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2018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术后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邓劲 王远芳 +2 位作者 吴思颖 刘雅 康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75-78,82,共5页
目的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病历纳入分析数据,采用WHONET 2018软件分析2014~2018年神经外科送检微生物标本分离菌株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结果 4 ... 目的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临床病历纳入分析数据,采用WHONET 2018软件分析2014~2018年神经外科送检微生物标本分离菌株的分布情况和药敏结果。结果 4 209株临床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7.6%(3 266/4 209),革兰阳性菌占19.9%(837/4 209),真菌占2.5%(106/4 209)。分离量最多的病原菌前五位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1.4%(899/4 209)、鲍曼不动杆菌15.5%(651/4 209)、铜绿假单胞菌12.2%(515/4 209)、大肠埃希菌8.6%(361/4 20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7%(281/4 209);按标本类型分,痰液60.6%(2 551/4 209)、血液12.0%(505/4 209)、尿液10.6%(446/4 209)、脑脊液7.5%(316/4 209)、分泌物4.4%(187/4 209)和胸腹腔积液、胆汁、肺泡灌洗液等其他类型标本4.8%(204/4 209)。多重耐药菌分离情况,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逐年下降,但其他的多重耐药菌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住院患者分离病原菌种类较多,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与其他科室分离种类有差异,不同种类病原菌耐药性差异较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自身科室病原菌分离特点及药敏分析报告正确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并高度重视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规范操作,加强耐药菌的关注和用药情况,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感染 病原菌 耐药分析 神经外科
下载PDF
实验室信息系统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知行 武永康 +1 位作者 梁茂植 张子彤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324-325,共2页
目的建立一套能全面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全过程及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做到无纸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方法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中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数据库,... 目的建立一套能全面控制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全过程及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做到无纸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方法在windows2003操作系统中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数据库,用Powerbuilder9.0编写应用程序,各病房电脑终端与LIS服务器相连,通过检验医嘱模块打印检验项目申请条码;LIS系统内部建立录入模块、分析模块、数据处理及报告模块、院感管理及统计模块、数据库维护模块、质控模块、试剂管理模块、物资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等。结果实现了标本的自动接收、记费、内部条形码、数据的自动传输和审核、工作量及医院感染统计、耐药分析等模块的应用,大量减少了手工劳动及差错率。结论建立一套全面的临床微生物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工作模式转变和建立实验室标准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微生物 实验室信息系统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5年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袁余 康梅 +5 位作者 陈知行 陈慧莉 郭靓 何超 胡科研 谢轶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5年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情况,研究肠球菌耐药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2 069株肠球菌,分析其标本分布特征及...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5年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变化情况,研究肠球菌耐药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2 069株肠球菌,分析其标本分布特征及耐药变化情况。结果分离出屎肠球菌1 136株,粪肠球菌933株。标本分布为尿液33.5%、分泌物22.7%、血液15.2%及胆汁9.5%。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仅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粪肠球菌VRE(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分离率为1.0%,屎肠球菌VRE分离率为3.8%。屎肠球菌的总体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P=0.033)。然而,连续5年数据分析显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结论临床治疗肠球菌引起感染时面临困难,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万古霉素应合理减少使用频率。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肠球菌药敏统计和对VRE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屎肠球菌 耐药性 万古霉素
原文传递
利用M-RAPD技术绘制不同病原微生物基因指纹图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刚 陶传敏 翟朝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3-567,共5页
目的 探讨一种多重随机引物 PCR方法 (M- RAPD)对不同种株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定的可能性。方法 将 1 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进行随机组合 ,利用三条组合的随机引物在较高的退火温度下对不同种株病原微生物染色体 DNA进行扩增 ,通过 1 5 g/L... 目的 探讨一种多重随机引物 PCR方法 (M- RAPD)对不同种株病原微生物进行鉴定的可能性。方法 将 1 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进行随机组合 ,利用三条组合的随机引物在较高的退火温度下对不同种株病原微生物染色体 DNA进行扩增 ,通过 1 5 g/L 琼脂糖凝胶电泳获得不同种株病原微生物的扩增图谱 ,并用软件 Gelworks1 d Intermediate进行分析。结果 初步实验表明 ,M- RAPD技术可以得到稳定的种株特异的 DNA指纹图谱 ,其条带清晰、数目较多、片段大小分布均匀。三引物的扩增产物包含了其中任意两引物的绝大多数扩增产物 ,大、小片段均可出现增减 ,但小片段更易增加 ;对同一种病原微生物三引物所提供的基因信息要远多于两引物所提供的信息 ,增加的信息量约为原来的 5 0 % ;不同耐药菌株间及其与相应标准株间差异亦很明显 ,但同种不同株间相同的扩增产物要多于不同的扩增产物。软件 Gelworks1 d Interm ediate的分析数据亦支持我们的实验结果。结论  M- RAPD技术对不同种株病原微生物染色体 DNA扩增时 ,能获取较丰富的遗传信息 ,可迅速、简便地鉴定不同种株的病原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随机引物PCR方法 病原微生物 基因指纹图
下载PDF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6年—2018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戴仲秋 张雨薇 +5 位作者 邓劲 陈知行 吴思颖 刘雅 邓杰伦 谢轶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984-988,共5页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特点,为耐药结核病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药敏)试剂盒对2016年1月—2018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微生物室结核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利... 目的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情况,分析其耐药特点,为耐药结核病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药敏)试剂盒对2016年1月—2018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微生物室结核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和卷曲霉素、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对氨基水杨酸、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布丁、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氯苯吩嗪10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共纳入患者130例(菌株130株),其中初治患者82例(菌株82株),复治患者48例(菌株48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总耐药率为37.69%,初治患者耐药率(28.05%)明显低于复治患者(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4,P=0.003)。初治患者多重耐药率(6.10%)明显低于复治患者(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17,P=0.002)。初治患者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的耐药率(23.17%、8.54%、7.32%)明显低于复治患者(45.83%、41.67%、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患者对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布丁和乙硫异烟胺的耐药率(9.76%、8.54%、7.31%、4.88%)明显低于复治患者(39.58%、27.08%、25.00%、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结核初治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加大对复治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预防耐药患者尤其是耐多药患者的产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率
原文传递
PFGE在识别和追踪医院感染暴发及流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乔甫 康梅 +3 位作者 谭成 尹维佳 舒明蓉 王志芬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660-2661,2663,共3页
医院感染是危害医疗安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每年约有200万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占住院总数的5%~10%,同时会导致每年约88000人死亡以及带来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 医院感染是危害医疗安全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每年约有200万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占住院总数的5%~10%,同时会导致每年约88000人死亡以及带来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的不断增多.由多重耐药菌株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有发生,有学者估计可能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GE 医学感染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2019年某综合性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邓劲 杨锦华 康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411,共7页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临床微生物室标本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给予临床医师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病史纳入数据分析,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微生物标本,分析细菌...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医院微生物标本送检情况,临床微生物室标本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给予临床医师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病史纳入数据分析,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临床送检微生物标本,分析细菌分离菌株的分布,采用WHONET 5.6软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0更新标准,分析细菌体外药敏实验数据。结果2019年微生物室分离非重复菌株15908例,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8.7%(10938/15908),常见分离菌株前5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5.2%(2426/15908)、肺炎克雷伯菌12.3%(1958/15908)、鲍曼不动杆菌9.3%(1482/15908)、金黄色葡萄球菌9.1%(1453/15908)和铜绿假单胞菌8.4%(1337/15908);分离菌在各类标本中的分布,呼吸道标本占约36.8%(5857/15908)、尿液标本占约17.8%(2826/15908)、伤口分泌物标本占约16.0%(2544/15908)、血液标本占约12.0%(1912/15908)以及其他无菌体液标本(脑脊液、胸腹水、胆汁)占约16.7%(2659/15908);多重耐药菌方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ESBL-E.coil)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检出率分别为56.4%和47.2%,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为61.2%,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为1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7.6%,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为1.3%。结论本院在2019年微生物标本分离病原菌数量及种类较多,耐药细菌同2018年相比,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检出率有所下降,但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升高较为明显,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选择性有限,应根据实验室药敏结果及时更改治疗方案;院感工作者应加强感染管理,并监测耐药细菌的分布变化和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从而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耐药率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E-试验检测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康梅 郑沁 +5 位作者 陈慧莉 过孝静 陈知行 杜晓青 陈文昭 吕晓菊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720-721,共2页
目的:监测我院病房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Etest药敏试验测定我院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这12种抗生素中总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7%),舒普深... 目的:监测我院病房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Etest药敏试验测定我院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这12种抗生素中总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7%),舒普深(8%),阿米卡星(12%),头孢吡肟(13%);49株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为43%;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76·5%;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小于等于5·9%。结论:亚胺培南,舒普深,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康梅 郑沁 +5 位作者 陈慧莉 过孝静 陈知行 杜晓青 陈文昭 吕晓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61-164,共4页
目的:监测我院病房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E test药敏试验测定我院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这12种抗生素中总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7%),头... 目的:监测我院病房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E test药敏试验测定我院分离的10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结果:这12种抗生素中总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7%),头孢吡肟(13%),舒普深(14%),阿米卡星(14%);49株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普β-内酰胺酶的发生率为43%;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76.5%;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小于等于5.9%。结论: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舒普深,阿米卡星对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监测 最低抑菌浓度(MIC) 大肠埃希菌 亚胺培南 肺炎克雷伯菌 β-内酰胺酶 头孢吡肟
下载PDF
急诊科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及临床分离菌分布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远芳 康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急诊科收治病例,分析其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情况与药敏结果。结果分离菌株1622例,包括革兰阴性杆菌1237例,... 目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分布情况与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急诊科收治病例,分析其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情况与药敏结果。结果分离菌株1622例,包括革兰阴性杆菌1237例,革兰阳性球菌324例,真菌60例,革兰阴性球菌1例,分别占76.3%、19.9%、3.7%、0.1%;分离率前五位的临床分离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1.4%,16.7%,12.4%,11.5%,6.5%;按标本类型分类,痰标本检出率最高,占46.6%,其次分别为血液、尿液、分泌物;多重耐药菌方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 ESBL-E.coil)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检出率分别为62.0%和26.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为8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检出率为26.5%,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 VRE)为9.4%,未查见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结论急诊科感染临床分离菌株种类丰富,尤以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为多,且耐药情况不容乐观,急诊科应及时与微生物实验室沟通,对临床分离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多加关注,并根据耐药分析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感染 抗生素 耐药菌
原文传递
5771份尿培养结果分析及药敏监测 被引量:31
11
作者 马晓波 吕晓菊 +4 位作者 过孝静 樊文星 康梅 简军 陈知行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5-747,共3页
目的分析5771份尿培养结果及其体外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多临床尿培养结果和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培养阳性率为29.2%;分离阳性率较高的科室是外科(42.4%)和老年科(39.0%)。病原细菌中81.1%为G-菌(857... 目的分析5771份尿培养结果及其体外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多临床尿培养结果和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培养阳性率为29.2%;分离阳性率较高的科室是外科(42.4%)和老年科(39.0%)。病原细菌中81.1%为G-菌(857株),大肠埃希菌占绝对优势且17.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三四代头孢菌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25%),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0.1%、85.5%、72.2%和72.2%。三年来大肠埃希菌对氨曲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χ2分别为12.5及12.1,P<0.05)。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的检出率逐年增加,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50%,此外真菌性尿路感染也不容忽视。结论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仍是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药物敏感性 耐药
下载PDF
15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刘义刚 陶传敏 +4 位作者 陈文昭 陈慧莉 康梅 陈知行 范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2003--200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20032006年共分离... 目的了解2003--2006年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标本来源、临床分布和耐药性。方法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我院临床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20032006年共分离出156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痰标本中分离菌株数占84.0%(131/156),血液中占5.1%(8/1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数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大于50%;耐药率小于50%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8%~21.4%)、复方磺胺甲嗯唑(5.6%~23.8%)和头孢他啶(17.2%~40.0%)。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抗感染治疗应以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对产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体外抗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郑沁 康梅 +6 位作者 过孝静 陈慧莉 严可宁 简军 陈知行 陈文昭 吕晓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测定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对产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非产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相比较。方法收集2004年1—12月华西医院各临床科室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20株,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用... 目的测定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对产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非产ESBLs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相比较。方法收集2004年1—12月华西医院各临床科室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520株,采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筛选出产ESBLs菌226株,产酶菌检出率为43.5%,其中323株大肠埃希菌的ESBLs检出率为45.8%,197株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为39.6%。头孢美唑对我院产ESBLs菌株体外抗菌活性优于头孢西丁。结论头霉素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产ESBLs菌株引起的感染的可选药物,但仍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我院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美唑的敏感性略优于头孢西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美唑 头孢西丁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体外抗菌活性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陶传敏 吕晓菊 +4 位作者 李萍 李小春 俞汝佳 高燕渝 陈慧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CCCP)对其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FQ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 1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FQNS...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及氰氯苯腙(CCCP)对其主动外排泵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FQN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CCCP对FQNS的MIC值的影响。结果 11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FQNS耐药率较低,尤以新型FQNS抗菌活性较高,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主动外排泵抑制剂CCCP在体外能增强FQNS抗菌活性,主动外排机制即存在于FQNS耐药菌株,也存在于FQNS敏感菌株。但是CCCP对4种FQNS耐药菌株影响更大。结论 主动外排泵抑制剂在体外能降低FQNS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MIC,若能保证安全性,可能成为临床克服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 氰氯苯腙 氟喹诺酮
下载PDF
179株粘质沙雷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慧莉 陶传敏 +2 位作者 陈知行 简君 郭靓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688-690,共3页
目的:了解粘质沙雷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2004年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其中痰标本有135株(占75.4%);... 目的:了解粘质沙雷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1998年~2004年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分离的179株粘质沙雷菌,其中痰标本有135株(占75.4%);粘质沙雷菌分离数不断增加;其耐药率>95%的抗菌素有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肟;50%~70%的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泊肟;10%~20%的有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代头孢菌素和四代头孢菌素;<10%的有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结论:粘质沙雷菌耐药机制复杂,而且对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菌素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菌 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1998—2005年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陶传敏 陈慧莉 +2 位作者 刘义刚 陈文昭 范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99-402,共4页
目的了解1998—2005年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700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前4位依次... 目的了解1998—2005年我院临床分离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2700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前4位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洛菲不动杆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11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上升明显。洛菲不动杆菌耐药率仍很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除对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率较低外,其余均在42.9%~1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多重耐药且耐药率高的病原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1998—2002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陶传敏 李萍 +2 位作者 陈慧莉 过孝静 陈文昭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布特点、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MicroScanWalkAway 4 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 5 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5 91... 目的 :研究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布特点、分析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MicroScanWalkAway 4 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对从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 5 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5 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 ,占 92 .1 % ,其次为伤口分泌物和胆汁。其临床科室中分布前 6位依次是重症监护病房 (ICU)、呼吸内科、胸心外科、老年科、血液内科和普外科。 5 9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唑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 ,分别为 2 4 .4 %和 37.1 % ;其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头孢噻吩、头孢唑林、头孢呋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吡肟、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高度耐药。结论 :临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以痰标本为主 ,其临床分布主要为ICU和呼吸内科 ,对嗜麦芽窄单胞菌引起感染的经验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药敏分析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陶传敏 陈慧莉 +3 位作者 杜晓青 陈文昭 杨廷富 范红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225株金...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特点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3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本来源以脓及伤口分泌物和痰标本为主。其临床科室分布前5位依次是重症监护病房(ICU)、骨外科、皮肤科、普外科和神经内科。32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对复方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较低,为5·7%。结论:临床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以脓及伤口分泌物和痰标本为主,其临床分布主要为ICU和骨外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定期监测MRSA的检出情况,预警MRSA的流行,洗手、缩短住院时间和合理地使用广谱抗生素是预防MRSA感染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敏分析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系统 预防 抗生素
下载PDF
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邓劲 吴思颖 康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2期1762-1764,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简称非粒缺)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怀疑IA的206例非粒缺患... 目的评价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简称非粒缺)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怀疑IA的206例非粒缺患者定量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水平,将检测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标准、美国抗感染学会指南,将临床病例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和非IA组;并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临床高危IA非粒缺患者206例,其中GM试验阳性93例,灵敏度89%,特异度83%,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91%,约登指数为0.72,诊断符合率78%;各组肺泡灌洗液GM水平均高于血清GM水平,肺泡灌洗液GM阳性率亦高于血清GM阳性率;确诊组+临床诊断组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2。结论 GM对IA的非粒缺患者的早期诊断同样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半乳甘露聚糖 肺泡灌洗液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成都和重庆地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传敏 李小春 +4 位作者 吕晓菊 李萍 俞汝佳 高燕渝 陈慧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 了解成都和重庆地区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 ,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成都和重庆地区收集到的 15 4株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 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 目的 了解成都和重庆地区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 ,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成都和重庆地区收集到的 15 4株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 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结果  15 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 ,但对复方新诺明、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以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率较低 ,尤其是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 ,其中抗菌活性由高到低依次是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结论 临床标本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有增加的趋势 ,经验上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可采用复方新诺明和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联合或新型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耐药性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