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观满意度和家庭支持对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欧阳林英 孙颖 曹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美观满意度和家庭支持对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134例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美观满意度、家庭支持度及治疗意愿调查评估。分析美观满意度和家庭支持... 目的:探讨美观满意度和家庭支持对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1月笔者医院134例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美观满意度、家庭支持度及治疗意愿调查评估。分析美观满意度和家庭支持对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的影响,并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意愿组和非意愿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患者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美观满意度与剖宫产腹部瘢痕治疗意愿呈负相关(P<0.05),家庭支持度均与剖宫产腹部瘢痕治疗意愿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OR=1.885)、美观满意度高(OR=1.299)是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月收入高(OR=0.221)、家庭支持度高(OR=0.462)是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美观满意度和家庭支持均显著影响患者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同时患者年龄及家庭月收入也影响患者剖宫产腹部瘢痕患者治疗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观满意度 家庭支持 剖宫产 腹部瘢痕 治疗意愿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丽娟 桑雪梅 +2 位作者 宋丽丽 曹淑新 殷悦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19年第6期631-637,共7页
本文分析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45例,依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本文分析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45例,依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5例)和对照组(n=20例)。观察组行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剖宫产手术治疗。术后7天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母婴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失血量、红细胞输血量、冷沉淀输血量、住院时间,少(短)于对照组,新生儿1 min Agp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和DIC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DSA引导下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改善临床结局,且微创、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 子宫动脉栓塞术 穿透性凶险性前置胎盘 临床结局
下载PDF
临床早期干预和期待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茜 赵金珩 +2 位作者 贾燚鑫 季淑英 张桂欣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0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早期干预和期待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妇产科的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研究时间2018年6月-2019年4月,依据是否采取孕期保健和临床干预措施进行分组,行孕期保健和临... 目的分析临床早期干预和期待治疗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妇产科的8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研究时间2018年6月-2019年4月,依据是否采取孕期保健和临床干预措施进行分组,行孕期保健和临床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未行孕期保健和临床干预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和围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子痫、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肝功能损害以及产后出血等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4.501、4.114、4.501、4.114、4.114,P<0.05);观察组围生儿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5.000、3.914,P<0.05),观察组围生儿体重是(1736.5±327.5)g,NICU住院时间(32.6±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0、14.363,P<0.05)。结论临床早期干预和期待治疗可以改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降低孕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子痫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早期干预 期待治疗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母儿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