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关联性
1
作者 郭润雪 季欣颖 +4 位作者 李麟华 冷芳群 刘沁欣 吴玉菊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并探究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 目的分析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并探究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基本特征、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喂养情况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共纳入770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最低膳食多样化合格率为61.56%(474/770),其中,6~11、12~17、18~23月龄婴幼儿最低膳食多样化合格率分别为45.00%(108/240)、69.16%(287/415)、68.70%(79/11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前提下,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是婴幼儿膳食喂养多样化合格的促进因素(OR=1.42,95%CI=1.17~1.73,P<0.001)。结论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喂养情况有待改善,具有较高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婴幼儿看护人给其孩子提供多样化辅食喂养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辅食喂养 膳食多样化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就医延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冷芳群 周奕杉 +5 位作者 廖晨帆 杜艳 吴玉菊 王睿乾 蔡正杰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99,共7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的就医延迟现状,并探索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就医延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7月在四川省自贡市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本研... 目的了解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的就医延迟现状,并探索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常见症状就医延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7月在四川省自贡市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对象,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本研究以过去1年在家居住半年以上且最近1个月有就医经历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42名,就医延迟发生率为13.45%(46/3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65岁人群相比,≥65岁人群更可能发生就医延迟(OR=2.187,95%CI=1.074~4.457,P=0.031),农村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总体质量评价评分越高,越不容易发生就医延迟(OR=0.854,95%CI=0.735~0.992,P=0.039)。结论四川省农村居民常见症状的就医延迟行为的发生情况较低,农村居民的年龄和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总体质量评价均不同程度影响四川省农村地区居民的就医延迟的发生,建议重点增强农村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意识,并通过增加对乡镇卫生院的卫生资源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能力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总体水平,引导居民及时利用卫生资源,减少就医延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就医延迟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母亲负性情绪与6月龄内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
3
作者 廖晨帆 蔡正杰 +4 位作者 冷芳群 王睿乾 廖颖 吴玉菊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1-548,共8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现状,探讨母亲负性情绪与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取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6月龄内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用于收集母婴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 目的了解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现状,探讨母亲负性情绪与婴儿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取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6月龄内婴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用于收集母婴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版评估母亲负性情绪,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行为的信心程度。结果共纳入723对婴儿及其母亲,纯母乳喂养率为34.16%(247/723)、奶瓶喂养率为57.54%(416/723)。有抑郁倾向的母亲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更小(OR=0.532,95%CI=0.291~0.974,P=0.041),奶瓶喂养的风险更高(OR=1.877,95%CI=1.054~3.344,P=0.033)。进一步对不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低母乳自我效能的母亲中,有抑郁倾向的母亲比无抑郁倾向的母亲纯母乳喂养可能性更小(OR=0.461,95%CI=0.236~0.902,P=0.024),奶瓶喂养的可能性更大(OR=1.968,95%CI=1.047~3.701,P=0.036);在高母乳自我效能的母亲中,母亲抑郁、焦虑和压力倾向与婴儿喂养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的纯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母亲抑郁倾向越强,纯母乳喂养可能性越小,奶瓶喂养可能性越大。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对母亲抑郁与纯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之间的关联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婴儿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下载PDF
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璐 孙畅 +5 位作者 叶睿雪 高洁 廖颖 郑莉 沈丽琴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5-821,共7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以及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选择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 目的分析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以及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状,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选择6~24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基本特征、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行为,运用中国版10项目大五人格量表对看护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5个维度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估。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看护人的人格特质与其营养包喂服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共调查895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在看护人人格特质方面,外向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64)分、宜人性维度的平均分为(10.60±1.99)分、尽责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41±2.06)分、情绪稳定性维度的平均分为(9.01±2.38)分、开放性维度的平均分为(8.57±2.29)分。在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方面,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3.3%(477/89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看护人的尽责性人格特质(OR=1.08,95%CI=1.004~1.153,P=0.038)是其有效喂服营养包的保护因素。结论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不容乐观,具有高尽责性人格的看护人给其婴幼儿有效喂服营养包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偏远农村 婴幼儿看护人 营养包喂服行为 大五人格特质
下载PDF
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睿乾 杜艳 +5 位作者 吴玉菊 叶睿雪 孙畅 张菊英 沈丽琴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6-243,共8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及生长发育现状,探究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汉族、藏族和彝族农村地区18~36月龄儿童及其主要看护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 目的了解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膳食多样性及生长发育现状,探究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汉族、藏族和彝族农村地区18~36月龄儿童及其主要看护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儿童及其看护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基本情况。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衡量家庭和个人膳食多样性的准则》计算儿童膳食多样性得分(DDS)。采用标准的人体学测量设备测量儿童的身高(长)和体重,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计算儿童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身高别体重Z评分(WHZ)。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膳食多样性与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092名儿童,DDS为(4.8±1.7)分,低膳食多样性(DDS≤4)的儿童所占比例为45.3%。汉族儿童的DDS[(5.8±1.4)分]均高于藏族儿童[(4.9±1.6)分]和彝族儿童[(3.9±1.6)分](P均<0.001)。儿童生长迟缓(HAZ<-2)率、低体重(WAZ<-2)率以及消瘦(WHZ<-2)率分别为21.1%、4.9%、2.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儿童性别、月龄、出生体重、是否早产、父母身高因素后,DDS与HAZ呈正相关(β=0.206,95%CI=0.158~0.254,P<0.001),进一步调整家庭固定资产、民族、看护人类型、看护人文化程度因素后,DDS与HAZ仍呈正相关(β=0.077,95%CI=0.026~0.128,P=0.003)。结论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儿童的膳食多样性情况较差,且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其中彝族农村地区问题尤为突出。儿童DDS与HAZ呈正相关。建议针对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的儿童膳食特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从而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膳食多样性 儿童 民族差异 农村地区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杜艳 王庆志 +6 位作者 叶睿雪 毛丹梅 蒋小勇 郑庆梅 甘霖 顾菁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四川省省级、市级、县(区)级CDC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自填问卷收集其基本特征、工作状况、培训情况、... 目的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的心理状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四川省省级、市级、县(区)级CDC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自填问卷收集其基本特征、工作状况、培训情况、工作困难及工作单位的支持等,并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抑郁症筛查量表分别测量CDC工作人员的焦虑、抑郁情况。运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DC工作人员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653名CDC工作人员中,焦虑、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58.35%、50.0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5,95%CI=0.92~0.97)和工作单位提供精神支持(OR=0.61,95%CI=0.45~0.82)是CDC工作人员抑郁的保护因素;身体疲劳(OR=1.82,95%CI=1.20~2.74)、工作压力(OR=1.61,95%CI=1.21~2.12)、防护用品不足(OR=1.92,95%CI=1.06~3.49)是CDC工作人员抑郁的危险因素。年龄(OR=0.97,95%CI=0.94~0.99)、每天睡眠时长(OR=0.74,95%CI=0.56~0.96)和参与技术培训工作(OR=0.33,95%CI=0.12~0.95)是CDC工作人员焦虑的保护因素;精神疲劳(OR=1.68,95%CI=1.18~2.41)、工作压力(OR=2.94,95%CI=2.08~4.17)、加班激励制度不清(OR=1.99,95%CI=1.23~3.23)是CDC工作人员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CDC工作人员焦虑与抑郁状况堪忧,主要受年龄、睡眠、防护用品供应、激励制度、疲劳和工作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患者法评价四川农村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奕杉 杜艳 +5 位作者 吴玉菊 叶睿雪 王庆志 孙畅 郑庆梅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20,共8页
目的运用标准化患者法评估四川农村地区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现状,探讨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 目的运用标准化患者法评估四川农村地区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现状,探讨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自贡市5个区/县50个乡镇100个村为研究现场,以调查当日在岗的全科及内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两轮数据采集,第1轮采集样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的基本信息;第1轮调查完成1个月后,运用标准化患者法开展第2轮调查,收集农村基层医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结果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72名农村基层医生,完成186次标准化患者访问,正确诊断率为48.3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正确诊断率为18.68%(17/91),2型糖尿病的正确诊断率为76.84%(73/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农村基层医生更有可能做出正确诊断(OR=4.857,95%CI=1.076~21.933,P=0.040)。农村基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涉及的必要问诊和检查条目越多,做出正确诊断的概率越高(OR=1.627,95%CI=1.065~2.485,P=0.024)。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农村基层医生对2型糖尿病做出正确诊断的可能性更高(OR=6.306,95%CI=3.611~11.013,P<0.001)。结论四川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整体较差,建议以基层医生慢性病诊断过程质量改善为突破口,提升基层医生执业水平,进而提高慢性病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农村地区 基层医生 诊断准确性 标准化患者法
下载PDF
四川农村地区看护人营养包认知与喂服行为的关系: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8
作者 刘璐 孙畅 +4 位作者 彭丽梅 刘沁欣 吴玉菊 郑莉 周欢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6-720,725,共6页
目的评估四川农村地区营养包喂服现状,探讨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三者之间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共6个样本县的36个乡的108个村,整群纳入6~24月龄婴幼... 目的评估四川农村地区营养包喂服现状,探讨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三者之间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在四川省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共6个样本县的36个乡的108个村,整群纳入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结果共纳入765名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4.43%。看护人营养包认知、自我效能和喂服行为分值分别为3.80±1.16、7.96±1.53和0.83±0.38,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在看护人营养包认知和喂服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的占比为23.37%。结论营养包认知直接影响喂服行为,营养包认知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喂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包 喂服行为 中介效应 自我效能 认知
原文传递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四川省偏远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咸显南 王庆志 +5 位作者 蔡正杰 杜叶繁 姚秀春 孙畅 叶睿雪 周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0-385,共6页
目的 探究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5市/州6个县的6~24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式访谈问卷收集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的态度和... 目的 探究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5市/州6个县的6~24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结构式访谈问卷收集看护人的营养包喂服的态度和主观规范、意向,以及喂服行为等信息。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结果 研究共纳入1 002个有效样本。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55.49%。模型结果显示:行为态度(β直=0.212,95%CI:0.105~0.327)、主观规范(β直=0.123,95%CI:0.016~0.228)和行为意向(β直=0.162,95%CI:0.093~0.224)可对营养包喂服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行为态度(β间=0.044,95%CI:0.023~0.073)和主观规范(β间=0.018,95%CI:0.001~0.040)还能以行为意向为中介对喂服行为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三个理论要素中,行为态度对喂服行为的总效应(β总=0.256,95%CI:0.148~0.366)最大。结论 四川省偏远农村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较低。看护人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均可对其营养包喂服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且二者均能以行为意向中介对喂服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在未来促进营养包有效喂服干预计划中,可通过对婴幼儿看护人及其重要社会关系人物开展健康教育,强化婴幼儿看护人喂服营养包的态度和意愿,从而提高营养包有效喂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服行为 营养包 理性行为理论
原文传递
微观社会资本对农转非居民主客观健康认知一致性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何蕾 高博 +1 位作者 柴琪 周兆菲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3,65,共4页
目的探讨微观社会资本对农转非居民自评健康与客观健康认知一致性的影响。方法两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微观社会资本和人口学因素对健康认知一致性的影响。结果自评健康和客观健康的一致率为63.89%,个体社会资本和年龄对主客观健康一... 目的探讨微观社会资本对农转非居民自评健康与客观健康认知一致性的影响。方法两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微观社会资本和人口学因素对健康认知一致性的影响。结果自评健康和客观健康的一致率为63.89%,个体社会资本和年龄对主客观健康一致性产生影响。结论使用自评健康作为健康指标时,应考虑个体社会资本的影响,提高自评健康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社会资本 自评健康 农转非居民健康认知
下载PDF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四川省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秀春 孙畅 +5 位作者 廖颖 叶睿雪 杜艳 吴玉菊 沈丽琴 周欢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1,共6页
目的评估四川省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现状,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探索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6个县(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的36... 目的评估四川省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现状,以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框架,探索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6个县(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2个彝族县)的36个乡的108个村,整群纳入6~24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访谈,获取看护人对营养包的认知和态度、看护人营养包喂服情况等信息。共纳入830名婴幼儿看护人,男孩446人(53.73%),女孩384人(46.27%),6~12月龄209人(25.18%),13~18月龄295人(35.54%),19~24月龄326人(39.28%)。基于健康信念模式,采用路径分析探究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四川省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有效喂服率为48.80%。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健康信念模式中知觉障碍对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有直接(β=-0.145,P<0.001)和通过自我效能中介的间接(β=-0.066,P<0.001)负向影响,总效应大小为-0.211;知觉益处对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有直接(β=0.130,P<0.001)和通过自我效能中介的间接(β=0.055,P<0.001)正向影响,总效应大小为0.185;自我效能对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β=0.183,P<0.001)。结论四川省农村地区6~24月龄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情况不理想,健康信念模式中知觉障碍、知觉益处、自我效能影响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包喂服行为 健康信念模式 路径分析
原文传递
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调查研究
12
作者 赵莉 蒲杰 +4 位作者 刘敏 熊萍 张亚果 黄春 张林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7-531,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政策研究、机构访谈、问卷调查和专家研讨,于2022年5–6月收集四川省相关... 目的了解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政策研究、机构访谈、问卷调查和专家研讨,于2022年5–6月收集四川省相关政策、21个市(州)婴幼儿照护服务情况,分析四川省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四川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供给率达到3个/千人,托位利用率48.2%,全省55.4%托育机构集中在成都、绵阳、眉山地区,普惠试点托育机构1667家,提供普惠托位数72971个,分别占总托育机构数和托位数的28.7%和29.1%,共有37995名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其中保育人员(含教师)28468名,平均每家机构从业人员6名,保育人员5名,49.6%的机构为兼职保健人员,11.3%的托育机构无保健人员。结论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迅速,发展中存在资源分布区域不均衡,普惠托育服务提供不足,服务供给与需求不适配、服务利用不充分,专业人才队伍缺乏,以及行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以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法规体系为导向,积极发展普惠性、托幼一体、医育一体照护机构并支持家庭照护,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系统,优化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全面推进四川省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和育儿友好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照护服务 高质量发展 政策建议 调查研究
原文传递
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婴幼儿首次辅食添加行为与其营养状况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玲玲 吴洋洋 +6 位作者 雷普超 孙畅 叶睿雪 王庆志 杜叶繁 高洁 周欢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5-661,共7页
目的评估四川省汉族、藏族及彝族农村地区婴幼儿首次辅食添加现状以及营养状况,并探究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脱贫前国家级贫困县中随机抽取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和2个彝族县农村地区12~24月龄婴幼儿及... 目的评估四川省汉族、藏族及彝族农村地区婴幼儿首次辅食添加现状以及营养状况,并探究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四川省脱贫前国家级贫困县中随机抽取2个汉族县、2个藏族县和2个彝族县农村地区12~24月龄婴幼儿及其主要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婴幼儿首次辅食添加的相关信息,分别使用婴幼儿体质量测量秤及婴幼儿身长测量尺采集婴幼儿的体质量、身长数据。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首次辅食添加行为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1117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首次辅食添加时间方面,汉族地区近一半的看护人在婴幼儿满6月龄时开始添加辅食,占43.07%(171/397),彝族地区、藏族地区的大部分看护人在婴幼儿未满6月龄则开始添加辅食,分别占77.18%(301/390)、47.58%(157/330);首次辅食添加种类方面,汉族地区看护人主要添加自制米糊,占41.56%(165/397),藏族地区看护人主要为婴幼儿首次添加肉类、蔬菜或水果等其他种类的辅食,占42.12%(139/330),彝族地区看护人主要添加自制米糊,占46.41%(181/390)。婴幼儿营养不良率为28.83%(322/1117),其中,汉族、藏族、彝族地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率分别为10.58%(42/397)、24.85%(82/330)、50.77%(198/39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汉族地区相比,彝族地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可能性更高(OR=9.49,95%CI 6.00~15.00),与首次添加其他种类的辅食相比,首次为婴幼儿添加含铁米粉,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风险的可能性更低(OR=0.54,95%CI 0.29~0.99)。结论四川省多民族农村地区存在过早添加辅食、首次辅食添加种类不合理的问题,且当地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堪忧,特别是彝族地区,婴幼儿营养不良问题更为突出。首次添加含铁米粉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可能性。建议重视婴幼儿首次辅食添加的健康教育干预,切实改善该类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 农村地区 婴幼儿 首次辅食添加行为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的困境与解决思路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换芳 金婷婷 +5 位作者 彭丽莉 李祥 胡蕊 刘敏 洪彬雪 赵莉 《中国农村卫生》 2022年第12期33-37,63,共6页
目的探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研究领域热点,探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工作的现状和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方法在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医防融合领域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文量... 目的探析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研究领域热点,探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工作的现状和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方法在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有关医防融合领域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文量、关键词、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进行文献归类整理与量性分析。结果近十年医防融合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研究热点,研究热点可归纳为医防融合与慢性病预防的机制探索、医防融合研究的开展现状与困境。结论我国医防融合相关研究领域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医防融合理论研究体系呈碎片化状态,各地基层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工作普遍面临医防融合体制机制不健全、基层卫生机构医防人才缺失、重医轻防等困境,需进一步提高我国医防融合领域研究质量,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工作开展提供相关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防融合 文献计量学 基层医疗 公共卫生
下载PDF
基于供需适配性理论的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敏 沈紫琼 +4 位作者 洪彬雪 雷雅麟 宋超 任晓晖 赵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3-669,共7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适配情况,为优化四川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提供策略建议。方法采用婴幼儿照护机构问卷和家庭需求问卷,收集四川省全部21个市(州)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关数据。应用供需适配性理论,从相... 目的分析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适配情况,为优化四川省婴幼儿照护服务提供策略建议。方法采用婴幼儿照护机构问卷和家庭需求问卷,收集四川省全部21个市(州)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相关数据。应用供需适配性理论,从相关性、相适性、可及性及质量四个维度分析四川省婴幼儿照护服务供需适配性情况。结果共纳入有效机构问卷6883份,有效家庭问卷41081份。供需适配性分析显示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在相关性、相适性、可及性和质量四个维度均存在适配性不足,表现为供给不足与服务利用不充分并存、所提供服务结构与育儿家庭需求不匹配、群众经济可及性低和服务质量不高。结论四川省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与需求适配性不足,应以需求为导向,从供给侧改革出发,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规范婴幼儿照护机构管理、落实各项配套支持政策,全面满足婴幼儿照护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岁以下婴幼儿 照护服务 供需适配性 三孩政策
原文传递
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关联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沁欣 孙畅 +6 位作者 李麟华 吴玉菊 周奕杉 麻佳慧 杜艳 刘璐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562,共7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社区18岁以上居民冠心病的患病现状,探究其关联因素,为社区冠心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10月15日至11月10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锦江区33个社区抽取5220名成年居民进行面对... 目的分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社区18岁以上居民冠心病的患病现状,探究其关联因素,为社区冠心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10月15日至11月10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成都市锦江区33个社区抽取5220名成年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血液检测。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关联因素。结果5220名社区成年居民的冠心病患病率为3.39%,标化患病率为2.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8,95%CI=1.051~1.086,P<0.001)、有抑郁症状(OR=1.639,95%CI=1.037~2.591,P=0.034)、经常锻炼(OR=0.584,95%CI=0.378~0.902,P=0.015)、血压升高(OR=3.529,95%CI=2.344~5.312,P<0.001)、血脂异常(OR=2.152,95%CI=1.291~3.587,P=0.003)以及慢性病核心知识得分(OR=1.144,95%CI=1.066~1.228,P<0.001)是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的关联因素。结论成都市锦江区社区成年居民冠心病患病率较高,高龄、有抑郁症状、缺乏锻炼、血压升高、血脂异常以及慢性病核心知识得分较高的城市居民更易患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冠心病 患病现状 关联因素
下载PDF
社区社会环境与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红 任晓晖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92-1000,共9页
目的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构建良好的社区社会环境、促进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社区和家户调查数... 目的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构建良好的社区社会环境、促进社区中老年人群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社区和家户调查数据,选取397个社区的7 822名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社区社会环境包括社区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社会保障和社区服务三类,自评健康采用五个等级评分。采用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社区社会环境对中老年自评健康的影响。结果自评健康不好的比例为28.8%。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在城市和社区层面均存在差异,并且社区水平方差缩减比达到35.71%。中、高人均纯收入社区相比低人均纯收入社区,其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84,P<0.05;OR=0.70,P<0.05)。中、高文化程度社区相比低文化程度社区,其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78,P<0.05;OR=0.73,P<0.05)。实行失业补贴的社区其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0.77,P<0.05)。个体水平上,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更差(OR=4.46,P<0.05)。城市的中老年自评健康状况较农村更好(OR=0.76,P<0.05)。结论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和社区失业补贴与社区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呈正相关。需要特别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完善失业保障政策,促进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自评健康 社区社会环境 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青蔓 任晓晖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4-619,共6页
目的探究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影响,为促进老年人合理就医提供建议。方法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6年基线数据与2018年全国追踪数据,选择60岁及以上、有健在子女的居民5690人。使用logisti... 目的探究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影响,为促进老年人合理就医提供建议。方法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2016年基线数据与2018年全国追踪数据,选择60岁及以上、有健在子女的居民5690人。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就医行为的影响。结果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老年人两周就诊的概率相对较高(OR=1.129,95%CI:1.004~1.271,P<0.05),但子女是否提供经济支持对于老年人过去一年住院服务利用的影响不显著(P>0.05)。子女提供日常照料支持对老年人两周就诊和过去一年住院服务利用均有促进作用(OR=1.155,95%CI:1.021~1.307,P<0.05;OR=1.204,95%CI:1.053~1.378,P<0.05)。是否每天与子女见面对于老年人两周就诊、过去一年是否住院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论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就医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应发挥子女代际支持的优势作用,同时完善正式社会支持渠道以缓解子女代际支持压力,为促进老年人合理就医提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代际支持 就医行为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影响成都市乡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变化的社会决定因素:基于Oaxaca-Blinder分解法
19
作者 陈廷婷 李剑波 杨洋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成都市乡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变化的社会决定因素。方法利用2009年及2018年两次成都市流动人口横截面调查数据,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成都市乡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并用Oaxaca Blinder分解法分析十年间健康... 目的探讨影响成都市乡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变化的社会决定因素。方法利用2009年及2018年两次成都市流动人口横截面调查数据,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成都市乡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并用Oaxaca Blinder分解法分析十年间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变化对心理健康差异的贡献。结果本研究纳入成都市乡城流动人口3091例,调查年份为2009年的有965人(31.22%),2018年的有2126人(68.78%)。将心理健康总评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作为因变量,健康社会决定因素为自变量,性别、年龄和调查年份为协变量,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婚(β=2.33,P<0.001)、每周1~2次饮酒(β=-1.42,P<0.05)、四周内患病(β=-2.57,P<0.001)、最近一年住院(β=-1.82,P<0.05)、工资拖欠(β=-1.67,P<0.05)、工作满意度(β=1.25,P<0.001)、月住房花费(住房花费低于月收入:β=-1.55,P=0.001;住房花费高于月收入:β=-4.59,P=0.001)以及住房条件(β=0.23,P<0.05)对乡城流动人口MCS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axaca-Blinder分解法结果显示:以2018年为基准,前后两次调查的MCS差异为(-4.7660分),可解释的部分占15.80%。其中在婚、四周内患病率降低以及工作满意度评分上升对成都市乡城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改善产生了正向贡献,有月住房花费的比例增加产生了负向贡献。结论从2009年到2018年,成都市乡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有所改善,期间流动人口婚姻状况、四周内患病情况、工作满意度以及月住房花费的变化对其心理健康提升做出了贡献。今后在制定促进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的干预措施时,可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角度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心理健康 社会决定因素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不同类型危险行为的关联研究
20
作者 魏泸懿 杨先梅 +8 位作者 范箬馨 王丹 刘军 何昌九 李杨 左传隆 周涵闻 刘祥 刘元元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1207,共7页
目的 调查中国西部某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不同类型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并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联。方法 此项研究在2006–2018年间对292 66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并基于Outcome-Wide分析策略,采用多变量Cox比例... 目的 调查中国西部某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不同类型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并进一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联。方法 此项研究在2006–2018年间对292 66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并基于Outcome-Wide分析策略,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并比较服药依从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类型的危险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这项长达13年的前瞻性队列中,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有65 175例(31.4%),服药依从性不佳的患者142 394例(68.6%);各类危险行为在随访期间的发生率分别为:轻度滋事12.25%,肇事3.82%,肇祸0.94%,自杀0.28%,自伤1.42%,自杀未遂0.82%。服药依从性较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他人暴力和自伤的发生风险均高于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其关联效应分别为轻度滋事[风险比(hazard ratio, HR)=1.3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7~1.35]、肇事(HR=1.47,95%CI:1.38~1.56)、肇祸(HR=1.17,95%CI:1.05~1.31)、自伤(HR=1.43,95%CI:1.32~1.56),而自杀的发生风险低于服药依从性较好的患者(HR=0.56,95%CI:0.47~0.66);自杀未遂与服药依从性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不同类型的危险行为间的关联方向和强度不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关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服药依从性 危险行为 Outcome-Wide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