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地区猕猴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样性及其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怀亮 李地艳 +6 位作者 程安春 姚永芳 倪庆永 曾文 毕风均 杨泽霞 陈孝跃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55,共9页
猕猴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灵长类动物,并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川地区的猕猴数量多、分布广,全面了解其遗传背景对于该地区猕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四川8个地理种群的231个不同猕猴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 猕猴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灵长类动物,并且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川地区的猕猴数量多、分布广,全面了解其遗传背景对于该地区猕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来自四川8个地理种群的231个不同猕猴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和群体分析,发现了110个变异位点(22.49%),定义了56种单倍型,其单倍型多样性(h)平均值为0.686、核苷酸多样性(π)平均值为0.01483,种群总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进一步分析表明,8个地理种群间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70412,P<0.05),种群间基因交流较低(Nm<1);系统发育树显示,四川猕猴8个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基本上成簇分布在系统树上,与地理位置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说明四川猕猴具有明显的系统地理分布格局。地理隔离和人类活动可能是促使四川猕猴种群分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地理种群 MT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大黄酸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笪红远 曾文 +3 位作者 江振洲 程安春 张陆勇 刘国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58-1860,共3页
目的评价大黄酸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小鼠淋巴瘤细胞在代谢活化或非代谢活化条件下暴露于50、200、350、500μg/mL大黄酸3 h,处理后第2天将细胞接种于含有突变选择剂三氟胸苷的96孔板中,计数各剂量组的突变... 目的评价大黄酸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小鼠淋巴瘤细胞在代谢活化或非代谢活化条件下暴露于50、200、350、500μg/mL大黄酸3 h,处理后第2天将细胞接种于含有突变选择剂三氟胸苷的96孔板中,计数各剂量组的突变细胞集落数。通过计算第0天的相对存活率(relative survival,RS)、相对悬浮增长率(relative suspension growth,RSG)和相对总增长率(relative total growth,RTG)确定细胞毒性。用MUTANT软件包计算各种细胞毒性参数和突变率,并对突变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50、200、350、500μg/mL的大黄酸均未见诱导L5178Y细胞的突变率增加,阳性对照组诱导的突变率显著增加;在代谢活化条件下,大黄酸350μg/mL剂量组诱导L5178Y细胞的突变率增加,阳性对照组诱导的突变率显著增加。结论在非代谢活化条件下大黄酸各剂量组对小鼠淋巴瘤L5178Y细胞TK基因无致突变作用;在肝微粒体酶系S9代谢活化条件下,出现了弱致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L5178Y细胞 TK基因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瘦素长型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唐秀莹 陈正礼 +1 位作者 罗启慧 张小龙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350,共8页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 大豆异黄酮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近年来成为一个焦点。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肠黏膜屏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瘦素受体(长型)的影响,本实验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大鼠,建立肥胖模型;然后将筛选出的肥胖大鼠分别灌胃剂量为对照(I:0mg/kg)、低(Ⅱ:50mg/kg)、中(Ⅲ:150mg/kg)、高剂量(Ⅳ:450mg/kg)的大豆异黄酮,并设置基础对照组(Ⅴ:溶媒为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4周用HE、PAS染色观察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数量和分布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测定瘦素受体(长型)水平。结果表明:大鼠上皮内淋巴细胞以小型淋巴细胞为主,主要分布于上皮的基底膜附近;大鼠杯状细胞分布在肠黏膜上皮层;瘦素受体(长型)阳性细胞分布于黏膜层。应用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大鼠的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且有向肠内层移动趋势,同时肠黏膜瘦素受体(长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大豆异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趋于完整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鼠 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瘦素受体(长型)
下载PDF
猕猴MHC-DP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怀亮 汪宴廷 +6 位作者 程安春 姚永芳 倪庆永 曾文 毕风均 杨泽霞 陈孝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8-598,共11页
猕猴(Macaca mulatta)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灵长类动物,且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了解中国猕猴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背景,为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一定... 猕猴(Macaca mulatta)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灵长类动物,且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了解中国猕猴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背景,为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文章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克隆测序技术分析了106个四川野生猕猴MHC-DPB1基因的exon2,共检测到21个Mamu-DPB1等位基因,其中有15个为本研究中首次发现的新等位基因;从整个大的猕猴群体(106个个体)来看,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的是Mamu-DPB1*30(0.1120);单独从不同地理群体来看,最高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小金-DPB1*30(0.1120),黑水-DPB1*04(0.1702),巴中-DPB1*32(0.1613),汉源-DPB1*30(0.1120),九龙-DPB1*04(0.1139);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猕猴Mamu-DPB1等位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有12个氨基酸残基变异位点表现出物种特异性,其中有9个位于新发现的15个Mamu-DPB1等位基因氨基酸序列中;不同物种来源的DPB1等位基因系统发生树表明,猕猴与其近缘物种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的DPB1等位基因间存在着跨种多态(Trans-species polymorphism)现象。研究还表明,MHC-DPB1等位基因在中国猕猴群体和先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印度猕猴群体间具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Ⅱ类 Mamu-DPB1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肥胖大鼠肠道瘦素介导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立科 罗启慧 +4 位作者 唐秀莹 黄超 陈晓林 刘文涛 陈正礼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48-245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对肥胖大鼠肠道瘦素介导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SIF对肥胖大鼠的干预机制。选取80只5周龄SD雄性大鼠,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12只)和高脂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异黄酮(SIF)对肥胖大鼠肠道瘦素介导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SIF对肥胖大鼠的干预机制。选取80只5周龄SD雄性大鼠,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12只)和高脂饲粮组(68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高脂饲粮,饲喂8周后高脂饲粮组大鼠成功建立食源型肥胖大鼠模型。将40只肥胖大鼠随机分为SIF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和肥胖对照组,每组10只。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50、150、450 mg/kg BW的SIF提取物,基础饲粮组和肥胖对照组灌胃不含SIF提取物的溶媒剂。SIF连续干预肥胖大鼠5周,监测大鼠体重,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染色法研究大鼠肠道中长型瘦素受体(OB-Rb)、Janus激酶2(JAK2)、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细胞因子信号3抑制因子(SOCS3)和神经肽Y(NPY)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显示:试验各时期基础饲粮组大鼠体重均极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1)。SIF干预5周后,与肥胖对照组相比,各SIF干预组大鼠体重均下降,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其中中、高剂量组极显著低于肥胖对照组(P<0.01)。各组大鼠OB-Rb、JAK2、p-STAT3、SOCS3和NPY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均有表达;同基础饲粮组相比,肥胖对照组大鼠上述5种因子在各肠段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5);SIF干预组中OBRb、JAK2、p-STAT3和NPY的表达量在各肠段均较肥胖对照组增多,总体呈现剂量依赖性。由此得出,SIF可通过增加肠道中OB-Rb的表达,激活JAK,加速STAT的磷酸化,改善能量代谢,减弱肥胖大鼠瘦素抵抗状态,来起到减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 OB-Rb JAK2 P-STAT3 SOCS3 NPY 肥胖大鼠
下载PDF
SIF干预肥胖大鼠下丘脑瘦素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林 罗启慧 +3 位作者 唐秀莹 刘芸 李立科 陈正礼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0-427,共8页
通过观察SIF对肥胖大鼠下丘脑中瘦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SIF对肥胖大鼠的干预机制。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肥胖动物模型,并将肥胖大鼠分为4组,分别灌胃SIF,剂量为:对照组(Ⅰ组)0 mg·kg^(–1)、低剂量组(Ⅱ组)50 ... 通过观察SIF对肥胖大鼠下丘脑中瘦素介导的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SIF对肥胖大鼠的干预机制。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建立肥胖动物模型,并将肥胖大鼠分为4组,分别灌胃SIF,剂量为:对照组(Ⅰ组)0 mg·kg^(–1)、低剂量组(Ⅱ组)50 mg·kg^(–1)、中剂量组(Ⅲ组)150 mg·kg^(–1)、高剂量组(Ⅳ组)450 mg·kg^(–1),并设置正常大鼠基础组(Ⅴ组),饲喂基础饲料,并灌胃给予SIF处理等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4周。采用HE染色法观察下丘脑组织学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下丘脑中瘦素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OB-Rb(瘦素受体长型),JAK2(内源性酪氨酸蛋白激酶2),p-STAT3(磷酸化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OCS3(细胞因子信号3抑制因子),NPY(神经肽Y)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和基础组OB-Rb,JAK2,p-STAT3的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前述蛋白均有随SIF的剂量增加而表达增多趋势。高剂量组和基础组的SOCS3和NPY表达水平显著较其他组低(P<0.05),但NPY在背内侧核和室旁核的表达随SIF的剂量增加而增多。OB-Rb,JAK2,p-STAT3,SOCS3和NPY均在下丘脑广泛表达,并随SIF的剂量增加而变化,提示SIF对瘦素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一定作用并与机体能量的调节密切相关;SIF通过干预大鼠下丘脑瘦素JAK/STAT信号通路具有减重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OB-Rb JAK2 P-STAT3 SOCS3 NPY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邹莎莎 程安春 汪铭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5,共4页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毒力因子 条件致病菌 细菌性肺炎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机体抵抗力 健康人群
下载PDF
左旋多巴和氯碘羟喹治疗对帕金森病猕猴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立科 史良琴 +5 位作者 刘衡 罗启慧 黄超 刘文涛 陈晓林 陈正礼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1-376,共6页
探讨左旋多巴和氯碘羟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猕猴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PD药物治疗判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小... 探讨左旋多巴和氯碘羟喹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猕猴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PD药物治疗判定提供参考依据。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小剂量肌肉注射建立慢性PD猕猴模型,将8只PD猕猴随机分为左旋多巴组(3只)、氯碘羟喹组(3只)和对照组(2只),连续4周分别经口给予左旋多巴+卡比多巴15 mg/kg、氯碘羟喹15 mg/kg和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观察记录并运用PD评定量表进行行为评分;测定治疗前后PD猕猴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以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水平。结果发现: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左旋多巴组和氯碘羟喹组PD猕猴行为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左旋多巴组和氯碘羟喹组的SOD、GPX和GST活性和GSH含量均增加,MDA含量均降低,其中,左旋多巴组上述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碘羟喹组的GST活性和GSH含量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仅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相比,左旋多巴组的SOD和GST活性显著增加,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GPX活性和MDA含量降低(P<0.05);氯碘羟喹组的SOD活性和GSH含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X活性显著降低(P<0.01),其他各生化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表明,不同药物治疗通过提高PD猕猴血液中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了猕猴临床行为的恢复,从而对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恒河猴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左旋多巴 氯碘羟喹 行为评价 血清 抗氧化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猕猴肺及气管内IFN-γ蛋白与mRNA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启慧 章瑶 +3 位作者 陈恋 陈正礼 曾文 程安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m,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肺及气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在其中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表明:在光镜下感染组的肺呈现大面... 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m,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肺及气管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与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在其中的蛋白与mRNA表达.结果表明:在光镜下感染组的肺呈现大面积充血、出血,淋巴细胞浸润及肺泡腔内出现浆液性渗出物;IFN-γ蛋白表达面积均高于健康组(P<0.05);IFN-γ蛋白产物在肺血管内的光密度值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在气管和肺的其他部位光密度值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IFN-γmRNA在肺气管上皮层、肌层内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肺泡隔、血管内、气管固有层内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说明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猕猴肺出现了明显的红色肝变期病理变化,且肺及气管中IFN-γ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加,表明IFN-γ在肺炎链球菌感染猕猴肺及气管的免疫调节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Γ干扰素 免疫组化 组织原位杂交 气管 猕猴
下载PDF
感染肺炎链球菌猕猴消化系统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启慧 陈恋 +3 位作者 章瑶 陈正礼 程安春 曾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6,共9页
检测猕猴自发性感染肺炎链球菌后,白细胞介素6在胃肠道以及肝脏、食管的表达变化,探讨肺炎链球菌的发病机制以及自发性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理特点。采用常规H.E.染色观察消化系统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白... 检测猕猴自发性感染肺炎链球菌后,白细胞介素6在胃肠道以及肝脏、食管的表达变化,探讨肺炎链球菌的发病机制以及自发性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理特点。采用常规H.E.染色观察消化系统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在肝脏、食管、空肠、盲肠和胃组织的表达变化。各组织表现出典型的炎症病变,肝组织和肠腺均可见大面积坏死,在空肠、盲肠和肝脏中有明显的广泛性出血和充血现象;肠道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健康组比较,白细胞介素6在感染组的胃肠道以及肝脏、食管中的表达均呈现升高趋势,感染组的IL-6阳性细胞总面积比正常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在胃肠道以及食管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粘膜层,在肝脏相对集中分布于血管周围。阳性细胞包括了部分腺体细胞、肝细胞、内皮细胞、未角化上皮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6作为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在肺炎链球菌感染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能参与了肺炎的病理过程并对机体清除肺炎链球菌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白细胞介素6 粘膜层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猕猴脾脏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祝春梅 陈正礼 +3 位作者 曾文 程安春 潘康成 沈家海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39-1242,共4页
选取健康成年雌雄猕猴各3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雌激素受体(ER)在脾脏中的分布,观察猕猴脾脏中ER的表达及性别差异。结果显示,ER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脾脏红髓区,脾小结相对较少,而动脉周围淋巴鞘、血管内皮、脾小梁等组织... 选取健康成年雌雄猕猴各3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雌激素受体(ER)在脾脏中的分布,观察猕猴脾脏中ER的表达及性别差异。结果显示,ER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脾脏红髓区,脾小结相对较少,而动脉周围淋巴鞘、血管内皮、脾小梁等组织结构内仅有少量分布。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部分存在于胞浆和胞膜上。雌性猕猴脾脏中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雄性,表达强度也较雄性强。这表明,ER参与雌激素对脾脏的免疫功能调控。ER阳性产物分布特点表明雌激素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经典基因组机制,同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而ER表达的明显性别差异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可能对脾脏中B淋巴细胞的功能有正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脾脏 性别差异 免疫组织化学SP 猕猴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在老年和青年猕猴下丘脑中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正礼 罗启慧 +1 位作者 曾文 程安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为了观察老年猕猴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变化情况,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青年和老年猕猴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雌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下丘脑的室周灰质、室旁核、腹外侧核、腹内侧核、... 为了观察老年猕猴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变化情况,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青年和老年猕猴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雌激素受体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下丘脑的室周灰质、室旁核、腹外侧核、腹内侧核、弓状核等,雌激素受体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与青年猕猴比较,老年猕猴下丘脑各个核团的雌激素受体在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上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青年猕猴(P<0.05或P<0.01)。表明,老年猕猴下丘脑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显著低于青年猕猴,可能为老年猕猴雌激素缺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SABC 下丘脑 老年 猕猴
下载PDF
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消化系统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表达
13
作者 陈恋 罗启慧 +3 位作者 章瑶 陈正礼 程安春 曾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5-683,共9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在自发性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胃肠道以及肝脏、食管的表达变化,通过测定光密度值和表达面积比较感染前后的分泌变化,探讨SIgA在肺炎链球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自发性肺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在自发性感染肺炎链球菌的猕猴胃肠道以及肝脏、食管的表达变化,通过测定光密度值和表达面积比较感染前后的分泌变化,探讨SIgA在肺炎链球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自发性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和健康组比较,SIgA在感染组的光密度值以及表达面积在各组织中均有下降趋势,其中在空肠阳性细胞的表达面积下降显著(P<0.05);原位杂交结果和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感染组各组织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均较健康组减少,其中空肠、盲肠以及胃组织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光密度值较健康组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阳性细胞的分布多集中于各胃肠段和食管的黏膜层,血管中可见较多阳性细胞,而肝脏中的阳性细胞多呈散在分布.其中,阳性细胞主要包括胃肠道黏膜层的淋巴细胞和肝细胞、血管内细胞以及炎性浸润细胞,部分腺体细胞、上皮细胞和食管黏膜层未角化上皮细胞也有阳性反应.上述结果表明,SIgA可通过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机制帮助机体清除肺炎链球菌;SIgA作为黏膜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体分子在感染组组织中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肺炎链球菌入侵机体从而引起感染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猕猴 黏膜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