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组学在农业动物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瑞 金龙 李明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2017年《中国畜牧杂志》全面改版。为更好展示畜牧学领域的科技前沿,促进学术交流,本刊特别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或青年骨干,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介绍自己、团队或国际研究机构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或就当前的研究... 2017年《中国畜牧杂志》全面改版。为更好展示畜牧学领域的科技前沿,促进学术交流,本刊特别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或青年骨干,围绕各自的研究领域,介绍自己、团队或国际研究机构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或就当前的研究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评论。2017年自副主编开始,将为读者带来相关综述,希望能引发读者对相关热点、难点的思考,并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应用 动物 农业 科技前沿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研究机构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动物脂肪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进威 罗毅 +3 位作者 王宇豪 何刘军 李明洲 王讯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5-1184,共10页
脂肪组织不仅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稳态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分化是由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复杂生理过程,该过程由大量转录因子、激素、信号通路分子协同调控。m... 脂肪组织不仅在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和稳态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脂肪细胞分化是由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的复杂生理过程,该过程由大量转录因子、激素、信号通路分子协同调控。miRNA作为内源性非编码RNA,主要通过抑制转录后翻译等机制来调控基因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通过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和重要信号分子进而影响动物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形成。本文对miRNA影响动物白色、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调控通路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白色脂肪细胞 棕色脂肪细胞 米色脂肪细胞 分化
下载PDF
基于Hi-C技术哺乳动物三维基因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宁椿游 何梦楠 +3 位作者 唐茜子 朱庆 李明洲 李地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5-233,共19页
基因组DNA在细胞核中并不是呈线性的一字排列,而是以三维结构高度折叠并浓缩成染色质的方式储存于核内,具有特定的高级空间结构和构象。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gh-througn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capture, Hi-C)技术于2009年首次... 基因组DNA在细胞核中并不是呈线性的一字排列,而是以三维结构高度折叠并浓缩成染色质的方式储存于核内,具有特定的高级空间结构和构象。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gh-througn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capture, Hi-C)技术于2009年首次被提出,目前已得到大规模运用,使得人们对于三维基因组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研究表明,哺乳动物基因组三维层级结构单元由大到小依次为染色体疆域(chromosome territory, CT)、染色质区室(chromatin compartment A/B)、拓扑关联结构域(topological associated domain, TAD)和染色质环(chromatin loop),这些层级结构单元在基因转录和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Hi-C技术从染色质的三维层级结构划分、构象单元作用以及三维基因组在发育、疾病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旨在为更深入地了解哺乳动物三维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基因组学 染色质空间构象 Hi-C技术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环状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进威 龙科任 +2 位作者 王讯 李明洲 马继登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51-2158,共8页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类不同于线性RNA的内源非编码RNA,它是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circRNA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poly(A)尾巴结构,能够稳定存在于各种类型真核细胞中。对于circRNA的数量和丰度的检测,传统分子生物学方...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类不同于线性RNA的内源非编码RNA,它是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circRNA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poly(A)尾巴结构,能够稳定存在于各种类型真核细胞中。对于circRNA的数量和丰度的检测,传统分子生物学方法的能效非常有限,因此一直以来circRNA被认为是RNA异常剪接的产物。随着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已经在真核细胞中发现了大量内源性circRNA,其中一些circRNA表达丰度高并呈现出时空表达特异性和物种间保守性,说明circRNA可能在调节基因表达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本文综述了circRNA的特征、形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并对近年来circRNA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疾病检测等提供基础资料,并对circRNA在动物分子育种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特征 生成机制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一例真间性猪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怡 赵海全 +3 位作者 刘玉清 于辉 帅素容 李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1-2029,共9页
【目的】为探讨间性猪的生殖遗传发育基础和优化猪的种质资源,对一例间性猪进行了外部形态、细胞遗传、性激素、解剖以及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5月龄间性大白猪为试验组,以与试验组同窝的正常公母猪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内外生殖器官... 【目的】为探讨间性猪的生殖遗传发育基础和优化猪的种质资源,对一例间性猪进行了外部形态、细胞遗传、性激素、解剖以及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5月龄间性大白猪为试验组,以与试验组同窝的正常公母猪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内外生殖器官检察;PCR检测SRY基因;染色体组型和带型分析,取外周血进行常规短期淋巴细胞培养,获取中期细胞分裂相,制成染色体标本,G显带和C显带处理;放射免疫法测定静脉血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孕酮(progesterone,PRG)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含量;生殖腺病理切片制做及观察,取2 cm×2 cm大小生殖腺组织,10%甲醛固定后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制作,苏木(Hematoxylin)与伊红(Eosin)染色(H.E.染色),镜检并显微照相;下丘脑和垂体电镜切片制做及观察,取2 mm×2 mm大小脑部组织,2.5%戊二醛固定后进行常规电镜切片制作,透射电镜观察并拍摄。【结果】结果表明,间性猪外生殖器为雌性表型,外阴位于肛门下方,阴蒂肿大突出于阴门之外,左侧可见睾丸,右侧隐睾,阴囊发育良好。间性猪和正常母猪染色体组型为38,XX,SRY阴性,核型组成为10sm+4st+12m+12t,G带带型没有差异,C带的显带基本相似,1、3、4、6、8、9、10、13、14和16号染色体均不同程度显带,以圆形带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号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及臂比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睾酮和雌二醇水平均介于正常公、母猪之间,促黄体素、促卵泡素、孕酮和催乳素水平均高于正常母猪,LH/FSH比值明显低于正常母猪。剖检发现间性猪有雌雄两性生殖腺,有两个卵睾体,左侧有附睾,子宫体、子宫角和阴道明显退化,阴蒂中隐藏有假阴茎。病理组织镜检发现卵睾体为睾丸和卵巢混合组织,柱状上皮细胞退化,有正常莱氏细胞,无精原细胞或其残留物存在;附睾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正常,内腔无精细胞或其残留物;子宫内膜有较低程度退化,部分内膜腺正常。试验组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细胞较对照组发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神经元核大且饱满,细胞器增多并融合;垂体以促性腺激素细胞为主,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分泌颗粒大小不均;催乳素细胞数量较正常母猪多,分泌颗粒电子密度也较大。【结论】该间性猪为真间性,无染色体易位现象,性激素紊乱,无种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间性猪 SRY 细胞遗传 解剖 病理
下载PDF
胍基乙酸及代谢产物肌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誉杰 张进威 +3 位作者 王讯 李明洲 李学伟 马继登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77-1584,共8页
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GAA)为肌酸(creatine)的天然前体,也称胍乙酸(guanidine acetic acid),是一种白色可溶于水的氨基酸衍生物。目前,胍基乙酸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以提高肌肉产量和胴体品质。本文综述... 胍基乙酸(guanidinoacetic acid,GAA)为肌酸(creatine)的天然前体,也称胍乙酸(guanidine acetic acid),是一种白色可溶于水的氨基酸衍生物。目前,胍基乙酸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中,以提高肌肉产量和胴体品质。本文综述了胍基乙酸的生理功能,包括刺激胰岛素释放、神经调节、改变精氨酸的代谢、调节细胞氧化状态,和胍基乙酸的代谢产物肌酸的功能,包括促进骨骼肌分化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为后续胍基乙酸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基乙酸 肌酸 生理功能 肌肉细胞 脂肪细胞
下载PDF
附睾小体功能蛋白及s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肖娟 王讯 +3 位作者 罗毅 李晓开 李学伟 苗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7-206,共10页
精液质量是反映男性生殖健康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哺乳动物的精子需在附睾中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才能成熟并具有潜在受精能力。精子成熟是由大量转录因子、激素等信号分子协同调控的复杂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 精液质量是反映男性生殖健康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哺乳动物的精子需在附睾中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才能成熟并具有潜在受精能力。精子成熟是由大量转录因子、激素等信号分子协同调控的复杂生理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附睾小体(epididymosomes)中的功能蛋白和s RNAs(small RNAs)可参与调节精子成熟及受精等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附睾小体中功能蛋白及两类主要的s RNAs(t RNAs和mi RNAs)的生物学作用,以期为男性不育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 EXOSOME 附睾小体 蛋白质 MIRNA tsRNA
下载PDF
山羊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骨骼肌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利 赵薇 +5 位作者 占思远 李丹 李利 仲涛 王林杰 张红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8-1236,共9页
为筛选出山羊不同组织、不同时期骨骼肌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MSCs)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出生后3日龄的山羊不同组织(心、肝、脾、肺、肾、大脑、大肠、小肠、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半膜肌)和不同时期(3... 为筛选出山羊不同组织、不同时期骨骼肌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MSCs)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以出生后3日龄的山羊不同组织(心、肝、脾、肺、肾、大脑、大肠、小肠、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半膜肌)和不同时期(3、30、60、90和120 d)的3种骨骼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和半膜肌)以及培养至不同阶段(1、3、4和7 d)的山羊SMSCs为研究对象,运用qRT-PCR技术及geNorm分析软件,探索9个内参基因(ACTIN、GAP—DH、TOP2β、YWHAZ、SDHA、PGK1、RP2、RPL4和HPRT1)mRNA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同一时期的11个组织中,内参基因表达稳定度的排序:HPRT1>RP2>TOP2β>SDHA>GAPDH>ACTIN>YWHAZ>PGK1>RPL4,需要2个内参基因(HPRT1和RP2)共同校正目的基因的表达;在不同发育时期的骨骼肌中,各内参的稳定度:YWHAZ>ACTIN>HPRT1>RPL4>TOP2β>SDHA>PGK1>GAPDH>RP2,需引入3个内参(YWHAZ、ACTIN和HPRT1)才能准确地校正定量结果;在SMSCs中各内参表达的稳定度排序:PGK1>SDHA>ACTIN>RPL4>GAPDH>TOP2β>YWHAZ>RP2>HPRT1,需要3个合适的内参(PGK1、SDHA和ACTIN)作为标准化指标校正定量数据。本试验分别筛选出了能在山羊同一时期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的骨骼肌及SMSCs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及需要引入的内参数目,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校正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量,为更好地研究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下载PDF
高糖诱导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薛科 王林杰 +4 位作者 陈利 王薏琳 仲涛 李利 张红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6-713,共8页
本研究采用高糖培养基诱导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MSCs)成脂分化,检测诱导分化过程中脂肪酸合成及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表达量,为进一步揭示SMSCs的成脂分化机理提供依据。采用含25mmol·L-1葡萄糖的F12... 本研究采用高糖培养基诱导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SMSCs)成脂分化,检测诱导分化过程中脂肪酸合成及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表达量,为进一步揭示SMSCs的成脂分化机理提供依据。采用含25mmol·L-1葡萄糖的F12培养基诱导山羊SMSCs成脂分化,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滴形成,qPCR检测诱导前(0d)和分别在高糖、低糖培养基中培养2、4、6、8、10d时脂肪酸合成及成脂分化相关基因ACC、FAS、C/EBPα、PPARγ、SREBP-1、AdipoQ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油红O染色观察到山羊SMSCs高糖培养6d即形成较多脂肪滴,而低糖培养至10d也无明显脂肪滴形成。ACC、C/EBPα表达量在高糖培养2d后显著升高并维持较高值(P<0.05);SREBP-1、FAS表达量在高糖培养6d后显著升高(P<0.05);PPARγ表达量在高糖培养10d后显著升高(P<0.05);AdipoQ表达量在高糖培养2、8、10d时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发现高浓度葡萄糖能直接或间接上调脂肪酸合成及成脂肪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山羊SMSCs向类脂肪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骨骼肌卫星细胞 成脂分化 mRNA表达
下载PDF
藏山羊脂联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雪梅 薛科 +3 位作者 仲涛 李利 王林杰 张红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8,共6页
为研究脂联素(AdipoQ)基因在藏山羊中的表达模式及相关功能,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克隆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半定量RT-PCR和qPCR方法检测AdipoQ基因在成年藏山羊11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AdipoQ... 为研究脂联素(AdipoQ)基因在藏山羊中的表达模式及相关功能,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克隆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半定量RT-PCR和qPCR方法检测AdipoQ基因在成年藏山羊11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AdipoQ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藏山羊AdipoQ基因编码区与牛、猪、人等哺乳动物AdipoQ基因同源性较高;AdipoQ基因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肌肉组织和胃中表达量较低,而在其他各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AdipoQ基因在肾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肠系膜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得到藏山羊AdipoQ基因序列、组织表达模式及不同脂肪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进一步研究藏山羊AdipoQ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藏山羊 脂肪沉积
下载PDF
超低温冷冻对小鼠桑椹胚多能性因子Oct-4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周光斌 郭将 曾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第4期128-128,共1页
本实验旨在探讨昆明白小鼠桑椹胚超低温冷冻后Oct-4表达的变化与胚胎发育潜力的关系。胚胎采用OPS法冷冻,即胚胎于IO%EG+10%DMSO溶液中预处理30s,然后再移入玻璃化溶液(EDFS30)中处理25S,以OPS为承载器投入液氮中。毒性组胚胎... 本实验旨在探讨昆明白小鼠桑椹胚超低温冷冻后Oct-4表达的变化与胚胎发育潜力的关系。胚胎采用OPS法冷冻,即胚胎于IO%EG+10%DMSO溶液中预处理30s,然后再移入玻璃化溶液(EDFS30)中处理25S,以OPS为承载器投入液氮中。毒性组胚胎未投入液氮,其他过程与冷冻组相同,新鲜胚胎为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 昆明白小鼠 桑椹胚 多能性 玻璃化溶液 因子 OPS法 发育潜力
下载PDF
绵羊CS-1基因的克隆及在凉山半细毛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强强 吴登俊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2-1536,共5页
旨在研究绵羊CS-1基因序列及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而预测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Calsarcins(Calcineurin-associated sarcomeric protein,CS)家族是一个与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相结合的肌... 旨在研究绵羊CS-1基因序列及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而预测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Calsarcins(Calcineurin-associated sarcomeric protein,CS)家族是一个与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相结合的肌纤维特异表达蛋白新成员,CS-1基因是与畜禽肉质性状密切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根据牛、人和鼠CS-1基因mRNA,应用比较基因组学技术成功克隆了绵羊CS-1基因全长cDNA,对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951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为79~872bp,编码26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3个保守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和α-螺旋为主,富含疏水区,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和1个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的磷酸化位点。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CS-1基因在凉山半细毛羊部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S-1基因主要在凉山半细毛羊的心脏和背肌中表达,15d在心脏的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它各组织(P<0.01);在心脏和背肌中,CS-1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其中在60d时心脏中的表达量最高。研究结果为绵羊的肉质性状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1基因 CDNA克隆 组织表达 绵羊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小鼠TLR信号通路MyD88、ERK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灿 王婵 +3 位作者 左之才 王正中 李学伟 马继登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43-147,共5页
研究黄芪多糖调节动物机体的基本免疫应答的机理。试验选取了132只健康小鼠饲养并采样,其中6只为初始对照记为感染前72 h(-72 h),其余小鼠分为3组。Ⅰ组为黄芪多糖组(66 mg·kg^(-1)灌胃黄芪多糖),Ⅱ组为模型组(66 mg·kg^(-1)... 研究黄芪多糖调节动物机体的基本免疫应答的机理。试验选取了132只健康小鼠饲养并采样,其中6只为初始对照记为感染前72 h(-72 h),其余小鼠分为3组。Ⅰ组为黄芪多糖组(66 mg·kg^(-1)灌胃黄芪多糖),Ⅱ组为模型组(66 mg·kg^(-1)蒸馏水灌胃),Ⅲ组为健康对照组(66 mg·kg^(-1)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用3 d;试验第4天,Ⅰ、Ⅱ组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液(0.1 m L·只-1),Ⅲ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注射后0、3、6、12、24、48、168 h,每组随机选取6只小鼠眼球采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My D88、ERK、TNF-α、IL-6指标。与Ⅲ组比较,Ⅱ组小鼠在0~48 h的My D88、ERK、TNF-α、IL-6均升高。与Ⅱ组比较,Ⅰ组小鼠在0 h的My D88、ERK、TNF-α均升高,在3~24 h的My D88、ERK,在3~12 h的IL-6均显著下降(P<0.05),TNF-α在168 h显著升高(P<0.05)。感染大肠杆菌会明显激活小鼠My D88-ERK通路,但当预防用黄芪多糖激活小鼠My D88-ERK通路后,再感染大肠杆菌时则并不能引起My D88-ERK通路的进一步激活。预防用黄芪多糖可减轻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应激反应,缓解其引起的My D88-ERK通路激活,进而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大肠杆菌 ERK通路 炎症
下载PDF
不同纤维素来源饲料添加Ca(NO_(3))_(2)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妮妮 文明星 +1 位作者 刘婷 王菊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5-40,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素来源饲料添加硝酸钙[Ca(NO_(3))_(2)]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析因试验设计,选择2种不同纤维素来源饲料,分别为苜蓿干草(AH组)和甜菜粕(BP组)。结果表明:添加3%Ca(NO_(3))_(2)显著降低了CH_(4)/DM...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纤维素来源饲料添加硝酸钙[Ca(NO_(3))_(2)]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采用双因素析因试验设计,选择2种不同纤维素来源饲料,分别为苜蓿干草(AH组)和甜菜粕(BP组)。结果表明:添加3%Ca(NO_(3))_(2)显著降低了CH_(4)/DM和CH_(4)/OM产量(P<0.05),AH组、BP组较对照甲烷产量分别降低了0.71%、2.32%,CH 4/OM分别降低了1.04%、3.59%;乙酸摩尔比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7.11%、5.20%(P<0.05),丁酸比例分别降低了7.10%、11.96%(P<0.05);添加Ca(NO_(3))_(2)后显著增加了饲料原料48 h体外发酵底物粗蛋白质体外降解率(IVCPD)(P<0.05),AH+CN组和BP+CN组分别增加了4.15%、10.42%。综上所述,非饲草饲料原料添加3%Ca(NO_(3))_(2)能够更有效降低瘤胃发酵过程中CH 4产量,增加饲料原料48 h体外发酵底物IVC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来源 硝酸盐 甲烷排放量 体外发酵
下载PDF
鸽乳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生成调控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毅 王讯 +1 位作者 马瑶 李晓开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8-1167,共10页
鸽(Columba livia)是少数几种能分泌营养液哺育雏鸟的鸟类之一。孵化期的亲鸽嗉囊壁逐渐增厚,当雏鸽被孵出,亲鸽嗉囊会产生鸽乳(crop milk)以哺育雏鸽。鸽乳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物学功能与哺乳动物的乳汁相似,其产生过程受催乳素的调节。... 鸽(Columba livia)是少数几种能分泌营养液哺育雏鸟的鸟类之一。孵化期的亲鸽嗉囊壁逐渐增厚,当雏鸽被孵出,亲鸽嗉囊会产生鸽乳(crop milk)以哺育雏鸽。鸽乳的营养成分及其生物学功能与哺乳动物的乳汁相似,其产生过程受催乳素的调节。在催乳素作用下,嗉囊上皮细胞快速增殖脱落形成鸽乳,该过程可能与膜联蛋白Icp35(Anx Icp35)等关键基因的转录以及JAK/STAT和Wnt等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本文对鸽乳的主要成分、生物学功能和泌乳过程中嗉囊组织学变化进行了介绍,对鸽乳生成过程中特异的基因变化和分子调控机制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乳 嗉囊 催乳素
下载PDF
利用de novo组装策略解析猪的基因组变异
16
作者 田仕林 唐茜子 +1 位作者 李学伟 李明洲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9-1040,共2页
猪(Sus scrofa)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在农业生产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730多个品种,其中约2/3分布在中国和欧洲。国际家猪基因组测序协作组于2012年完成了欧洲家猪——杜洛克猪(Duroc)的全基因组... 猪(Sus scrofa)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在农业生产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730多个品种,其中约2/3分布在中国和欧洲。国际家猪基因组测序协作组于2012年完成了欧洲家猪——杜洛克猪(Duroc)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后续的遗传变异检测、种群进化与选择性分析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基因 基因组测序 全基因组序列 杜洛克猪 种群进化 de novo 模式生物 基础资源 汉普夏猪 荣昌猪
下载PDF
miR-130b靶向PPARγ抑制家兔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洪炳 蔡明成 +2 位作者 梁小虎 贾先波 赖松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6-2083,共8页
旨在探究miR-130b是否可通过靶向PPARγ抑制家兔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采集初生新西兰仔兔肾周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鸡尾酒法诱导分化后,用RT-qPCR分别测定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第0、第2、第6、第10天miR-130b表达量及PPARγ(Peroxisome Pro... 旨在探究miR-130b是否可通过靶向PPARγ抑制家兔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采集初生新西兰仔兔肾周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鸡尾酒法诱导分化后,用RT-qPCR分别测定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第0、第2、第6、第10天miR-130b表达量及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EBP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mRNA的表达量,生物信息学软件鉴定miR-130b的同源性,预测miR-130b的靶基因;前体脂肪细胞转染miR-130bmimic和miR-130binhibitor后,检测miR-130b、PPARγ和C/EBPα的表达差异,用油红O染色鉴定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程度。结果表明:1)在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miR-130b、PPARγ和C/EBPα表达量存在差异;分化第8天时,油红染色发现大量橘红色脂滴;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PPARγ可作为miR-130b的靶基因,且miR-130b在哺乳动物中具有较高的同源性。2)过表达miR-130b后,mimic组PPARγ和C/EBPα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NC组(P<0.01)。3)抑制表达miR-130b后,inhibitor组PPARγ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inhibitor NC组(P<0.01),inhibitor组C/EBPα表达量显著高于inhibitor NC组(P<0.05)。4)油红O染色显示分化程度:inhibitor组>NC组>mimic组。综上所述,miR-130b在家兔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差异表达,且可通过靶向PPARγ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0b 家兔 前体脂肪细胞 PPARΓ
下载PDF
睾酮及其受体对心血管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玉慧 李学伟 马继登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3-1431,共9页
睾酮(testosterone,T)是雄激素家族的主要成员,其生物合成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它是驱动哺乳动物性别分化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激素。睾酮对机体发挥调控作用的途径包括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介导的基因组途径和不依赖AR的... 睾酮(testosterone,T)是雄激素家族的主要成员,其生物合成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它是驱动哺乳动物性别分化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激素。睾酮对机体发挥调控作用的途径包括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介导的基因组途径和不依赖AR的非基因组途径。基因组途径是睾酮穿过细胞膜在胞质中与AR结合,而后配体受体复合物转移进入细胞核与雄激素应答基因启动子区的雄激素反应元件(androgen response elements,ARE)结合,进而调控下游基因表达。睾酮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快速激活膜上和胞内的相关信号分子,通过启动跨膜信号转导机制产生效应的过程称为非基因组途径。心脏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第1个功能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它的形态发生和功能维持与构成心脏的细胞类型密切相关。已知心脏是雄激素的靶器官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AR在心脏组织的多种细胞类型中均有分布,包括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等。睾酮除了影响性别分化和维持性征外,还广泛参与许多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在调控心脏生理和病理过程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包括参与心脏发育,诱导心肌肥大,调节心脏收缩,延缓心脏衰老和影响血管钙化等。本文综述了睾酮及其受体在心脏主要细胞类型中的功能以及两者对心脏生理和病理过程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雄激素在心脏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酮 雄激素受体 心血管 发育
原文传递
脂肪沉积相关的miRNA在3T3-L1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誉杰 李学伟 《云南畜牧兽医》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长20~25 nt,通过与特异的靶mRNA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脂肪细胞是由前脂肪细胞分化并聚集脂滴形成,多种成脂基因参与其中。本实验旨在研究2个miRNA在分化后的3T3-L1脂肪... 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内源性单链非编码RNA,长20~25 nt,通过与特异的靶mRNA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脂肪细胞是由前脂肪细胞分化并聚集脂滴形成,多种成脂基因参与其中。本实验旨在研究2个miRNA在分化后的3T3-L1脂肪细胞中表达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miRNA对脂肪细胞的调控打下基础。本试验使用"鸡尾酒"法诱导3T3-L1分化,在诱导细胞分化后0 d、2 d、4 d、6 d、8 d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油红-O染色,同时采用q-PCR技术对3T3-L1细胞分化后5个时间点中的miR-103、miR-21进行相对定量,从而找出这些miRNA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诱导分化时间的增加,3T3-L1细胞逐渐由梭形变成圆形,且胞内出现脂环,说明细胞诱导分化成功;其次miRNA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miR-103表达量为先升高后降低,整体呈上升趋势;miR-21表达量为先急剧升高,后缓慢上升,也就是说这些miRNA对脂肪细胞的分化起到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转录调控 Q-PCR 3T3-L1细胞 脂肪细胞分化
下载PDF
人核糖核酸酶A家族生物学功能的结构基础
20
作者 张安静 陆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97,共12页
人核糖核酸酶A(ribonuclease A, RNaseA)家族成员有13个,分别为RNase1-RNase13,它们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大多含有6~8个半胱氨酸并形成分子内二硫键,以维持特有的空间结构。其中,RNase1-RNase8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概括为3类:涉及核糖... 人核糖核酸酶A(ribonuclease A, RNaseA)家族成员有13个,分别为RNase1-RNase13,它们具有很高的序列相似性,大多含有6~8个半胱氨酸并形成分子内二硫键,以维持特有的空间结构。其中,RNase1-RNase8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概括为3类:涉及核糖核酸转录后的剪切、修饰和降解;具有抗细菌、抗真菌和抗病毒活性;以及机体免疫调节作用。而RNase9-RNase13不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因此,本文将重点对RNaseA家族成员RNase1-RNase8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行综述,重点概述决定RNaseA生物学功能的结构特征,以期指导以RNaseA为基础的抗微生物药物开发及RNaseA在机体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A 结构与功能 酶切活性 抗微生物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