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泊酚与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向玲 陈星曲 +2 位作者 杨丽 刘卓玲 余得水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109-113,共5页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拟于我院行无痛胃镜的2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泊酚组与丙泊酚组各110例,分别采用环泊酚0.4 mg/kg、丙泊酚2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所有患... 目的比较环泊酚和丙泊酚在无痛胃镜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拟于我院行无痛胃镜的2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环泊酚组与丙泊酚组各110例,分别采用环泊酚0.4 mg/kg、丙泊酚2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所有患者BIS数值为40~60且改良警觉/镇静评分≤1时,开始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注射痛评分、诱导时间、插镜时间、手术时间、药物剂量等情况,以及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与丙泊酚比较,环泊酚组患者注射痛及不良事件中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体动发生率较高,离院时间稍长(P<0.05);给药3 min后环泊酚组患者平均动脉血压较高(P<0.05);两组患者诱导时间、插镜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医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泊酚可以明显减少注射痛、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心血管稳定性更高,在无痛胃镜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患者和医师的接受度不劣于丙泊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注射痛
下载PDF
单次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牟敏 翁波 +2 位作者 何常佑 姚洪林 余得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394-1397,共4页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妇科良性肿瘤,又称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1],常见于30~50岁女性[2]。它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肌瘤结节[2]。临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因其具有创口较小,恢复较快以及防止腹腔粘连...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妇科良性肿瘤,又称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1],常见于30~50岁女性[2]。它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肌瘤结节[2]。临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因其具有创口较小,恢复较快以及防止腹腔粘连等特点[3]。但腹腔镜手术大多选用全身麻醉,可引起手术患者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如术中躁动、呼吸抑制等[4],使手术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呼吸抑制 妇科良性肿瘤 腹腔镜手术 育龄期女性 子宫纤维瘤 髓鞘碱性蛋白 腹腔粘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尹茂英 赵玉潮 +1 位作者 陈萍 熊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89例年龄超过60岁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根据围手术期Dex的使用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谵妄...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89例年龄超过60岁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根据围手术期Dex的使用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和其他神经精神状态的发生,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和术后3月病死率。结果 Dex组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来说显著降低(14.5%vs 48.8%,P <0.001),但两组之间谵妄的平均持续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87)。Dex组患者的术后焦虑状态显著改善,降为12.8%,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1),但对于NMSE评分和POCD的发生,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821和0.657)。两组患者之间的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无显著差异,SOFA、saps2和APACHE评分都比较接近。然而,在术后90 d的随访期内,Dex组有4例患者死亡,而对照组有25例患者死亡,两者具有显著差异(P=0.002,Log-rank P=0.004)。结论Dex是围手术期中显著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减轻术后焦虑状态的潜在的有效药物,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围手术期 保护 谵妄 心脏手术
下载PDF
腰椎滑脱患者腰麻最佳穿刺角度的超声研究
4
作者 刘京华 姚洪林 余得水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4期545-547,550,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对比研究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和非腰椎滑脱患者腰麻(spinal anesthesia,SA)的最佳穿刺角度。方法选择33例接受SA下手术治疗的L_(5)-S_(1)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组,1:1配对选取同期接受SA下手术的非腰椎滑脱患者33例作... 目的采用超声对比研究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和非腰椎滑脱患者腰麻(spinal anesthesia,SA)的最佳穿刺角度。方法选择33例接受SA下手术治疗的L_(5)-S_(1)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作为研究组,1:1配对选取同期接受SA下手术的非腰椎滑脱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查L_(5)-S_(1)水平和L_(4-5)水平横中线和旁正中矢状斜面最佳穿刺角度、黄韧带-硬脑膜复合体(ligamentum flavum dura complex,LFD)、皮肤至LFD的深度、皮肤至前复合体(anterior complex,AC)的深度及各节段和视图鞘内间隙宽度(LFD至AC距离)。结果观察组L_(5)-S_(1)水平横向中线视图最佳穿刺角度、旁正中矢状斜面最佳穿刺角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_(4-5)水平横向中线视图最佳穿刺角度、旁正中矢状斜面最佳穿刺角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_(5)-S_(1)和L_(4-5)水平的横向中线视图LFD深度、AC深度、LFD至AC距离及旁正中矢状斜面LFD层间高度、LFD深度、AC深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滑脱患者单滑脱水平SA穿刺针插入方向为尾侧成角,最佳穿刺角度高于无结构异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麻醉 超声引导 穿刺角度 腰椎滑脱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徐健 姚洪林 +4 位作者 何常佑 任静华 袁华 刘成 余得水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5期907-910,949,共5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行腹部手术患者150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对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行腹部手术患者150例,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5)和研究组(n=75),对照组患者予以丙泊酚维持麻醉,研究组予以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拔气管导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结束(T1)~拔管后(T3)时间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d、术后5d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d、术后3d、术后5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d、术后3d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腹部手术患者麻醉维持选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方案,可维持机体血流平稳,减轻机体炎症应激及认知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高血压 腹部手术 血流动力学 炎症因子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幕上原发性颅脑肿瘤术中严重脑膨出5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江竟成 易勇 +1 位作者 屈小琴 向玉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年第6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幕上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术中出现严重脑膨出情况,就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幕上脑肿瘤切除术中发生严重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 目的:探讨幕上原发性颅脑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手术术中出现严重脑膨出情况,就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发生机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幕上脑肿瘤切除术中发生严重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预后。结果:5例患者均表现为术中严重脑膨出,术野消失,无法继续原计划手术。2例未行CT检查,3例患者CT检查提示远隔部位发生血肿,其中双侧1例,单侧2例。3例患者均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例患者术后1月内死亡;另外2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2个月,肿瘤未见复发。结论:术中严重脑膨出是幕上脑肿瘤切除术中远隔部位出血常见临床表现,CT有助于诊断;积极的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病残率,改善预后。术中颅内压力骤降,压力快速变化可能是其发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脑膨出 远隔部位颅内出血 急性硬膜外出血 急性硬膜下出血 幕上开颅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BIS监测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星曲 余得水 孙广运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1125-1129,1135,共6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BIS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BIS组手术全程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并且...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拟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BIS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BIS组手术全程采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并且维持BIS数值40~60;对照组手术全程使用屏幕被遮挡的BIS监护仪监测麻醉深度,麻醉医生根据经验调节麻醉深度。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3、7天,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POCD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术中指标、麻醉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动态血压(MABP)、输液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丙泊酚剂量、瑞芬太尼剂量、舒芬太尼剂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式阿曲库铵剂量、BI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转入ICU率、住院时间、麻醉满意度、术后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POCD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除了术后6个月外,其余时间点POCD患者和非POCD患者发生深麻醉(BIS<40)和浅麻醉(BIS>60)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中POCD患者较非POCD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经历深麻醉的时间长(P<0.05)。结论BIS监测和POCD的发生并无明显相关性,通过避免深麻醉状态可以有效减少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脑电双频指数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 麻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