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分析 被引量:56
1
作者 谢娟 杜亮 +3 位作者 夏天 王觅也 刁骧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91-596,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和建立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处系统收集震后至7月23日止收治地震伤员的相关资料,分析伤员...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861例汶川地震住院和死亡伤员伤情与死因,为今后完善和健全地震灾害应急预案机制和建立国家级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从医院信息处系统收集震后至7月23日止收治地震伤员的相关资料,分析伤员基本情况和医院总体救治情况。资料录入采用EXCEL表格,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结果截至7月23日,共收治2728例地震伤员,其中急诊伤员872例,住院伤员1856例。住院伤员男性974例,中位年龄43岁;女性882例,中位年龄46岁。伤员入院时间集中在震后2周内(占82.4%),震后第8天住院伤员数达峰值976例;伤员出院时间集中在震后第9~18天(占60.2%);伤员来源最多的3个地区为德阳市、阿坝州和都江堰市。入院诊断前3位损伤依次为骨折(54.84%)、颅脑伤(含头面部外伤)(9.81%)和胸腹部伤(含脏器伤)(7.54%)。共死亡33例,其中院前死亡5例,急诊死亡1例,住院死亡27例。结论建立我国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应急预案,是今后再遭遇特大灾害时提高医疗救援的应急反应速度、搜救能力,改善现场伤员分拣和外送、转运流程,合理配置与使用医疗资源的重要保证。全面总结华西医院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指挥和救治经验,可为国家建立区域性医疗中心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医疗救援 伤情分析 死因分析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75台次汶川地震伤员手术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蓉梅 朱涛 +6 位作者 李幼平 蔡羽嘉 邹小琴 袁璐 金晶 黄文霞 程永忠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810-81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875台次汶川地震伤员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情况,为准确分析地震伤员的手术需求、手术人力和物资配备,建立区域性国家级医疗救援中心提供数据。方法收集地震后第1天到31天的地震伤员基本情况、手术和麻醉方...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875台次汶川地震伤员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情况,为准确分析地震伤员的手术需求、手术人力和物资配备,建立区域性国家级医疗救援中心提供数据。方法收集地震后第1天到31天的地震伤员基本情况、手术和麻醉方式,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并与我院震前1个月手术情况进行比较。数据经双人核对,通过Excle进行分析。结果截至震后31天,我院共对地震伤员进行手术1265台次,其中在外科手术室内完成手术875台次。第1次手术高峰发生在震后3~4天,时间与第1次入院高峰吻合,且全部为急诊手术,以各类截肢术居首(43%)。第2次手术高峰发生在震后9~12天,时间为第2次入院高峰及延后2天,以择期手术为主(64%),伤员主要为复杂、重症需二期手术的骨伤患者,以各类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居首(61%)。结论我院在震后1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地震伤员的手术救治,显示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距离灾区最近的国家级医院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支撑作用,为未来合理配置医疗救援人力和物力等资源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医疗救援 手术分析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SCI论文被指南引用情况调查
3
作者 唐瑞弦 龙囿霖 +6 位作者 张娜 王鑫瑶 王心怡 郭琼 杜亮 李正赤 王峥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SCI论文被指南引用的情况,为制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搜集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所有论文,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由2...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表SCI论文被指南引用的情况,为制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搜集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所有论文,检索时间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确定纳入文献后,提取论文数据并获取其引文信息,分别构建华西论文数据库及其引文数据库。分别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来分析不同类型论文被指南引用的差异与不同分区论文被指南引用的差异。结果共纳入22681篇论文和252336篇引文,其中论著、系统评价和传统综述分别为18026篇(79.5%)、2773篇(12.2%)和1882篇(8.3%)。论著、系统评价和传统综述的指南引用率分别为2.6%、15.8%、2.2%,引用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指南引用率排名前10的学科领域差异较大:最高被引率为13.9%,最小为2.6%。Q1、Q2、Q3、Q4区论文的指南引用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其他分区相比,Q1区论文被Q1区指南引用的引用率最高(P<0.05)。结论被指南引用的论文在其论文类型和学科领域中分布不均衡,高水平论文更易被高质量指南引用。因此,可以将论文被指南引用的情况作为衡量论文质量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引用 横断面研究 论著 系统评价 传统综述
原文传递
华西医院1635例汶川地震住院患者总体费用构成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进 陈伟 +4 位作者 孟骥 杜亮 文进 刘关键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703-709,共7页
目的了解华西医院汶川地震患者医疗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国家制定和拨付医疗费用标准及评估地震医疗救治成本–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截至2008年7月4日医院已出院并诊断明确的地震患者,统计其总医疗费用及各分类费用,并分析医疗费... 目的了解华西医院汶川地震患者医疗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国家制定和拨付医疗费用标准及评估地震医疗救治成本–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截至2008年7月4日医院已出院并诊断明确的地震患者,统计其总医疗费用及各分类费用,并分析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费用采用X±SD描述,费用分类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635例出院地震患者,包括地震伤员1413例(86.04%)、灾区病人222例(13.96%)。住院地震患者人均费用为9165.05±12426.11元,费用构成主要为手术及其相关费用(包括材料费、检查费、治疗费),占71.75%,药品费仅占18.41%,床位费和其他费用不足10%。病种分类费用构成中,灾区病人高于地震伤员(Z=–4.109,P=0.000),而地震伤员分类费用显示,手术和医疗并发症、多部位损伤和地震次生灾害所致的损伤如烧伤和腐蚀伤是造成高费用的直接原因。影响住院总费用的因素包括是否手术(r=0.386)、是否住ICU(r=0.336)和住院天数(r=0.246)。结论华西医院汶川地震住院患者以地震伤员为主,其费用构成主要为与手术相关的费用,高费用为并发症、多部位损伤和次生灾害所致损伤,住院总费用与是否手术、是否住ICU和住院天数相关,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和转归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而与病种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分类标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医疗救援 医疗费用
下载PDF
华西医院病人接受境内外医疗慈善捐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姜贤飞 王莉 +1 位作者 廖志林 柴青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769-77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境内外医疗慈善捐赠的现状与问题,为建立适合华西医院乃至国内医疗慈善事业的管理和发展机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境内外医疗慈善捐赠情况,评价本院境内... 目的对比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境内外医疗慈善捐赠的现状与问题,为建立适合华西医院乃至国内医疗慈善事业的管理和发展机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接受境内外医疗慈善捐赠情况,评价本院境内外医疗慈善捐赠的现状与问题。结果近2年华西医院受理的境内捐赠累计204.3万元,境外捐赠累计1460万元。境内捐赠主要病种为肿瘤、血液病、急重症、先心病(分别占43.3%、35.9%、15.8%和1.0%);境外组织主要捐赠干预措施/病种为听力康复治疗、人工关节置换、白内障和先心病(分别占52.1%、27.4%、13.7%和6.8%)。结论境内外医疗慈善捐赠在捐赠金额、捐赠对象、行为动机、组织性、目的性、捐赠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可能带来慈善资金募集、分配、监管等问题,建议建立医院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制定法律规范慈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慈善 捐赠 医院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 慈善法律
下载PDF
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2006~2008年全国系统评价培训班学员问卷调查结果
6
作者 卫茂玲 刘鸣 +1 位作者 李静 张鸣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系统评价培训情况,以不断完善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系统评价培训工作,提高系统评价产出。方法设计量化反馈意见表,收集、整理该中心2006~2008年举办的全国培训班学员反馈意见,作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反馈意见表3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系统评价培训情况,以不断完善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系统评价培训工作,提高系统评价产出。方法设计量化反馈意见表,收集、整理该中心2006~2008年举办的全国培训班学员反馈意见,作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反馈意见表3年平均回收率为82.6%(138/167),3年培训总体效果逐年改善。中心先后为北京、上海、四川等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培训系统评价学员167名,其中71.3%(119/167)的学员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培训前只有10.9%(15/138)的学员选好了系统评价题目,培训后学员普遍认为培训班各专题内容与质量对其有帮助。其中认为对其非常有帮助的专题依次为: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常用统计指标83.7%(113/135),临床试验选择纳入及数据提取79.4%(108/136),纳入研究质量评价78.1%(107/137),资料分析和结果解释72.8%(99/136)等。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增加上机时间、加强后续指导等。结论3年总体培训效果逐年改善。系统评价已成为研究生完成科研课题的重要研究方法。统计分析、资料选择和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和结果解释等是中心培训的优势,也是学员学习的难点。今后培训可适当增加上机时间,加强学员跟踪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培训 问卷调查
下载PDF
2011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患者住院疾病构成调查 被引量:14
7
作者 徐珽 吴斌 +5 位作者 李幼平 卢静 张莹 尹茜 占美 肖桂荣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680-686,共7页
目的回顾性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60岁)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并与同期老年门诊患者疾病构成比较,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系统提取该院2011年老年住院患者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 目的回顾性调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60岁)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并与同期老年门诊患者疾病构成比较,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系统提取该院2011年老年住院患者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主要诊断进行系统分类,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果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60岁住院患者共47 233人次,占同期住院人次的30.35%。②老年住院患者前10位系统疾病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③前10位系统疾病中,除眼和附器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外,各系统疾病均为男性多于女性。④前10位系统疾病中,除呼吸系统疾病外,随着年龄升高,各类疾病住院患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⑤肿瘤占系统疾病病因首位,其中恶性肿瘤患者达10 467人次(91.93%)。⑥前3位恶性肿瘤累计构成比达75.43%,包括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⑦前5位消化器官恶性肿瘤累计构成比达87.81%,包括直肠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肝和肝内胆管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⑧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中,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患者占90.4%。⑨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前4位恶性肿瘤累计构成比达84.45%,包括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浆细胞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其他和未特指类型、髓样白血病、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60~79岁,主要系统疾病为肿瘤,恶性肿瘤所占比例最大,消化器官恶性肿瘤、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及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11年 60岁及以上 住院患者 疾病构成
原文传递
芦山地震后1月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急药品保障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金朝辉 徐珽 +2 位作者 李幼平 卢静 吴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收集和分析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应急药品使用数据,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药品后勤保障工作,提高类似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药品使用构成比和用药频度为评价指标,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对... 目的收集和分析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应急药品使用数据,为科学、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药品后勤保障工作,提高类似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药品使用构成比和用药频度为评价指标,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对芦山地震后当日~1月内该院地震伤员救治药品使用情况、药品金额以及汶川与芦山两次地震捐赠药品接收、分配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芦山地震后1月内该院地震伤员用药共涉及26类、455个品规,其中治疗性用药量和用药频度高于辅助性用药;共接收捐赠药品8类、16个品规,本时间段均用于院内地震伤员救治。芦山地震后所接收的捐赠药品品规数和药品总金额分别较汶川地震减少90.91%和89.73%,实施了以收治地震伤员用药信息为导向的院内应急药品保障机制,应急药物的分配相对更准确、高效。结论实施以收治地震伤员用药信息为导向的应急药品保障机制,有助于提升地震医学救援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汶川地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应急药品保障
原文传递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住院肺癌患者用药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卢静 徐珽 +5 位作者 李幼平 吴斌 尹茜 占美 肖桂荣 张莹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1171-1178,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60岁)住院肺癌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与同期老年门诊肺癌患者比较,分析其用药情况。方法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系统提取该院2011年第一诊断为肺癌的老年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和费用信息...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60岁)住院肺癌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与同期老年门诊肺癌患者比较,分析其用药情况。方法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系统提取该院2011年第一诊断为肺癌的老年患者基本信息、用药信息和费用信息,采用Excel 2010软件对用药品种和费用进行统计。结果 1该院2011年老年住院肺癌患者共2215人次,使用抗肿瘤及辅助治疗药物共5类63种,用药总频次12398人次,人均次用药费用774.93元。2用药1-4种的患者占34.31%,用药5-10种的患者占41.9%,用药11-15种的患者占12.63%。3对因治疗中化疗药物占99.45%,顺铂使用人次最多。4对症治疗中镇痛药占66.69%,止咳药占21.33%,预防骨相关事件药物占11.98%。5抗药物不良反应(ADR)治疗中止吐药占55.07%,保胃药占32.63%,保肝药占12.30%。6其他治疗中免疫增强药占59.46%,造血生长因子占25.42%。7中成药中使用人次超过400的有地榆升白片、鸦胆子油乳、艾迪注射液和回生口服液。8在药物单用/联用中,化疗药物两药联用化疗方案占78.38%,镇痛单药治疗占66.21%,保肝单药治疗占83.41%,止吐双药治疗占45.88%,保胃单药治疗占90.53%,免疫增强单药治疗占81.01%,造血生长因子单药治疗占82.31%,中成药单药治疗占37.39%,止咳和预防骨相关事件均为单药治疗。9使用频次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泮托拉唑、托烷司琼、昂丹司琼、苯海拉明、胸腺五肽、顺铂、地榆升白片、曲马多、鸦胆子油乳和艾迪注射液。10与门诊治疗相比,住院患者化疗、镇痛、止吐、保胃、保肝和中成药使用频次更高,预防骨相关事件药物使用频次更低,免疫增强药和造血生长因子使用频次相当。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住院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以双药和单药化疗方案为主;辅助治疗中镇痛、止吐、保胃治疗比例较大;此外,中成药和免疫增强药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住院患者 用药分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原文传递
循证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幼平 李静 +6 位作者 孙鑫 刘鸣 张鸣明 杜亮 邝心颖 喻佳洁 卫茂玲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25-28,共4页
循证医学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引入中国20年来,以其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高质量的证据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卫生决策和医疗实践。本文回顾了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以及引入中国后在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历程... 循证医学被誉为21世纪的临床医学,引入中国20年来,以其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和高质量的证据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卫生决策和医疗实践。本文回顾了循证医学产生的背景和发展,以及引入中国后在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对其中的关键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介绍,并对循证医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COCHRANE协作网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芦山地震后1月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应急药品使用费用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朝辉 徐珽 +4 位作者 李幼平 顾锦建 王觅也 吴斌 卢静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1149-1154,共6页
目的基于芦山地震伤病员疾病谱的实际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芦山地震后1月内应急药品使用费用。方法收集该院震后1月内以应急药品的日使用金额、各药理分类占所有品种的累计百分率、日均费用、人均费用、DUI等于1时日均费... 目的基于芦山地震伤病员疾病谱的实际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芦山地震后1月内应急药品使用费用。方法收集该院震后1月内以应急药品的日使用金额、各药理分类占所有品种的累计百分率、日均费用、人均费用、DUI等于1时日均费用、人均费用、日均差额和人均差额等资料,使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统计分析芦山地震后1月内伤员应急救治药品的使用费用。结果芦山地震后1月,该院收治伤病员人数与药品使用金额波动趋势一致,提示费用趋势合理。ICD-10标化的伤情分类为6类,12种伤,药物使用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71%。病情分6类,药物使用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21%。基于伤情的药物共3类18种,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1 702.70元和186.87元。基于病情的药物共5类28种,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185.13元和38.96元。注射给药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口服给药方式的14.52倍和5.08倍。进口药物人均费用和日均费用均值分别为国产药品的7.10倍和5.28倍。结论影响药物使用费用的因素有:①伤病员的疾病负担和病情;②给药方式(注射剂vs.非注射);③同类药物是国产或进口;④DUI值评价的用药合理性。DUI>1,静脉给药及进口药物占比大,均可增加地震伤病员的用药费用。"应急救援药品服务包"备药应以伤情为主、病情为辅。为保证用药的及时、安全和有效,以注射剂为主,但其包装应能防摔防震,方便使用,剂量合理、满足病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药品费用分析 地震医学救援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后四川大学学生应急能力及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进 赵宇亮 +10 位作者 李玲 廖邦华 余钰 李典典 陈华 陈小龙 贾留群 廖明恒 王晗 刘嘉铭 邓绍林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931-934,共4页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大学生应急能力和灾后心理感受状况,以及防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其面对地震灾害的心理素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大学1%的在校大学生,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大学生应急能力和灾后心理感受状况,以及防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其面对地震灾害的心理素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大学1%的在校大学生,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用自制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 3.0录入数据,SPSS1 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527份,回收有效问卷517份,有效回收率98.10%。多数学生对地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对各问题能正确回答者占65.4%~97.7%;但仅12.77%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过地震逃生训练。震后恐惧者占15.2%,不安者占59.4%,镇定者占25.4%。是否接受过心理干预,是影响大学生震后心理感受状况的重要因素(P=0.002),而性别、年级、专业和是否参加过逃生训练均不是大学生震后心理感受情况的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246、0.216、0.406和0.090)。结论大学生地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相应的地震逃生与救援训练开展不够。心理干预措施是影响震后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今后高校应加强抗震逃生训练,提高学生震后应急能力;震后应尽早、科学地开展灾后心理干预,促进学生心理恢复。不同性别、专业背景和年级的学生间震后心理状况并无明显差异,应避免认识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大学生 应急能力 心理状况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门诊肺癌患者用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斌 徐珽 +5 位作者 李幼平 卢静 张莹 占美 尹茜 肖桂荣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门诊老年(≥60岁)肺癌患者用药结构及用药合理性。方法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系统提取相关信息,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该院2011年≥60岁门诊肺癌患者共17296人次,未用药者12606...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门诊老年(≥60岁)肺癌患者用药结构及用药合理性。方法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系统提取相关信息,采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该院2011年≥60岁门诊肺癌患者共17296人次,未用药者12606人次,占72.88%;用药人次中75.76%仅用1种药物。2共使用肿瘤相关药5类、56种,总用药频次6460人次,人均费用2219.38元。用药频次前3位依次为中成药(28.50%)、其他治疗药物(24.91%)和对因治疗药物(22.23%)。3对因治疗药物中,用药频次小分子靶向药物占59.96%,前3位药物依次为吉非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厄洛替尼。4对症治疗药物中,镇痛药物占43.65%,前3位药物依次为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唑来膦酸钠和氨酚羟考酮。5抗不良反应(ADR)治疗药物中,保肝药物占40.97%,前3位药物依次为盐酸帕洛诺司琼、甘草酸二铵和泮托拉唑。6其他治疗药物包括免疫增强剂和造血生长因子,分别占62.65%和37.35%;前3位药物依次为胸腺法新、胸腺五肽和重组白介素-11。7中成药中,回生口服液、复方斑鳌胶囊、百令胶囊用药频次分别占51.06%、15.37%和13.91%。8用药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回生口服液、吉非替尼和胸腺法新、胸腺五肽、重组白介素-11、复方斑螯胶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唑来膦酸钠和百令胶囊。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老年门诊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以小分子靶向单药为主,辅助治疗中镇痛、止咳和预防骨相关事件治疗比例较大,此外,中成药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门诊患者 用药分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原文传递
《华西医学》15年临床试验文献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心足 卫茂玲 +1 位作者 刘建平 罗全安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 :鉴定出《华西医学》从 1986年至 2 0 0 0年间发表的临床试验论著中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ran domizedcontrolledtrial)、半随机对照试验 (CCT ,controlledclinicaltrial)和对其评价 ,并向中国Cochrane中心输送基线资料。设计 :现... 目的 :鉴定出《华西医学》从 1986年至 2 0 0 0年间发表的临床试验论著中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ran domizedcontrolledtrial)、半随机对照试验 (CCT ,controlledclinicaltrial)和对其评价 ,并向中国Cochrane中心输送基线资料。设计 :现况调查。研究地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图书馆。对象 :《华西医学》 1986年 (创刊 )~ 2 0 0 0年共 15卷 ,无缺漏 (原名《华西医讯》于 1989年改刊名为《华西医学》)。方法 :逐期逐页手工检索 ,鉴定、筛选临床试验并填写手检登记表 ,根据“Cochrane协作网手册 1997”对RCT和CCT的定义严格鉴定RCT和CCT。结果 :在 15年中 ,该杂志共发表 3939篇文献 ,其中临床试验总共为 5 80篇 ,RCT为 16 9篇占 2 9 1%,CCT为 93篇占 16 0 %。以 5年时间段划分 ,RCT的比例为 :1986~ 1990年为 13 6 %(2 3/ 16 9) ,1991~ 1995年为 2 8 4 %(4 8/16 9) ,1996~ 2 0 0 0年为 5 8 0 %(98/ 16 9) ,RCT所占比例每年逐渐增加 (P <0 0 5 )。在RCT中有 2 2篇采用盲法(13 0 %)。RCT所选取平均样本含量 ( X±SD)为 86 0± 79 3例 (其范围为 12~ 5 6 6例 )。 2 6 2篇RCT和CCT的研究病种主要有 :呼吸系统的疾病 2 7篇 ,消化系统的疾病 31篇 ,心脑血管的疾病 32篇 ,泌尿生殖系统 (含妇产科 )的疾病 2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医学》 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临床对照试验 文献评价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2018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诊断治疗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虹蝶 李元美 +5 位作者 王雯 李千瑞 陈涛 朱育春 任艳 田浩明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通过对2009−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所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住院病例的分析,了解本区域内10年来PA诊治的发展变化趋势。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患者,实际时间跨度为2009年1月1日至2... 目的通过对2009−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所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住院病例的分析,了解本区域内10年来PA诊治的发展变化趋势。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患者,实际时间跨度为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以ICD-10(GBT 14396-2016国家标准)诊断为依据,筛选出诊断中包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所有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0年来PA患者基本特征、历年诊断例次、入出院情况、诊治科室、就诊主诉及变化、诊断及治疗方式等。结果共853例患者1248例诊断例次纳入分析。2009−2018年以来PA诊断例次逐年显著增加,大部分患者(74.33%)经由内分泌代谢科进行诊断。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比例约为1.34∶1。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入院主诉,而乏力和(或)麻木等低血钾症状作为主诉的占比逐年减少,肾上腺意外瘤作为主诉逐渐增多。通过卧位盐水负荷试验、卡托普利试验和肾上腺静脉采血进行确诊和分型诊断的患者数逐年增加,2016年后大幅增长。单纯手术治疗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更多患者采用了内科治疗方式或经内科确诊后转入外科进行联合治疗。结论2009−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PA的重视加强、诊治流程不断规范以及多学科联合诊治团队的建立均使得PA的诊断率提高。高血压是PA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应加强在高血压人群中PA的筛查。此外,肾上腺意外瘤成为PA首发表现呈增多趋势,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医学教育改革中的循证医学 被引量:24
16
作者 黄进 赵宇亮 +1 位作者 余钰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437-440,共4页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的健康需求,首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足量能胜任这种职责的合格医生。因此医学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将不断因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需求的改变而调整和改革。在新时期的崭新形势下,循证医学的实践与应用将是我国医...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的健康需求,首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足量能胜任这种职责的合格医生。因此医学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将不断因社会发展和公众健康需求的改变而调整和改革。在新时期的崭新形势下,循证医学的实践与应用将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改革 循证医学 健康需求 合格医生
下载PDF
循证医学教学——高等医学创新教育实践 被引量:64
17
作者 陈进 李静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 对循证医学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为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 ,培养创新型高等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方法 引入循证医学中文教材 ;分层次开设循证医学课程 ;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教学方式 ;多元化评估教学手段。 结果 已注册Cochr... 目的 对循证医学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为改革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 ,培养创新型高等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方法 引入循证医学中文教材 ;分层次开设循证医学课程 ;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教学方式 ;多元化评估教学手段。 结果 已注册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题目 36个 ,已在Cochrane图书馆上发表Cochrane系统评价计划书 17篇 ,已完成并在Cochrane图书馆上发表Cochrane系统评价 6篇。先后在《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发表循证医学各类研究文章 6 2篇。循证医学研究生教学反馈结果显示 :77.6 %和2 2 .4 %的学生认为本课程很有帮助和有帮助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14 .3%的学生完全达到预期目的 ,80 %学生大部分达到目的 ;未全部达到目的的主要原因是时间紧 ,18.4 %的学生希望调整开课时间。 6 1.2 %~80 %和 16 .3%~ 32 .7%的学生认为该课程讲授内容选择好和较好 ;6 1.2 %~ 75 .5 %和 12 .3%~ 2 8.6 %的学生认为讲授方式好和较好 ;4 4 .9%学生希望增加课时 ,增加讨论 ,增加实践 ;10 .2 %学生认为考试内容偏难。结论 我校的循证医学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 ,尚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医学教学 高等医学教育 COCHRANE协作网
下载PDF
病人参与循证医学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鸣明 王莉 +5 位作者 何俐 李静 董碧蓉 万朝敏 卫茂玲 杨家红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84-286,共3页
目的 了解病人及病人家属对健康信息的需求 ,获得基线资料 ,进而制定病人参与循证医学的对策 ,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4个... 目的 了解病人及病人家属对健康信息的需求 ,获得基线资料 ,进而制定病人参与循证医学的对策 ,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 ,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4个科室的住院病人 2 0 8例以及四川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住院病人的家属 4 6例 ,进行问卷调查。用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SPASS10 .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结果 调查对象均未听说过循证医学 ;多数调查对象对自身疾病或健康信息了解不多 ,但渴望了解更多信息。医疗信息获取的途径依次是 :医护人员、报刊杂志、亲朋好友、英特网。 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 ,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 ,“医疗费用”和“治疗措施是否有效”仍是病人及其家属关注的重点 ,但是病人及其家属获取健康信息的途径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医疗卫生 健康信息 医疗服务
下载PDF
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循证医学教学实践情况调查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进 刘关键 +2 位作者 李静 王莉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2期955-957,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开展循证医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以2005年教育部循证医学青年骨干师资培训班的104名学员为调查对象。在其报到的当天由专人负责发给调查表,现场填写后由专人收回。结果收回调查表75份,占72%。学员平均年龄38...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开展循证医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以2005年教育部循证医学青年骨干师资培训班的104名学员为调查对象。在其报到的当天由专人负责发给调查表,现场填写后由专人收回。结果收回调查表75份,占72%。学员平均年龄38岁,有硕士和博士学历者占61.3%;高级技术职称者占53%。学员来自全国18个省、直辖市和25个市的50个医疗卫生机构。有14所医学院校已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开课对象:9所为研究生,2所为本科生,1所为公卫学员,2所为在职医护和管理人员。学时数为8~36学时。授课方式均为讲授和讲座形式。开展循证医学教学和实践的主要困难有师资缺乏,领导不够重视,忙于本专业业务和经济效益,对循证医学缺乏基本认识等。结论循证医学教学正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逐步广泛开展,加强循证医学的师资建设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教学 调查表
下载PDF
医学生循证医学教育方法探讨——暑期志愿者活动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陶铁军 李幼平 +4 位作者 蔡羽嘉 邹燕 熊鹰 卫茂玲 王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 总结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的“2 +N”循证医学补充教学模式———暑期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情况与工作效果 ,评价其合理性、有效性和现存问题 ,以不断提高循证医学教学质量。 方法 自填式问卷调查。 结果  5年来该中心平均每年暑假招... 目的 总结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的“2 +N”循证医学补充教学模式———暑期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情况与工作效果 ,评价其合理性、有效性和现存问题 ,以不断提高循证医学教学质量。 方法 自填式问卷调查。 结果  5年来该中心平均每年暑假招收 39人参加志愿者活动 ,主要为大二、大三学生 ,人数逐年增加 ,专业范围亦不断扩大。接受调查的所有志愿者均认为 ,通过志愿者活动进一步掌握了循证医学知识。另有超过 6 0 %被调查者还认为 ,培养了查找、评价、综合临床研究证据的实际技能。 结论 经过 5年的不断实践和改进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的“2 +N”循证医学补充教学模式已较为成熟 ,充分结合了自身特点和实情 ,实现了教学相长 ,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循证医学 医学教育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