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食品检测报告现存问题与改进路径
1
作者 李东旭 严玉琴 +2 位作者 赵小双 李芳芳 邓瑶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本文旨在对食品检验检测报告中现存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通过分析,发现报告中存在信息差错、时效性不足及计量单位不一致等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报告的准确性和法律效力。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 本文旨在对食品检验检测报告中现存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路径。通过分析,发现报告中存在信息差错、时效性不足及计量单位不一致等普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报告的准确性和法律效力。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审核流程以提高报告准确性,提升报告时效性以满足市场需求,统一计量单位以确保数据一致性,完善报告内容以提供全面信息支持,强化报告法律效力以增强监管作用,以及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报告质量,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可靠信息支持,保障公众健康权益,并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差错 时效性 计量单位 审核流程 法律效力
下载PDF
玉米黄质对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性能及热稳定性评价
2
作者 任鸿飞 严竟 +2 位作者 彭曼曼 刘雄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224,共7页
为探究魔芋多糖体系与色素小分子互作的方式并解决魔芋凝胶赋色的问题,该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凝胶为研究对象,使用玉米黄质(zeaxanthin,ZEA)对KGM凝胶赋色,以不添加色素的KGM凝胶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赋... 为探究魔芋多糖体系与色素小分子互作的方式并解决魔芋凝胶赋色的问题,该研究以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凝胶为研究对象,使用玉米黄质(zeaxanthin,ZEA)对KGM凝胶赋色,以不添加色素的KGM凝胶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赋色后KGM/ZEA复合有色凝胶的凝胶性能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KGM/ZEA-2复合有色凝胶的色素保留率、L^(*)值、a^(*)值和b^(*)值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升高了73.82%、9.78%、4.34%、5.63%,较KGM/ZEA-1分别显著升高了16.33%、2.55%、1.09%、2.14%;其持水性、凝胶强度、硬度和咀嚼性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升高了2.18%、91.01%、54.09%、50.70%,较KGM/ZEA-1显著分别升高了0.88%、75.40%、45.48%、42.23%。微观结构表明,KGM/ZEA-2复合有色凝胶在疏水相互作用的驱动下形成了更加致密的网络结构,可截留更多的色素小分子,同时提高了其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因此,玉米黄质能够稳定地结合在魔芋凝胶体系内,作为着色剂应用于多彩凝胶素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 玉米黄质 复合有色凝胶 凝胶性能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产香酵母菌丸麦曲固态发酵系统构建及其生长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黄治国 张晴雯 +4 位作者 郑若欣 曾波 任志强 邓杰 谢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该研究设计了双层浅盘式生物反应器,以丸麦(去皮小麦)为培养基质,不同产香酵母为菌种,搭建丸麦曲固态发酵系统,并根据Logistic模型建立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 该研究设计了双层浅盘式生物反应器,以丸麦(去皮小麦)为培养基质,不同产香酵母为菌种,搭建丸麦曲固态发酵系统,并根据Logistic模型建立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马尔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固态发酵26 h,丸麦曲中酵母活菌数均达4×10^(9) CFU/g以上。成功建立了4种产香酵母的Logistic模型(R2>0.96,P值均<0.001),模型拟合值与试验值间的相对误差均<3%,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4种产香酵母在丸麦上的生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丸麦曲 产香酵母菌 生物反应器 固态发酵 生长动力学
下载PDF
泸州地区白酒质量分析研究
4
作者 杨晓军 吴卫宇 +3 位作者 李芳芳 苏占元 宋文江 袁丽 《酿酒科技》 2024年第3期134-137,142,共5页
通过对泸州地区的600组白酒样品12个检验项目进行研究,发现白酒中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标签、总酯、己酸乙酯、酒精度、固形物和甜蜜素,并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泸州地区白酒行业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白酒 国家标准 标签 理化指标
下载PDF
新旧国家标准《白酒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
5
作者 杨晓军 吴卫宇 +2 位作者 苏占元 李芳芳 严玉琴 《酿酒科技》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对比了国家标准GB/T 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与GB/T 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的变更内容,分析了多种指标的改变对白酒的影响,以期帮助白酒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更好地熟悉《白酒分析方法》标准,为白酒生产工艺和酒体设计的改良... 对比了国家标准GB/T 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与GB/T 10345—2007《白酒分析方法》的变更内容,分析了多种指标的改变对白酒的影响,以期帮助白酒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更好地熟悉《白酒分析方法》标准,为白酒生产工艺和酒体设计的改良提供参考,为提高白酒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国家标准 GB/T 10345 技术变化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法结合聚类分析的地理标志白酒鉴别方法
6
作者 苏占元 杨晓军 +5 位作者 许愿 张坤 李霞 黄小军 吴卫宇 赵金松 《酿酒科技》 2024年第4期126-132,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四川某地理标志白酒及待鉴别样品中的风味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采用SPSS软件欧几里得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真酒数据库,并将待鉴别样品与真酒数据库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待鉴别样品被单独聚类在最下方,且与地理标志真...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四川某地理标志白酒及待鉴别样品中的风味成分进行检测,检测结果采用SPSS软件欧几里得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建立真酒数据库,并将待鉴别样品与真酒数据库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待鉴别样品被单独聚类在最下方,且与地理标志真酒类群的遗传距离大于等于5,该样品为非地理标志白酒;当待鉴别样品被聚类在地理标志真酒类群树状图中间,或单独聚为一类但与地理标志真酒类群的遗传距离小于5,该样品为地理标志真酒。方法简单快捷,适用于鉴别距离生产日期不超过3个月的四川某地理标志白酒,并且正确率达到了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地理标志白酒 欧几里得距离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玻璃瓶标签附着牢固度分析研究
7
作者 张威 甘文森 +1 位作者 杜联学 刁波 《绿色包装》 2024年第2期20-23,共4页
玻璃瓶是白酒包装中常用的容器,其标签附着牢固度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使用体验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白酒玻璃瓶标签附着牢固度测试方法,并对其原理、设备、操作流程及结果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测... 玻璃瓶是白酒包装中常用的容器,其标签附着牢固度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使用体验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白酒玻璃瓶标签附着牢固度测试方法,并对其原理、设备、操作流程及结果分析进行了详细阐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测试出白酒玻璃瓶标签的附着牢固度,为白酒生产企业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业 玻璃瓶 标签 牢固度
下载PDF
麦麸酯酶抑制法检测辛辣蔬菜假阳性消除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姜露 叶麟 +3 位作者 侯晓艳 申光辉 黎杉珊 张志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7-252,共6页
利用酶抑制法可以快速检测蔬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这两者能够抑制酯酶的活性,而辛辣蔬菜中含有影响酶活性的含硫化合物,容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为了消除辛辣蔬菜造成的假阳性,以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采用不同的加... 利用酶抑制法可以快速检测蔬菜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这两者能够抑制酯酶的活性,而辛辣蔬菜中含有影响酶活性的含硫化合物,容易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为了消除辛辣蔬菜造成的假阳性,以酶活性抑制率为指标,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时间对4种辛辣蔬菜进行前处理。结果表明,对样品提取液使用水浴加热可起到消除假阳性的作用,其中香葱、洋葱、大蒜和青椒的最佳水浴加热温度分别为80、90、80、80℃,经过处理后的样品提取液对麦麸酯酶的抑制率分别由原来的37.06%、9.65%、17.02%、50.34%下降到12.69%、2.95%、5.79%、33.61%。除青椒外,该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大大降低植物酯酶抑制法中假阳性的影响,且不会造成农药残留的损失,从而提高酶抑制法对辛辣蔬菜快速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酯酶 酶抑制法 有机磷 氨基甲酸酯 辛辣蔬菜 假阳性
下载PDF
酒精饮料塑料包装中有害物质的迁移与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姜维海 林子吉 +2 位作者 刁波 王伟 袁楠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8年第3期65-68,72,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定量法测试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抗氧剂2246和乙醛向酒精溶液中的迁移行为。实验条件对二者的迁移行为有明显影响,其中降低实验温度和酒精浓度可以抑制二者在实验条件下的迁移。当酒精浓度为8%,实验温度...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定量法测试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抗氧剂2246和乙醛向酒精溶液中的迁移行为。实验条件对二者的迁移行为有明显影响,其中降低实验温度和酒精浓度可以抑制二者在实验条件下的迁移。当酒精浓度为8%,实验温度为20℃,测试时间为90 d时,乙醛的迁移量为0.11μg·g^(-1),抗氧剂2246的迁移量为0.19μg·g^(-1),均处于较低水平。虽然提高酒精浓度和实验温度会造成二者迁移量上升,但在40℃下,将PET板材浸泡于浓度为60%的酒精溶液中90 d后,乙醛和抗氧剂2246的迁移量也仅为0.21μg·g^(-1)和0.70μ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抗氧剂 乙醛 迁移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爽 范华峰 《现代食品》 2019年第7期111-114,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增强,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检测方式,本文概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食品检测 食品添加剂
下载PDF
基于溴甲酚绿酸性染料比色的玛咖酒中总生物碱的检测方法构建
11
作者 王丹 郑若欣 +9 位作者 马康 陈涛 吉喆 吴卫宇 李芳芳 兰余 曹晓念 袁强 张琴 刘小刚 《酿酒科技》 2021年第5期101-103,111,共4页
建立玛咖酒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苦参碱为对照品,0.5%盐酸溶解,正丁醇-三氯甲烷提取,以溴甲酚绿为显色剂,在416 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18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54)... 建立玛咖酒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苦参碱为对照品,0.5%盐酸溶解,正丁醇-三氯甲烷提取,以溴甲酚绿为显色剂,在416 nm波长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18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54),正确度偏差范围在-8%~6%之间,方法精密度RSD=3.3%,加标浓度为5 mg/L和10 mg/L时回收率在90%~96%之间,回收率稳定在同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酒 总生物碱 线性关系 正确度 精密度 回收率
下载PDF
餐厨垃圾发酵液与传统有机酸对土壤重金属淋洗效果的比较
12
作者 曹栩菡 黄小军 +1 位作者 张华芳 古明鲜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37-140,共4页
本文探究了餐厨垃圾的最佳发酵条件,并与常用的几种有机酸对土壤中三种重金属(Cu、Zn、Ni)的淋洗效果进行了比对。在餐厨垃圾浆液中加入10%酵母和醋酸的混合菌种后,产酸量明显增多,在同等发酵时间下是空白发酵液的3~4倍;通过批淋洗实验... 本文探究了餐厨垃圾的最佳发酵条件,并与常用的几种有机酸对土壤中三种重金属(Cu、Zn、Ni)的淋洗效果进行了比对。在餐厨垃圾浆液中加入10%酵母和醋酸的混合菌种后,产酸量明显增多,在同等发酵时间下是空白发酵液的3~4倍;通过批淋洗实验,确定了1 mol/L的草酸溶液为理想有机酸淋洗剂,并与餐厨垃圾发酵液进行柱淋洗效果比对,发现发酵14天的餐厨垃圾发酵液液对重金属的去除率明显更有优势,在淋洗360 min后对Cu、Zn、Ni三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2.13%、68.12%、6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发酵 有机酸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马来酰亚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及在热纳米压印抗蚀剂的应用
13
作者 韦南君 赵晶 +8 位作者 蔡雅娟 杨旭 刘洋 孙义兴 李一博 杨子昊 吴雅各 岳婷 盖景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130,共6页
马来酰亚胺与丙烯酸酯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马来酰亚胺-丙烯酸酯共聚物(P(AA-MI-AHA))。根据凝胶渗透色谱,共聚物的多分散系数低于2,表现出窄的分子量分布特点;根据热失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聚合物热分解温度高于140℃,玻璃化... 马来酰亚胺与丙烯酸酯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了马来酰亚胺-丙烯酸酯共聚物(P(AA-MI-AHA))。根据凝胶渗透色谱,共聚物的多分散系数低于2,表现出窄的分子量分布特点;根据热失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聚合物热分解温度高于140℃,玻璃化温度约为128℃,展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将共聚物用作热纳米压印抗蚀剂材料,研究了共聚物的微纳米图案复制能力。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排列规整的条纹图案,分辨率约为100 nm。综上表明,所得马来酰亚胺-丙烯酸酯共聚物用作热纳米压印抗蚀剂材料展现出较好的图像复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马来酰亚胺 纳米压印 抗蚀剂 分辨率
下载PDF
露酒中挥发性萜烯类物质测定方法的研究
14
作者 苏占元 张宿义 +6 位作者 杨晓军 许愿 张坤 黄小军 吴卫宇 杨平 秦辉 《酿酒科技》 2023年第7期107-110,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露酒中的3种挥发性萜烯类物质芳樟醇、橙花醇及香叶醇,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3种物质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方法回收率在91.3%~102%,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1~0.067 mg/L和0.091~0.2... 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露酒中的3种挥发性萜烯类物质芳樟醇、橙花醇及香叶醇,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3种物质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方法回收率在91.3%~102%,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31~0.067 mg/L和0.091~0.201 mg/L。本文所建立的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平均回收率大于90%,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前处理简单快捷,可以满足露酒中挥发性萜烯类物质的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蒸馏 露酒 挥发性萜烯类物质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下载PDF
浓香型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敏 李正涛 +5 位作者 吴卫宇 朱平 肖芸 刘芯韵 郑昌宁 曾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2,共5页
大曲是浓香型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富含多种功能微生物及酶类,这些功能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风格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不同发酵阶段、不同浓香型大曲产地、不同曲块部位及不同等级质量的大曲微生物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 大曲是浓香型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富含多种功能微生物及酶类,这些功能微生物对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风格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不同发酵阶段、不同浓香型大曲产地、不同曲块部位及不同等级质量的大曲微生物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曲中重要微生物的功能进行阐述,以期为大曲功能微生物的研究解析方向,为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和风味成分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大曲功能微生物的研究,加深对浓香型白酒大曲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浓香型白酒 群落结构 功能微生物 白酒质量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甘草养生酒中甘草酸含量的研究
16
作者 王丹 吴小娟 +7 位作者 吉喆 兰余 吴卫宇 匡立华 周成坪 罗爽 杨洁 刘小刚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125-129,147,共6页
建立了甘草养生酒中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不同甘草酸含量的养生酒样品经适当稀释或100℃水浴去除乙醇,定容后,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thena C18-WP水相柱(4.6mm×250mm,5μm)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含... 建立了甘草养生酒中甘草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不同甘草酸含量的养生酒样品经适当稀释或100℃水浴去除乙醇,定容后,以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thena C18-WP水相柱(4.6mm×250mm,5μm)分离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在2.0~40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4,线性方程为y=5.3538x-6.0226,方法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50mg/kg、1.50mg/kg;仪器精密度良好,RSD为0.34%(n=6);甘草养生酒中4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范围为90.3%~104.8%(n=6),相对标准偏差为1.748%~5.117%。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稳定性好、准确可靠,是测定甘草养生酒中甘草酸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草酸 甘草养生酒
下载PDF
ICP-MS测定大曲中23种无机元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林 周涛 +2 位作者 代祖洋 卓俊纳 何霜 《现代食品》 2023年第9期148-151,共4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大曲中23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方法。大曲粉碎均匀,经微波消解处理后,选择添加钪(Sc)、铑(Rh)和锗(Ge)元素为在线内标,消除基体干扰,使用He碰撞...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大曲中23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方法。大曲粉碎均匀,经微波消解处理后,选择添加钪(Sc)、铑(Rh)和锗(Ge)元素为在线内标,消除基体干扰,使用He碰撞模式、O2或NH3反应模式消除质谱干扰,检测大曲中无机元素含量。各元素的检出限为12.8~412.0 ng·kg^(-1),相对标准偏差(RSD)≤8.9%,加标回收率为86.0%~117.5%,方法的检出限低、准确度好、稳定性和精密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无机元素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酒曲药中10种真菌毒素
18
作者 曾雪丹 罗爽 +5 位作者 孟凡翠 黄笠原 赵雪梅 钟涛 王涛 吴小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1-247,共7页
该研究针对白酒曲药基质样品,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酒曲药中1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采用甲酸-乙腈-水(1∶19∶80,V/V)混合溶液对样品进行萃取,经Waters-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氮吹浓缩,使用0.1%... 该研究针对白酒曲药基质样品,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白酒曲药中10种真菌毒素的方法。采用甲酸-乙腈-水(1∶19∶80,V/V)混合溶液对样品进行萃取,经Waters-PRIME 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氮吹浓缩,使用0.1%乙酸水-乙腈10∶90(V/V)复溶后上机检测。真菌毒素目标物经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同位素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10种真菌毒素在0.5~500μg/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在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63.8%~129.6%,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9.1%(n=6),检出限为0.5~5.0μg/kg,定量限为2~20μg/kg,基本满足国标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的要求,可用于白酒曲药中真菌毒素的日常筛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曲药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真菌毒素
下载PDF
窖泥中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理特性研究
19
作者 黄书琴 郑若欣 +3 位作者 江科 丁俊 朱海 任志强 《酿酒科技》 2023年第5期47-53,64,共8页
为探索窖泥中放线菌在窖池中的性能,本研究以浓香型白酒窖泥为菌源,采用梯度稀释平板法从中分离出两株放线菌菌株,对目标菌株进行多相分类鉴定,包括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形态观察及部分生理代谢特性分析。本研究通过筛选培养获得两株... 为探索窖泥中放线菌在窖池中的性能,本研究以浓香型白酒窖泥为菌源,采用梯度稀释平板法从中分离出两株放线菌菌株,对目标菌株进行多相分类鉴定,包括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形态观察及部分生理代谢特性分析。本研究通过筛选培养获得两株放线菌菌株(X,Z)后的初步鉴定结果为:菌株X和菌株Z分别为产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以及德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drozdowiczii)。通过分析实验结论得知,两株菌最适生长pH值为6.5,最适生长温度区间均在25~30℃;菌株X可耐受乙醇浓度为10%,菌株Z可耐受乙醇浓度为8%;菌株X在液态环境下的对数生长期为12~48 h,菌株Z在液态环境下的对数生长期为18~48 h,两菌株稳定期均在48 h后;通过测试发现两株放线菌均能产生淀粉酶,且菌株X产淀粉酶能力明显强于菌株Z,结果表明窖泥中的放线菌株拥有分解淀粉的能力,可以为其他需葡萄糖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菌X和菌Z均无产抗生素能力或产抗生素能力极低,表明在窖泥环境中,放线菌可能无需产生抗生素也能和其他微生物共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多相分类鉴定 窖泥 白酒
下载PDF
浅析新形势下食品监督抽检中样品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20
作者 李东旭 赵小双 +2 位作者 陈静 刘乙枢 朱润棽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4期7-9,共3页
在新形势下,食品监督抽检面临多重挑战,样品管理作为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当前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如完善样品管理制度、引入先进技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等,以提升食品监督抽检的效率和... 在新形势下,食品监督抽检面临多重挑战,样品管理作为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当前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如完善样品管理制度、引入先进技术、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等,以提升食品监督抽检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更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监督抽检 样品管理 效率 准确性 食品安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