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侯晓强 杨娜 李壬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评价并分析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在医院进行诊断并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 目的:评价并分析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在医院进行诊断并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5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豁痰息痉汤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采用针刺、豁痰息痉汤联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SCL-90)、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评分、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以及日常生活的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75.56%,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豁痰息痉汤对脑梗死合并癫痫患者进行治疗,有效降低了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且极大地改善了神经功能,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豁痰息痉汤 脑梗死 癫痫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ox-LDL、PAPP-A表达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秀平 赵尧辉 +2 位作者 冯玉婧 张志敏 李雪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9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表达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AICVD患者103例进行临床实验,视...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表达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AICVD患者103例进行临床实验,视作实验组(A组),选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5例志愿者对照,视作对照组(B组),将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基线数据等纳入SPSS21.0软件处理,ox-LDL和PAPP-A表达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者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A组入院后24h的ox-LDL、PAPP-A表达均分别高于治疗后7d、15d,A组ox-LDL、PAPP-A表达较B组均更高(P<0.05);②不同病理改变下颈动脉斑块组的oxLDL、PAPP-A表达水平较IMT增厚组、IMT正常组更高(P<0.05),易损斑块组的ox-LDL、PAPP-A表达水平较稳定斑块组更高(P<0.05);③从不同病理改变下的ox-LDL、PAPP-A表达水平比较来看,NIHSS评分等级越高,ox-LDL、PAPP-A表达水平越高。Spearman分析检验,ox-LDL与PAPP-A水平呈正相关(r=0.836,P<0.05)。将是否存在AICVD和神经功能缺损作为因变量,将年龄、性别、ox-LDL与PAPP-A等作为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NIHSS评分等级与ox-LDL、PAPP-A呈正相关(OR=2.512,1.12<95%CI<3.74;OR=1.312,1.10<95%CI<2.72,P<0.05)。结论AICVD患者神经缺损程度的发生、发展与ox-LDL、PAPP-A表达高低呈正相关,神经缺损越严重ox-LDL、PAPP-A表达越高,故可推断ox-LDL、PAPP-A表达在神经功能缺损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可将其视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护理工作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波 刘顺莉 雷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23期3674-3677,共4页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与评价.方法 针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其具有患者的易感性、侵入性操作多、医院环境因素、物品及手的污染、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多种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与防...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与评价.方法 针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其具有患者的易感性、侵入性操作多、医院环境因素、物品及手的污染、抗菌药物的使用等多种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与防控措施.结果 改进护理工作,加强ICU病房的管理、做好专科护理、规范病房内环境、严格消毒灭菌、避免病原传播扩散、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中,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的监测及防控的重中之重.结论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采取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死亡率,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护理 评价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颖 孙玉洁 张楠楠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2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FIB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对照组,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进展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定量脑电图特征
5
作者 欧亚 张萍淑 +4 位作者 元小冬 张丽丽 闫翠萍 李保珠 任勇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711-1717,共7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定量脑电图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诊治的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30d后的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随访结...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定量脑电图特征。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诊治的高血压性颅内出血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30d后的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mRS≤2分)、预后不良组(mRS3~6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qEEG监测指标〔左、右侧前额区(Fp1、Fp2)、额区(F3、F4)、中央区(C3、C4)、顶区(P3、P4)、枕区(O1、O2)、前颞区(F7、F8)、中颞区(T3、T4)、后颞区(T5、T6)的α、θ、δ、β脑波功率值。结果:高血压性颅内出血预后不良组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血压性颅内出血预后不良组10-20导联中Fp2、F4、C4、P4、F7-8、T4导联δ脑波功率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10-20导联中Fp1-2、F3、C3、P4、O1、F7、T3导联θ脑波功率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10-20导联中Fp1-2、F3-4、C3-4、P3-4、O1、F7-8、T4、全脑平均慢波指数功率值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颅内出血预后不良患者,定量电脑图δ、θ、全脑平均慢波指数功率值呈明显增高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脑电图 高血压性颅内出血 脑出血 预后 特征
下载PDF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倪立新 袁建新 +2 位作者 冯玉婧 杨秀平 邓彩云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研究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2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术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情...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研究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2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全脑血管造影术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2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有248例检出了脑动脉狭窄,占98.8%。共检出病变血管688支,前循环病变587支(85.3%),后循环病变101支(14.7%)。青年组颅内动脉狭窄高于颅外动脉,老年组颅外动脉狭窄高于颅内动脉,老年组颅外动脉狭窄高于中年组和青年组,中年组颅外动脉狭窄高于青年组。结论本研究资料提示,前循环动脉狭窄为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原因。不同年龄患者脑动脉狭窄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管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PSG与血清ET-1、NO、Hcy、LP及CRP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营 翁军 +3 位作者 马英 唐晓霞 张萍淑 刘运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93-95,99,共4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多导睡眠图(PSG)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多导睡眠图(PSG)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L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共260例,根据是否合并OSAHS将其分为观察组(高血压合并OSAHS,115例)和对照组(单纯高血压,145例)。比较两组PSG监测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AI)、90%以下氧减饱和度指数(Ts90)、氧减指数(ODI)]及血清学指标(ET-1、NO、Hcy、LP、CRP)的差异,分析PSG结果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AHI、AI、Ts90、OD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ET-1、Hcy、LP、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HI、AI、Ts90、ODI均与ET-1、Hcy、LP、CRP水平呈正相关(r>0,P<0.05),与NO水平呈负相关(r<0,P<0.05)。结论OSAHS对高血压患者睡眠情况具有一定影响,可能通过影响血清ET-1、NO、Hcy、LP、CRP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多导睡眠图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刘颖 杨慧 +1 位作者 刘业松 鲁琳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最佳应用剂量。方法将唐山市开...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最佳应用剂量。方法将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156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根据辛伐他汀用量分为小剂量组(20 mg/d)和大剂量组(40 mg/d)各78例,随访6个月,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测定hs-CRP、IL-6、TNF-α、MMP-9水平,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大剂量组患者血清hs-CRP[(12.34±3.48)mg/L]、IL-6[(0.72±0.18)ng/L]、TNF-α[(46.28±4.49)μg/L]以及MMP-9[(513.09±71.53)μg/L]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14.38±3.46)mg/L、(0.74±0.12)ng/L、(47.83±4.79)μg/L、(613.46±68.2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大剂量组患者的血清hs-CRP[(7.94±2.37)mg/L]、IL-6[(0.62±0.17)ng/L]、TNF-α[(32.48±4.57)μg/L]以及MMP-9[(418.62±53.34)μg/L]明显低于小剂量组[(11.34±2.15)mg/L、(0.68±0.15)ng/L、(48.13±4.27)μg/L、(514.85±51.7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大剂量组患者的血清hs-CRP[(4.42±1.53)mg/L]、IL-6[(0.49±0.21)ng/L]、TNF-α[(21.27±3.54)μg/L]以及MMP-9[(307.61±35.83)μg/L]明显低于小剂量组[(7.67±1.92)mg/L、(0.63±0.14)ng/L、(34.97±3.56)μg/L、(407.92±42.4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44%,与对照组的92.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6个月内复发率为1.3%,明显低于小剂量组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20 mg和40 mg均是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效治疗剂量,但是大剂量应用辛伐他汀能够明显减轻炎症水平,改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TNF-α和NF-кB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颖 刘业松 +1 位作者 李聪慧 叶建娅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3期1934-1936,共3页
目的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TNF-α和NF-кB的表达变化。方法 56只中国白兔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8):不做枕大池穿刺注血,处死;SAH组(n=24):在第0天和第2天分二次枕大池注射自体动脉血,分别在第1次注血后... 目的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TNF-α和NF-кB的表达变化。方法 56只中国白兔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8):不做枕大池穿刺注血,处死;SAH组(n=24):在第0天和第2天分二次枕大池注射自体动脉血,分别在第1次注血后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分三批处死,每组8只;假手术组(n=24):只做枕大池穿刺不注血,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处死,每组8只。通过计算动脉口径比判断基底动脉痉挛程度,使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的方法检测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TNF-α和NF-кB的表达变化。结果枕大池注血方法可以造成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NF-κB和TNF-α在注血后第4天表达开始增加(P<0.01),在第7天达到最高值(P<0.01),第14天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中NF-κB及TNF-α表达增加,炎症反应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炎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因子-ΚB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BDNF、Hs-CRP及IGF-1含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冯玉婧 王大鹏 +1 位作者 袁建新 杨秀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方法收集唐山市开滦总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抑郁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观察组)和脑卒中后非抑郁组(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57例。检测患者入院后第2天BDNF、Hs-CRP及IGF-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评估BDNF、Hs-CRP及IGF-1水平和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BDNF水平更低(P<0.05),Hs-CRP及IGF-1的水平更高(P<0.05),NIHSS及mRS评分更高(P<0.05);ADL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与抑郁评分呈现正相关(r=0.736,P<0.05),IGF-1水平与抑郁评分呈现正相关(r=0.752,P<0.05),BDNF水平与抑郁评分呈负现相关(r=-0.692,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BDNF、Hs-CRP及IGF-1水平的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下载PDF
DWI联合3D-ASL评价AIS溶栓前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亚杰 李佳慧 +2 位作者 王卓 赵萌 刘业松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来开滦总医院急诊进行溶栓治疗的20例AIS患者,进行DWI加权成像和3...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来开滦总医院急诊进行溶栓治疗的20例AIS患者,进行DWI加权成像和3D-ASL灌注检查,溶栓后1~7 d复查。对受试者溶栓前后病变区和正常对照区的ADC值及脑血流量(CBF)进行比较。DWI与3D-ASL不匹配区即为缺血半暗带区(IP)。结果20例AIS患者DWI显示弥散受限高信号,3D-ASL显示了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脑组织的低灌注区,且3D-ASL低灌注区面积比DWI弥散受限高信号区大;溶栓后18例低灌注区缩小,1例低灌注区扩大,1例局部高灌注改变。结论DWI联合3D-ASL能够准确评价AIS患者的缺血面积,并且通过溶栓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来评价溶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
下载PDF
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其疗效的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丽晔 袁凤辉 +4 位作者 郑丽颖 刘运秋 兰璇 翁军 刘晓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23-124,128,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入住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呼吸科和心内科、CCU等科室(在2006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58例,应用抗凝... 目的观察分析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入住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呼吸科和心内科、CCU等科室(在2006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0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58例,应用抗凝治疗方法)和实验组(42例,应用溶栓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血管再通率的因素。结果两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比较未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67.83%,175/258)(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血管再通率的因素有溶栓药物、时间窗、面积大小、栓塞部位、红细胞压积、年龄、基础疾病等,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治疗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治疗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董梅 赵仕琪 李震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85-188,共4页
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拮抗剂,是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主要药物[1],但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很高比例会反复发生脑血... 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拮抗剂,是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主要药物[1],但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很高比例会反复发生脑血管事件[2-3],称为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TPR),既往称之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发生率各家报道不同,占到16%~50%[4]。表明抗血小板药物抑制作用存在缺陷,可能导致不良临床血管事件,今就氯吡格雷治疗后HTPR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高反应性 氯吡格雷抵抗 脑血管事件 二级预防 二磷酸腺苷 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选择脑微出血与椎-基底动脉形态在脑干梗死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晓强 李壬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选择脑微出血与椎-基底动脉形态在脑干梗死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从本院选择92例脑干梗死患者采用MRI与SWI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特点,并就脑微出血与椎-基底动脉形态的相关性进... 目的选择脑微出血与椎-基底动脉形态在脑干梗死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从本院选择92例脑干梗死患者采用MRI与SWI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形态特点,并就脑微出血与椎-基底动脉形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阴性组与阳性组在基底动脉迂曲、椎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以及椎动脉发育不良方面差异明显(P<0.05);阳性组椎-基底动脉异常发生率比阴性组高,P<0.05。结论脑干梗死患者大多伴有椎-基底动脉形态异常,从而提高了脑微出血的发生率。此外,基底脑微出血与基底动脉延长、椎动脉发育不良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椎-基底动脉形态 脑干梗死
下载PDF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雷军 邓红亮 +1 位作者 张萍淑 闫丽丽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5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胶囊口服,对照组则加用吡拉西...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胶囊口服,对照组则加用吡拉西坦片口服。治疗3个月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o CA评分为(22.61±5.82)分,MMSE评分为(26.37±5.26)分,均高于治疗前,而ADL评分为(28.93±11.96)分,低于治疗前,前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结果较治疗前提高(3.18±3.27)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智力状态,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脑梗死 认知障碍
下载PDF
MoCA与MMSE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6
16
作者 雷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8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MoCA和MMSE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组97例和健康组10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MoCA、MMSE评估。VCI组依据DSM?Ⅳ结果分为VCIND组、痴呆组。比较各组间MoCA、MMSE评分。结果MoCA量... 目的探讨MoCA和MMSE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组97例和健康组10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MoCA、MMSE评估。VCI组依据DSM?Ⅳ结果分为VCIND组、痴呆组。比较各组间MoCA、MMSE评分。结果MoCA量表评分与MMSE评分高度正相关(r=0.873,P<0.05);各组MoCA、MMSE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oCA量表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优于MMSE量表,但在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方面差于MMSE量表。结论 MoCA灵敏度较高,利于早期发现VCI,但特异度较低,需进一步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载PDF
探究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雷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3期144-144,共1页
目的观察尼美舒利片和盐酸氟桂利嗪对于偏头痛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偏头痛患者平均分成参考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参考组患者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则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尼美舒利片治疗,将两组治疗的疗效加以对比。结果经治疗后... 目的观察尼美舒利片和盐酸氟桂利嗪对于偏头痛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偏头痛患者平均分成参考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参考组患者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则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尼美舒利片治疗,将两组治疗的疗效加以对比。结果经治疗后,参考组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0%和9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参考组少(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的患者采用尼美舒利片和盐酸氟桂利嗪加以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分散片 合盐酸氟桂利嗪 偏头痛 有效性
下载PDF
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红亮 赵宇 +4 位作者 金旻 刘奇 祥丽 陈洁 杜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评估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神经介入医学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且年龄≥60岁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1... 目的评估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神经介入医学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且年龄≥60岁的患者5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0~81(66.4±8.0)岁。术前及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强化调脂治疗,采取多模态影像指导下的支架成形术,术后6个月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支架再狭窄情况,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靶血管供血区脑卒中复发率。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0%,术前及术后即刻残留狭窄率(86.6±10.0)%、(29.9±13.2)%。围术期发生1例(1.8%)穿支脑梗死事件,术后随访期有1例脑出血,2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3.6%。有36例(65.5%)患者接受了DSA复查,血管狭窄率为(34.3±22.8)%,8例(22.2%)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是安全的,且能有效预防供血区脑卒中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大脑中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降血脂药
下载PDF
伴胃肠功能障碍表现重症肌无力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慧 黄安琪 +2 位作者 王茜 刘恒 李海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91-694,共4页
本文报告1例伴有胃轻瘫和不全肠梗阻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腹胀及便秘,胸部CT提示胸腺瘤,疲劳试验阳性,结合患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考虑重症肌无力诊断明确,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胸腺瘤、甲强龙... 本文报告1例伴有胃轻瘫和不全肠梗阻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睑下垂、复视、腹胀及便秘,胸部CT提示胸腺瘤,疲劳试验阳性,结合患者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考虑重症肌无力诊断明确,患者接受手术切除胸腺瘤、甲强龙冲击治疗后继续口服溴吡斯的明、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上述症状完全缓解。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骨骼肌受累,少见胃肠道功能障碍,但神经内科医师应当意识到MG与包括胃肠功能障碍在内的自主神经症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瘤 胃轻瘫 肠梗阻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自身免疫 自主神经症状
下载PDF
脑血管病治疗中调脂药物的运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英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671-671,673,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调脂药物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04例,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扩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他汀类为主的调脂药物进... 目的探讨运用调脂药物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04例,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扩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他汀类为主的调脂药物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年,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7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为主的调脂药物治疗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脂药物 脑血管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