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2023年饲草生产形势与产业发展报告
1
作者 唐川江 刘伟 +4 位作者 杨春桃 曾文俊 梁卓 李洪泉 王建文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2023年,在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粮改饲、肉牛牦牛产业集群、苜蓿发展行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草原生态补奖等一系列政策行为的趋动下,四川各地大力发展饲草产业,优质饲草种植提质扩面,供应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一系列草牧业高... 2023年,在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粮改饲、肉牛牦牛产业集群、苜蓿发展行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草原生态补奖等一系列政策行为的趋动下,四川各地大力发展饲草产业,优质饲草种植提质扩面,供应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一系列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模式。种草养畜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优质饲草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饲草缺口特别是优质饲草缺口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饲草 种草养畜 草原生态补奖 供应能力 饲草生产 四川各地 肉牛 产业集群
下载PDF
川西高原德格县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及鼠害成因探析
2
作者 孙飞达 张欢欢 +8 位作者 周俗 邓浩彬 蒋俊宏 李秋虹 崔世泽 何秋霞 韩彬茹 刘金山 洛绒邓珠 《草学》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德格县草地资源较为丰富,长期以来放牧利用较为粗放,“生态、生产、生计”功能低下。以往对全县草地资源类型、分布、利用以及对草地主要生物灾害-鼠害的发生、分布、数量、防控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草地基况调查、草地... 德格县草地资源较为丰富,长期以来放牧利用较为粗放,“生态、生产、生计”功能低下。以往对全县草地资源类型、分布、利用以及对草地主要生物灾害-鼠害的发生、分布、数量、防控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草地基况调查、草地有害生物普查、草原鼠害防控示范区建设的数据和成果,结合德格县气候、土壤、水文及社会经济等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德格县草地类型、地域分布、利用特征、害鼠类型及危害进行分析,首次对草原鼠害进行定义,明确了草地类型及分布,剖析了全县草地利用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川西高原>4000m高海拔区同类草地合理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鼠害 草地类型 草地利用 高寒草甸 高原鼠兔
下载PDF
成都平原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混播模式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文兴金 杨继芝 +8 位作者 李小梅 陈远航 武齐丰 麻天丽 刘红玉 范文涛 张建波 游明鸿 闫艳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49,共9页
【目的】探究成都平原燕麦(Avena sativa L.)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不同混播模式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混贮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成都平原冬闲田有效利用及饲草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新路径。【方法】以单播燕麦(CK1,播... 【目的】探究成都平原燕麦(Avena sativa L.)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不同混播模式对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燕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混贮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成都平原冬闲田有效利用及饲草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新路径。【方法】以单播燕麦(CK1,播量83.00 kg/hm^(2))和箭筈豌豆(CK2,播量129.50 kg/hm^(2))为对照,设2种混播方式[同行混播(T)、异行混播(Y)]和3种混播比例[燕麦∶箭筈豌豆=1∶1(1)、3∶1(2)、5∶1(3)]混播处理,于燕麦乳熟期、箭筈豌豆鼓粒期时直接收获后青贮,60 d后开袋测定青贮品质。【结果】混播比例对青贮饲料营养品质(DM、WSC、CP、NDF、ADF)和发酵品质(pH、LA、PA、BA)有极显著影响(P<0.01),混播方式对营养品质(CP、NDF)和发酵品质(pH、AN/TN、LA、BA)有极显著影响(P<0.01)。试验条件下,T_(1)和Y_(1)处理在WSC、CP、LA、BA含量和感官评定总得分、隶属函数综合评分均值、RFV、pH和AN/TN值等指标表现均位于前列;相同混播比例下,同行混播较异行混播青贮饲料可取得更高的RFV、CP和LA含量,更低的pH和AN/TN值,综合青贮品质较高。【结论】在实际生产中,混播方式优选同行混播,混播比例优选燕麦∶箭筈豌豆=1∶1(播量41.50 kg/hm^(2)+64.75 kg/hm^(2)),可作为成都平原及类似地区冬闲田燕麦-箭筈豌豆型混播混贮草地饲草青贮的推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平原 燕麦 箭筈豌豆 混播模式 青贮品质
下载PDF
耐低温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燕麦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刘红玉 曾泰儒 +6 位作者 张云飞 文兴金 刘海平 张磊 肖启银 李小梅 闫艳红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8,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乳酸菌菌株YZ3在4℃低温条件下产酸性能最佳(pH可达到5.38),且能耐低pH(4.0)和高盐浓度(6.5%NaCl)环境;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乳酸菌YZ3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低温环境下YZ3处理的燕麦青贮乳酸含量升至63.7 mg·g^(-1),显著高于无添加对照(P<0.05),青贮料pH降低至4.1,显著低于无添加对照(P<0.01)。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YZ3能够改善燕麦的青贮发酵品质,YZ3可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的低温青贮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低温乳酸菌 产酸速率 燕麦 发酵品质 川西北高原 营养品质 厌氧发酵
下载PDF
不同豆禾混播组合及比例促进川西山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方雪梅 冉卓雅 +6 位作者 修粤 刘琳 周冀琼 马周文 尼玛拉姆 白彦福 孙飞达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为探究豆禾混播对川西山区草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pratense)分别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在川西山地混播建植栽培草地,设置5꞉5、4꞉6、3꞉73个不同... 为探究豆禾混播对川西山区草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红三叶(T.pratense)分别与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在川西山地混播建植栽培草地,设置5꞉5、4꞉6、3꞉73个不同豆禾混播比例,比较分析不同豆禾草种及比例混播草地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含量变化,以筛选出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混播组合。结果表明,与白三叶相比,红三叶混播组合与土壤有机碳及重组有机碳(HFOC)关系密切。且0-30 cm土壤有更高的HFOC含量和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P<0.05),15-30 cm土壤有更高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P<0.05);土壤有机碳及组分含量和BG、PPO活性在混播比例为4꞉6时最高。因此,在川西山地以红三叶作为豆科牧草,并与鸭茅、多年生黑麦草按2꞉2꞉1进行混播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混播比例 红三叶 白三叶 土壤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土壤酶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6
作者 闫三博 蔡家邦 +2 位作者 汪阳 张新全 聂刚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8-974,共7页
为缓解高温对种子萌发造成的影响,本试验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绅士’(‘Esquire’)为供试品种,设置两个温度梯度(20℃和35℃),研究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0.5,1.0,1.5,2.0,2.5,3.0,3.5 mmol·L^(-1))处理对多年生... 为缓解高温对种子萌发造成的影响,本试验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品种‘绅士’(‘Esquire’)为供试品种,设置两个温度梯度(20℃和35℃),研究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0.5,1.0,1.5,2.0,2.5,3.0,3.5 mmol·L^(-1))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高温胁迫下的萌发情况及其幼苗的生长和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高温胁迫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20℃显著降低,其幼苗的根长和芽长也在高温胁迫下受到显著抑制。外源添加水杨酸可显著提高高温下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发芽力,同时减轻高温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幼苗损害,减少幼苗丙二醛积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在高温条件下,当水杨酸浓度为2.0 mmol·L^(-1)时能显著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力及幼苗的耐热性,显著减缓了高温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伤害,提高其在高温胁迫下的发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高温胁迫 多年生黑麦草 种子萌发
下载PDF
入侵植物银胶菊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影响
7
作者 王汉之 马小明 +7 位作者 方雪梅 殷瑞 王文龙 邓鑫欣 张林 董先勇 尼玛拉姆 刘琳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为探究植物入侵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营养限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以金沙江乌东德电站库区入侵植物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为研究对象,乡土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为对照,分析它们根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 为探究植物入侵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营养限制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以金沙江乌东德电站库区入侵植物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为研究对象,乡土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为对照,分析它们根围(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和微生物养分限制的差异。结果显示:银胶菊根际土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和β-1,4-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BG)活性及速效磷养分含量显著高于狗牙根,而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glucosidase,NAG)则相反(P<0.05);银胶菊根际和非根际矢量角度(>45°)和长度均显著高于狗牙根(P<0.05),表明银胶菊土壤微生物受碳和磷的共同限制,且限制程度均高于狗牙根。综上,银胶菊入侵使根际土壤碳磷水解酶活性明显提升,且显著加剧了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磷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酶化学计量学 根际 养分循环 金沙江
下载PDF
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8
作者 余帅 冯光燕 +4 位作者 苏晓丽 许肖恒 张献芳 左粟田 张新全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5,共16页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构建可靠的综合表型评价体系,本研究对114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 为探究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优异种质资源,构建可靠的综合表型评价体系,本研究对114份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5.20%(开花期)~26.15%(单株干草产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9094(单株干草产量)~2.0851(株幅),广义遗传力介于47.25%(单株鲜草产量)~83.72%(茎粗),各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聚类分析表明,114份种质资源可分为5类,第Ⅰ类(综合性状表现优)、第Ⅱ类(综合性状表现中等)和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差)均属中晚花类群,第Ⅳ类为晚花、高分蘖类群,第Ⅴ类属早花、低分蘖类群。主成分分析表明,15个表型性状可概括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8.642%,株幅、叶宽、生育期、茎粗、分蘖数、单株草产量是影响多花黑麦草种质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综合评价Z值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种质材料共20份,排名前5位为第Ⅰ类群综合性状表现优秀材料,末尾4位为第Ⅲ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材料,15个性状中有14个与Z值呈极显著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8个独立性状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结果可为多花黑麦草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和选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广义遗传力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12个饲用燕麦品种在四川的适应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彭靖涵 程明军 +7 位作者 董志晓 雷雄 苟文龙 刘岳华 陈书明 田科 刘伟 马啸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8-2136,共9页
为准确评价国内外主要饲用燕麦(Avena sative L.)品种在四川不同地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及不同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采用双标图和BLUP预测模型对12个燕麦参试品种对在2018年自行开展的5个区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太... 为准确评价国内外主要饲用燕麦(Avena sative L.)品种在四川不同地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及不同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采用双标图和BLUP预测模型对12个燕麦参试品种对在2018年自行开展的5个区试点的产量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太阳神’和‘魅力’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具有在四川省内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潜力;品种‘苏特’在阿坝红原具有较高的产量,可以在生态类型相似的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洪雅县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区分力,是理想的试点环境,可推荐作为区试验以及品种推广示范的地点。本研究客观地评价了参试燕麦品种的适应性以及试验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可以为四川地区饲用燕麦主栽品种选择及区试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双标图 BLUP预测模型 适应性 丰产性
下载PDF
四川省甘孜州野生白三叶居群分布特征与表型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建祯 冯华昊 +2 位作者 唐韬 张晗 彭燕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9,共9页
2019~2020年实地调研四川省甘孜州野生白三叶资源的分布状况,按居群采样策略广泛收集种质,并研究其表型变异,以发掘野生白三叶的优质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四川省甘孜州野生白三叶在海拔740~4254 m区域均有分布,分布地海拔高度上移;居群... 2019~2020年实地调研四川省甘孜州野生白三叶资源的分布状况,按居群采样策略广泛收集种质,并研究其表型变异,以发掘野生白三叶的优质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四川省甘孜州野生白三叶在海拔740~4254 m区域均有分布,分布地海拔高度上移;居群主要分布于高山山地、河滩草地、灌丛草地,除形成单一优势种群外,群落伴生植物还包括禾本科植物、菊科蒿属植物及其他杂类植物,以白三叶+禾本科植物群落居多;7个居群100份白三叶材料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表现为叶面积(30.47%)>株高(25.40%)>叶长(18.31%)>叶宽(17.10%)。ANOSIM分析及Mantel检验表明,供试白三叶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间,株高、叶长、叶宽与海拔高度极显著相关(P<0.01)。聚类分析表明,甘孜州野生白三叶7个居群可分为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白三叶 种质资源 分布特征 表型变异 居群
下载PDF
四川丘陵地区4个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的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琼 夏运红 +2 位作者 程明军 王小珊 黄琳凯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5-150,共6页
为筛选适宜于四川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狼尾草属牧草,对4个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进行2年大田试验,测定其重要农艺性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系)9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N002’的干草产量、越冬率均显著高... 为筛选适宜于四川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狼尾草属牧草,对4个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进行2年大田试验,测定其重要农艺性状,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系)9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N002’的干草产量、越冬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的干草产量及越冬率(P<0.05),且鲜草产量、株高、叶片数优于其他品种(系);‘热研4号’叶长、叶宽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的叶长叶宽(P<0.05);‘CN001’的茎粗高于其他品种(系);‘桂牧1号’茎叶比表现优于其他品种(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对4种狼尾草属牧草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得出,‘CN002’较其他品种(系)更适宜在四川丘陵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丘陵地区 狼尾草 生产性能 越冬率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下载PDF
四川省2021年饲草生产形势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川江 刘伟 +4 位作者 杨春桃 李洪泉 王建文 梁卓 袁艺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5期14-15,17,共3页
为掌握四川省主要人工饲草生产、供需状况及饲草、饲草种子价格行情,为全省草牧业发展提出建议措施,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21个市州饲草饲料(畜牧、草业、畜牧兽医)站(中心)等有关单位技术人员深入全... 为掌握四川省主要人工饲草生产、供需状况及饲草、饲草种子价格行情,为全省草牧业发展提出建议措施,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21个市州饲草饲料(畜牧、草业、畜牧兽医)站(中心)等有关单位技术人员深入全省21个市州124家种养企业(合作社),采取实地调查、入户查看、与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农户)代表座谈等方式,对全省2021年饲草生产形势进行了专题调查,形成此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饲料 草业 生产形势分析 四川农业大学 畜牧兽医 饲草生产 专题调查 养殖农户
下载PDF
四川省2022年饲草生产形势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卓 唐川江 +4 位作者 刘伟 杨春桃 曾文俊 李洪泉 王建文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10-12,共3页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省主要人工饲草的生产形势与市场供求状况,明晰相关饲草与种子价格水平,为全省种草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措施。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21个市州饲草饲料(畜牧、草业、畜牧兽医)站(中心...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省主要人工饲草的生产形势与市场供求状况,明晰相关饲草与种子价格水平,为全省种草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措施。四川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技学院、21个市州饲草饲料(畜牧、草业、畜牧兽医)站(中心)等有关单位技术人员深入全省21个市州270家种养企业(合作社),采取实地调查、入户查看、与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农户)代表座谈等方式,对全省2022年饲草生产形势进行专题调查,形成了《四川省2022年饲草生产形势分析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饲料 生产形势分析 草业 四川农业大学 畜牧兽医 专题调查 养殖农户 饲草生产
下载PDF
6个苇状羊茅(型)品种在成都平原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睿 韩重阳 +4 位作者 蔡家邦 汪阳 黄琳凯 张新全 聂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为筛选适宜成都平原推广利用的优异牧草品种,对6个苇状羊茅(型)品种进行了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鲜(干)草产量及牧草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测定,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特沃’和‘科瑞’的生育期最长,均达275 d。各... 为筛选适宜成都平原推广利用的优异牧草品种,对6个苇状羊茅(型)品种进行了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鲜(干)草产量及牧草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测定,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特沃’和‘科瑞’的生育期最长,均达275 d。各参试品种平均再生速度依次为‘马胡丽娜’>‘科瑞’>‘都脉’>‘特沃’>‘K31’>‘福泰’。品种‘马胡丽娜’年平均干草产量最高,可达12790.99 kg·hm-2,分别较国审品种‘特沃’和‘都脉’显著增加14.62%和4.28%(P<0.05),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科瑞’干草产量较‘特沃’显著增加6.59%(P<0.05),且植株自然高度可达100.15 cm,高于‘特沃’和‘都脉’(P<0.05)。‘都脉’的分蘖数最大,为47.33个·株^(-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次是‘科瑞’和‘马胡丽娜’,分别达37.50和37.00个·株^(-1),较品种‘特沃’多6.25和5.75个·株^(-1)。‘K31’茎叶比为0.96,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对6个参试品种的营养成分测定表明,‘特沃’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18.60%,‘科瑞’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可达5.41%。通过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比较分析,‘科瑞’表现最优,‘特沃’和‘马胡丽娜’综合性状表现较优,适宜在成都平原地区推广种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苇状羊茅 牧草 产量 农艺性状 营养成分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白三叶杂交F1代群体的表型鉴定及SSR分析
15
作者 汪阳 闫三博 +3 位作者 张睿 黄琳凯 张新全 聂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7-1664,共8页
早期快速鉴定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F1杂交子代,获取真杂种对白三叶优良品系的培育和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两个白三叶亲本及55个杂交F1的6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绘制聚类热图,再选用3对特异性SSR引物鉴定杂交F1代的... 早期快速鉴定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F1杂交子代,获取真杂种对白三叶优良品系的培育和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两个白三叶亲本及55个杂交F1的6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绘制聚类热图,再选用3对特异性SSR引物鉴定杂交F1代的真实性。结果表明,在聚类热图中57个株系可以根据亲本的表型性状划分为父本型和母本型。筛选出的19对SSR引物共扩增共得到清晰可辨条带281条,多态性条带137条,多态位点占比为48.41%,每个SSR位点的PIC在18.49%~43.58%之间,平均值为34.73%。其中3对特异性引物在55个杂交后代中共鉴定出53个真杂种,真杂种比率为96.36%,与UPGMA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19对SSR分子标记引物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直接用于白三叶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鉴定等相关研究,鉴定到的白三叶F1代真杂种为后续育种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杂种鉴定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表型分析
下载PDF
高寒沙化草地自然演替恢复下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研究
16
作者 李瑶 吴菁菁 +12 位作者 吴忠玉 修粤 吴承静 弓晋超 赵佳芮 李琳琳 余水泉 孙飞达 马周文 刘琳 周冀琼 李宏林 白彦福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86-2694,共9页
青藏高原东缘草地沙化态势严重,开展草地沙化退化与自然恢复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Temperature Sensitivity,Q_(10))对比研究,可为草原碳库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试验在若尔盖县分别选取典型沙化草地和长期自然恢复(10年)沙化草... 青藏高原东缘草地沙化态势严重,开展草地沙化退化与自然恢复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Temperature Sensitivity,Q_(10))对比研究,可为草原碳库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本试验在若尔盖县分别选取典型沙化草地和长期自然恢复(10年)沙化草地,采集表层0~10 cm和底层20~30 cm土壤样品带回室内进行控温(5℃,15℃和25℃)矿化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与沙化草地相比,自然恢复途径下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矿化速率降低了40%,土壤有机碳储量提高了2.23~2.57倍,SOC分解的温度敏感性由0.55~1.57增加到0.80~2.73,且底层土壤Q_(10)显著高于表层土壤。两种草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土壤初始SOC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底层土壤SOC矿化速率均显著高于表层土壤。未来气候变暖影响下自然恢复沙化地底层SOC矿化分解成为碳源的风险更高,应重点加强其草地深层土壤碳库的管理和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沙化草地 自然恢复 土壤有机碳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高温和液氮处理对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彦 姜吉顺 +2 位作者 何玮 刘畅 罗燕 《草学》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 马棘为豆科木兰属多年生小灌木,具有较高的饲用及生态价值,但自然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低,研发提高马棘种子萌发能力的技术措施,将为马棘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本试验以2022年收获的马棘种子为试材,进行不同时间的高温(60℃)、液氮及其组合预处理,并开展发芽实验。其中,液氮和高温分别设计了4个种子处理时间,液氮处理的时间分别为0.5、1、2、5min;高温(60℃)处理的时间分别为10、30、60、180min;组合处理包括先高温后液氮处理及先液氮后高温处理两种方式;试验处理有自然萌发条件下的对照(CK)、8个单一处理及32个组合处理,共计41个。种子发芽周期结束后计算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平均萌发时间,并利用隶属函数的方法评价不同处理对马棘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马棘种子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为55%,不同时间高温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P>0.05);用液氮处理马棘种子1min后,发芽率可达78.5%,显著高于CK(P<0.05);先高温后液氮组合处理中,高温30min+液氮5min、高温60min+液氮2min两处理发芽率可达80%;先液氮后高温组合处理中,液氮1min+高温60min发芽率最高,可达82.5%,比CK发芽率高27.5%。液氮1min+高温60min处理,能显著提高马棘种子的发芽能力,且该方法处理种子,操作简单,耗时短,生产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棘 高温处理 液氮处理 种子萌发
下载PDF
减量施肥对牧草/烤烟轮作系统中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雪杰 游明鸿 +6 位作者 李达旭 董志晓 李英主 雷雄 余青青 张建波 马啸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3,共8页
【目的】为探究轮作与减量施肥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优化牧草-烤烟轮作施肥量。【方法】2018年9月—2020年9月,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3种栽培模式,分别为烤烟单播连作(A0)、光叶紫花苕(Viciavillos... 【目的】为探究轮作与减量施肥对烤烟(Nicotiana tabacum)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优化牧草-烤烟轮作施肥量。【方法】2018年9月—2020年9月,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3种栽培模式,分别为烤烟单播连作(A0)、光叶紫花苕(Viciavillosa Rothvar)-烤烟(A1)和光叶紫花苕+燕麦(Avena sativa)-烤烟(A2);3种不同基肥施肥量,分别为牧草地施羊粪7500 kg/hm^(2)(B1)、烟草地单施烟草专用肥600 kg/hm^(2)(B2)和牧草地施羊粪3750 kg/hm^(2)-烟草地施专用肥300 kg/hm^(2)(B3)。【结果】A2B3牧草产量最高,较同年产量最低处理(A1B2)增产31.62%%~42.07%;轮作土壤pH较试验前降低15.87%,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也较试验前分别增加4.58%、16.08%、13.78%、23.81%、51.09%、17.92%和24.78%。【结论】合理的牧草-烤烟轮作施肥(A2B3)不仅可增加轮作产量,且对提高烟叶质量以及改善土壤养分也有显著作用。但若要获得较高烤烟产量,推荐A2B3后作烤烟施肥量应为313.05~334.9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燕麦-烤烟 施肥 产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NaCl胁迫下老芒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舒欣 苏晓丽 +4 位作者 闫利军 熊艳丽 熊毅 余青青 马啸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SA(0.25、0.5、1.0、1.5和2.0 mmol/L)对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添加0.25、0.5、1.0 mmol/L的SA均能减缓盐胁迫对老芒麦... 以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SA(0.25、0.5、1.0、1.5和2.0 mmol/L)对NaCl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胁迫下,外源添加0.25、0.5、1.0 mmol/L的SA均能减缓盐胁迫对老芒麦造成的抑制作用。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外源添加0.25 mmol/L的SA效果最为显著(P<0.05),此时老芒麦的种子发芽势、根冠比、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分别提高了32.58%、21.15%、69.48%和81.09%,而丙二醛含量降低了73.40%。本研究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外源SA能通过提高老芒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消除由ROS引起的氧化损伤等方式维持其正常生长。本研究可为老芒麦在盐渍化土壤地区的推广、应用及生态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水杨酸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特性
下载PDF
11份饲用甜高粱品种在凉山州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志晓 熊毅 +7 位作者 熊艳丽 赵俊茗 张建波 彭靖涵 陈书明 敏伟 余青青 马啸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4-2942,共9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凉山州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的饲用甜高粱品种,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份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的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相关指标进行测定,通过隶属函数法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 为筛选出适宜在凉山州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的饲用甜高粱品种,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份甜高粱(Sorghum saccharatum Moench)的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相关指标进行测定,通过隶属函数法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进行综合分析。参试品种中‘大力士’的鲜草和干物质产量最高,分别为80850.91 kg·hm^(-2)和22234.02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干鲜比最大的为‘丰甜’(0.38),茎叶比最小的为‘F10’(2.07)。‘BMR 3631’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和相对牧草质量(Relative forage quality,RFQ)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均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草产量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CP含量与鲜干物质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ADF和NDF含量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隶属函数与Topsis综合分析表明‘德胜’和‘大力士’两个品种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适宜在当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品种比较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隶属函数 TOP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