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犬桡尺骨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白永平 彭广能 +4 位作者 马晓平 石锦江 钟志军 谭敏 薛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尺骨 固定方法 大型犬 种内 发生部位 不稳定 发病率
下载PDF
静脉滴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致犬药物性血尿病例
2
作者 杨灵捷 彭广能 +4 位作者 白永平 石锦江 马小平 汪恒 熊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长效土霉素注射液 藏獒犬 静脉滴注 病例 血尿 药物性 附红细胞体 动物医院
下载PDF
基于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探讨木犀草素对LPS/ATP诱导的细胞焦亡的保护机制
3
作者 刘双慧 张衍坤 +1 位作者 赵毅 贺常亮 《中草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89-1998,共10页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asparate prote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通路研究木犀草素对... 目的基于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ystein-asparate protease-1,Caspase-1)/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通路研究木犀草素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联合三磷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焦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木犀草素与焦亡相关蛋白结合的可能性。将对数生长期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细胞分为对照组、LPS+ATP组、木犀草素(8μmol/L)组和木犀草素低、中、高(2、4、8μmol/L)+LPS+ATP组。采用LPS+ATP诱导J774A.1细胞焦亡,采用木犀草素预防治疗12 h。通过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和细胞计数(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膜损伤,利用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NLRP3、凋亡相关颗粒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Caspase-1、GSDMD的蛋白表达。同时,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50 mg/kg)组、木犀草素(80 mg/kg)组和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40、60、80 mg/kg)+LPS(50 mg/kg)组,进行木犀草素干预LPS诱导小鼠脾脏细胞焦亡的体内实验,检测血清中IL-1β、IL-18的水平和脾脏中NLRP3、ASC、Caspase-1、GSDMD的表达。结果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木犀草素与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NLRP3、ASC、GSDMD的结合良好,结合能均小于−5 kcal/mol。体外实验表明,经过木犀草素预处理(2~8μmol/L)12 h能显著提高LPS+ATP诱导的J774A.1细胞活力(P<0.05),显著减少PI染色阳性率和LDH释放(P<0.05),显著降低IL-1β和IL-18水平(P<0.01),并显著下调NLRP3、Caspase-1 p10及GSDMD p30的蛋白表达(P<0.01)。体内实验表明,木犀草素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P<0.01),并显著下调NLRP3、Caspase-1 p20及GSDMD p30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木犀草素能够显著改善LPS+ATP诱导的J774A.1细胞焦亡模型的形态学损伤,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的释放,并通过NLRP3/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焦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木犀草素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消皮素D
原文传递
抵抗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受体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任毅 左之才 万涛梅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4,共10页
抵抗素是近年来在体内发现的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研究显示,抵抗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发胰岛素抵抗,诱导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生,并且可以经由不同的信号通路介导机体炎性反应。抵抗素作为联系炎症与代谢的... 抵抗素是近年来在体内发现的一种新的脂肪细胞因子。研究显示,抵抗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发胰岛素抵抗,诱导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生,并且可以经由不同的信号通路介导机体炎性反应。抵抗素作为联系炎症与代谢的信号因子,有望为治疗胰岛素抵抗和T2DM提供新思路。然而,由于尚未在体内找到抵抗素的特异性受体,其在体内一系列调节活动的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文就目前关于抵抗素在胰岛素抵抗调节机制及其受体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受体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