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肺康复认知现状及工作障碍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文秀 朱晶 +1 位作者 冯梅 吴颖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1456-1459,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肺康复相关认知现状及肺康复工作障碍,为开展相关培训、促进肺康复的实施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16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一般资料、肺康复相关知识、态度... 目的调查了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肺康复相关认知现状及肺康复工作障碍,为开展相关培训、促进肺康复的实施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16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其一般资料、肺康复相关知识、态度及开展障碍进行调查。结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肺康复知识平均得分为(6.71±2.30)分,平均得分率仅有51.6%,尤其是实施过程中个体化较强的项目失分率高,肺康复态度平均得分为(30.07±5.79)分,平均得分率为85.9%,对临床工作中肺康复开展阻碍因素的选择率在89.4%~52.8%之间,其中“患者及家属对肺康复的认识不足,参与配合度差”选择率最高。结论护士对肺康复态度积极,但总体知识水平较低,且肺康复在临床实施和推广过程中普遍面临诸多障碍,应充分利用护理人员对肺康复的信心与积极态度,从主要障碍着手,开展针对性培训,并加强患者宣教,创造实施条件,积极组建多学科团队,充分利用可及资源,因地制宜的实施和推广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康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认知现状 工作障碍
下载PDF
骨科择期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并存呼吸系统疾病华西医院多学科评估与处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俊 廖刃 +15 位作者 倪忠 车国卫 周宗科 徐宏伟 申永春 屠重棋 刘浩 李箭 王光林 陈磊 文富强 梁宗安 刘伦旭 朱涛 刘斌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969-975,共7页
年龄大于75岁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症等)或患有影响胸廓运动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胸廓严重畸形、肥胖等)等因素会影响气道、肺通气及血气交换,这些因素导致患者围... 年龄大于75岁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症等)或患有影响胸廓运动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胸廓严重畸形、肥胖等)等因素会影响气道、肺通气及血气交换,这些因素导致患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常影响骨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影响骨科手术加速康复进程。华西医院骨科从2012年开始,逐渐开展骨科加速康复的各项工作,同时在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的支持下,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并结合项目组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逐步总结经验,最终与华西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及胸外科就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并存呼吸系统疾病形成了华西医院多学科评估和处理专家共识。该共识包括:老年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存疾病术前控制总体目标,呼吸系统高危因素,术前、术中呼吸系统并存基础疾病评估与处理,以及术后呼吸相关并发症防治等内容,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加速康复 围手术期管理 呼吸系统 并存疾病
下载PDF
规范培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势在必行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宗安 《西部医学》 2016年第1期1-2,共2页
呼吸衰竭是危重症急救中最常见的问题,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是危重症医学中最重要的技术力量之一。本文结合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及国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评述我国实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必要性,并就培养... 呼吸衰竭是危重症急救中最常见的问题,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是危重症医学中最重要的技术力量之一。本文结合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史及国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发展现状,评述我国实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必要性,并就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专科医师 规范培养
下载PDF
规范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和管理: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实践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海霞 易群 《国际呼吸杂志》 2020年第1期15-18,共4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高危并发症,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通过全面宣教,提高认识,建立规范的VTE组织构架和管理制度,采用“医护一体、多学科协作”的防治模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并深化VTE防治的科学研究,构建起规范化...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的高危并发症,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通过全面宣教,提高认识,建立规范的VTE组织构架和管理制度,采用“医护一体、多学科协作”的防治模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并深化VTE防治的科学研究,构建起规范化的医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以减少VTE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医院管理 预防
原文传递
“多学科教-研-赛融合”体系建设促进基础医学拔尖学生个性化培养初探
5
作者 万莉红 朱玲 +2 位作者 江舟 李典典 成姝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27-928,共2页
在新时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自2009年教育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十年后,“拔尖计划”2.0应运而生,并对拔尖人才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提... 在新时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自2009年教育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十年后,“拔尖计划”2.0应运而生,并对拔尖人才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校基础医学拔尖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开展“多学科教-研-赛融合”的体系建设,取得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教-研-赛融合 基础医学拔尖学生 个性化培养
下载PDF
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参数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黎 黄莉 +1 位作者 马文娟 蒋水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呼吸衰竭(RF)是指机体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气体交换障碍,临床表现为缺氧、二氧化碳(CO_(2))潴留或酸碱平衡失调。血气分析参数反映了患者气体交换能力、酸碱平衡状态和呼吸代谢情况,不仅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呼吸衰竭(RF)是指机体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导致的气体交换障碍,临床表现为缺氧、二氧化碳(CO_(2))潴留或酸碱平衡失调。血气分析参数反映了患者气体交换能力、酸碱平衡状态和呼吸代谢情况,不仅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还与预后和生存率有着显著的关系。在RF等危重症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参数成为临床的重要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准确、及时的预后评估工具,有助于改善危重患者的治疗策略和生存质量,为预后评估及诊疗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呼吸肌表面肌电图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临床上的研究与运用进展
7
作者 龚胜兰 李晓欧 +1 位作者 邬俞聪 陆春艳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3-1197,共5页
连续监测呼吸驱动对于指导机械通气、判断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呼吸驱动不可直接测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医务人员通常通过监测呼吸努力来反映呼吸驱动,如食管压和食道膈肌电活动,但这些手段因其有创性、较高的技术要求及高昂的费... 连续监测呼吸驱动对于指导机械通气、判断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作用,但呼吸驱动不可直接测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医务人员通常通过监测呼吸努力来反映呼吸驱动,如食管压和食道膈肌电活动,但这些手段因其有创性、较高的技术要求及高昂的费用问题而使用受限。食道膈肌电活动只监测膈肌的活动水平而忽略了其他呼吸肌,特别是对于用力呼吸的患者,不能真实反映患者的吸气努力。这也使食管压和食道膈肌电活动的监测在临床运用上受到限制。呼吸肌表面肌电图(sEMG)是一种无创的监测呼吸肌电活动的方法,可用于所有呼吸肌活动水平的监测和功能状态的评估。本文总结了呼吸肌sEMG用于评估呼吸困难、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诊断、指导机械通气以及制定呼吸肌训练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呼吸努力的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图 用力呼吸 呼吸驱动 呼吸肌训练 病情变化 支气管哮喘 临床运用 呼吸困难
原文传递
压力性损伤亚专业小组干预策略在预防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璐 屈云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析压力性损伤亚专业小组干预策略在预防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SP-ARF)无创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6例SP-ARF患者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予压力性损伤... 目的:探析压力性损伤亚专业小组干预策略在预防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SP-ARF)无创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6例SP-ARF患者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干预组予压力性损伤亚专业小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鼻面部压疮发生情况、带机时间,干预前后Braden评分、舒适度评分、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鼻面部压疮发生率更低,带机时间更短(P<0.05);干预后,两组Braden评分均升高,舒适度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在专科知识告知、护理及时性、护理针对性和舒适度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亚专业小组干预策略可降低SP-ARF无创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风险,缩短带机时间,提高其舒适度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压力性损伤亚专业小组 鼻面部压疮 应用效果
下载PDF
PBL整合课堂教学法在大学生灾难医学救援知识普及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杜鑫淼 胡海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PBL整合课堂教学法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灾难医学救援知识普及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大学本科在读非医学专业大学生54例填写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PBL整合课堂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相比,在以下六个... 目的探讨PBL整合课堂教学法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灾难医学救援知识普及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四川大学本科在读非医学专业大学生54例填写调查问卷,并回收问卷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PBL整合课堂教学法与传统课堂教学法相比,在以下六个方面的评分P值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这六个方面包括:是否能提高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是否有利于活跃学习气氛,是否有利于知识掌握,是否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有利于团队协作等。结论 PBL整合课堂教学法优于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在灾难自救互救的实际能力,值得在大学生灾难救援知识普及教育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整合课堂教学法 灾难医学救援 普及教育
下载PDF
PBL结合CBL在哮喘中西医可治疗特质评估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蕾 张淑雯 +2 位作者 杜俊豪 王昌勇 张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0期40-43,共4页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公共健康问题,如何评估哮喘中西医可治疗特质(TTs),提出更精准、全面的中西医结合哮喘管理策略,是符合中国国情且亟需解决的临床和社会问题。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结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公共健康问题,如何评估哮喘中西医可治疗特质(TTs),提出更精准、全面的中西医结合哮喘管理策略,是符合中国国情且亟需解决的临床和社会问题。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结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法(CBL)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从多维度培养学生中西医临床思维、医患沟通和临床科研的综合能力。此教学法对教师相关临床、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哮喘中西医TTs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此教学法对哮喘中西医TTs评估的运用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诊疗模式。在哮喘中西医TTs评估教学中运用PBL结合CBL模式能够真正做到教师、学生和患者三方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证 支气管哮喘 PBL-CBL教学法 中西医结合 可治疗特质 临床教学
下载PDF
呼吸重症患者非计划重返ICU的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汶倚 张小维 +2 位作者 万小亮 吕晗希 唐荔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381-386,共6页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患者非计划重返ICU的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期间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收集表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重症患者非计划重返...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患者非计划重返ICU的现状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期间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收集表进行资料收集,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重症患者非计划重返ICU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59例患者资料,呼吸重症患者24 h、48 h、72 h、7 d内、7 d以上非计划重返ICU发生率分别为2%、4.1%、5.2%、8.7%、14.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首次ICU住院天数、转出时GCS评分、慢性心血管疾病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慢性肾病史、合并脑卒中、合并糖尿病、转出后发生谵妄、发生误吸、咳痰无力、痰液较多、转出时携带气管切开导管、转出时呼吸支持方式、停止有创机械通气至转出之间时间间隔等因素,与呼吸重症患者的非计划重返ICU相关(P<0.05)。Logistic回归结果示APACHE-Ⅱ评分(OR=1.071)、转出后发生误吸(OR=20.380)、咳痰无力(OR=27.931)、痰液较多(OR=7.469)是非计划重返IC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重症患者非计划重返ICU发生率较高,APACHE-Ⅱ评分高、转出后发生误吸、咳痰无力、痰液较多是其重返ICU的危险因素,可考虑从预防误吸、加强呼吸康复、改善咳痰能力等角度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计划重返ICU RICU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呼吸治疗本科教育的睡眠技师培养路径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越男 梁宗安 +1 位作者 罗凤鸣 陈一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大多数睡眠障碍的诊断依靠高质量的睡眠监测,需要成熟的睡眠技师执行。我国没有完善的睡眠技师培养体系与认证体系。同时,睡眠呼吸暂停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其主要采用正压通气治疗,需要长期随访。呼吸治疗本科项目旨在培养对心肺功能不... 大多数睡眠障碍的诊断依靠高质量的睡眠监测,需要成熟的睡眠技师执行。我国没有完善的睡眠技师培养体系与认证体系。同时,睡眠呼吸暂停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其主要采用正压通气治疗,需要长期随访。呼吸治疗本科项目旨在培养对心肺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有效地监测、评估、治疗和康复的专业人才。睡眠监测技术是呼吸治疗学的亚专业方向之一,在本科教育中就有涉及。本文对基于呼吸治疗本科教育培养的睡眠技师对比临床医学、护理学和睡眠技师教育等背景的人才,在节省教育资源、对睡眠呼吸暂停的管理中的优势进行分析,对国内呼吸治疗本科毕业生在从事睡眠技师的经验进行总结和职业展望,以期为睡眠医学的多学科发展及其人才支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技师 呼吸治疗 无创呼吸机 本科教育
下载PDF
低蛋白血症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燕平 周旋 张婷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237-241,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数据表明,我国COPD患者占全球总数的1/4,仅2019年新增的COPD患者就达到397万例^([1]),可见当前我国COPD的诊疗形势十分严峻。在COPD急性加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数据表明,我国COPD患者占全球总数的1/4,仅2019年新增的COPD患者就达到397万例^([1]),可见当前我国COPD的诊疗形势十分严峻。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死亡风险大大增加。普遍认为低蛋白血症是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但2者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因此,本文从低蛋白血症与老年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相互影响、预防及治疗策略方面进行综述,为改善老年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预后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蛋白血症 急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基于云课堂和案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呼吸治疗专业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倪越男 王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136-140,共5页
呼吸治疗是一个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发展迅速,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呼吸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将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既往认为,对于临床类课程,线上教育教学方... 呼吸治疗是一个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发展迅速,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呼吸治疗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将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既往认为,对于临床类课程,线上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缺乏监督、师生间缺乏互动,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教育平台得到飞速发展,云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师生双向互动,越来越多地在高校教育中应用。而基于临床典型案例的案例教学法(CBL),能够提高学生整合知识、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在临床类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呼吸治疗专业课程,具备基础与实用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探索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案例教学与云课堂等现代化信息传递载体相结合,设计学习基线摸底,合理课程规划;制作教学视频,安排线上学习;准备临床病例,课中实践教学;课后资料延伸,拓展临床思路;课程和考核评价等教学模块,有助于学员对基本理论的掌握与专业技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 云课堂 呼吸治疗
下载PDF
中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对比和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梅 陈磊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1-514,共4页
专科医师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制度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针对亚专科医师培养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旨在深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特点鲜明、能够独立且规范从事专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1]。20... 专科医师培训(以下简称“专培”)制度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针对亚专科医师培养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旨在深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特点鲜明、能够独立且规范从事专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1]。20世纪初,美国首先实施了专科医师准入管理制度[2],随后逐渐对其培训内容和模式进行了探索与优化。相较之下,中国专培起步较晚,于2003年10月开始《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项目课题研究[3],并于2006年开展专培基地评审和认定工作[4],经过多年探索,到2016年末,正式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5],目前各项工作仍在不断完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后医学教育 专科医师培训 疾病诊疗 临床医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项目课题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专科医师培养
原文传递
“互联网+”背景下TBL和EBM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龚琳婧 王新元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9期74-78,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法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的临床医学教学法应运而生。其中,以基于团队合作(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和基于循证证据(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法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法逐渐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求,“互联网+”背景下的临床医学教学法应运而生。其中,以基于团队合作(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和基于循证证据(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法为代表的新兴教学法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教学场景中。本文回顾了既往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临床医学常用的教学法和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的临床医学教学法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现阶段在“互联网+”背景下,TBL和EBM教学法各自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最后,本文还讨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临床医学教学中联合应用TBL和EBM教学法的可行性及预期教学效果,以期为今后临床医学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TBL EBM 教学法 联合教学 临床医学教学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吸痰致低氧血症的预防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荀 张灵 +2 位作者 刘黎 马文娟 文富强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60-964,共5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各种肺内外致病因子导致的急性进行性Ⅰ型缺氧性呼吸衰竭,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首要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吸痰是ARDS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时用来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心源性以外各种肺内外致病因子导致的急性进行性Ⅰ型缺氧性呼吸衰竭,病情进展快,预后较差。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首要手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吸痰是ARDS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时用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护理操作,对肺泡正常通气和氧合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但吸痰过程中因操作对患者气道易引起物理刺激和气道压力改变,极易引发低氧血症,对ARDS转归不利,故而为确保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吸痰安全,避免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临床多有学者提出不同的预防措施,通过本文综述对临床ARDS吸痰致低氧血症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临床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吸痰 低氧血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华西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治一线医疗队武汉驻地内部管理 被引量:25
18
作者 冯梅 张焱林 +16 位作者 宋志芳 谢莉 张耀之 何国庆 江雪 冯佩璐 银玲 蔡琳 吴孝文 漆贵华 彭云耀 张茂杰 罗凤鸣 吴小玲 龚殊 蒋艳 李玲利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3,共2页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暴发新冠肺炎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至2020年2月7日15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确诊病例为31233例,其中,湖北省22112例。
关键词 官方网站 肺炎 卫生健康 内部管理 医疗队 湖北省
原文传递
肥胖程度及睡眠体位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张润 王茂筠 +3 位作者 王怡唯 胡碧 雷飞 梁宗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94-1299,共6页
背景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公认的危险因素之一,改变睡眠体位作为OSAHS的一种治疗手段已被广泛推荐,不同肥胖程度患者改变睡眠体位是否均能影响OSAHS严重程度,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及睡... 背景肥胖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公认的危险因素之一,改变睡眠体位作为OSAHS的一种治疗手段已被广泛推荐,不同肥胖程度患者改变睡眠体位是否均能影响OSAHS严重程度,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及睡眠体位对OSAHS的影响,以及体位性OSAHS与肥胖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呼吸监测室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诊断为OSAHS的患者67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PSG监测指标,根据体质指数(BMI)将患者分为体质量正常组(n=139)、超重组(n=315)、肥胖组(n=224),分析其PSG监测指标及体位依赖性指数;根据体位依赖性指数将患者分为体位性OSAHS组(n=288)及非体位性OSAHS组(n=390),分析其肥胖相关人体测量指标和PSG监测指标,以及体位性OSAHS的影响因素。结果体质量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患者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微觉醒指数、呼吸努力相关微觉醒(RERA)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_2)<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TST)比例、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非仰卧位AHI、仰卧位AHI、体位依赖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位性OSAHS组患者男性比例、BMI、腰围、臀围、腰臀比、ESS评分、微觉醒指数、RERA指数、AHI、SaO_2<90%时间占TST比例低于非体位性OSAHS组,MSaO_2、LSaO_2高于非体位性OSAHS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位依赖性指数与BMI、腰围、臀围、腰臀比均呈负相关(r_s=-0.295、-0.289、-0.219、-0.23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620,95%CI(0.392,0.979),P=0.040]和BMI[OR=0.879,95%CI(0.802,0.943),P=0.001]与体位性OSAHS有回归关系。结论 OSAHS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而BMI与体位依赖性指数呈负相关,性别和BMI是体位性OSAHS的独立影响因素,BMI越高,患者改变睡眠体位对呼吸事件的影响越小,单纯改变睡眠体位可能无法改善该类患者的病情,应尽早考虑联合更为积极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人体质量指数 睡眠 肥胖症
下载PDF
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监测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胡碧 王茂筠 +3 位作者 王怡唯 张润 雷飞 梁宗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87-1293,共7页
目的探讨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SaO_2)监测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8月以打鼾为主诉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患者196例,收集患者一般... 目的探讨夜间动态血氧饱和度(SaO_2)监测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6—8月以打鼾为主诉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进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患者19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均行整夜PSG监测,同时佩戴生命体征监测手环进行夜间动态SaO_2监测,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水平。根据体质指数(BMI)及合并MS情况分为3组:正常体质量组80例,肥胖未合并MS组46例,肥胖合并MS组7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肥胖患者分为非OSAHS组(25例)和OSAHS组(91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氧减指数(ODI)在3组中对OSAHS的诊断价值。结果肥胖未合并MS组患者年龄、颈围、腰围、颌面部异常、咽腔狭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1);肥胖合并MS组患者年龄、颈围、腰围、颌面部异常、咽腔狭窄、扁桃体或舌体肥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腰围大于肥胖未合并MS组(P<0.01)。正常体质量组、肥胖未合并MS组、肥胖合并MS组患者OSAHS检出率分别为37.5%(30/80)、60.9%(28/46)、90.0%(63/70),3组OSAHS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8,P<0.001);其中肥胖未合并MS组、肥胖合并MS组患者OSAHS检出率较正常体质量组升高(χ~2=6.42、43.68,P<0.016);肥胖合并MS组患者OSAHS检出率较肥胖未合并MS组升高(χ~2=13.93,P<0.016)。肥胖未合并MS组患者AHI、SaO_2≤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ODI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P<0.05);肥胖合并MS组患者AHI、SIT90、ODI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肥胖未合并MS组,平均SaO_2(MSaO_2)、最低SaO_2(LSaO_2)均低于正常体质量组和肥胖未合并MS组(P<0.05)。肥胖患者中OSAHS组有63例(69.2%)合并MS,非OSAHS组有7例(28.0%)合并MS,两组M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3,P<0.05)。非OSAHS组与OSAHS组肥胖患者MSaO_2、LSaO_2、SIT90、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组、肥胖未合并MS组、肥胖合并MS组ODI诊断OSAH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95%CI(0.914,1.000)]、0.970[95%CI(0.929,1.000)]、0.959[95%CI(0.907,1.000)]。结论夜间动态SaO_2监测对初步判断MS患者合并OSAHS有一定的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人体质量指数 睡眠 肥胖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