气、调整脏腑功能。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于皮肤... 皮肤病是病变局限在肌肤的疾病,常常伤及局部血络。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与相关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刺络放血疗法可以祛除病邪、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而灸法可以温通经脉、扶助阳气、调整脏腑功能。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于皮肤病的治疗可以增强疗效,被称为刺络放血灸法。刺络放血灸法在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等地的民间应用非常普遍。近年来,许多当代医家通过应用刺络放血灸法治疗皮肤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他们通过探究治疗机制,进一步验证了刺络放血灸法治疗皮肤病的临床有效性。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血疗法 皮肤病 临床研究 治疗进展 机制探讨
原文传递
盐酸米诺环素在皮肤病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研究
2
作者 李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49-0052,共4页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承担着保护身体内部器官和皮下组织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创伤、感染等多种原因,皮肤疾病在人体中相当常见。这些疾病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大部分是由于皮肤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的,包括吸收、感官效果、屏障和温度...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承担着保护身体内部器官和皮下组织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创伤、感染等多种原因,皮肤疾病在人体中相当常见。这些疾病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大部分是由于皮肤生理功能的变化引起的,包括吸收、感官效果、屏障和温度调节等方面。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与皮肤相关的疾病,其中包括性病、皮肤病和传染病等。这些疾病可以对皮肤造成损伤,并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因此,对于这些疾病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了盐酸米诺环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周期素治疗和药物的应用,对不同类型的皮肤病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米诺环素 皮肤病性病治疗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地氯雷他定分散片依巴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玉刚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8期2155-2157,共3页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的病理反应,通常在2~24h内消退,但易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迁延数日至数年。荨麻疹的特点是苍白色或淡红色的风团,迅速出现,并能很快消退,伴剧烈瘙痒[1]。本病属于变态...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的病理反应,通常在2~24h内消退,但易反复发生新的皮疹,迁延数日至数年。荨麻疹的特点是苍白色或淡红色的风团,迅速出现,并能很快消退,伴剧烈瘙痒[1]。本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致病因素复杂,临床表现出不定时地在患者面部、躯干或四肢出现风团,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并且症状持续至少6周,临床治疗中单独应用抗组胺药物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皮肤科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存在一定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依巴斯汀片 氯雷他定分散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 苍白色 局限性水肿 病理反应 变态反应性疾病 临床疗效 氯雷他定片
下载PDF
中药联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108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爽 王秀方 《四川中医》 2015年第9期139-140,共2页
目的:中药配合理疗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08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火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火针、红蓝光治疗... 目的:中药配合理疗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08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联合火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火针、红蓝光治疗囊肿型痤疮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型痤疮 中药 火针
原文传递
18-β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8-17和-23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玉刚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组织学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属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其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患者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导致的一种皮肤局限性水肿性病理反应[1]。其临床体征以风团和瘙痒为主,症状每天或几乎每... 组织学研究认为慢性荨麻疹属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其发病机制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患者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导致的一种皮肤局限性水肿性病理反应[1]。其临床体征以风团和瘙痒为主,症状每天或几乎每天出现,一般持续至少6周。患者各个部位皮肤都可不定时地出现风团、皮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临床治疗中习惯单独应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甘草酸苷 白细胞介素 病理反应 Ⅰ型变态反应 水肿性 荨麻疹性血管炎 血管扩张 细胞因子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下载PDF
18-β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IL-8、IL-17和IL-22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玉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29-32,共4页
目的:通过对18-β甘草酸苷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IL-8、IL-17和IL-22的检测,探讨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经甘草酸苷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 目的:通过对18-β甘草酸苷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4、IL-8、IL-17和IL-22的检测,探讨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检测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经甘草酸苷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4、IL-8、IL-17和IL-22的水平。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经18-β甘草酸苷治疗前血清中IL-4浓度(22.75±6.87pg/ml)、IL-8浓度(20.26±4.52pg/ml)、IL-17浓度(24.62±7.28pg/ml)和IL-22浓度(23.26±9.04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IL-4浓度(14.44±4.29pg/ml)、IL-8浓度(12.24±3.32pg/ml)、IL-17浓度(13.32±1.61pg/ml)和IL-22浓度(14.32±1.59pg/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中存在IL-4、IL-8、IL-17和IL-22水平异于正常,提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18-β甘草酸苷治疗后血清中IL-4、IL-8、IL-17和IL-22明显降低,提示18-β甘草酸苷可能通过影响辅助T细胞相关因子来发挥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18-β甘草酸苷 IL-4 IL-8 IL-17 IL-22
下载PDF
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斑秃对血清白三烯B4、白三烯C4、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玉刚 杨秀凤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0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斑秃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静脉血清白三烯B4、白三烯C4、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0的变化,为临床有效治疗斑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2月-2014年8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日本米诺发源制... 目的:研究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斑秃及治疗前后患者外周静脉血清白三烯B4、白三烯C4、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0的变化,为临床有效治疗斑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2月-2014年8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生产)联合卤米松乳膏(上海通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局部涂抹和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斑秃。3个月后评价疗效并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白三烯B4、白三烯C4、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0的水平。结果:卤米松乳膏组、卤米松乳膏激光组和联合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70%、82.5%,97.5%。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卤米松乳膏组和卤米松乳膏激光组,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95和4.31,P<0.05)。联合治疗组白三烯B4、白三烯C4、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10水平较卤米松乳膏组和卤米松激光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卤米松乳膏和局部激光照组射治疗斑秃,可以达到调节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改善斑秃皮损部位血液微循环,增加毛囊的供血、供氧,有效提高斑秃的治愈率,并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是皮肤科临床治疗斑秃的有效手段之一,非常值得在基层医院皮肤科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卤米松 斑秃 白三烯B4 白三烯C4 C反应蛋白 白介素-10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玉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100例均来自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每日3次...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100例均来自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每日3次。患处涂抹复方吲哚美辛酊,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湿敷,每日2次,湿敷后外用丁苯羟酸乳膏,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是治疗以红斑、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的面部激素依赖皮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复方吲哚美辛酊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