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山市40岁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国辉 李秀荣 +2 位作者 白波 蔡晓秋 王淑玲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1243-1244,共2页
代谢综合征以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胆固醇、糖耐量受损或2型糖尿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症候群。常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 代谢综合征以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胆固醇、糖耐量受损或2型糖尿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个症候群。常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就了我市居民代谢综合征的高发,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对2011年唐山市4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唐山市40岁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为防治这种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健康体检 成年人
下载PDF
唐山市成人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糖耐量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辉 李秀荣 +2 位作者 白波 蔡晓秋 王淑玲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被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而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IGT)极易发展为DM,如及早诊断,控制得当,可以预防和减少DM并发症。空腹血糖值未达到DM诊断标准容易使... 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被视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而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tolerance,IGT)极易发展为DM,如及早诊断,控制得当,可以预防和减少DM并发症。空腹血糖值未达到DM诊断标准容易使人忽视糖代谢的异常,这种异常最后导致DM和DM并发症的发生。为了解唐山地区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成年人群的DM和IGT的患病率情况,对唐山地区14个市区和县成人IFG进行调查,本次研究的标本量大,覆盖范围广,具有普遍的代表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葡糖耐量试验 血糖 患病率
下载PDF
血清ESM-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3
作者 张玉敏 张小楠 +3 位作者 高秀娟 鞠思敏 李玉柱 周琪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4-1576,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NSCLC患者73例为肺癌组和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ESM-1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基本...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NSCLC患者73例为肺癌组和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ESM-1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基本特征、ESM-1水平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ESM-1对NSCLC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预后因素对生存时间的意义。结果 肺癌组血清ESM-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ESM-1对NSCLC的诊断阈值为18.34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敏感度为86.3%,特异性为92.0%,阳性预测值为94.0%,阴性预测值为82.1%;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的NSCLC患者血清ESM-1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期患者的血清ESM-1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有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清ESM-1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ESM-1高水平的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ESM-1水平低的NSCLC患者(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P=0.013)、TNM分期(P=0.001)、ESM-1水平(P=0.003)相关,但与年龄(P=0.752)、性别(P=0.393)无关。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类型(HR:0.173,95%CI:0.040~0.739,P=0.018)、TNM分期(HR:2.046,95%CI:1.166~3.589,P=0.013)、ESM-1水平(HR:2.466,95%CI:1.012~6.661,P=0.049)是NSCLC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血清ESM-1对NSCLC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能成为NSCLC患者预后的一种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诊断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FGF23、Klotho与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王一 廖宏伟 《循证医学》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VDB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和Klotho蛋白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表... 目的骨转移是乳腺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VDB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和Klotho蛋白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5例来自本院2019⁃08⁃01至2021⁃08⁃01的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方式诊断是否发生骨转移,将患者分为骨转移组36例,非骨转移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采集患者外周血样本,通过ELISA对血清中VDBP、FGF23和Klotho进行定量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指标间的关联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VDBP、FGF23和Klotho水平预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价值。结果骨转移和非骨转移乳腺癌病理分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和非骨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DBP、FGF23及Klotho的水平依次为:(80.35±29.34)和(115.18±48.69)ng/mL、(658.35±201.19)和(405.36±154.42)pg/mL以及(155.82±40.29)和(229.35±72.46)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DBP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分级相关(P<0.05);FGF23和Klotho水平与病理分级、是否骨痛以及转移部位有关(P<0.05)。VDBP、FGF23和Klotho水平均为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VDBP、FGF23及Klotho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33、0.806、0.761,最佳截断值为:81.56 ng/mL、573.501 pg/mL和201.193 pg/mL;3个指标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高于单一指标诊断的曲线下面积。结论血清VDBP、FGF23及Klotho水平可作为乳腺癌骨转移的参考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维生素D结合蛋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KLOTHO
下载PDF
认知干预对血液科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郑雅珍 刘东芳 +3 位作者 赵晓亮 张宝琴 甘静 赵文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7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按照时间顺序,选取2013年在该院血液科接受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干预组,2014年在该院血液科接受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按照时间顺序,选取2013年在该院血液科接受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干预组,2014年在该院血液科接受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行为期1个月的认知干预。分别在1个月后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AS为(39.98±3.74)分,对照组为(53.11±4.09)分,2组SAS在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SDS为(52.98±5.02)分,干预组为(38.79±4.54)分,2组的S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恶性肿瘤化疗后肝损伤患者实施认知干预可使后患者的焦虑心理和抑郁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干预护理 肝损伤 负性情绪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血清IL-7和Hcy水平与胃癌患者Lauren分型及病灶内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6
作者 宫向良 刘征 +3 位作者 徐爱芳 李世龙 丁梅 宋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69-572,57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胃癌患者Lauren分型及病灶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将唐山中心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78例纳入研究作为胃癌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唐山中心医院就...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胃癌患者Lauren分型及病灶内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将唐山中心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78例纳入研究作为胃癌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唐山中心医院就诊及治疗的78例胃良性病变者作为良性病变组,选取同期于唐山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者7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纳入研究者血清IL-7和Hcy水平。根据Lauren分型,将胃癌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肠型胃癌组43例、弥漫型胃癌组35例。检测胃癌组和良性病变组病灶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VEGF、β-连接素(β-catenin)、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CD68、神经降压素(NTS)、IL-8等病灶内EMT相关指标并计算细胞染色阳性率(PR)。结果胃癌组血清IL-17、Hcy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良性病变组血清IL-17、Hcy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胃癌组病灶组织NTS、IL-8、VEGF、MMP-9、CD68、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 PR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肠型胃癌组血清IL-17、Hcy水平均高于弥漫型胃癌组(P<0.05)。血清IL-7和Hcy水平与病灶组织NTS、IL-8、VEGF、MMP-9、CD68、β-catenin、E-Cadherin、Vimentin等EMT相关指标PR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7、Hcy在胃癌患者血清中水平较高,均与Lauren分型及病灶内EMT相关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同型半胱氨酸 胃癌 Lauren分型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IL-17、Hcy表达水平与微卫星状态的关系
7
作者 徐爱芳 刘征 +2 位作者 宫向良 李世龙 宋扬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与微卫星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40例肿瘤微卫星稳定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患者作为稳定组,另选择同期40例肿瘤高度微卫星不稳...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与微卫星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40例肿瘤微卫星稳定和低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患者作为稳定组,另选择同期40例肿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胃癌患者作为不稳定组。收集2组一般资料,检测患者血清IL-17、Hcy水平及术中切除标本IL-17表达水平,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胃癌患者血清IL-17、Hcy及组织IL-17水平对微卫星状态的预测价值。结果不稳定组淋巴转移例数少于稳定组(P<0.05)。不稳定组血清及组织IL-17、Hcy水平均低于稳定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转移、血清IL-17、血清Hcy、组织IL-17水平均是影响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的危险因素(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7、Hcy水平及组织中IL-17水平联合预测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的曲线下面积及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结论淋巴转移、血清及组织中IL-17、Hcy水平是影响胃癌患者微卫星状态的危险因素,淋巴转移、血清及组织中IL-17、Hcy联合检测可较好地预测胃癌患者的微卫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白细胞介素-17 同型半胱氨酸 微卫星状态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影响因素分析 诊断效能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心理咨询模式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肝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郑雅珍 刘东芳 +3 位作者 赵晓亮 张宝琴 甘静 赵文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781-782,785,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模式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肝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采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性别、年龄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模式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肝损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采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性别、年龄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9~61岁,平均(51.8±2.3)岁;对照组患者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37~63岁,平均(52.1±1.9)岁。两组患者皆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心理咨询模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分别治疗3、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通过健康教育管理对肝损害患者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不同,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知觉压力量表(CPSS)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咨询模式在天晴甘平治疗血液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后肝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中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化学治疗疗效,控制消极情绪的发生,传播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天晴甘平 恶性肿瘤 化学治疗
下载PDF
河北省唐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与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宝 李世龙 +3 位作者 张文珍 董全红 李小林 田珊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11期1837-184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唐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定量模式及性别分布特征。从而指导本地区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乙肝抗病毒的治疗与乙肝的防控。方法应用电激化学发光技术在LICA HT免疫分析仪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唐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定量模式及性别分布特征。从而指导本地区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乙肝抗病毒的治疗与乙肝的防控。方法应用电激化学发光技术在LICA HT免疫分析仪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五项定量。采用SPSS17.0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综合统计711人,在各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类型中,共检出乙型肝炎血清学两对半定量模式16种。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M五项最主要模式是"1,5"阳性占15.471%(110/711)、"1,3,5"阳性占20.394%(145/711)、"1,4,5"阳性占31.928%(227/711)阳性;其次是阴性占2.672%(19/711)、"2"阳性占7.595%(54/711)、"5"阳性占4.219%(30/711)、"2,5"阳性占3.235%(23/711)、"4,5"阳性占6.470%(46/711)、"2,4,5"阳性6.048%(43/711);其它7种低频模式检出率为0.281%-0.422%。结论本地区人群中HBVM"1,4,5"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1,3,5"阳性的检出率。单"2"阳性的抗体浓度多位于100-900mIU/mL之间,各年龄段均有单"2"阳性的抗体浓度>1000mIU/mL。单"5"阳性的23例/30例的抗体浓度>60PE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化学发光法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 定量
下载PDF
河北唐山地区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七项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宝 李世龙 +2 位作者 田珊红 李小林 张燕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0期3793-3794,3796,共3页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人群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七项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758例,对758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七项测定...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人群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七项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758例,对758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七项测定和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测定(FQ-PC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例HBVm七项(1,3)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6例,检出率为100%,载量均数为1.63×108拷贝/mL;在162例HBVm七项(1,3,5,7)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144例,检出率为88.89%,载量均数为3.10×107拷贝/mL;在91例HBVm七项(1,3,5)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85例,检出率为93.41%,载量均数为7.61×107拷贝/mL;在6例HBVm七项(1,3,7)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7例,检出率为100%,平均载量为7.96×107拷贝/mL;在8例HBVm七项(2,4,5)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1例,检出率为12.5%;在6例HBVm七项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有1例HBV DNA阳性;在10例HBVm七项(2)阳性的标本中,还检出了HBV DNA阳性2例。结论在HBV多种血清学标志物类型中,以HBVm七项(1,3)阳性的HBV复制水平最高;在HBVm七项(4,5)和HBVm七项(5)阳性的血清中仍然存在HBV DNA阳性标本,复制水平中等;而HBVm七项全阴性和HBVm七项(2)阳性的血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
下载PDF
唐山2010~2014年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雅静 张玉敏 +2 位作者 李玉柱 刘丽波 游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2014年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肺癌患者37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肺癌患者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组(93例)和无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组(... 目的 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0~2014年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肺癌患者37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肺癌患者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组(93例)和无合并2型糖尿病的肺癌组(280例),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凝血检测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年龄与糖尿病家族史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远处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较无合并2型糖尿病组CEA、CYFRA21-1阳性率较高,PT、APTT缩短(P〈0.05)。而两组的WBC、Hb、PLT计数、NSE阳性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较无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凝与肿瘤标志物等临床特征上有显著不同,前者更容易并发血栓性疾病,为了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2型糖尿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唐山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患者IL-6基因-572C/G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东芳 陈乃耀 +2 位作者 王大力 张成侠 张宝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患者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测定唐山地区汉族人群中157例脑梗死患者的IL-6基因-572C/G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患者和健...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患者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及其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测定唐山地区汉族人群中157例脑梗死患者的IL-6基因-572C/G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群的C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G等位基因频率(P<0.05)。经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脑梗死人群和健康人群的-572C/G位点基因型个体数的观察值和期望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本组脑梗死患者人群和健康人群中不同性别之间IL-6-572C/G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山地区汉族人群脑梗死患者中可能存在IL-6基因-572C/G多态性,C等位基因可能为常见基因,G等位基因可能为少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IL-6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唐山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宝 李世龙 +3 位作者 宁树成 李小林 杨海峰 葛保民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45-1347,共3页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类型、HBV感染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毛细管电泳仪应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技术对239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的检测...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表现类型、HBV感染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毛细管电泳仪应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序技术对239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基因分型的检测,并对于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和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唐山地区乙型肝炎患者的239例样本中未检出基因型5例(2.1%)。已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234例样本中共检出B、C、D 3种基因型,其中B基因型30例12.8%,C基因型203例86.8%,D基因型1例0.4%,C基因型为主要基因型。C基因型感染者与B基因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基因型感染者血清中抗-HBe阳性率显著低于B基因型(χ2=13.093,P<0.01)。C基因型在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中所占的比例均大于B基因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肝脏损伤严重程度与C基因型相关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甘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39-39,共1页
目的就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两对半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目的就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两对半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0例患者在经过两对半检验后,大三阳患者31例,占总人数的34.44%。小三阳患者41例,占总人数的45.56%;其他类型患者18例,占总人数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检验中,通过两对半检验,能够准确对患者进行判断,并且定期进行两对半检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乙肝病毒性肝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性肝炎 两对半 医学检验 结果
下载PDF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尊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6期108-108,124,共2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常规检验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检测时间、不同抗凝剂浓度条件下进行血常规检验,对...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问题,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本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接受血常规检验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静脉血,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检测时间、不同抗凝剂浓度条件下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不同条件下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不同温度、不同检测时间条件下,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抗凝剂浓度条件下,红细胞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标本保存温度、检测时间、抗凝剂浓度等条件均会导致血常规检验结果发生误差,因此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规范检测条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来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 误差 血液标本
下载PDF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甘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第2期121-121,125,共2页
目的: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与我院例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别抽取其2ml血样,然后对100份血液样本随机分组,对50份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50分对照组... 目的:对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与我院例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中选择100例进行研究,分别抽取其2ml血样,然后对100份血液样本随机分组,对50份血液样本进行溶血处理,50分对照组血液样本则不进行溶血处理,处理完毕后,对两组血液样本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等相关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结果:观察组受检者AST、CHOL、ALT、K+、LD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AL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在Cr、UA、BUN、TG、GLU水平的比较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有较大影响,可导致患者部分生化检验指标水平出现较大偏差,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溶血现象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影响 分析
下载PDF
ERCP联合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昭 高艳红 +2 位作者 张艳敏 李安平 钱庆增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48-550,554,共4页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胆总管结石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肠道微生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胆总管结石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ERCP联合EST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肠道微生态检测、生化指标评定,比较2组手术指征、临床疗效、并发症。结果 2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2组治疗后大肠杆菌、梭菌、拟杆菌、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肠杆菌、梭菌、拟杆菌、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术后1年内复发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CP联合EST可明显改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状况,减轻体内炎性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结石 肠道微生态 预后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感染CR-hvKP的流行特征、耐药性特点及预后情况
18
作者 柳朔怡 顾全 +1 位作者 李会平 鲁程绯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的流行特征、耐药性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分离的106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来自于99例脓毒症患者,检测CR-hvKP以及耐药...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感染耐碳青霉烯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hvKP)的流行特征、耐药性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分离的106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来自于99例脓毒症患者,检测CR-hvKP以及耐药性、毒力基因情况,分析CR-hvKP和非CR-hvKP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及28 d病死率情况。结果:106株CRKP中,共检出CR-hvKP株28株。CR-hvKP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耐药,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相对敏感。CR-hvKP株rmpA、iutA和rmpA2基因检出率分别为92.86%(26/28)、82.14%(23/28)和85.71%(24/28),高于非CR-hvKP株[16.67%(13/78),26.92%(21/78),15.38(12/78)](P<0.05)。CR-hvKP和非CR-hvKP株magA、wcaG、ybtS、entB和kfu9基因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hvKP患者有糖尿病比例为45.83%(11/24),高于非CR-hvKP患者[17.33%(13/75)](P<0.05)。CR-hvKP患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分别为145.54(101.22,350.40)mg·L^(-1)、4.45(2.01,8.82)ng·mL^(-1)和15(7,20)分,均高于非CRhvKP患者[99.23(67.45,144.45)mg·L^(-1),2.01(1.34,4.80)mg·L^(-1),10(5.14)分](P<0.05)。CR-hvKP患者28 d病死率为45.83%(11/24),高于非CR-hvKP患者[12%(9/75)](P<0.05)。结论:CRKP感染的脓毒症患者中,有一定比例为CR-hvKP感染,CR-hvKP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相对敏感,CR-hvKP感染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耐碳青霉烯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预后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INPP4B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及PI3K/AKT通路的关系
19
作者 刘征 宫向良 +3 位作者 于大中 赵艳云 徐爱芳 宋杨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5期516-521,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Ⅱ型多磷酸肌醇4-磷酸酶(INPP4B)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79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Ⅱ型多磷酸肌醇4-磷酸酶(INPP4B)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敏感性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79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外周血INPP4B表达水平,分析外周血INPP4B与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组接受含奥沙利铂的方案化疗,根据化疗2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敏感组和抵抗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NPP4B及外周血PI3K和AKT mRN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外周血INPP4B与PI3K和AKT mRNA水平的相关性。以INPP4B mRNA水平的中位数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高表达组(≥0.25)与低表达组(<0.25),采用Kaplan-Meier分析生存曲线。结果研究组外周血中INPP4B mRN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Ⅳ期胃癌患者外周血INPP4B mRNA低表达占比高于ⅢB期患者(P<0.05)。抵抗组的INPP4B mRNA表达水平低于敏感组,抵抗组PI3K和AKT mRNA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化疗前研究组胃癌患者外周血INPP4B mRNA表达水平与PI3K和AKT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551、-0.312,P<0.05)。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00个月(95%CI:10.515~13.954)和11.00个月(95%CI:10.046~12.794),2组中位累积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7.669,P=0.006)。结论外周血INPP4B与胃癌晚期TNM分期、化疗敏感程度及预后生存有关,且INPP4B调控化疗抗性的机制可能与负调控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Ⅱ型多磷酸肌醇4-磷酸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苏氨酸蛋白激酶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CEA、CA153、TPS、Fer、CYFRA21-1检测在乳腺癌术后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玉柱 张玉敏 +5 位作者 韩龙才 张华 刘新唐 张海军 林秋全 王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810-3814,共5页
目的探索肿瘤标志物CEA、CA153、TPS、Fer、CYFRA21-1在乳腺癌术后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4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7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访3年后根据有、无转移分为转移组42例,从未出现转移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作为未... 目的探索肿瘤标志物CEA、CA153、TPS、Fer、CYFRA21-1在乳腺癌术后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2014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57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访3年后根据有、无转移分为转移组42例,从未出现转移患者中随机抽取42例作为未转移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CEA、CA153、TPS、Fer、CYFRA21-1水平,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CEA、CA153、TPS、Fer、CYFRA21-1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在乳腺癌术后转移患者中TPS、Fer、CYFRA21-1三者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ROC曲线检验各组数值对乳腺癌术后转移的检验效率。结果乳腺癌术后转移组患者血清CEA、CA153、TPS、Fer、CYFRA21-1水平[分别为(6.11±1.87)ng/m L、(26.97±9.52)U/m L、(155.95±22.03)U/L、(173.08±19.87)ng/m L、(18.98±7.33)ng/m L]比未转移组[分别为(5.33±1.85)ng/m L、(23.34±8.30)U/m L、(133.22±19.09)U/L、(142.29±22.59)ng/m L、(6.76±1.59)ng/m L]升高,TPS、Fer、CYFRA21-1水平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术后转移患者血清TPS、Fer、CYFRA21-1均未见明显相关性;CYFRA21-1的ROC曲线下面积(0.903)>Fer(0.849)>TPS(0.791),在乳腺癌术后转移的诊断中,CYFRA21-1曲线下面积最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PS、Fer、CY-FRA21-1的水平升高与乳腺癌术后发生转移密切相关,CYFRA21-1对于监测乳腺癌术后转移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转移 CEA CA153 TPS FER CYFRA21-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