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200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化妆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谢小琴 韩毅 +6 位作者 周成霞 杨利蓉 余瑶 周慧 孟慧敏 蒋献 李利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化妆品引起皮肤各种不良反应的状况及远期影响。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2009年门诊疑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的4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对接诊后观察时间>6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487例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临床... 目的探讨化妆品引起皮肤各种不良反应的状况及远期影响。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2009年门诊疑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的4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对接诊后观察时间>6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487例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65.3%),化妆品色素异常性皮肤病(10.9%),毛发损害(2.67%),化妆品痤疮(2.5%)。对281例患者行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73例阳性。对169例进行了随访,87例(51.48%)经过治疗而痊愈,但是仍有近1/4患者症状反复出现,难以痊愈。结论选择化妆品应谨慎,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应重视化妆品的安全性监督和管理,各级临床医生对化妆品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不良反应 皮肤 随访
原文传递
皮肤性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华 唐泽琴 +4 位作者 杨帮翠 赵淑清 余瑶 罗轶波 曹琳 《西部医学》 2010年第7期1359-1360,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设计调查表,调查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是否了解皮肤性病学知识;是否知道如何对皮肤病性病病人进行护理;是否感到皮肤病性病可怕;是否担心被传染;是否介意...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效果。方法设计调查表,调查比较培训前后:护士是否了解皮肤性病学知识;是否知道如何对皮肤病性病病人进行护理;是否感到皮肤病性病可怕;是否担心被传染;是否介意在皮肤性病科工作。结果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皮肤性病科在对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中,通过重视入科教育,合理安排理论培训,循序渐进的进行技能培训,重视与皮肤性病有关的职业防护教育,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评价等措施,最终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 护士 规范化培训 教学
下载PDF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培训的方案设计与实践
3
作者 刘宏杰 黎静宜 +5 位作者 解瑶 温蓬飞 李薇 薛斯亮 王琳 蒋献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856-859,881,共5页
皮肤病理学培训是皮肤性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项目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住院医师特点,设计了适用于皮肤科住院医师的皮肤病理教学方案。该方案将教学工作分为3个阶段:住院医师进入皮肤科病理室前... 皮肤病理学培训是皮肤性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项目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住院医师特点,设计了适用于皮肤科住院医师的皮肤病理教学方案。该方案将教学工作分为3个阶段:住院医师进入皮肤科病理室前的教学准备、皮肤病理室带教和出科后的后续教学,每个阶段都有具体可行的教学步骤。该院在7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积极参加与同行的教学经验分享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皮肤病理 教学方案设计 实践
下载PDF
新视野、新平台、新模式-皮肤镜在皮肤性病诊治中应用体会和展望 被引量:15
4
作者 冉玉平 《皮肤病与性病》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皮肤病是形态学为基础的临床学科,皮肤科医生对皮肤病的诊断是建立在对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各种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的认识基础上。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不清楚的皮损,要通过刮取鳞屑做真菌直接镜检或手术取病变组织(活检)做皮肤的病... 皮肤病是形态学为基础的临床学科,皮肤科医生对皮肤病的诊断是建立在对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各种原发皮损和继发皮损)的认识基础上。对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不清楚的皮损,要通过刮取鳞屑做真菌直接镜检或手术取病变组织(活检)做皮肤的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 皮肤镜 临床表现不典型 诊治 皮肤科医生 病理学检查 临床学科 病变组织
下载PDF
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记著名皮肤性病专家罗汉超教授
5
作者 郭在培 冉玉平 李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罗汉超教授1927年出生于四川省汉源县,1952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华西医院皮肤科工作至今.1960~1984年任皮肤科主任.曾兼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及成都市医学会理事及皮肤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 罗汉超教授1927年出生于四川省汉源县,1952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留校华西医院皮肤科工作至今.1960~1984年任皮肤科主任.曾兼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及成都市医学会理事及皮肤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四川省皮肤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委、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编委、中华皮肤科杂志编委等职.现仍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四川省性学会顾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及四川医学等期刊的编委或特约编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 为人师表 教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德高 专家 四川省医学会 高等医药院校 1952年 皮肤科 中华医学会 1984年 华西医院 主任委员 皮肤病学 百科全书 中国医学 汉源县 医学院 科主任 毕业后 成都市 编委 卫生部
下载PDF
读《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有感
6
作者 罗汉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7-217,235,共2页
对《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作一评价。认为栏目的设计和发表的文章质量均高 ,能充分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性病是该期刊的强项。对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 ,如PCR、慢性前列腺炎和支原体感染等问题 ,均有相应文章及时发表 ,正确导向读者 ,... 对《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作一评价。认为栏目的设计和发表的文章质量均高 ,能充分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求。性病是该期刊的强项。对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 ,如PCR、慢性前列腺炎和支原体感染等问题 ,均有相应文章及时发表 ,正确导向读者 ,提高认识 ,更新知识。建议对有争议的新疗法加注编者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支原体感染 误诊 医疗纠纷 治疗
下载PDF
大学文化素质公选课中翻转课堂及SPOC模式应用研究——以四川大学“化妆品赏析与运用”为例
7
作者 胡念芳 熊丽丹 李利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为了探索大学文化素质公选课的教学方法,文章以四川大学“化妆品赏析与运用”为例,分别对2019年和2020年选修“化妆品赏析与运用”的大学本科学生进行翻转课堂、SPOC模式教学,课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含21个问题(5分制),结果显示翻转课... 为了探索大学文化素质公选课的教学方法,文章以四川大学“化妆品赏析与运用”为例,分别对2019年和2020年选修“化妆品赏析与运用”的大学本科学生进行翻转课堂、SPOC模式教学,课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含21个问题(5分制),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及SPOC模式的所有项目评分均大于4分,表明翻转课堂及SPOC模式在大学文化素质公选课中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SPOC模式 大学文化素质公选课
下载PDF
外泌体在炎症性皮肤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邓皓月 黎静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65-370,共6页
外泌体是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物质的直径为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它是参与皮肤免疫稳态和病理改变的关键因子,在炎症性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调控作用。本文就外泌体在相关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探讨外泌体... 外泌体是包含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物质的直径为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它是参与皮肤免疫稳态和病理改变的关键因子,在炎症性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调控作用。本文就外泌体在相关炎症性皮肤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探讨外泌体在炎症性皮肤疾病治疗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炎症性皮肤疾病
下载PDF
白芍总苷作用机理及其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宇虹 郭在培 +2 位作者 焦晓燕 李萌萌 陈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传统医学认为有益气、养血、止痹、通络的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芍药苷(PF)、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以及苯甲酰芍药苷等,统称为白芍总苷(TGP)。^1其中芍药苷占总苷量的90%,是白芍的主...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传统医学认为有益气、养血、止痹、通络的作用。其主要成分包括芍药苷(PF)、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以及苯甲酰芍药苷等,统称为白芍总苷(TGP)。^1其中芍药苷占总苷量的90%,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皮肤科 羟基芍药苷 应用 机理 苯甲酰芍药苷 有效成分 毛茛科植物
下载PDF
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萌萌 刘青锋 +1 位作者 黎静宜 蒋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8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及评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8月于本院皮肤科实习的留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 目的观察及评估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皮肤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8月于本院皮肤科实习的留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另选取2020年9—11月于本院皮肤科实习的留学生为对照组,采用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出科考核(理论考试+病例分析)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皮肤科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及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观察组对PBL联合C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于对照组对L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P<0.05)。结论留学生在皮肤科的临床实习教学,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推广价值明显优于LBL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留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 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 皮肤科 临床实习 留学生 教育
下载PDF
几种常见皮肤病和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敏 汪盛 +2 位作者 张谊芝 刘宏杰 黎静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湿疹、痤疮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研究湿疹、痤疮和NGU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湿疹的DLQI值明显高于痤疮和NGU(P=0.001)。女性湿疹的DLQI值明显高于男性,... 目的:研究湿疹、痤疮和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研究湿疹、痤疮和NGU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湿疹的DLQI值明显高于痤疮和NGU(P=0.001)。女性湿疹的DLQI值明显高于男性,未婚者的DLQI值高于已婚者,暴露部位受累者的DLQI值高于未受累者;男性痤疮患者的DLQI高于女性(P<0.05);男性NGU患者的DLQI值明显高于女性(P=0.003)。DLQI和EASI以及痤疮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r=0.813;r=0.884;P<0.001)。结论:湿疹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痤疮和NGU大,NGU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痤疮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痤疮 非淋菌性尿道炎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芦荟在皮肤科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大维 李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702-1705,共4页
芦荟是百合科多浆植物,品种繁多,至少有360多种,但真正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是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国芦荟、翠叶芦荟。近10来年,国内外对芦荟的药用价值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除了抗炎、保肝、活血、抗... 芦荟是百合科多浆植物,品种繁多,至少有360多种,但真正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是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中国芦荟、翠叶芦荟。近10来年,国内外对芦荟的药用价值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除了抗炎、保肝、活血、抗肿瘤等功效外,芦荟还通过抗感染、调节免疫、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提供营养等多重作用,促进皮肤创伤的愈合。本文仅就芦荟在皮肤科应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临床研究 皮肤科 成纤维细胞生长 药用价值 好望角芦荟 中国芦荟 翠叶芦荟
下载PDF
外用他克莫司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25
13
作者 何亚丽 郭在培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6期469-471,共3页
关键词 外用免疫调节剂 他克莫司软膏 皮肤科 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 土壤真菌 免疫活性 器官移植
下载PDF
《临床皮肤科杂志》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章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献 刘宏杰 +2 位作者 汪盛 冉玉平 郭在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7-338,共2页
为了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的现状,采用手工检索调查1981~2000年间《临床皮肤科杂志》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并根据循证医学推荐的国际标准对所发表的RC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314篇临床研究论文中,RCT... 为了分析《临床皮肤科杂志》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章的现状,采用手工检索调查1981~2000年间《临床皮肤科杂志》发表的临床研究论文,并根据循证医学推荐的国际标准对所发表的RCT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5314篇临床研究论文中,RCT文章有182篇(占文章总数3.42%),且多为中小样本的研究。本结果提示皮肤科领域中RCT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应提倡严格科学设计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RCT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皮肤科杂志 循证医学 随机对照试验 方法学评价
下载PDF
皮肤科住院医师培训教学方法的文献研究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小玫 汪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国内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教学方法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为本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论文数据库中的所有关于皮... 目的通过对国内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教学方法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为本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论文数据库中的所有关于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的文献进行研究。结果最终纳入相关文献7篇,研究发现目前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仍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为主,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基于团队学习法(team-based learning,TBL)、翻转课堂教学法等也逐渐开始应用。结论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住院医师培训的需求,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引入,才能更好地达到培训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皮肤科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PBL教学法 CBL教学法 TBL教学方法
下载PDF
硫唑嘌呤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兴丽 詹同英 李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739-743,共5页
硫唑嘌呤作为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在自身免疫及炎症相关性皮肤病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硫唑嘌呤主要通过产生嘌呤类似物干扰核苷酸利用,影响细胞分化发挥作用。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肝毒性、胃肠道反应、感染等。本... 硫唑嘌呤作为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在自身免疫及炎症相关性皮肤病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硫唑嘌呤主要通过产生嘌呤类似物干扰核苷酸利用,影响细胞分化发挥作用。硫唑嘌呤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肝毒性、胃肠道反应、感染等。本文将从硫唑嘌呤的药物代谢机制、皮肤科的应用、不良反应及预防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唑嘌呤 皮肤科 应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化学换肤在皮肤科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小玫 李咏 李利 《皮肤病与性病》 2016年第3期173-176,共4页
随着新兴的化学剥脱剂和新的换肤术不断涌现,化学换肤在皮肤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化学换肤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痤疮,作为痤疮萎缩性瘢痕和色素性印痕的一线治疗;作为黄褐斑的二线治疗;对改善面部光老化也有较好的效果。化学换肤操作简便,不... 随着新兴的化学剥脱剂和新的换肤术不断涌现,化学换肤在皮肤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化学换肤可用于各种类型的痤疮,作为痤疮萎缩性瘢痕和色素性印痕的一线治疗;作为黄褐斑的二线治疗;对改善面部光老化也有较好的效果。化学换肤操作简便,不良反应轻微,是美容护肤的新趋势,在皮肤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换肤 化学剥脱剂
下载PDF
缘真菌聚华西 谋转化求新知——记第14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
18
作者 陈爽 冉玉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155-155,159,共2页
2013年3月28日~4月1日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编号2012—04—12—070)在成都成功举办。该项目从1998至今已举办了14期,在我国皮肤性病学及医学真菌学同行中享有盛誉。本... 2013年3月28日~4月1日由冉玉平教授负责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皮肤真菌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讲习班”(编号2012—04—12—070)在成都成功举办。该项目从1998至今已举办了14期,在我国皮肤性病学及医学真菌学同行中享有盛誉。本次课程教授阵容强大,除了国内知名真菌学专家,还特邀日本明治药科大学杉田隆教授及张恩实老师莅临指导,促进了国内外学术的交流,拓展了学员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医学教育 讲习班 国家级 临床 基础 转化 真菌学
下载PDF
对3种皮肤科杂志10年刊载的浅部真菌病临床治疗文献评价
19
作者 熊琳 罗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9-261,共3页
目的:评价国内3种皮肤科杂志所载有关浅部真菌病治疗试验的质量,为改变和提高临床治疗试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2001年发表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和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上的浅部真菌病临床治疗试验文献共369篇进行调... 目的:评价国内3种皮肤科杂志所载有关浅部真菌病治疗试验的质量,为改变和提高临床治疗试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2001年发表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和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上的浅部真菌病临床治疗试验文献共369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随机对照试验62篇(16.80%),对照试验中以药物对照为主;疗效标准缺乏统一性。结论:浅部真菌病治疗试验设计总体质量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临床试验 文献评价
下载PDF
光化性角化病病人皮肤组织Toll样受体7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刘珈言 李二龙 +4 位作者 梅蓉 杨礼凤 赵文彬 韩成龙 周慧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2203-2206,共4页
目的探讨光化性角化病(AK)病人皮肤组织中Toll样受体7(TLR7)蛋白表达及其对AK病人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集的134例AK病人的皮肤蜡块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收集的129例健康人员的皮肤蜡块... 目的探讨光化性角化病(AK)病人皮肤组织中Toll样受体7(TLR7)蛋白表达及其对AK病人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集的134例AK病人的皮肤蜡块标本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收集的129例健康人员的皮肤蜡块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皮肤组织的TLR7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皮肤组织TLR7蛋白表达水平。对观察组病人随访3年,根据是否发展为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分为癌变组和非癌变组,对比癌变组与非癌变组皮肤组织中TLR7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K病人进展为cSCC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皮肤组织TLR7蛋白表达水平对AK病人发生cSCC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皮肤组织中TLR7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3.76±3.90比4.95±0.64)(P<0.05);AK病人cSCC发生率为15.67%;癌变组与非癌变组皮肤病史、病程、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年龄高于非癌变组(P<0.05),男性、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Ⅰ/Ⅱ型的比例及皮肤组织TLR7蛋白表达量高于非癌变组(P<0.05);高龄、男性、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Ⅰ/Ⅱ型、皮肤组织TLR7蛋白高表达均为AK病人癌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该模型拟合效果良好(P>0.05);皮肤组织TLR7蛋白表达预测AK病人进展为cSCC的ROC曲线的截断值25.34,灵敏度80.95%,特异度81.42%,ROC曲线下面积0.81,95%CI:(0.74,0.88)。结论AK病人皮肤组织中TLR7蛋白的表达量升高,且是AK病人继发cSCC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K病人的预后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病 光化性 Toll样受体7蛋白 危险因素 预测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